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hil Hansen曾是全球聞名的點畫藝術家,有一天,他突然發(fā)覺自己的手有些顫抖,后來嚴重得連握住物體都變得困難,絕望的Phil不得不離開了藝術。三年后,Phil發(fā)現(xiàn)他無法放棄畫畫,他求助于醫(yī)生,被告知神經(jīng)永久受損。但醫(yī)生的話打破了桎梏:“你為何不試著與顫抖共處?”Phil開始用其他方式呈現(xiàn)藝術:用腳沾顏料在畫布上行走,用星巴克的杯子創(chuàng)作……誰說手指顫抖的人不能當藝術家?學會與缺陷共處,跳出自我局限,你的人生也會得到改變。
2.讀初二那年,大非家買了臺單反相機,他從此迷上了攝影,經(jīng)常在做完作業(yè)后,拿著相機研究到深夜。今年16歲的他利用暑假,帶著相機進了西藏。湛藍天空,廣袤草地,蜿蜒山路……風光照很美,但更讓人感動的,是他鏡頭下的人:牧人、孩童、老婦……讓人看到了一個少年對生活的熱愛與思考。為了不耽誤學習,大非現(xiàn)在只在周末、夜晚研究喜愛的攝影。也許追夢的道路曲折坎坷,但能背負夢想的重量,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3.Thimmakka奶奶和丈夫雖然恩愛,但沒有孩子?!坝幸惶?,我們決定種樹,把它們當作孩子?!盩himmakka奶奶說。他們從村子里的榕樹上截下了10根小樹枝,把它們栽種到了4公里之外的地方。附近沒有水源,他們就用4個桶從家中打水,Thimmakka還會溫柔地為“孩子們”松土、填泥。第二年,他們又種下了15根樹枝……20年過去,Thimmakka奶奶103歲了,384棵榕樹也已長得蓊蓊郁郁、綿延5公里……呵護自然與環(huán)境,也是母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