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莉
(遼寧省阜新市清河門區(qū)實驗幼兒園)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
張麗莉
(遼寧省阜新市清河門區(qū)實驗幼兒園)
幼兒的直接經驗少,思維特點是形象、具體,多媒體特有的直觀、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特點,化抽象為具體,彌補幼兒的經驗不足,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能極大地激發(fā)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幼兒進行觀察、思考、想象、探究,能使集體教學突破時空限制,使幼兒逐步建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效率,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多媒體;興趣;教學;作用
興趣是獲取知識的動力,運用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點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獲取、主動探索,使幼兒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促使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在集體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圖像、文字、動畫、影視等手段有機結合起來,給幼兒一種鮮活的、具體的、形象的感官刺激,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使幼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幼兒的學習效率。多媒體憑借它的生動性、趣味性、直觀性將信息再現于幼兒的感官,通過聽覺、視覺器官的協(xié)作運用,豐富幼兒的想象力,使集體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如,在教學科學“青蛙的生長過程”時,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青蛙的生長過程,春天來了,青蛙媽媽跳進池塘里,生下了許多黑黑的、圓圓的卵,卵又變成大腦袋的小蝌蚪,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前腿,再長出兩條后腿,最后變成小青蛙,整個過程生動形象,幼兒非常喜歡,興趣很濃,幼兒很快掌握了青蛙的生長過程和每個時期的不同特點,提升了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教學目標輕松達成。
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時,要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堅決克服重教輕學,以教代學的傾向,始終要突出幼兒的主體性,著重于激發(fā)、促進、指導幼兒的學習。例如,在大班數學活動“10以內自編加減法應用題”中,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演示草地上有4只梅花鹿,又跑來6只梅花鹿,草地上一共有幾只梅花鹿?減法演示跑走了幾只梅花鹿,還剩幾只梅花鹿?當幼兒看到這些活靈活現的新穎、直觀場景時立即被動感的畫面深深吸引,調動了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使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形象了,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動,我們教師可以轉換方式在娛樂中給幼兒傳授知識,讓他們在玩和游戲中輕松獲得新知識經驗,激發(fā)起幼兒獲得知識經驗的信心和探究欲。
幼兒直接經驗少,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為主,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差,幼兒對一些事物的描述和人物角色之間的關系很難理解,多媒體的特點是生動、形象直觀、圖文并茂,將語言文字和形象有機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兒的感官,有利于提高幼兒感悟、理解語言的能力。例如,我在故事教學活動“金色的房子”時,為了讓幼兒重點了解小姑娘驕傲的特點,我采用了動畫突出小姑娘的表情動作,體現小姑娘驕傲的特性,我們要突出故事情節(jié),加深幼兒印象,讓幼兒真正領悟故事情節(jié),從中明白一些基本的禮儀禮貌,在快樂中達到了理解學習的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幼兒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利用多媒體的特性,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把抽象的語言文字用聲音和影像再現出來,幼兒置身其中,如臨其境,把抽象的語言文字運用到具體事物中。例如,詩歌《風在哪里》描繪了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jié)風的存在。幼兒好奇心強,對周圍的實物非常感興趣,我借助多媒體的特性聲形并茂,引導幼兒去尋找風的足跡,發(fā)現風的秘密以及不同植物對風的不同感知,讓幼兒用眼睛觀察風的動作,用耳朵聽風的聲音,讓他們置身大自然之中,放飛想象的翅膀,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有趣的動畫,激發(fā)了幼兒的表達欲望,促使幼兒想說、敢說、會說,提升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在豐富語言的同時開闊了視野,豐富了想象力,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總之,在幼兒教學活動中巧妙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將枯燥的知識變得趣味十足,能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有利于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思維能力有所提高,學習效率大大提升,促進了幼兒主動學習、探究和個性發(fā)展,是推動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為集體教學煥發(fā)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1]薛春艷.淺談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4(23).
[2]趙靜亞.淺談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J].生活教育,2011(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