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盈
一個下著毛毛雨的傍晚,校園的路上有一把正在自行移動的小紅傘,我好奇地走上前去,心想:怎么會有自己走路的傘?走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的兩歲小朋友正穿著雨鞋體會下雨天,撐起的弧型傘面幾乎把她整個都包了起來,只露出紅色的小雨鞋。我問她自己拿傘累不累,她說:“就要自己拿?!?/p>
沒錯!兩歲,開始想要自己完成很多事情,喜歡與人聊天分享,也聽得懂很多指令,那么,有關(guān)料理的一切,就從好奇的兩歲開始吧!
兩歲,什么都好奇
帶著兩位兩歲的小朋友上菜市場,出發(fā)前遞上小菜籃與錢包時,也交代了任務(wù)與指令:今天我們要買青椒、小白菜、長長的金針菇、豆腐、豬腳和雞蛋;菜市場里人很多,兩個人的手一定要牽好,牽著手跟著大人就不會走丟了。
走在長長的市場街,兩個小朋友沒有忘記出發(fā)前的叮嚀,他們的手一直牽著,沒有放開過。
他們對什么都充滿好奇,摸一摸魚攤上的魚、自己挑菜攤上的青椒,想要自己拿提袋,努力完成想做的事。
走在這條市場街,想起了自己記憶中的菜市場。魚肉蔬果熟食分得非常清楚的大菜市場與就在鄰街的小菜市場,當(dāng)看見轉(zhuǎn)角的警察局時,媽媽便會牽著我借道六阿姨長長的水果店面,那幽暗的長屋盡頭便是光亮的市場入口,那是我與媽媽的專屬捷徑,印象中的市場地圖。
感知生活最好的場所
一踏進市場門口,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伴著充滿人情味、你來我往的殺價聲,那是一個充滿聲音、人語喧嘩的世界。小時候的我話不多,只是靜靜地聽著大人的對話。
賣菜阿姨說:
現(xiàn)在是春天,三月的莧菜最好吃;夏天要吃瓜,買瓜看蒂頭,這上面還有小絨毛,是今天早上才采的……
賣魚的叔叔說:
魚眼看起來要有光澤,魚鰓應(yīng)該要是粉紅或紅色,肉要結(jié)實有彈性,帶殼的蛤蜊要買活的。
肉攤上的大伯說:
買新鮮的肉品得趕早,肉有變色、外皮變干就不新鮮。
在蔬果魚肉被放入紅格子菜籃車時,這些關(guān)于食材挑選的生活知識,也不知不覺地,不止進入了我的腦海,也進入了孩子的心里。
他想要自己完成
帶著好奇心十足的小朋友逛市場,沿途所見都是聊天的好題材,我和他們談著今天菜單里需要的食材,拿起蒜頭介紹挑選的方法,小朋友很認(rèn)真地聽著?!靶〖t辣椒會辣,大的紅辣椒不會?!蔽艺f。然后他倆用力點點頭,抓了一大把放入菜籃。
兩歲對于色彩顯然很感興趣,尤其是鮮艷的顏色??粗鴶傋由显S多種類的菇菌,小女孩會毫不猶豫地拿起呈顯亮橘色的金針菇。于是,我便拋下事先設(shè)定的采購清單,選擇美麗的意外。
裝了蔬菜的竹籃變得沉甸甸的,小朋友依舊興致盎然地提著,小手臂壓得有些微紅。我問道:“需要幫忙嗎?”小朋友回答:“我想要自己提?!?/p>
也許,我們一直以來都為孩子做得太多了?在孩子想自己來的時候,就放手讓他們練習(xí)吧!
小眼睛會觀察
走在市場里,孩子會被很多事情吸引,有時是櫥窗里的花衣服,有時是肉販攪肉機里正擠出的肉末、大鋁盆中游來游去的活鯽魚、在打著氣泡的水里劃的活蝦,就連菜攤上的討價還價,他們都分心關(guān)心著。
其實,市場里除了采買食材,欣賞研究各攤老板的設(shè)備,也是件有趣的事。小時候的我就是這樣,不僅感興趣,同時也萌生出許多疑問。
那時不明白,阿姨將雞放入脫毛機里,出來便成了無毛雞,離心力到底對雞做了什么事?
