(美)朗達·H.瑞科特 文白鮮平譯
搶救小熊“奇跡”
(美)朗達·H.瑞科特 文白鮮平譯
你知道嗎?一只又餓又病的小熊,在一只玩具泰迪熊的幫助下,漸漸地好起來了……
那是六月里的一天,在美國阿肯色州發(fā)生的故事。一些漁民發(fā)現(xiàn)樹上有一只小熊崽兒。但是,好幾個小時過去了,熊媽媽還是沒有出現(xiàn),于是,漁民們聯(lián)系了野生動物學(xué)家瑞克·伊斯特瑞奇。
這只小熊的情況很不好——它生病了,而且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伊斯特瑞奇先生發(fā)現(xiàn)它的體重只有不到2.5千克,它的目光渙散,黯淡無光。伊斯特瑞奇先生馬上給野熊救助中心的麗莎·斯圖加特打電話請求援助。這個野熊救助中心建在美國的田納西州,專門幫助受傷的野熊和沒有媽媽的小熊。
“我這里隨時準備接收需要幫助的熊?!彼箞D加特說。她給這只小熊取名為“奇跡”,因為她覺得它能堅持活下來,等到救助,簡直就是奇跡。
“奇跡”很快就被送到救助中心了,斯圖加特清洗了它的眼睛,安排它住了單間。因為“奇跡”已經(jīng)五個月大了,所以斯圖加特在給它喂仿母乳的配方奶之外,還用小碗給它添加了輔食。
有時候,“奇跡”會把頭伸出自己的窩,喝一口配方奶、吃一口飯,但是它的食欲不佳,吃得很少。
“奇跡”十分虛弱,不能和其他的熊一起玩耍。所以,斯圖加特給了它一只叫“巴蒂”的毛絨泰迪熊,“奇跡”一眼就喜歡上了巴蒂。它把巴蒂拖回了自己的窩中,用稻草把巴蒂蓋起來。它還給巴蒂喂飯、喂奶,所以巴蒂的身上經(jīng)常有奶漬、飯渣,耳朵里還總是滿滿地塞著碎蘋果?!捌孥E”有伴兒了,它越來越頻繁地走出自己的窩,食欲也有所好轉(zhuǎn)。
麗莎·斯圖加特挽回了“奇跡”的性命。她早早停止與“奇跡”的直接接觸,以使“奇跡”能盡快和新朋友“石頭”(見下頁圖)一起回歸山林
兩個月過去了。斯圖加特又給“奇跡”介紹了幾只真正的小熊朋友,這樣“奇跡”就能夠和熊伙伴們互相學(xué)習(xí)了。斯圖加特本人一直避免和包括“奇跡”在內(nèi)的這些熊有直接接觸。這是為了保持熊對人類的陌生感和恐懼感,讓它們都能夠順利回歸自然。就算喂食,她也是躲在圍欄后面,把食物扔進去。小熊們需要努力尋找和爭奪食物,就像在真正的野外生活一樣。
五個月過去了。等伊斯特瑞奇先生再次來訪時,他看到了一只健康的“奇跡”,它的體重已經(jīng)有將近45千克了,這才是一只健康的熊的體重。他接走了“奇跡”和“石頭”——另外一只同樣從美國阿肯色州來的熊。伊斯特瑞奇先生把兩只小熊裝進專用箱子,然后放入他的卡車車廂,把它們帶回阿肯色州。最后,他把它們放歸了山林。
你看,裝熊的專用箱子一打開,兩只小熊就爭先恐后、歡天喜地地跑進了樹林——那才是它們的家。
“奇跡”與“石頭”
“狐貍媽媽”和孩子們
選自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
《大食蟻獸的咖啡座——Highlights 最繽紛的動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