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從軍(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
超人杜賓與平民波洛——對愛倫·坡和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的偵探形象的比較分析
閆從軍(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摘 要:愛倫·坡被公認為偵探小說的鼻祖,他首創(chuàng)了業(yè)余偵探杜賓的形象,成為此后這類人物的嚆矢??死锼沟俦环Q為黃金時代的偵探小說女皇,她創(chuàng)造了家喻戶曉的業(yè)余偵探波洛的形象。通過比較兩個偵探形象,反映了偵探小說人物的繼承和發(fā)展。杜賓是一個超人性格的扁平人物,而波洛是一個真實可信的凸圓人物,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偵探小說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的特點。
關(guān)鍵詞:超人;扁平人物;平民;凸圓人物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64
偵探小說是一種通俗文學形式,它也是一種具有一定程式的流行小說。自它誕生以來,就有這樣的傳統(tǒng),那就是:有一位業(yè)余偵探,他智力過人,通過他的仔細觀察,搜集證據(jù),再由他進行縝密的分析推理,終于使警探們都束手無策的謎案真相大白。這樣的著名偵探,從愛倫坡首創(chuàng)的杜賓開始,直到克里斯蒂的波洛,他們之間有著一種繼承與發(fā)展的關(guān)系。
1841年,愛倫坡發(fā)表了短篇小說《毛格街血案》,標志著現(xiàn)代偵探小說正式誕生了。[1]業(yè)余偵探杜賓也成為了最早的偵探形象而為后代偵探之濫觴。杜賓全名叫西·奧古斯特·杜賓,是一位出身富貴而淪為貧困的法國少爺。他博覽群書,想象力豐富,具有特殊的分析能力。這是小說中對杜賓的介紹,到底他的長相如何,并沒有更加詳細的描述,因為愛倫·坡只是創(chuàng)造了一架推理機器。這也許是因為偵探小說剛剛誕生,還沒有豐富的人物形象刻畫,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刻畫人物性格并非這類小說的目的。
進一步分析杜賓的形象,不難發(fā)現(xiàn)他具有超人的特質(zhì)。杜賓在巴黎一直默默無聞,過著隱居的生活。他沉湎于夢想里,尋求無窮的精神刺激。他能看透人心,別人在他面前只是玻璃心肝。他自愿無償幫助警長推理分析,以破案為樂,別無所求。
尼采在他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形象地說明了“超人”所具有的特質(zhì):“超人”意味著人是一種應(yīng)該被超越的東西,他用自由與強烈意志來超越自我、否定自我,意圖重塑世界。[2]杜賓就是這樣的超人。他超越了普通人的日常需求,把破案當成智力游戲,想表現(xiàn)自己超越常人的觀察力和推理能力,完全為破解真相而存在,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任何情感可言,怪異而神奇,給人一種不真實的超人感覺。難怪研究偵探小說的專家霍華德·??死追蛱卣J為,“這個杜賓也是坡的自我理想化身,因為他自幼聰穎異常,處處想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越,所以就把杜賓寫成具有超人智力、觀察入微、料事如神的理想人物。”[1]
偵探小說發(fā)展到二十世紀初期,蔚為大觀,出現(xiàn)了“黃金時代”,英國的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她在1920年出版的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中創(chuàng)造了業(yè)余偵探波洛,豐富和發(fā)展了此類小說的人物形象??梢哉f,克氏小說中的偵探波洛完全顛覆了愛倫·坡首創(chuàng)的早期的極端偵探形象。
自從1920年波洛登場以來,他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民:一個小個子的矮胖的比利時人,留著誘人的小胡子,貌不驚人,但喜歡干凈整潔。這個比利時小個子的樣貌和行為有時候讓英國人覺得他這個外國人沒什么過人之處,甚至有點滑稽。他很平易近人,隨和風趣。這就脫離了杜賓那種冷酷超然的形象,具有了更多的人間氣息,使人覺得他是真實可信的凡人偵探。
更為可愛的是,波洛極富于同情心,更有人情味。他為了撮合情侶戀人甚至夫妻復(fù)合,不惜暫時犧牲案情,當然,最后大局還是掌握在他的手中的,不會造成任何遺憾。他很會為被案件或兇手所影響的無辜人考慮,而對某些連環(huán)殺手或是兇手,為了不影響他們的親人的正常生活或使他們過于悲傷,他會勸說或聽任兇手自行了斷,以免造成對周圍人不必要的迫害。這樣,就使得過去冷冰冰的偵探形象走下了居高臨下的神壇,走進了普通百性的行列,這也是克氏小說成功的因素之一。
別林斯基曾說:“必須使人物一方面成為一個特定世界的人們的代表,同時又是一個完整的、個別的人。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只有通過這種矛盾的調(diào)和,才能成為一個典型?!盵3]波洛就是二十世紀業(yè)余偵探的典型,他不僅有著普通人的相貌和怪癖,而且又具有偵探這類人的睿智聰明,善于觀察,精于分析推理的超常智慧,所以受到全世界偵探迷們的喜愛。
值得注意的是,從小說的布局和結(jié)構(gòu)來看,杜賓和波洛在小說中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杜賓總是游離于謎案之外,把推理分析當成一種游戲,自樂其中。所以,小說情節(jié)安排主要圍繞著他的活動而展開,案件只是證明他高明的存在,這種小說娛樂的成分比較重,缺少對社會和人性等方面的深刻反映,總體上說,藝術(shù)性不高。波洛在不同的小說中,總是以種種原因而深陷于犯罪案件之中,親證親歷了犯罪,所以他不僅對推動故事向前發(fā)展,并最終結(jié)束故事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不以偵破案件為游戲,實際上通過他的觀察和分析,深刻地透視著當代社會的復(fù)雜和人性的善惡,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爾虞我詐,金錢至上等的腐朽和陰暗,因而從藝術(shù)成就上看,這種偵探小說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和人性的善惡,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水平。
英國小說家和理論家愛·摩·福斯特曾經(jīng)把小說中的人物分成了扁平的和凸圓的兩種。[4]扁平的人物的最簡潔的形式就是他們是環(huán)繞著一個單一的概念或品質(zhì)塑造出來的。愛倫·坡的超人杜賓就是一個扁平的人物形象。凸圓人物身上有無限豐富的生活,有奇妙的人情人性深度,能令人信服,使人感到驚奇。克氏的平民波洛就是一個凸圓的人物形象。只有凸圓的人物才能打動讀者的種種情感,具有永恒的迷人魅力。
參考文獻:
[1]愛倫·坡著,陳良廷,徐汝春,馬愛農(nóng)譯,《愛倫坡短篇小說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2.P3.
[2](德)尼采著,黃敬甫,李柳明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華書局,2013.11.
[3]崔道怡著,《小說課堂》,作家出版社,2012.1.P65.
[4]伍蠡甫,胡經(jīng)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7.P180-188.
[5]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于婉青譯,《云中命案》,新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