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鑫
25.水族
亦是駱越的一支嗎?
女人是水做的。百越上荷塘月色的瑰麗。云貴高原的奇葩,凝視前進的路。
山水如畫的柳江,自然的圖騰——神龕里供奉著虔誠。嶺南的風景。載著皎潔,隱著月光。
那些“水書”里,是巫術的表解?亦是歷史的拷問?
“旭濟”古歌里:開天辟地——人類起源——氏族斗爭——
“活化石”站在巨人的肩上,撬動云貴的浮云,瞰視稻田,吟唱一場豐收的歌。
龍鳳呈祥的剪貼,栩栩騰躍。說唱的習俗,流傳盛名的待嫁。
跪望一段距離的美。
占領思緒,歲音韻斑斕。馬尾繡娘,緋紅的臉頰上藏露了心事,恬謐的心海澎湃成湖。做空心繡的女子,海市蜃樓般創(chuàng)造一次誘惑的偉岸,魁梧自己的心志。挑繡的老大媽,花鏡后滲著硬朗,用嫻熟的指法點化舞魅。
源自繡花鞋的底蘊。溫暖了蘆笙舞的曼妙。隨銅鼓的鼓點,生發(fā)激情。
水族的蔸歌里,以包羅萬象的說白和吟唱,牽扯心緒飄揚的夢。冬雪瑞豐的飄灑,潔凈大山的溝壑,美麗延伸成銀蛇。
水文里,散文是主宰神話與史詩的魂靈。詩在升騰理想。竹海里,彌補夢想,編織石雕與木雕在山水間的流暢。
浮雕一種呈祥的癲惑。
水族姑娘出嫁后,用挑水提升女主的份量,點閱生命長河的跋涉。
“旭”不僅是一個字眼。收錄與容納,承載與支撐,詮釋與佐證,以海納百川的星火嘹亮水族生命的原野。奔放與豪邁,委婉與馨香——
水族木樓里的歌聲,映紅了水家姑娘的心扉,向山的另一邊,敞開一次蓮香般的記憶。
26.東鄉(xiāng)族
土司與里甲遠去成塵埃,務農(nóng)是寧靜的記憶。
薩爾塔,是商賈的另一種詮釋。色目的代稱,走向下一個歷史的天空。
出示佐證的蔚藍,從米刺英的起義里沉浸典范,豪邁的冬天,融合成華夏的神韻。
歷史,注定在曲折中沉淀?;榧蕹蔀橄笳?。形成的走向,射大雕汗人的胡須里,藏了心機,誕生殷切的鋪敘。
洮河與大夏河在黃河的追問里,訴說南麓豐裕的馨香。溝壑如老者的紋路,隨星羅棋布的裙裾,舞出山巒疊嶂的魅惑。
主、賓、謂是東鄉(xiāng)語序的邏輯起點,偏差成炎黃文化的柔美。
“三香茶”,以少女的姿態(tài)呈現(xiàn),濃郁的美與輕盈的步,襯托“吃平伙”的諧和。
沐浴著典雅的旋律,尕雞娃、拉拾哈,尊貴成石磨的久遠?!皯蚬痹诘跪T毛驢的滑稽里,東鄉(xiāng)少女成了新娘。
面紗—洞房花燭的神秘,珍貴了夢鄉(xiāng)的鄉(xiāng)愁。
東鄉(xiāng)民居,純樸一片流水瓦房的魅力,引領中阿宮殿式的風韻。
東鄉(xiāng)語的說唱、東鄉(xiāng)號子的神遠、端斗拉的徵調(diào)、宴席曲的悠揚、散曲的美韻,花兒的漫道,凝成奇葩,奏響輕盈柔婉的酒曲,掏手與望月,哈利舞與哲茲白,灑脫昂揚。
東鄉(xiāng)少女在農(nóng)閑時節(jié),撐起陽光。
那種服飾淡然的美,承載節(jié)日的會商。
羅波弱,用荷塘月色點起神燈,飄香在深遠的秋的金黃。
是精神食糧在無語年代的慎入,流露山水崎嶇的美妙。
皎潔的夜空,一片靜謐的水墨畫,凝望東鄉(xiāng)自在的美??!
《璐姑娘斬蟒》,史詩在遙遠的村莊上空升騰,久久傳唱。
誰曾叩開那扇虛掩的門,心動的東鄉(xiāng)女子,用山的末梢神經(jīng)領略情的神圣,永久的駐足在心扉,踩在軟綿綿的夢里,徜徉一路高陽!
