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艷
(黑龍江省密山市農(nóng)墾牡丹江分局機關子弟校 黑龍江雞西 158300)
新課標下小學閱讀有效教學策略
李國艷
(黑龍江省密山市農(nóng)墾牡丹江分局機關子弟校 黑龍江雞西 158300)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在當前的新課程背景下,應該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引起足夠重視。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及時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
新課標 小學閱讀 教學策略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學的起步階段,對于每個學生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小學教育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發(fā)展。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而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具有重要的地位,小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對于語文成績具有較大的影響。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無法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1.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體地位,課堂教學節(jié)奏完全由老師掌控,小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1]。并且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完全照搬教材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基礎情況缺乏一定了解,教學過程沒有針對性,忽視學生的成長特點,不重視學生內(nèi)心的實際需求。另外,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基本都已應試教育為導向,所有的教學活動也都以應試教育為核心進行開展,忽視小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由于缺乏學習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效率受到較大的影響,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后續(xù)的教學。
2.教學過程完全以教材為核心,缺乏知識的拓展
絕大多數(shù)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都以教材為核心,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擴展和延伸,將會導致小學生的知識面過于狹窄,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學生僅僅掌握教材內(nèi)容是不夠的,還應該對教材知識進行擴展,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更是如此[2]。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絕大多數(shù)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都僅僅限于教材之上,并不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擴展和延伸,更不重視教材的二次開發(fā),忽視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向?qū)W生傳授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講解閱讀材料本身的內(nèi)容,而技巧和方法的訓練需要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過程,僅僅一篇或幾篇材料的閱讀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的。當前多數(shù)語文教師卻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教材之上,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
3.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的灌輸,忽略能力的培養(yǎng)
由于語文學科的自身特點,語文能力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單純的一個或多個知識點講解對于語文能力的提高是不會有明顯作用的,要經(jīng)過學生自己大量語文實踐才能形成,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尤其如此。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看的不是老師講了多少相應的語文閱讀知識,而是看小學生進行了多少次有效的閱讀訓練,學生的知識面如何。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國家對于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越來越重視,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重視知識的灌輸,還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3]。但是,遺憾的是,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依然花費大量時間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并不考慮小學生的接受和認知能力,更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閱讀的訓練也僅僅限于有限的教材內(nèi)容,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1.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以學生為本
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下,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揮,影響了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要想提升小學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首先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4]。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老師要敢于打破教學常規(guī),嘗試全新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及時的與小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比如說 ,老師在學生閱讀《九寨溝》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說,老師應該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后讓學生自己概括出文中的中心思想,然后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進行有關文章的交流和討論,并且回憶自己的經(jīng)歷,和同學們分享。通過這樣的交流和學習過程,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的調(diào)動出來,有效提升了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2.擴展小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經(jīng)過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應該不斷地積累和訓練。另外,知識面對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廣闊的知識面對于小學生快速理解文章內(nèi)容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開闊小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針對小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優(yōu)質(zhì)的課外閱讀材料,以此來幫助小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3.緊密聯(lián)系生活,注重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學科的學習與實際生活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另外,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應該重點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5]。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訓練小學生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訓練中掌握不同題材課文的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認識和感知生活的能力,促進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老師應該不斷探索閱讀教學方式,培養(yǎng)和鍛煉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突出小學生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小學閱讀教學的效率。
[1]張宇箭.小學語文實施語言文字運用的基本策略——小學閱讀六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3(7):73-76.
[2]宋曉燕,王雷.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為小學閱讀教學創(chuàng)設的美景[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6(12):74-75.
[3]喬欣.當代教育下小學生閱讀自主性培養(yǎng)建議探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8):182.
[4]張效芝.淺析新課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5):96-96.
[5]趙金櫻,陳喜貴.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閱讀教學[J].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2014(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