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生命彼岸世界的追尋與想象〔*〕
      ——紅柯長篇小說的詩性建構(gòu)

      2016-02-27 07:28:25李小紅
      學(xué)術(shù)界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紅柯詩意小說

      ○ 李小紅

      (1.蘭州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甘肅 蘭州 730020;2.西北民族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甘肅 蘭州 730030)

      ?

      生命彼岸世界的追尋與想象〔*〕
      ——紅柯長篇小說的詩性建構(gòu)

      ○ 李小紅1,2

      (1.蘭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 甘肅蘭州730020;2.西北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院, 甘肅蘭州730030)

      新疆是紅柯生命中洋溢著濃郁詩意的彼岸世界,他在五部長篇小說中完成了對彼岸世界的構(gòu)筑。紅柯側(cè)重于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書寫,將“追尋”視作是一種重要的藝術(shù)手段完成他對精神原鄉(xiāng)的返歸。其次,在小說文本世界的歷史和現(xiàn)實兩級維度上,紅柯完成了小說人物理想人格的建構(gòu),生命神性的塑造因此更富有人的主體性,也就更富有人文性和現(xiàn)實感。而這一詩性世界建構(gòu),同樣也得益于神話、歷史故事、歌謠的文本介入。

      彼岸世界;詩性建構(gòu);長篇小說;紅柯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全球工業(yè)化、城市化強勢推進的背景下,鄉(xiāng)土家園日趨淪喪,人類因此面臨“失根”的威脅。在“危機尋根”浪潮的推動下,涌現(xiàn)出一批以精神尋根、文化尋根為主要寫作訴求的“邊地小說”。在懷舊力量的牽引下,以尋根方式完成了對邊地歷史與文化的追溯,從而在“神秘、純潔、博大、涵藏著生命終極意義的性靈之地”,“救贖在現(xiàn)代生活中迷失了的靈魂”?!?〕紅柯的小說無疑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十年之前,紅柯從關(guān)中平原走向新疆大野,十年之后,紅柯回歸故鄉(xiāng)。然而,天山的長河落日,戈壁綠洲,大漠雄風(fēng),馬背上民族的英雄神話、史詩、歌謠,成為紅柯?lián)]之不去的生命印記。于是,他執(zhí)筆縱情書寫,《西去的旗手》《大河》《烏爾禾》《生命樹》《喀拉布風(fēng)暴》五個長篇小說相繼問世。對紅柯而言,天山或新疆是他生命中洋溢著濃郁詩意的彼岸世界〔2〕。紅柯對彼岸世界的構(gòu)建,一方面,他側(cè)重于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書寫,將“追尋”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shù)手段完成對精神原鄉(xiāng)的返歸。另一方面,他從小說文本世界的歷史和現(xiàn)實兩級維度,完成了小說人物理想人格的建構(gòu),因此,生命神性的塑造更具人的主體性,也更富有人文性和現(xiàn)實感。而對這一詩性世界的建構(gòu),同樣也得益于神話、歷史故事和歌謠的文本介入。