27.納西族
麗江,在柔軟的時光里徜徉。
3.8平方公里的古城,用一份寧靜中獵奇覽勝,在納西古樂的韻律中療治感情創(chuàng)傷。多彩的民族風采悠悠著世人的視線。
披星戴月的納西婦女默默地承受勞作的艱辛,在詩人的視線里熏陶著男人的文化素養(yǎng),用音樂的古老錘煉經(jīng)典的愛情故事,美了一樁樁心事。
世界上惟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如甲骨文的蒼老,形象神似的沐浴著納西人生。
曾無姓氏的納西族,土司頭人在朱元璋稱帝的基業(yè)里,被賜予“木”的高貴。
象征權力的“木”中,平民的頭巾和背上的竹筐成了“和”的姓氏,與漢族的“和”姓并無淵源而成長的獨特。
“之”字形的納西村寨,用整齊的竹筐背出雋秀的畫卷。
納西衣裙的瑰麗從納西女孩的腳步里,印出一段愛的佳話。傳承著古老文字的古老民族,蘊藏著東巴文字的民族聲息。
東巴,作為納西的智者,以巫師和祭司的名義子承父業(yè)的開拓文化底蘊。1000余年的積累,納西文化在東巴的素養(yǎng)里世代積存,成長在夢里的象形文字成就了典籍。
比較文字學,竹筐編織的愛情里增添著學術價值的份量;人類文化史學,古老的東巴文字搜尋納西的技藝。善于取長補短的納西,大氣而古老的建筑,裙裾在節(jié)奏的微妙中,遠了天邊的云,近了大山的靜謐。
山,在遠處的朝霞里印紅納西少女的臉龐,羞澀了心尖懷春的夢。古樂,在悠揚中挑戰(zhàn)后現(xiàn)代的聲韻,碎步的動聽融合漢、藏、白的文化,納西流傳成“東巴”經(jīng)典。
曾經(jīng)的壁畫年代,敦煌是一番輝煌。朔方城的建筑遙遠了麗江的美好。飛天,一種麗質(zhì)。納西古樂與東巴文化,在沒有城墻的城市里,用清澈過巷的玉泉水聆聽江南女子的搖櫓聲,溫柔已久!我想,這一定是一個天使的傳說!
28.景頗族
霓裳羽衣曲在唐的宮廷里彌漫了公主的心跡。“尋傳部落”,是否也曾吟起詩仙的情愁?
雄獅般勇猛的佐證,引領了千百次神話與傳奇。嘆之——耀眼的光芒,脈動一次根基上的祈禱!景頗的神話,囊括詩的高度,從云谷的氣息里,足以領略山水祈愿!
《勒包齋娃》——集詩、歌、舞的創(chuàng)始史詩,陶醉般享受文化洶涌的浪嶼,從那個七月的季節(jié)里走來。
沙枝——尊貴與象征。敬獻著,一股清香,撲面成玫瑰,秀色不再寂寥,夏夜少女的心事,用胸前裝飾點燃。
知了不停地撕扯昨天的故事,夜的黑帶走一切寂靜。犬吠成鄉(xiāng)村永遠的愁。
景頗少女,用扇形的帽飾遮住遙望的眼神。
遠方,一個背影熟悉了一段崎嶇的路,彩虹就在天邊,翹首往事的根。
銀飾,盛裝上燃燒。
你瞧!迎親隊伍浩蕩了“路障”。
激情就在那個對襟與筒裙的交錯中,迸發(fā)!森林里,誰在低吟?紅色的美,掩飾了惆悵與歡歌的界限,誘惑源自遠古的積淀,出發(fā)的行囊下,倔強的心,流走
以“食傳言”的鼓點,敲秀了辣椒般火熱。采花節(jié)上,戀人不再羞澀,甜蜜的夢,在深度里成長!
童年的記憶,從食昆蟲的點滴里積累。
花蜘蛛也未逃離命運的考量?。∽⒍ㄓ卯吷木π凶?。青藏高原的藍,敘寫流連忘返的亢奮!
歡快的目瑙縱歌,歡快了夜,歡快了舞者。
目瑙本身就是傳說的根,漫延!萬物有靈,源自誰的命運?集會—景頗的籃子—盛著虔誠—
等兒女回歸的路口,景頗母親的心隨眼睛的審讀里,搖曳心扉的溫度——
29.柯爾克孜族
是四十個部落的詮釋?還是屬于草原本身的況味?
涵義源自對遠古時間的拷問,凝守生命的高貴,矗立成歷史的高廈,典禮是必要的規(guī)程。
誰的稱謂是歷史與現(xiàn)喂的融合,收貯田園風光后的呈祥,一片翱翔的空間,三維在柯爾克子人們的心坎里發(fā)芽。
鬲昆、堅昆、紇骨、黠戛斯、乞兒吉思、吉利吉思、布魯特,都是貼切的呼喚。等候母愛,吮吸乳汁般走向虔誠的仰望。葉尼塞河上游,曾經(jīng)的鐵蹄橫跨成灰塵,揚沙到今天,鑄成了塔克拉瑪里的綠洲,回念滄桑。
匈奴麾下的遷徙。黠戛斯的強壯,延續(xù)了薛延陀汗國的豪壯。
子孫之志用準噶爾的汗水,平定了準噶爾,為康熙助威。大小和卓用悲憐掩逝了自己的錯,回歸黃沙的記憶。
庫姆孜彈響??伦迳倥梦璧甘崂硭季w,用萌動的心跳完成《瑪納斯》的恢弘。誘惑了多少卷檐白氈帽下的笑容?抖動了連衣裙裾的夢想。
氈房里,琴聲成就旋律的美,熱騰騰的心,暖了。
醉了,醉了。
真誠的小臉上,速寫著成長。佐釋憨態(tài)可掬的眼神里,流連未來的代價。是今昔交融。緋紅的臉上,古麗低頭吟誦柯族諺語,等候前行的邏輯起點。
生活——舞蹈的理趣。筒靴在坎肩的旋轉里,用笙歌較量。皮帽成了標識,戴成歷史。
花香的神韻,瞭解一次次深沉的探索。
柯族兒女目視遠方。觥籌交錯里,一位柯族長者講述草原上的愛情。
坎土曼是豐富柯族生活內(nèi)容的程式。掬上星光的亮,捧著無數(shù)的幸福。讓情歌成為主題。魅惑心的燃燒。
仍是木琴的弦。牽扯柯族兒女的心聲?
