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qū)財源街道辦事處教育辦公室 山東泰安 271000)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張 慧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qū)財源街道辦事處教育辦公室 山東泰安 271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教師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對學生文化水平的提高,而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以及學生的價值觀導向”,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也要去注重對于學生感情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不斷滲透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
小學 語文 教育 情感教育 滲透
就目前來看,我國教育事業(yè)呈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小學教育在教育事業(yè)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它主要是將情感注入文字中,使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中能夠充分感受到文章段落中蘊含的思想以及語言情緒,使學生與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內(nèi)容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進一步學習小學語文知識。[1]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小學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充分發(fā)掘出來,使學生能夠了解與感受課文中的情感,讓學生在情感上與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小學語文課文相比于其他學科課文而言,蘊含的情感最為豐富,課文作者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將自己全部的感情、思想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間中,例如:《誠實的孩子》這篇文章表達的就是作者對道德觀念的理解,《海底世界》這篇文章將自然界的神秘景象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而《新型玻璃》這篇文章含有大量的理性思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深入挖掘所教課文中含有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在課文學習中深切地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2]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教學情境的設(shè)置,將生動的教學情境作為情感教育的核心部分,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情境中真真切切感受到語文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等特點,他們的思維就像處于平靜狀態(tài)的湖面,你只要在湖面上投入一顆滿含情感的石子,就能夠看到平靜的湖面呈現(xiàn)出小小的波動。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對現(xiàn)代高科技技術(shù)進行合理的利用,例如:視頻、多媒體、錄音以及幻燈片等,將語文課文中描述的場景在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給學生,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對《草原》這篇文章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收集一些與草原相關(guān)的圖片與視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設(shè)備展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草原的魅力,以此了解與掌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3]
在原有的課文基礎(chǔ)上進行學生情感的調(diào)動也是能夠調(diào)動學生情緒的一種有效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教到需要去抒發(fā)感情的時候就可以停止教學,讓學生自己去慢慢體會作者的感情,從而加深學生的情感教育,舉例而言:在進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講到人們吃上井水的時候停止授課,讓學生自己去揣測其中的感情,從而加深學生的情感教育,使學生能有所收獲。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語文課文朗讀,能夠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語文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對語文課文的朗讀。語文,實質(zhì)上就是運用文字將一些感受、場景以及事件進行記錄,如果單獨對這些文字進行理解,可能不會產(chǎn)生任何的感覺與想法,但是當這些文字被作家巧妙的排列在一起的時候,這些串聯(lián)文字所展現(xiàn)出來的效果就不是簡單的通過“看”就能夠有所感受的,需要學生對語文課文中的段落一句一句朗讀出來,從視覺與聽覺等多個方面對課文進行理解之后,才能夠從根本上了解與掌握語文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特別是當學生朗讀一些能夠讓人熱血澎湃的段落時,產(chǎn)生的影響也會伴隨著學生的整個生命過程。一些學生在對語文課文進行朗讀的時候,只是簡單的對語文課文中的段落進行朗讀,沒有在朗讀過程中深入的理解段落中含有的思想感情,有的學生甚至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朗讀任務(wù)而對語文課文進行朗讀,這樣敷衍的態(tài)度無法達到語文課文朗讀的目的,所以學生在朗讀語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當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學生朗讀完成之后教師應當提出相應的問題,以判斷學生是否在朗讀過程中真正地理解了課文中含有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語文課文中重點詞語的講解,這樣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自身具備的思想感情。語文課文是由大量的詞語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文學形式,這些含有深刻含義的詞語構(gòu)成了一篇讓人動容的文章,是語文課文的基礎(chǔ)組成部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對語文課文中含有思想感情的詞語進行深入的講解,使學生感受每一個段落中詞語所具備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能夠全面的理解語文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的時候,在對“鏗鏘有力”這一詞語進行概述的時候,不僅要對“鏗鏘有力”的原本意思進行講解,還要將運用“鏗鏘有力”這一詞語的深層次含義講解給學生們,即“鏗鏘有力”不僅僅只是代表說話的時候有力量,它還表達了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期擁有的遠大理想與抱負,這樣學生就能夠進一步了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感受語文的魅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僅僅重視語文課本知識的講解,還要有效引導學生體會語文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時候,應當根據(jù)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發(fā)揮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
[1]金萬強.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探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1(6):61-62.
[2]李厚勝.以情感教育促小學生道德成長[J].輔導員(教學版),2012(5):66-67.
[3]邱素琴.生情、悟情、動情——語文課堂中的情感教育[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1(4):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