      “西域有大美”〔3〕,紅柯如是說。紅柯對“大美”精神原鄉(xiāng)的呈現(xiàn),首先通過對人與自然和諧關(guān)系的表述來傳達,以“追尋”為其重要的藝術(shù)手段。追尋起因于人類對于自身生活現(xiàn)狀的不滿或?qū)硐肷畹钠诖?,人類通過想象來構(gòu)建種種理想境界,并將其作為一種尋找和探求的動力。2004年出版的《大河》,是“紅柯對人類理想‘黃金時代’的追尋與憑吊。”〔4〕在并不恢宏的敘述格局中,小說講述了白熊與女人的故事,呈現(xiàn)出自然與人和諧相融的美妙世界。在紅柯始終濡染著溫暖詩意的筆端,一個充滿神性與詩意的美好世界躍然紙上,詩意中同時傳遞出些許神秘?!洞蠛印分袌?zhí)拗的小女兵,為了逝去的情人,甘愿葬生于熊腹。然而,白熊卻不愿傷她,將她置于山洞。她在山洞里與逃亡的土匪一起生活,后來由于懷孕離開山洞,最后嫁給了炊事兵老金。僅從文本層面看,紅柯講述的是一個溫婉的人生故事,而故事的更深層面卻是表達一種自由、和諧、美好的自然生命狀態(tài)。女兵與老金結(jié)婚后,將房子建在森林邊上,夜晚伴著滿天星星入眠,吃的是從森林里采摘的鮮嫩可口的蘑菇,喝的是自家牛身上擠出來的牛奶。他們相信萬物有靈,他們熱愛自然、敬畏自然,認為自然是他們唯一的家園?!洞蠛印分械男∨J為情人死后變成了白樺樹,她之所以能夠嫁給老金,是白熊做了他們的媒人。女兵的孩子從小就是大力士,還能和樹、老鷹等說話。白熊能夠與河里的魚聊天,魚甘愿被白熊吃。世間萬物間原本的分界線在《大河》中不再存在,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阻隔被神奇的想象力所打通,生命之門洞開,自由流淌。于是,人與萬物詩意棲居在小說營造的文本世界里。沈從文曾經(jīng)提出“自然即神”的觀點:“神的意義在我們這里只是‘自然’,一切生成的現(xiàn)象,不是人為的,由于他來處置。他常常是合理的,寬容的,美的”?!?〕“一個人過于愛有生一切時,必因為在有生一切中發(fā)現(xiàn)了美,亦即發(fā)現(xiàn)了‘神’”,〔6〕“生命之最高意義,即此種‘神在生命中’的認識”。〔7〕由此看來,神性和詩性是不可分割的雙子座,相輔相成、共生共滅。從這個意義上說,紅柯與沈從文關(guān)于自然的認識不謀而合。

      《大河》中,紅柯“在山川、河流、大地以及動物之間”追尋,“到人真正找到了生命的根基”?!?〕正是在對生命神性的敬畏中,“物”獲得了與人等齊的靈性,自然不再是人的附庸或敘事的背景工具,而是推動人向善向真的拯救力量。紅柯認為,“在人與物之間,不再把大自然作為背景作為風(fēng)景,動植物應(yīng)該成為一種精神性的存在,從背景走向前臺?!薄?〕《生命樹》中他將物的靈性發(fā)揮至極致,對人與物的關(guān)系重新定位,書寫物對人心靈的撫慰及對悲劇人生的化解?!渡鼧洹啡牡闹行囊庀笫巧鼧?,這是一棵神奇的樹,它長于地心,每片葉子都閃耀著靈魂。圍繞著生命樹,作者還描寫了洋芋、牛糞及和田玉,每一種不同的物體都對應(yīng)著相應(yīng)的人物,都體現(xiàn)著物與人之間奇妙而神秘的關(guān)系。小說中高材生馬燕紅人生遭遇重創(chuàng),精神崩潰,終日恍惚,父親將她送到老戰(zhàn)友的村子里靜養(yǎng)。她在村子里偶遇一個挖洋芋的小伙子,被其挖到的洋芋深深吸引。后來她沐浴陽光,穿越田野,洞穿了天地萬物的秘密,身心都得到了自然的撫慰,終于撫平了內(nèi)心的悲傷,與種洋芋的小伙子成家,生下兒子王星火。馬燕紅一家就靠種洋芋賣洋芋為生。后來,她家那頭通人性的老牛,在因吃靈芝草死亡后,丈夫?qū)⑺c洋芋一起葬在沙漠里,長出一棵巨大的生命樹。 海德格爾說:“拯救不僅是使某物擺脫危險;拯救的真正意思是把某物釋放到他的本己的本質(zhì)中?!薄?0〕洋芋不僅拯救了馬燕紅,而且將她的命運與生命樹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生命樹支撐著地球,大地蕩滌了人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荒漠變成花園,人在花園中詩意的棲居。這是紅柯的期許,也是他的寫作理想。

