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謹寧
[摘要]路基作為公路主體工程,充分的開發(fā)和引進新技術、新方法,為路基工程的專項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F就本人對該施工技術的認識進行概括。
[關鍵詞]路基施工;公路橋梁 文章編號:2095-4085(2015)11-0108-02
1路基填土與壓實
路基的填料性質以及壓實的程度決定了路基的穩(wěn)定和強度。保證路基質量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從現有的條件著手,改進填土的要求以及壓實條件。
1.1路基填料
規(guī)范中規(guī)定了填料的最小強度以及最大粒徑,并對上路床填料提出限制條件: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強度對高速及一級公路,路面下0~30 cm,填料CBR值需>8,下面的填土和下路床也都根據相應規(guī)定值操作。如果無法達到最小強度,可使用換填粗粒料、摻合以及石灰等固定材料,此規(guī)定值不規(guī)定其它等級的公路鋪筑高級路面使用。
1.2路基壓實
施工時,大噸位壓路機是經常使用的工具,較好的提高了碾壓的效率和效果。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部分上路堤的壓實程度必須>95%,底面以下80~150 cm,此標準也同樣適用于其它等級的公路。此外,還新增了對路堤基底的壓實度不可<93%等相關規(guī)定。
1.3特殊潮濕地區(qū)路基土的壓實
路基壓實在潮濕地區(qū)是很難操作的,為此,規(guī)范還作出了相應的調整:(1)對填料性質的改善,往土里摻和一些生石灰,可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來進行加固。
(2)壓實度的標準。通過實驗來確定或較表列出相應數值,降低2~3個百分點;(3)當使用于下路床和路堤填料時,對于液限>40,天然稠度<1.1,塑性指數>18的粘質土,選用規(guī)定的輕型壓實標準。
1.4黃土路基填筑及壓實
(1)黃土路堤施工時,要挖好向內傾斜臺階,清理坡面的雜草,把握好填挖縱向界面相結合。若無法使其成臺階時,面壁較陡峭,可使用土工釘來加固。若地基土層是強濕陷性狀態(tài),并路堤自重的壓力可以高于承載力,可適當考慮石灰樁擠密以及重錘夯實的方式進行加固。
(2)黃土含水量過小,可以通過加水攪拌均勻以后,再進行碾壓;如含水量過大,可翻、松、暴曬,也可使用適量石灰來降低含水量。摻合石灰后,應拌勻,再通過實試驗來確定其最大干密度。
(3)老黃土不能用作路床填料,因為難以調整老黃土的干、濕,并且透水力較差,較大塊的土料很難粉碎,使用前需要試驗以后再決定措施。較好的填料材料可以選擇新黃土,可用來填筑公路路床。黃土路堤需按照分層來填筑和壓實,如果塊料>10cm,要在打碎后,含水量達到最佳時,進行碾壓密實。
(4)結合設計,可以把水引流到坡腳外,對截水溝的構造物、外側邊緣的攔水和急流槽進行修建,對高度>20 m的路堤,應按照設計保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壓密固結中發(fā)生的壓縮下沉量。
2路基路面排水
2.1地面排水
邊水溝、跌水、截水溝、急流槽和地表等的排水管道,是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設施?;炷令A制板塊目前已被廣泛使用,但普遍的加固方法還是漿砌片石。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的水王地段路基,結合系統,重新設置兩側的灌溉溝渠,省去涵洞排灌,從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質量,對過去逢溝設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進。
2.2路面排水
為減少水滲入路面,需盡快將路面范圍的降水排除,使其不沖刷路基邊坡。路拱橫坡應≥2%。兩種方式可排除雨水:
(1)分散式排水。多用于路線縱坡<0.3%,西北地區(qū)地勢較為平坦的長路段。硬化、設置路肩排水溝,增大溝坡排水是最好的方法。除了加固路基邊坡、硬化路肩外,也要防止因植草向上生長,擋住排水(橫向)出路而造成的路表積水。
(2)集中式排水。將澆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預制塊等攔水帶設置在硬路肩外側,每20~50 m設一流水口,將雨水排到坡腳排水溝中,使其成為三角形集水槽流水。
2.3地下排水
暗溝、滲溝、盲溝、滲井等是常用的排水設施,滲透力式的排流水是其最大特點,水流量較大時采用帶有滲水管的滲溝。傳統的反濾層使用帶鋼圈、土工織物的砂礫料,和加勁軟式透水管(加強合成纖維組成),直徑為8~30 cm,對地下排水非常適用。
3小結
以上概括,說明路基路面的質量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施工單位一定要重視對路基技術的改進與研究,充分把握路基鋪設的技術要點,提高工程質量,延長路面的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