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毛吉
(青海省循化縣積石鎮(zhèn)學區(qū)聯合學校 青海循化 811100)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周毛吉
(青海省循化縣積石鎮(zhèn)學區(qū)聯合學校 青海循化 811100)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信息技術已經融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教育事業(yè)的改革進程。新的教育理念改變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和數學知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既能實現小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又可以促進現代化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 學習興趣 效率 改革
現代化社會發(fā)展背景下,要求學校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隨著數學課堂引入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再是單調而乏味的過程,利用更多的教學形式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也是推動小學教育事業(yè)進步的有效教學方式。
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主要是將傳統的書本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視頻和動畫,結合音頻、圖形等多種信息,將知識內容充分的結合在一起,利用逼真新穎的方式傳輸到小學生的頭腦中,使小學生能夠站在多種角度了解數學知識,信息技術所創(chuàng)造的教學情境,能夠帶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實現創(chuàng)學能力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就是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技術手段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位信息用于課件制作,擴大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樣。[1]
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小學生學習中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小學生充滿了學習的興趣,才能夠正確的指導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實現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我國小學數學教材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內容不夠新穎,缺乏一定的啟發(fā)性,與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偏差極大。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抽象復雜的概念性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相對困難,應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據心理學家研究,小學生在長時間的課堂教學中,很容易產生疲倦。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影響學習效果,必須采取一定的方式削弱學生的疲勞程度。[2]
小學數學課堂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下,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使學生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的刺激下,對于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然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本身具有多感官同步的直觀性的特點,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使得課堂教學在一個見其形、聞其聲的環(huán)境下進行,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度,尤其是在一些抽象概念的講解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在感受這些內容的同時深刻地體會了內容的實質。提高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邏輯推理能力,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數學課堂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豐富教材內容。很多學生對數學知識都有一種恐懼的心理,這種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數學學習內容太過抽象化,和現實生活嚴重不符,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遇到難題就容易退縮。現實生活是數學教學內容的豐富的資源寶庫,生活中的素材。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信息技術,解決了數學教學中的難題,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搜索出大量的與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學內容,大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認識到了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記憶力極強,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熱情,如果數學教學只是一味的強調學生的死記硬背,而忽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的話,學生掌握不到知識的內涵,理解不了教材的內容,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我們在使用常規(guī)教學手段教學的同時,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動態(tài)圖像演示技術,利用媒體信息傳播的豐富性,形象性和生動性,將比較抽象的知識加以直觀地顯示,給學生較強的刺激作用,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本質,例如,教學“平行四邊行面積的計算”,首先讓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系,然后提出平行四邊行面積的面積是否也可以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來考慮,學生通過剪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但是還不是很直觀,學困生很難完成,此時學生完成后再通過課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演變過程,讓學生在觀察平行四邊形至長方形的轉化過程中,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高等于長方形的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長方形的面積。整個過程演示與講解觀察、操作融為一體,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
在多媒體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反饋的實時性、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考慮到屏幕顯示速度的快慢,要培養(yǎng)學生集中注意力上課的習慣,并在適當的時候做好筆記。采用多媒體教學時,它具有教學速度快,信息存儲量大,學生不易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新學知識點的特點.這時應根據多媒體的交互性強的特征,增加教學反饋,如果答案正確立即反饋獎勵,反之,則糾正存在問題。這樣,在交互過程中便對學到的內容加以鞏固和強化。一方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不但可以調整教學進度,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產生了很好的教學效果。[4]
總之言之,在數學課堂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有條不紊地學習數學,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能夠真正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最大限度地活躍了課堂氣氛。
[1]胡儒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J].中小學電教月刊,2016.
[2]羅江洪.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5.
[3]賴玉寧.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4.
[4]楊秀麗.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基于問題解決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J].信息教研周刊,2015(06)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