豬肉攤上的攪肉機神奇地把五花肉變成包餃子的碎肉末,而我總擔(dān)心著老板的手指會不會不小心攪了進去。
帶著在菜市場里的許多好奇,我都用小小的眼睛觀察著100公分高臺面上的工具表演,正如今天這兩個小朋友一樣。
想知道?那就大口咬
“試試看”與“沒關(guān)系”是我們常常會用的口吻,比如這次,孩子會拿起一把青蔥問:“這是什么?”“那是香香的蔥,你聞聞看?!蔽艺f?!斑@又是什么?”他再拿起幾粒大蒜問道。“那是好健康的大蒜,你吃吃看?!蔽艺f。孩子不加思索地大口咬下,隨即露出驚訝的表情。“有點辣嗎?沒關(guān)系,喝口水,不吃就好了?!蔽业ɑ卮?。
從兩歲開始,消化器官發(fā)展?jié)u趨成熟,正是開發(fā)新味道的時候,什么都吃吃看,越早開發(fā)味蕾越不容易偏食。
曾經(jīng)訪問身邊的朋友,家里的小孩什么都吃嗎?自己吃還是需要喂?通常會自己吃的小孩比較不挑食。當(dāng)然,菜如果是小孩自己買的,他們對不同味道的食物的接受度也會更大。
控制之間,手眼取得平衡
“誰要來幫米洗洗澡?”“我要!”“我也要!”二人異口同聲地說。 ?米時,小朋友練習(xí)拿量杯測量,專注地將米倒入內(nèi)鍋,在過程中讓他們體會多與少,過與不及。
一人控制水的開開關(guān)關(guān),一人負(fù)責(zé)洗米,剛開始還未拿捏好力道,不小心把米撒出鍋外,水也溢出來了?!皼]關(guān)系,洗完了再擦就好?!蔽艺f。多試幾次后,孩子們終于在開關(guān)之間找到平衡點。
開關(guān)水龍頭,運用到手指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眼睛看到水滿了,大腦發(fā)出訊息,手指關(guān)水,看似平常的玩水游戲,其實就是很好的手眼協(xié)調(diào)練習(xí)。
學(xué)習(xí)就在驚訝的瞬間
“想要試試看嗎?”我說。小朋友們都有些猶豫,因為滑滑的豬腳摸起來黏黏的。“手會黏黏的沒關(guān)系,等下洗過手就不會黏了?!蔽以僖淮喂膭?。
受到鼓舞的兩人愿意再試一遍,終于成功地把滑滑的豬腳放入平底鍋,露出開心的笑容。是啊,蔬菜和肉類的手感明顯不同,有些小孩不太在意黏滑的感覺,有些小孩需要時間來克服。而幫他們排除疑慮,永遠是必要的。
我喜歡給小孩真實的工具體驗,料理的前、中、后階段,只要有興趣都可以讓他們試試。握著孩子的手將青椒劃開,剖面露出的青椒籽令他們驚訝不已,那個“哇”的聲音深深地撞入了我心里,原來,學(xué)習(xí)往往就在那驚訝的瞬間里。
給孩子一個看得見的等待
自己動手做的菜最令孩子期待,從采買、切洗、煎煮,參與度越高,對食物的接受度也就越高。在食物完成的過程中,同時讓他們學(xué)習(xí)等待。
“大人在大廚房淮備,小孩在小廚房淮備,等大時鐘走成直線時就好了。”我這樣告訴他們。
“還要多久?”記得小時候我也常常這樣問外婆,大灶上的蒸籠飄出誘人的粽子香氣時,總會想知道還要等多久才吃得到。
“當(dāng)太陽照到米缸時就好啦!”外婆會給我一個答案,于是我會搬個小板凳去坐在米缸前,等著光線一點一點地前進。
有時,孩子要的只是一個看得見的等待。
讓孩子從小多動手做、多欣賞、多接觸、多感受,
你將會發(fā)現(xiàn),不設(shè)限,小孩的表現(xiàn)就有無限可能。
我的大手牽你的小手,我們一起上市場,今天菜市場就是教室;
我的大手握你的小手,我們一起進廚房,今天廚房就是游樂場。
編后:本文來自一位臺灣媽媽的親子食育書,非常遺憾,這本散發(fā)著米飯菜肉鮮香的書籍,尚未在大陸正式出版,正因如此,我們才忍不住將其中的一些優(yōu)秀篇章推薦給各位讀者,畢竟,和孩子一起探索,感受手作、體驗生活的樂趣,將生活中的學(xué)習(xí)融入鍋碗瓢盆的有趣操作,在與孩子的廚房游戲中找到美麗的互動,是最最幸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