      紅柯說:“我的那些西部小說就是夢中驚醒后的回憶,《奔馬》《美麗奴羊》《阿力麻里》《太陽發(fā)芽》《鷹影》《靴子》,這些群山草原的日常生活用品——閃射出一種神性的光芒。”〔11〕事實上,不僅在中短篇小說,紅柯在其長篇小說中對新疆大野的想象和構(gòu)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完成了一次靈魂對記憶中詩意家園的追尋。紅柯用合于自然性情韻味的文字,構(gòu)建出一種理想的詩學(xué)鏡像,對“詩意棲居”時代內(nèi)在的精神訴求予以響應(yīng)。同時,表達他對原生態(tài)文化自然神性的尊崇和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悲憫傷懷。他對鄉(xiāng)土家園的追懷,傳達著濃郁的精神鄉(xiāng)愁和原鄉(xiāng)意識,滲透著深刻的人文情懷,使之為現(xiàn)代人精神棲息的缺失療傷。

      紅柯說:“在西域,即使一個乞丐也是從容大氣的行乞,窮鄉(xiāng)僻壤家徒四壁,主人一定是干凈整潔神情自若。內(nèi)地人所謂的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在西域是行不通的。大戈壁、大沙漠、大草原,必然產(chǎn)生生命的大氣象?!薄?2〕正是對這種生命氣象的敬畏和尊重,使他超越了階級、民族和政治的歷史溝壑,將生命還原為具有永恒光澤的藝術(shù)形象。紅柯筆下的人物兼具神性、血性和雄性的特征,散發(fā)著迷人的人格魅力,對理想生命的傾心表達,成為紅柯小說詩性建構(gòu)的表征之一。

      《西去的騎手》是一部充滿英雄主義神性氣質(zhì)的作品,在蒼涼而厚重的歷史和浪漫而旖旎的情懷中,紅柯塑造了20世紀20、30年代馳騁于大西北戰(zhàn)場上中外聞名的騎手“尕司令”馬仲英的傳奇形象。紅柯說:“英雄關(guān)乎人類進步,是對他者的肯定?!薄?3〕為了彰顯馬仲英身上的英雄主義特質(zhì),紅柯進行了凈化處理。一方面,紅柯回避了民間傳說中關(guān)于馬仲英與不同女性的情感糾葛,蕩滌其所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英雄美人兒女情長。對馬仲英娶妻的情節(jié)和后來其妻隱姓埋名蟄居大漠的情節(jié),也進行詩化處理。另一方面,紅柯有意剝離史料記述中馬仲英殺人如麻的匪性色彩,刻畫出一位在金戈鐵馬、碧血黃沙的戰(zhàn)爭場景中鐵骨錚錚的英雄。在遼闊蒼涼的大地上,是戰(zhàn)爭成就了神采奕奕的生命——“自然生命的力量在這些野性十足的漢子們的狂喊咆哮和刺殺戰(zhàn)斗中揮灑得淋漓盡致,如鯤鵬之翅擊水三千,又像黃河之水飛瀉九天。這些充滿血性的騎手躍馬天上如一股強烈的沖擊波,讀來使人不禁血脈賁張,卑瑣、柔弱和猶疑不決被一蕩而盡,只想長嘯九霄,橫行天下?!薄?4〕這是屬于紅柯的馬仲英,一個“古典游牧民族的英雄”形象,寄托著紅柯對英雄的向往和渴慕。

      作為一個古典的理想主義者,紅柯在馬仲英形象塑造中放縱著自己的詩意激情,同時,也在這一形象塑造中注入了神性元素?!段魅サ尿T手》中,紅柯用富有音樂感的語言、絢爛紛呈的色調(diào)和奇譎瑰異的語境,讓我們明顯感受到馬仲英傳奇人生釋放出的奇詭與浪漫。誠然,紅柯對馬仲英的性格弱點未有遮掩,在馬仲英背井離鄉(xiāng),征戰(zhàn)南北,穿越瀚海沙漠,直到最后投身于黑海的過程中,愛與恨、正義與邪惡、勇敢與懦弱、善良與殘暴,在兩個極點的對抗中,一個單純、勇往直前、閃耀著詩意的血性男兒的光輝形象出現(xiàn)。在《西去的騎手》的文本閱讀中,讀者為之所震撼的,不是那些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無數(shù)重復(fù)的尋常故事,而是在一種不同尋常的閱讀體驗中跟隨馬仲英一起開啟精神遠征。因此,馬仲英不僅僅是一個英雄,更是一個能夠不斷反思、不斷超越的精神領(lǐng)袖,這也是文本中最動人心魄的力量,為當今陷落在精神真空時代的人們,燃起了一縷充滿詩意光輝的希望。

