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可+臺佳佳
特戰(zhàn)狙擊手一般作為特種作戰(zhàn)分隊或小組單獨執(zhí)行任務。對特戰(zhàn)狙擊手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其除了必備的精準狙擊技能外,還必須具備優(yōu)良的特種戰(zhàn)術技術素養(yǎng)。其中,工事構筑與偽裝是特戰(zhàn)狙擊手必備之技能。本文作者來自部隊院校,長期從事狙擊手培訓,作者根據自己的訓練經驗,就狙擊手工事構筑的依據、類型以及構筑方式予以精彩呈現——
特戰(zhàn)狙擊手肩負著特種作戰(zhàn)使命,履行著偵察引導、破壞襲擾、狙殺重要目標、支援掩護、監(jiān)視警戒等戰(zhàn)術職責,構筑良好的防護工事并進行偽裝,是其進行野戰(zhàn)生存,完成任務的重要保障。
工事,是狙擊手滲透至敵戰(zhàn)區(qū)后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必備的藏身之所,是狙擊步槍發(fā)揮火力的重要依托,對保證狙擊手安全隱蔽、持續(xù)觀察和準確射擊具有重要意義。所構筑的工事大小要根據狙擊手隨身攜行的狙擊裝備和觀測器材而定,并要做到作戰(zhàn)的隱秘性。
本文在此主要就狙擊手工事構筑所依據的裝備、工事類型及工事構筑方法予以呈現,為狙擊手構筑工事提供參考。
依據狙擊裝備構筑工事
狙擊步槍
我軍目前裝備的狙擊步槍有85式7.62mm狙擊步槍、88式5.8mm狙擊步槍和10式12.7mm狙擊步槍,構筑隱蔽工事,狙擊手應根據所攜行的不同狙擊步槍而搭建,要考慮到不同狙擊步槍的全槍長、槍管長、腳架與槍口之間的長度、腳架與托底板之間的長度、火線高(槍膛軸線距地面的高度)、觀察線高(光學瞄準鏡軸線距地面的高度)等要素。
觀測裝備
觀測裝備是狙擊手配備的重要器材,包括望遠鏡、夜視儀、測距機等等。因此,在工事構筑上應充分考慮到能容下并方便使用這些裝備器材。
其他裝備
狙擊作戰(zhàn)往往需要狙擊手在敵軍縱深內隱秘行動數日,其彈藥、野戰(zhàn)生存裝具和急救藥品同樣是特戰(zhàn)狙擊手在敵后作戰(zhàn)的必須裝備,因此在構筑工事時也應當考慮如何容下這些物品。
構筑工事類型
工事類型多種多樣,狙擊手應根據占據時間、敵情、地形特點等狀況構筑工事?,F呈現幾種工事類型。
臨時工事
當狙擊小組在陣地停留時間較短,需要立即射擊完畢就離開時,或者是距離敵軍較近、地面土質堅硬無法構筑其他工事,通常構筑或設置臨時工事。
臨時工事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的土工作業(yè),狙擊手要利用一切條件,依托地形選擇合適的位置。臨時工事通常對直瞄火器或曲射火器的毀傷幾乎沒有防護能力。因此,對于臨時工事的利用,應本著“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原則,即打即撤,快速轉移。
露天工事
當狙擊小組需要在陣地上停留一定時間或敵情顧慮小、便于開挖工事時,可構筑露天工事。
露天工事土工作業(yè)較少,構筑時只需在地面挖出一個足夠容納人員和裝備的掩坑,挖出的土可直接或置于沙袋內堆砌胸墻。露天工事中,高于地面的應只有觀測裝備、狙擊步槍和狙擊組人員的頭部,由于露天工事中人員的姿勢低矮,露天工事可在一定程度上防御直瞄火器的打擊。但露天工事只能為狙擊手提供很小的活動空間,活動時狙擊手只能慢慢地降低其頭部至地面以下。露天工事通常由掩坑、槍座和胸墻組成。槍座用于架設狙擊步槍(帶兩腳架),槍座位于掩坑的前方,槍座與掩坑之間由斜坡過度。胸墻位于槍座前方。
槍座的構筑要確保狙擊手瞄準時保持立肘自然舒適,使用兩腳架的狙擊步槍,構筑時應考慮到腳架至托底板的長度和瞄準時大臂的高度、兩肘的位置。斜坡和掩坑的長度應可容納普通身高狙擊手肩以下的軀干為宜。由于狙擊作戰(zhàn)需要狙擊手與觀察員的密切協(xié)同,因此掩坑和槍座應能同時容納兩人遂行各自的任務。普通身高(175cm)的人員呈臥姿射擊時,兩肘分開的寬度約65cm,考慮到在槍座上放置觀測器材和彈藥的需要,將槍座的寬度應定為150cm左右。由于絕大部分射手都以右眼作為主視眼,射擊時身體軸線通常位于射向左側,因此掩坑左側應寬于槍座左側,向左增加的寬度取決于射手向左偏移的大小,通常為90cm。
胸墻通常堆成朝向我方高、朝向敵方低的截面形狀,但在我方一側應設計為具有一定長度的平直段,作為不使用兩腳架的狙擊步槍依托(與帶兩腳架的狙擊步槍架設在槍座上不同,不帶兩腳架的狙擊步槍則是架設在胸墻上),長度與狙擊步槍護手長度相當,胸墻高度根據臥姿射擊時肘部到狙擊步槍護手的垂直高度而定,一般為15cm左右。使用兩腳架射擊時,根據狙擊步槍火線高確定胸墻高度,同時還要考慮到觀察、射擊的需要。兩腳架置于槍座上時,槍口略高于胸墻最高點,這樣才不會妨礙狙擊手實施正常射擊。
