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杰 董志高
(河北省威縣張營學區(qū) 河北威縣 054702)
淺談表達技巧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李勝杰 董志高
(河北省威縣張營學區(qū) 河北威縣 054702)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接受知識的能力還較弱,所以閱讀教學方面的知識會淺顯一些,但也不可避免遇到一些平時用到的語言表達技巧,然而,如何使得小學生在語言實際教學和應用中更加快速和熟練的掌握語言表達技巧,是小學教師當前面臨和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推廣和應用,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重視,并且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得到更高的重視,小學生的閱讀技巧的提高對小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有很大幫助,并且可以使得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和成績。
表達技巧 閱讀教學 作用
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都在快速發(fā)展,掌握閱讀技巧也是每一位學生都需具備的學習能力。小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儲備知識、積累知識,也會使得小學生養(yǎng)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也使小學生可以掌握獨特學習模式和學習技巧。由于小學時段的學生年紀較小,學習知識的意識很薄弱,而且也正處于積累知識的時期,所以,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講,不可一味的讓小學生死記硬背和沒有目標的閱讀,這樣的教學只會大量消耗小學生精力使得小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厭惡學習,因此,教師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使得小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對小學生學習和儲備知識都有極大的幫助,并且,還可以使得小學生的眼界開闊。
1.重答案,輕技巧
目前,現(xiàn)在很多學校在對小學生語文教學時仍存在過度重視問題的答案,而對小學生如何學到知識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小學時期的學生正是處在缺乏知識的階段,也需要將小學生的培養(yǎng)學習習慣和激發(fā)小學生思維方式。大多數(shù)課堂的語文教學中,雖然也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但基本上都是形式大于內(nèi)容,久而久之,使得小學生形成固有的學習模式,語文學習的注意力和關注讀根本不在閱讀上,從而,導致小學生也不愿自主思考問題,總是習慣性的依賴老師,期待和依附老師給出解決問題的答案。然而,教師重視的卻是小學生是否掌握給出的問題答案,能否取得好的成績。然而,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繼而影響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困擾時不懂得自主思考和查閱相關資料。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養(yǎng)成的時期,所以,很有必要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使得小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很大作用[1]。
2.重標準、輕個性
對于年齡較小,對于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小學生來講,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應是豐富多彩,有吸引力的,這樣才能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也會使得小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開發(fā)?,F(xiàn)在很多學校在語文教學時,教師只是一味的依照教材進行語文教學,而且教師為了學生可以再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教師就會將有可能出現(xiàn)在考試中的問題答案進行講解,并沒有讓學生獨立思考和閱讀。而且語文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并沒有固定不變的答案,每個學生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感悟體會,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獨特思維得不到開發(fā),導致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個性化得不到更大發(fā)展空間[2]。
3.重結(jié)果、輕過程
閱讀的整個過程即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并且學生是否可以感悟到閱讀的奧妙,是否能夠堅持的學習閱讀和這個學習的過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但是小學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小學過程中,小學教師只關心學生最終做出的問題答案并做出評價,卻沒有對學生的閱讀過程給予重視和肯定。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認可和鼓勵會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教師在布置《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讓小學生進行閱讀,熟悉文章后,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后,教師如果僅僅是用“很棒啊”“很好啊”這些簡單的詞匯夸贊學生,是很難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樂趣和積極性,甚至會使學生覺得老師對自己不是很滿意,很敷衍,會使小學生的心理很受打擊。所以,小學教師一定要改變現(xiàn)有的重結(jié)果、輕過程的教學方法[3]。
1.理解文章大意
小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時,切不可急功近利,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當閱讀一篇新的文章時首先吸引眼球的就是文章的標題。大多數(shù)文章的標題都是以人物或者事物命題,并且在閱讀時應該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而,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另外,掌握文章的思路也很重要,因為文章的思路體現(xiàn)在文章的架構剖析和中心思想的論述,可以更加清晰和明確的了解整篇文章的整體結(jié)構。有一些文章的有很明顯的時間和事情起因的先、后順序,這樣就使學生在閱讀時可以了解作者所寫此篇文章的意圖。例如,在《曹沖稱象》這篇文章,作者就是準確的運用事情發(fā)展起因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整篇文章寫作,從而也使學生在閱讀使可以更好的體會到作者寫此篇文章想要表達的寓意,從最開始大家都不會將大象進行稱重,再到曹沖出現(xiàn)想出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到最后得到眾人的表揚和稱贊,這是一個連續(xù)、貫通的過程。進而,使得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準確的了解整篇文章的寓意[4]。
2.讀懂每一句話
在對文章進行閱讀時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文章中的每一句話都有著特別的寓意,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每一句話進行分析,并找出重點詞,理解和簡述關鍵詞在文章中發(fā)揮的作用和含義,從而可以更好的理解整句話的含義。另外還需要結(jié)合上下文體會這句話的深層寓意。整篇文章就是將一句一句的話語結(jié)合在一起,并將每句話在上下文表達的意思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小學生在對文章的每一句話進行分析時可以通過教師教的閱讀技巧快速的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5]。
3.讀懂每一段話。
文章的段落與段落之間,似乎沒有關聯(lián),但其實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一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讀懂和理解文章每一話的前提下,對每一段話進行討論和思考。另一方面,就是縷清楚文章段落與段落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和層次,并能夠?qū)⑽恼露温錅蚀_的劃分,從而掌握通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作者所寫文章的寓意。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學校和社會更應該重視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是只依靠教師照書本教材一成不變的講述,而是應該重視小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并且通過掌握熟練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自主思考問題的思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和表達能力。
[1]張曉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注重表達技巧[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9):50-50.
[2]余淑娣.小學語文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重點句子的幾種思路[J].文教資料,2015(28):49-50.
[3]郭梨.如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完善語言表達訓練[J].新課程·小學,2015(6):68-68,69.
[4]畢文.小議潤色語言對提高小學生作文表達技巧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0):157.
[5]朱國鋒.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1):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