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劍星
遲到的愛更香醇
●朱劍星
在《山海經(jīng)》三十五歲之際,常能看到有關(guān)對《山海經(jīng)》的回憶文章,引起我強(qiáng)烈的共鳴,讓我躁動不安。我清楚,那些作者都是德高望重,與《山海經(jīng)》相濡以沫的長者。我只是一個初戀者,一個新兵蛋子,這里哪有我說話的份?可一吐為快的沖動難以遏制。我覺得我也應(yīng)該出來說一說。《山海經(jīng)》總要一代一代往下傳的,更何況她現(xiàn)在正處于受人擠壓挨人沖擊的時(shí)光,很需要更多像我或比我更年輕的人站出來,為她搖旗吶喊,為她加油助威,讓她光彩照人,青春永駐。于是,我便下了決心,要一訴衷腸。
我是個很戀舊的人,一旦認(rèn)可很難放棄。也是一個慢熱之人,接受新東西自然慢一拍。如果讓我一旦戀上,就很難從我心底抹去,很可能會戀上一輩子。我相信,《山海經(jīng)》也不會例外。
2014年3月,我參加省第三屆故事作品加工會時(shí),剛好分在《山海經(jīng)》總編毛曉青老師那一組。說實(shí)話這是我寫的第一個新故事,一點(diǎn)自信也沒有。沒想到我心目中的大總編是那么和藹可親,點(diǎn)評作品時(shí),面帶微笑,娓娓道來,緊張的心情即刻放松。毛老師除給我的作品以許多的肯定外,還細(xì)心幫我分析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見。讓我收益良多,敬佩之至。我還斗膽向毛老師介紹了我已完成的幾篇民間故事,毛老師微笑著輕輕說道,你都發(fā)過來,我看看。從此,毛老師和她的《山海經(jīng)》,開始在我心中扎根落戶,開始一期不落訂閱《山海經(jīng)》。
到了去年3月,省第四屆故事會又開,在倪國萍老師的一再鼓勵下,我將我新創(chuàng)作的民間故事《通匪命案》文稿,大著膽子交給了毛老師。很快毛老師給了我可用的回音,并詳細(xì)交代我如何修改。果然,這個故事在去年六月期的《山海經(jīng)》上刊出了。這是我第一次在省級刊物上發(fā)表作品,對我是一個多大的鼓舞呀!
今年5月的省民間故事加工會上,我又與一位貴人不期而遇。她就是《山海經(jīng)》編輯梁易老師。梁老師與毛老師風(fēng)格相近,一如的平易近人,還不失幽默風(fēng)趣。我覺得她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我的認(rèn)可,對我的鼓勵,會直達(dá)我的心底,讓我默默感動。今年6月,我一下交給梁老師四篇稿子,被她看中兩篇。一篇《千年古剎靈巖寺》已在《山海經(jīng)》七月期上刊發(fā),另一篇《飛鳳墩傳奇》發(fā)在了十月刊上。
我慶幸和感激毛老師、梁老師及《山海經(jīng)》的知遇之恩,說她們是我的知己和貴人,一點(diǎn)都不過分。我會千方百計(jì)留在故事圈內(nèi),堅(jiān)持十年二十年,自然成為《山海經(jīng)》的老兵了。我也很想為《山海經(jīng)》做點(diǎn)什么。我要不斷為其撰稿,哪怕只是一廂情愿;我要為其宣傳鼓動,哪怕只是事倍功半;我更要讓我的學(xué)生從小喜歡上《山海經(jīng)》,喜歡上《山海經(jīng)》少年版。
《山海經(jīng)》,你已經(jīng)在我心中發(fā)芽,還要開花結(jié)果。雖然這是一份遲到的感情,但她注定是一份歷久彌新醇香撲鼻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