88式狙擊步槍使用兩腳架時的露天工事示意圖如下。
掩蓋工事
當狙擊小組在陣地上滯留時間較長時,應構筑掩蓋工事。掩蓋工事可為狙擊手提供一定范圍的自由活動空間,而且所有裝備都處于工事內,但工事內空間有限,狙擊手在工事內只能保持臥姿。掩蓋工事對直瞄和曲射火力都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防護作用。但掩蓋工事的構筑時間較長,需要較多的材料和工具。掩蓋工事通常由掩坑、槍座、支撐結構與防護層、出入口和排水設施組成。
掩蓋工事的掩坑和槍座的平面形狀與露天工事的相同,只是在深淺上有別。支撐結構可用圓木、方木或鋼材等材料架設于掩蓋室上方。支撐結構的高度通常根據狙擊步槍的觀察線高而定,以確保狙擊手在工事內正常完成觀察與射擊動作,并為眼睛以上的頭部預留空間。在支撐結構上還應鋪設防護層,防護層可采用衣服、雨衣或束柴等就便器材,最后在其上鋪撒一層預留的土。掩蓋工事的防護層通常需能抵抗輕武器的直接射擊或是彈片飛入??紤]到進出掩蓋工事的需要,在掩蓋室后方應構筑出入口,既可為迅速進入工事提供方便,又可減少挖掘和偽裝的作業(yè)量。在降雨量較大的地區(qū)或雨季構筑掩蓋工事時,還應構筑排水設施,可在掩蓋室底部向某個角落方向略有傾斜,并在該角落上挖掘集水坑,其大小根據降雨量和工事使用時間確定。
堅固工事
當狙擊小組在陣地上停留時間很長或是配屬于其他部(分)隊遂行防御戰(zhàn)斗,通常構筑堅固工事。
堅固工事內的人員可自由活動,可確保狙擊手長時間地高效操作武器裝備,同時能針對直瞄和曲射火力提供相對完善的防護。但堅固工事需要的工作量較大、作業(yè)工具較多,不能在靠近敵人的位置構筑,且只能在夜間構筑。
堅固工事通常由掩蔽室、槍座、射孔、支撐結構與防護層、出入口、排水設施組成。
堅固工事掩蔽室的大小應能容納狙擊組的所有成員及其裝備,工事內平面形狀可為矩形或圓形。
槍座應能滿足狙擊手立姿射擊的需要,高度150cm左右。
射孔是堅固工事惟一的暴露部分,既要考慮到暴露程度最低,又能允許狙擊手和觀察員觀察目標,通常構筑成內八字形,內寬外窄。如果狙擊小組需要負責較大的區(qū)域,則需預留2個或2個以上的射孔。
與其他工事相比,堅固工事的抗打擊力等級更高、使用時間更長。
堅固工事內面積較大,出入口的大小應能確保人員屈身進出。工事配置在防御陣地附近時,出入口的地面向外應保持一定的坡度或是設置隔水坎,或采取挖掘集水井的方法排水。
工事構筑的方法
如果說射擊訓練是在培訓狙擊手如何擊中目標,那么,隱蔽與偽裝訓練則是教會狙擊手如何避免成為被狙擊的目標。
是否構筑工事,構筑什么類型的工事,在哪里構筑等,都應根據敵情而定。敵情對我威脅較大時,通常依托臨時工事戰(zhàn)斗;敵情威脅較小時,可構筑露天工事、掩蓋工事或堅固工事。構筑工事時應盡量減少被敵觀察發(fā)現的機率,最好利用夜暗隱蔽進入陣地,作業(yè)過程中盡量將移動降至最低并保持安靜。
構筑工事的作業(yè)主要包括挖掘、支撐、工事偽裝等。
挖掘
開挖工事時,先挖取預定積土地段內的草皮或表層土,并放在挖掘區(qū)外圍留作偽裝。挖掘中,土由遠而近地先投到前方胸墻位置,用以構成胸墻,構筑掩蓋工事或堅固工事還應在工事兩側將土堆成架設支撐結構所需的土堆。多余的土不得隨意丟棄,可裝入編織袋內置于隱蔽位置。
槍座應平整確實不留積土,夯實內側積土,防止其塌落至工事內。構筑堅固工事時,可直接預留土臺作為槍座,也可利用彈藥箱、木樁、木板等材料搭建。
支撐與防護
構筑掩蓋工事、堅固工事時,可用圓木、方木或鋼材等材料架設于工事上方形成支撐結構,木材或鋼材之間利用繩索、鐵絲或兩爪釘固定。然后將被覆材料鋪設在支撐結構上,被覆材料可采用衣服、雨衣、塑料薄膜或是小樹枝及灌木捆成的束柴等就便器材,最后在被覆材料上鋪撒一層預留的土構成防護層。
工事偽裝
工事構筑好后,應用灌木、草皮、表層土、偽裝網等材料或器材對胸墻、覆蓋層和出入口進行偽裝,消除一切作業(yè)痕跡,使其與周圍環(huán)境融合,地表應保持未經擾動的天然外觀。工事射孔應使用偽裝網或其他就便材料制作專門的遮障,不使用射孔時從工事內部將射孔遮擋起來,以免打開出入口時外界光線照亮工事內部而被暴露。在射孔外的槍口位置下方還可放置一塊濕迷彩布,以減少射擊時揚起的煙塵。
除工事偽裝外,還要針對不同地形地貌對人體及各個部位、武器進行偽裝,到工事外活動更應該對人體進行嚴密的仿植被偽裝,以減小被敵發(fā)現的機率,如果敵情威脅較小,可著偽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