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冰
“三嚴三實”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嚴以用權”,這既是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一個根本要求,又是新的歷史階段對各級領導干部能否正確為官用權的最現(xiàn)實考驗。我認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應從以下四個方面時刻敲響警鐘。
牢記“權為民賦”,堅持秉公用權。用權為“公”還是為“私”,是檢驗領導干部能否正確行使權力、宗旨觀念強弱的重要標志。一是用權要出以公心。始終把“公”字擺在首位、挺在前面,時刻銘記權力是服務人民的工具,而不能異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二是用權要為民謀利。只有真正情系群眾,處處為群眾謀福祉,事事為百姓解憂難,想方設法讓人民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三是用權要公正無私。公正方能服人,無私才會感人。正確處理情與法、利與法、權與法的關系,把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落到實處,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嚴格按黨章辦事、按政策辦事、按原則辦事,不闖“雷區(qū)”,謹防無原則的靈活,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公正用權。
牢記“權有約束”,堅持依法用權。權力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就是黨紀國法。一是強化紀律約束。把握好用權的法度,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不論決策、管理還是指揮、協(xié)調(diào),都自覺地在紀律的約束下用權、在法律的框架內(nèi)使權、在制度的籠子里行權,嚴格按照規(guī)范程序辦事,堅決不觸碰黨紀國法的“高壓線”。二是堅持依法決策。增強法治觀念和法治素養(yǎng),清楚自己的“權力清單”,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做判斷、出措施,堅決在法定的權限內(nèi)決策行權;按照法定程序決策,堅持常委會議事制度,決策前深入調(diào)研、集中研究、集體決策,決策過程嚴格把關、嚴格審查、全程監(jiān)督。三是織密制度之網(wǎng)。制度越嚴密科學,違法用權的機會就越少,領導干部犯錯誤的可能性就越小。這就需要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并讓“籠子”通上“高壓電”,不管什么人,“出籠”必“觸電”。
牢記“權受監(jiān)督”,堅持廉潔用權。踐行“三嚴三實”,必須落細落小,多積尺寸之功,經(jīng)常防微杜漸。一是帶頭嚴于律己。面對金錢,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面對美色,要“潔身自好,嚴守操行”;面對親友,要“秉公處事,不徇私情”。始終堅守從政做人的政治底線、法紀底線、道德底線,不為私利所惑,不為私情所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用權。二是自覺接受監(jiān)督。主動將自身置于組織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之下,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正。對有問題苗頭的同事和下屬,也要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勇于開展監(jiān)督。三是堅持陽光用權。養(yǎng)成在“放大鏡”“聚光燈”下行使權力的習慣,杜絕暗箱操作,防止公器私用;推進權力公開化、規(guī)范化,落實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讓陽光照進權力運行的每一個角落。
牢記“權即是責”,堅持盡責用權。權力是責任,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一是積極履職。忠于職責是領導干部的本分,因此,要把崗位責任放在心上、擔在肩上,以飽滿的激情來謀劃工作、推動工作;要緊密圍繞抓落實來履職用權,切實促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二是勇于擔當。要在困難面前敢闖敢試,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作敢為,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責任面前敢于承擔,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斗爭。三是勤政用權。以焦裕祿、孔繁森等先進模范為鏡,發(fā)揚老黃牛精神,腳踏實地、埋頭實干,在實干中破解難題,在實干中搶抓機遇,在實干中增進群眾福祉,努力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作者系中共牡丹江市愛民區(qū)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