      如果說紅柯在《西去的騎手》中演繹了一段古典英雄主義的浪漫傳奇,那么他在《喀拉布風(fēng)暴》中是將小說的故事背景從民國拉回到了當代,主人公也由不同類型的騎士英雄變成了當代新疆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迥異于《西去的騎手》中洋溢著陽剛之氣的男性的敘事,《喀拉布風(fēng)暴》中的紅柯變得深情,他講述了三個青年的成長故事,借助主人公的愛情成長經(jīng)歷,尋求一種本真的生存狀態(tài),解放或拯救被壓抑的人性。

      《喀拉布風(fēng)暴》中,紅柯為一號男主人公張子魚設(shè)置了兩個不同的生存空間,少年時期的張子魚生長于“關(guān)陜空間”,而青年時期的張子魚為尋求救贖來到了“新疆空間?!毙≌f中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張子魚,是在葉海亞的望遠鏡下由遠而“拉近”“放大”的一個在沙漠戈壁游蕩的“幽靈”形象,這個臉被風(fēng)沙打磨得毫無血色、眼睛空洞而焦灼的“沙漠幽靈”讓葉海亞想到了阿拉山口。張子魚后來以一曲蒼涼粗糲的情歌——哈薩克民歌《燕子》,俘獲了少女葉海亞的心,兩人閃電結(jié)婚,而后遁入沙漠深處度蜜月。然后,順著葉海亞前戀人孟凱的視角,徐徐展開了張子魚在“關(guān)陜空間”的前世今生:從小在郊區(qū)生活,體驗到城鄉(xiāng)之間的巨大差距。雖然通過發(fā)奮讀書走出原來的生存之地,但卻成為他心靈上揮之不去的創(chuàng)傷和陰影。中學(xué)至大學(xué)時期的張子魚,不乏漂亮優(yōu)秀的女性追求者,他憑著自身的魅力贏得了畫畫少女葉小蘭、醫(yī)生女兒姚慧敏及省城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學(xué)同學(xué)李蕓等人的好感,然而苦難造就的自卑心理使他沒有勇氣和信心面對愛情。于是,結(jié)局或是女性黯然離去,或是他在緊要關(guān)頭下意識地采取“保護自己的姿勢”而慣性退縮,心里這種“讓人不寒而栗的陰影”讓他不堪重負。于是,張子魚來到精河沙漠空間里的“今生”尋求救贖。在遮天蔽日的喀拉布風(fēng)暴中,他與天地融為一體,變成了真正的“沙漠之子”。他勇敢地收獲了“沙漠女兒”葉海亞的愛情,完成了他身心的第一次成長。在葉海亞的精心呵護下,尤其是在情敵孟凱報復(fù)似地追溯他的家族淵源、追蹤他的少年苦難、回溯他的情感“前史”的歷程中,張子魚終于卸下了身上的重重盔甲。

