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昱
連接現(xiàn)實世界與理論世界的決策之美
——評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之《決策心理:齊當別之道》
鄭 昱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濟南 250103)
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規(guī)劃的專著《決策心理:齊當別之道》面世了。該書是李紓博士以其所獨創(chuàng)的齊當別決策模型為理論基礎,對行為決策領域的重點研究問題進行的系統(tǒng)梳理和整合,集其二十余年研究之精粹。甫一出版,便得到了來自學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誠如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張侃所評:“適合能識字的每個人閱讀,必能有所收獲。因為,無論是賣菜郎,還是一國之主,本質上都是每時每刻在做決策而已,而且多數(shù)人、多數(shù)時都在懵懂決策,如果沒讀過此書?!北緯B通起4大決策領域(確定性決策,風險性決策,跨期決策,空間決策)中存在的多種與主流決策理論預測不相符合的異象(Anomaly),借助人們在N維空間中對備擇選項的表征,從齊當別的視角來看決策公理/原則、決策模型/理論,對我們“實際”怎樣做決策,以及在決策中表現(xiàn)出的“悖論”或“異象”予以解釋和預測。全書以58章的宏大篇幅系統(tǒng)總結了李紓博士所做的行為決策研究并對未來該領域學科動態(tài)提出了前瞻性的研究展望與思路,在展現(xiàn)決策心理全貌的同時給讀者以醍醐灌頂之感。
縱觀全書有兩大特色需要著重指出:
第一,科學性與趣味性并重。學者可從中獲得教科書般的學科知識;尋常百姓亦可望提煉出屬于自己的生活智慧。作者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決策行為搬進實驗室,并巧妙地從科學上予以解釋,例如“客觀危險與主觀害怕:心理臺風眼效應”、“購買彩票行為”、“抉擇中的后悔與冤”等,其中亦包括中國文化背景下一些“耳熟能詳”的決策行為,例如“吃虧是?!薄ⅰ半y得糊涂”、“迷信行為”等,語言詼諧風趣,妙趣橫生,大大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一個領域的快速發(fā)展得力于大量研究人員的涌入。李紓博士作為“百人計劃”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組建行為決策課題組后,我國的行為決策研究得以蓬勃發(fā)展。本書集李紓博士二十余年研究之精華,掀開了行為決策研究生動活潑的一扇“窗口”,一改決策科學的“高冷”形象,相信可以使透過“窗口”觀看的眾人從中受到啟發(fā):或找到與行為決策有交叉的研究“之門”,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之門”,從而在行為決策領域匯聚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以期推動我國在該領域研究的縱深發(fā)展。此為本書之樂事,亦是眾多行為決策研究者之幸事。
第二,應用性與實用性兼具。透過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本書不忘科學研究的“初心”:科學的研究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依傍。本書作者秉持“不拘一格,為我所用” 的原則,尤其注重在獨立思考精神指導下,將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緊密結合。李紓博士集采眾多研究之心得,把眾多行為決策的研究方法予以匯總,別出心裁地以具體的研究內(nèi)容為示例,深入淺出地解釋每一種研究方法在實踐中的運用。例如“住地依戀”研究中的投射技術,“數(shù)字概率與文字概率”研究中的內(nèi)隱測量方法等,既詳細講解了每種研究方法的具體步驟,同時注重應用性,這也大大提高了本書的實用性。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書對研究方法的重視將會為有志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學者們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作為某種意義上的“工具書”將有助于解決目前困擾國內(nèi)行為決策研究者的諸如實驗設計、數(shù)據(jù)分析等一系列問題,并敦促同行努力開展與國際接軌的行為決策研究,積極遵循學術同行所認同的規(guī)范來發(fā)表研究成果,進一步提升中國行為決策研究的國際影響力。
本書作為李紓博士二十余年研究之精粹,是總結,也是展望,既是對行為決策理論的建樹,也是對后來者的助力。作者透過精彩紛呈的系列研究為未來的行為決策研究把脈,“業(yè)廣因苦功,拳拳志士心”,希望我們行為決策領域的后來者能經(jīng)由前輩研究的指引,提出行為決策領域的科學問題,為我國的行為決策研究貢獻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