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成全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淺談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季成全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作文是長期的文學積累和積淀的結果,一直以來,作文都是老師和學生覺得“頭疼”的話題。因此,做過很多的嘗試,現(xiàn)將自己獲得的有效辦法與大家分享。
閱讀習慣;觀察習慣;練筆習慣
教師要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然后再修改,降低作文難度。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文其實就像我們吃飯、聊天一樣簡單,像平時玩游戲一樣有趣。
1.興趣朗讀
學生都愛聽故事,在聽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師要盡可能地尋找生動、有意思、能感染人的故事講給學生聽。持續(xù)一段時間要立即停止,因為這時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契機。接著采用推薦書目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去讀書,然后把自己讀中最有意思的故事、內(nèi)容在“故事交流會”上講給其他同學聽,建立閱讀的成就感。
2.“強制”朗讀
每天要求學生讀一篇課外書,家長簽字,或者記錄在本班的讀書記錄本上,只要完成任務,就能得到相應的獎勵,讀得多的就額外獎勵。與此同時,定期開展“交流讀書心得”等活動,一方面激勵學生閱讀,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堅持閱讀。期末時評選“讀書大王”“讀書之星”,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閱讀。
3.閱讀習慣
學生閱讀可能由一篇一篇地讀,逐漸發(fā)展到成本地讀,當學生的書包里、課桌內(nèi),甚至書桌上都擺放著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時,學生的閱讀就形成了一種非常好的習慣。這時要定期地開展一些活動,保障學生閱讀習慣的長久性。讓閱讀成為每個學生每一天都必須做的事。
1.留心觀察
記得有一篇課文叫《圖書館里的小鏡頭》,文中對人物動作神態(tài)極其細微的描寫,使原本靜止的畫面,瞬間動了起來,讓人不覺身臨其境。其關鍵就是作者細致入微地觀察。抓住契機,教師本人對學生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指導。如,“偷”看上課時同學們的表情動作;觀察課間休息時,同學們分別在做什么,怎樣的神情;注意放學時同學們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中午吃飯、午睡時同學們的神情又是怎樣的……久而久之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定能學會用眼去觀察周圍的一切。請看我們班同學寫的《放學時的小鏡頭》:下課鈴聲一響,幾名想上廁所,憋得頭上直冒汗的同學“瘋”了似的沖出教室,未完成任務的“奮筆疾書”,準備回家的悠閑地收拾著書包,值日生各就各位,手拿笤帚、抹布,眼睛緊掃著,只要大家一“撤離”,就馬上動手……雖然,寫得不長,但卻真實地再現(xiàn)了同學們放學時各自不同的神情和狀態(tài)。所以說,觀察能力的訓練,不能靠單純的講解,而是要靠針對性的訓練。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逐步形成“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素材意識和觀察習慣。
2.感受體驗
一篇好作文離不開深刻的感受,而感受又離不開作者的親身體驗。感受和體驗又是在觀察的基礎上生成的。生活就是所有一切的源泉,把孩子放入大自然,感受峰巒疊嶂山峰的氣勢,波瀾壯闊大海的豪情;置身自然,傾聽呼呼的風聲、嘩嘩的水聲、鳥兒的鳴叫聲……一幅自然的畫卷展現(xiàn)在腦海,躍然紙上的文字也自然會有生命。依偎父母懷中,感受著他們獨有的愛的氣息,親情自然會在字里行間流淌;走進社會用眼看、用耳聽、用心去交流,……只有親身感受和體驗,才能寫出好作文。
練筆是一種不拘形式、不拘內(nèi)容、格式的寫作手法。重點抓住一個片段,一種現(xiàn)象,一點感受寫下來即可?;〞r少,學生負擔又不重。
1.寫日記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倡導學生寫日記。引導學生有則多寫,無則少說,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同時讓學生感到寫日記沒那么可怕。
2.摘錄
在平時的閱讀中,遇到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怎么辦?摘錄。鼓勵學生摘記一些符合自己心意的詞句,這樣在寫作中想用的東西可以隨手拈來,事半功倍。
3.寫感受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學困生,都會不定時地對一些人、事產(chǎn)生深刻的體會和感受,所以要及時記錄自己的感受,表達真情實感。
4.寫想象
想象是寫作的翅膀。學完《我想》一課,很多同學都躍躍欲試,想表達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既然如此,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書寫。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寫得新奇、優(yōu)美。在這里不用強調(diào)字數(shù)、內(nèi)容,只是豎起耳朵聆聽學生的又一個奇特的世界。
5.仿寫、續(xù)寫、填補
在語文課本中好的篇章很多,所以要適時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續(xù)寫,有時甚至是填補。捕捉教材中每一個適合學生練筆的機會。
練筆的方式很多,要以勤為主,一天哪怕是幾十個字。只要堅持,作文問題就會像“鐵杵磨針”一樣,變不可能為可能,變難為易,化腐朽為神奇。在如今繁雜的社會中,練筆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學生精神上的壓力,減輕學習中的負擔。這樣的好習慣,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
學生寫作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不可間斷的過程。而且方法各異,所以要看學生缺少什么,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1]趙靜.淺談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2008.
[2]鄔書林.養(yǎng)成閱讀習慣是一門科學[J].秘書工作,20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