      在葉海亞“快繃不住了”的夜晚,在歷經(jīng)了又一次昏天黑地的喀拉布風(fēng)暴后,張子魚向葉海亞完全敞開了他那顆深沉的心,完成了他身心的第二次成長。同樣是從“關(guān)陜空間”中走出,西去大漠的農(nóng)家子弟,張子魚的身上有著紅柯自身的投影?!犊硷L(fēng)暴》對張子魚理想人格的構(gòu)建,是以張子魚對愛情完全敞開心扉和重獲愛的能力為基礎(chǔ)。在紅柯看來,生命只有經(jīng)歷黑色的、席卷一切的喀拉布風(fēng)暴,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作為小說中以配角出現(xiàn)的兩個人物形象,孟凱的成長歸功于因失戀而重新補回人生苦難的一課,并由此重獲生命的激情;武明生的成長焦點落在克服童年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消解人生過于精明和功利的一面,以及彌補人生的厚重博深。他們成長的人格化過程表現(xiàn)出共性的一面,那就是逃離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重拾遺失的自然精神,選擇一種“可能成為自己”的生存方式,抵達本真的生命狀態(tài)。這既是成長的救贖,也是被壓抑人性的拯救。

      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消費型社會的漸趨成型,中國大地上,特別是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發(fā)展地帶,躲避崇高、信仰失落、英雄隱退、道德淪喪,共同構(gòu)筑了一個精神貶值的文化景觀。正因為如此,紅柯濃墨重彩塑造的理想人物,都是奔涌著血性力量和生命激情的西部漢子,都成長或脫胎于西部游牧民族的文化氛圍中,顯示出一種異于中原文化的生命意識。而表現(xiàn)人的神性、血性及其無所畏懼的生命意識和精神氣質(zhì),正是紅柯的審美理想之所在。“理想之為理想就因為它并不現(xiàn)實存在,而只是作為人的一種精神目標來引導(dǎo),完善和改進人生,使之趨于完美?!薄?5〕紅柯將自己的理想人格投射于小說人物身上,使他們綻放出無限的激情、華麗和莊嚴。紅柯的寫作,是將血性和雄性的血液注入萎頓的大地之上,讓生命恢復(fù)應(yīng)有的高貴與尊嚴。

      紅柯文本世界的詩性建構(gòu),就審美品格而言,得益于他在小說中對不同國家、地區(qū)、民族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史詩、歌謠的文本介入。而注重意象的選擇與意境的營造,將敘事與詩意并重,則可看成是紅柯對古典美學(xué)神韻的內(nèi)在追求。

      在紅柯的小說世界里,新疆乃至整個中亞細亞地區(qū)的蒙古族、藏族、回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漢族等不同民族在不同時代關(guān)于神馬谷、北極熊、放生羊、大公牛、神龜以及生命樹的種種神話傳說,成吉思汗、努爾哈赤、左宗棠、斯文·赫定等不同國家的英雄、探險家的故事,哈薩克的《燕子歌》、伊斯蘭古文獻《熱什哈爾》的經(jīng)文、蒙古族的歌謠《波茹來》、維吾爾族的《勸奶歌》等都籠罩著一層神秘夢幻般的詩意色彩,它們或擔(dān)當起小說的敘事母題和故事原形,或作為人物行動的敘事背景,有時還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過程之中,成為小說文本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西去的騎手》中,回族伊斯蘭古文獻《熱什哈爾》的第一句經(jīng)文穿行于整部小說,成為支配主人公命運的一種話語儀式。年幼的馬仲英,在與哥哥們比試刀法勝利后,跟隨大阿訇來到祁連山深處的神馬谷。神馬谷里無數(shù)駿馬的靈骨化為一片沃土,長出如血的玫瑰。馬仲英打開大阿訇送給他的生命之書,讀到了那句與他生命歷程形影相隨的神秘經(jīng)文:“當古老的大海朝我們涌動迸濺時,我采擷了愛慕的露珠?!贝竽褪俏鞑框T手心靈深處的大海,馬仲英率領(lǐng)他的騎手們奔赴新疆,騎手們手中的河州短刀如同船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掀起層層波浪。在手刃騎兵師師長的輝煌后,與隨之而來的蘇聯(lián)大部隊交鋒,但以失利告終,馬仲英便從大漠來到了遼闊的黑海。當他在蘇聯(lián)被人暗算服毒后,他和他的大灰馬一起躍入黑海之中。生命如同西部高原上爍亮的露珠,雖然短暫,卻輝煌絢爛。紅柯用蒼涼的文筆,將馬仲英的傳奇人生勾勒得蕩氣回腸。神秘的經(jīng)文是貫穿全文的核心線索,冥冥之中支配著主人公的命運,讓馬仲英的身上籠罩上一層宿命般的迷霧。作為一種“好奇中冒險”的寫作,紅柯在“單純中隱含豐富和神秘”〔16〕的馬仲英形象的塑造中,折射出其豐富的神性魅力。

      在《大河》中,紅柯讓白熊和像熊一樣的男人交替出現(xiàn)在小說文本中。從北冰洋沿著額爾齊斯河順流而上,在阿爾泰山完成神奇之旅的白熊與棕熊的奇妙情緣,與小女兵的奇遇,最后葬生于獵槍之下,魂歸大地的悲愴結(jié)局,與老金、與土匪托海的命運相互輝映。作為一種神話動物的原型,白熊成為小說中象征著男性和雄性的一種圖騰,它的出現(xiàn)使《大河》呈現(xiàn)出童話般的詩意色彩?!稙鯛柡獭分?,草原古老的放生羊的傳說成為貫穿全篇的核心意象和主題成分,以失實而得“意”的象征成為提示作品意義和經(jīng)驗的標志符號。全書七章中有四章的題目與羊直接相關(guān)——《放生羊》《黑眼睛》《刀子》《永生羊》,為了避免長篇寫作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主題游離和結(jié)構(gòu)松散,紅柯自覺以羊為核心線索和母題,將基于宗教層面對羊的放生/永生與主人公圍繞著羊展開的感情故事娓娓道來。參加過朝鮮戰(zhàn)爭的退伍軍人劉大壯,與王衛(wèi)疆母親在夜晚的一次尷尬際遇,使劉大壯與王衛(wèi)疆一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劉大壯替代王衛(wèi)疆一家去最偏僻的連隊牧羊,羊進入劉大壯的生命,漢人劉大壯從此變成了能聽懂獸語的蒙古人海力布。王衛(wèi)疆在海力布的撫養(yǎng)下長大,在懵懂的少年時期,他放生了兩只羊。而長大后他的愛情,也都為這兩只羊所牽引。收養(yǎng)了他放生的羊的燕子,與王衛(wèi)疆、朱瑞以及像羊一樣的白娃娃之間的戀情,都在冥冥之中與羊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在小說的最后,為了化解王衛(wèi)疆失戀的憂傷,海力布講了屬于自己的“三秒鐘的幸?!焙臀饔虻墓爬仙裨挕V链?,以永生羊和草原石人等現(xiàn)代神話的原型意象的小說主調(diào)漸次清晰,而承載這一主調(diào)的樂符(燕子、王衛(wèi)疆、朱瑞、劉大壯等)個個鮮活清亮,他們共同成就了《烏爾禾》的詩意存在。

      紅柯認為:“藝術(shù)家首先是個手藝人,手藝人面對材料,不會那么‘立體性’,也依物性而動。”〔17〕在新作《喀拉布風(fēng)暴》中,紅柯突破以往英雄與歷史題材的書寫,開始關(guān)注愛情和成長。他接續(xù)了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智慧,用不同的意象結(jié)構(gòu)全文,呈現(xiàn)出小說的詩性意境?!犊硷L(fēng)暴》中出現(xiàn)的“冬帶冰雪,夏帶沙石,所到之處,大地成為雅丹,鳥兒折翅而亡,幸存者銜泥壘窩,胡楊和雅丹成為奔走的駱駝”的黑色沙塵暴,與勇敢地飛翔于沙漠瀚海之間的“黑色精靈”燕子相映成趣。兩個意象在文中頻繁出現(xiàn),前者凸顯了西域自然的荒涼、粗獷和狂暴,折射出偉力和重生等意蘊;后者則成為水與女性的象征,“大西北干旱荒涼,燕子那種濕漉漉的影子與河流湖泊泉水有關(guān),很容易成為一種永恒的集體意象與神話原型?!薄?8〕哈薩克民間認為:“每個男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燕子”。只有經(jīng)歷人生和愛情的“喀拉布風(fēng)暴”,男性才能真正成長起來,才能獲得沙漠女兒燕子的愛情。而貫穿小說文本的哈薩克民歌《燕子》,也成為主人公愛情的一種媒介和隱喻。

      在追尋彼岸世界的過程中,紅柯運用的神話、史詩、歌謠書寫,成為其回返自然、接近靈魂的有效途徑。在一個個未被現(xiàn)代狼煙污濁的文學(xué)世界中,頌贊自然、祈禱神佑、書寫英雄、禮贊愛情都離不開這些藝術(shù)元素。而作為詩歌修辭特征意象和意境的文本介入,為小說敘述注入了極富個性化色彩的抒情風(fēng)格,帶有蒼涼絢爛的美感特征。紅柯說,文章寫作中最愉快的時候在于結(jié)尾:“如同秋天的大地,落葉繽紛,果實歸倉,寧靜中的豐收的喜悅,即便是淚水,也是一種滿足。”〔19〕他的彼岸文學(xué)世界的詩性建構(gòu),何嘗不是如此?

      注釋:

      〔1〕費勇:《零度出走》,廣東旅游出版社,2003年,第157頁。

      〔2〕〔3〕〔12〕紅柯:《自序》,《西去的騎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4頁。

      〔4〕李遇春:《新神話寫作的四種敘述結(jié)構(gòu)——論紅柯的“天山系列”長篇小說》,《南方文壇》2011年第4期。

      〔5〕沈從文:《鳳子》,《沈從文全集》第7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第123頁。

      〔6〕〔7〕沈從文:《美與愛》,《沈從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第359、360頁。

      〔8〕陳曉明:《童話里的后現(xiàn)代與現(xiàn)代》,《中華讀書報》2004年9月29日。

      〔9〕紅柯:《在希臘書展會上的演講》,http://www.chinawriter.com.cn/。

      〔10〕海德格爾:《筑·居·思》,《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譯,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6年,第1193頁。

      〔11〕紅柯:《我的西部》,《敬畏蒼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0頁。

      〔13〕〔17〕〔19〕張雪艷:《自然與神性的詩意追尋——紅柯訪談錄》,《延河》2009年第11期。

      〔14〕朱向前:《黃金草原——心靈的牧場》,《小說評論》2003年第4期。

      〔15〕張汝倫:《理想就是理想》,《讀書》1993年第6期。

      〔16〕葉開、鐘紅鳴、紅柯:《訪談錄》,《西去的騎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3頁。

      〔18〕紅柯:《喀拉布風(fēng)暴》,重慶出版社,2013年,第159頁。

      〔責(zé)任編輯:弘亭〕

      李小紅(1978—),蘭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專業(yè)博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與20世紀中國文學(xué)。

      〔*〕本文受2015年甘肅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項目“甘肅當代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的本土化書寫研究”(項目編號:YB019)資助。

      猜你喜歡
      紅柯詩意小說
      詩意地棲居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4
      騎手西去,精神永存
      ——《絲路騎手:紅柯評傳》自序(節(jié)選)
      冬日浪漫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作家與編輯的交往
      美文(2019年13期)2019-07-19 02:26:19
      緬懷西去的騎手
      ——“紅柯中短篇小說集品讀會”會議綜述
      被耽擱的詩意
      中國三峽(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6
      傳統(tǒng)文化視域下的紅柯小說研究
      春日詩意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1
      屯门区| 尼玛县| 南靖县| 二手房| 襄垣县| 外汇| 凤翔县| 通海县| 嵊泗县| 曲阜市| 桂林市| 聂荣县| 巴马| 工布江达县| 攀枝花市| 东安县| 宁远县| 锦州市| 六盘水市| 确山县| 会理县| 大丰市| 瓮安县| 卓尼县| 杂多县| 留坝县| 日照市| 贵德县| 吴桥县| 九江县| 大英县| 丹东市| 新丰县| 璧山县| 庆云县| 丘北县| 弋阳县| 安陆市| 双牌县| 广饶县|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