醉了,醉了,木琴師囈語著向現(xiàn)實走來……
30.土族
大紅羊毛氈的炕上,一杯濃茯茶正在燃燒。
一張土族老人的笑臉在孔鍋饃中被無限放大。
風使勁地吹,令手抓羊肉更加可口。我站在風口,等待下一張笑臉花一般漫野地散開,在薩滿教遺俗里,練就自我。
臨門三杯酒。上馬三杯酒。開宴三杯酒。規(guī)程一樣,稍有變化,指尖彈到的酒花無根一樣向人們襲來,留下一滴酒水的悲壯——
兒時的畫面,在攪團飯中模糊又清晰。搟面杖攪動了我的理想,也攪動了窯洞斜射進來的陽光。那段日子,我想把攪團立在地里,種植一抹清涼……
在一個時光的橫截面:土族女人的刺繡正在盤線中燃燒自我。讓“五瓣梅、石榴花、云紋花”駕馭軀體,在曠野上林立。
沓乎日(類似油酥饃)不再是食物。在愛情來臨的時刻,誰也無法阻擋。尕連手令、好花兒令、楊柳姐令都在爭相排唱,美妙的“花兒”,都在愛情的縫隙里安生立命。
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一個老者口誦一首長詩,每個人的聽覺都在滿分的狀態(tài)。僅憑斷章取義的詞句中,就知道是賦予悲劇愛情的《拉仁布與吉門索》。我很清楚:這個答案沒有一絲懸念。就像春天小草要綠一樣。
我曾責怪自己太過膚淺。因為,因為不知道那首《蔣家阿姑》的歌謠的涵義,不了解家曲的鴻偉。只知道:曲調(diào)優(yōu)美,我可以在這樣的旋律中找到“家”的真諦。
而我:早已失去了屬于自我的陣地。站在他處的邊緣,看“水潑娶親客”的場景,用洗塵祈福為我的身軀導航。
擂臺會、丹麻戲會、“納頓”已經(jīng)在歲月的磨礪中排練了無數(shù)次,上演了若干遍。安昭舞、婚禮舞早已跳起,新娘正在染上愛的顏色,沖破寒天雪野,隨時奔跑!
起點,一定要有強大的氣場。
不然,在時間的深處,誰都將一心茫然。
詩人云:“唯有土地不動聲色,它的靜默高過了洪水的喧嘩。”因為,土族與土地的詞面最為接近……
31.達斡爾族
開拓者的姿態(tài)。征服心網(wǎng),走向一片自由的天際。用身軀做槍,浴血抗擊沙俄的壯麗詩篇,凝聚山野奔騰的呼喚。
一個關于薩吉爾迪汗的傳說。契丹人后裔,成長了樹的凝華。土著逝去光華,散落在角落,被塵土淹沒。
嫩江畔,一縷陽光灑落。達斡爾少女赤腳在沙灘上,舒暢心懷,雙手擁抱浪濤的隨想——
糯車上,穿紫貂大衣的孕婦,一個生命在寒冷里降臨,幸福的痛藏在逝去的年華里,用嫩江的水流洗滌。
褪去浮華。自然圖騰的回歸。
《蝴蝶花的荷包》,典藏了繡娘的羞澀。讓刺繡耀眼出光芒。
曲棍球的故鄉(xiāng)。奧運場上,典雅了火炬,夢想升騰。
獵鷹在達斡爾漢子的肩上,留守了一寸土地,耕耘出絢爛和蔚藍,傲視群雄的眼界,豪傲了駿馬上漢子的心志。
那個叫阿西爾的摔跤鄉(xiāng),茶余飯后的較量,心儀了達斡爾姑娘——
“介”字形草房,在紅柳條編制的籬笆內(nèi),詮釋者歸樸的神往。粗獷了性情,秀麗了眼界。在西屋的蔓子炕上,最尊貴的客人談笑風生,在語言的蠱惑里,情感提升了阿涅的清芬。
源自“黑灰日”的祭奠。
薩因哈索貝,古老了禮儀。請安在如今的電視劇里密布,草房里,促膝交融了整個冬夏,山花爛漫。
讓座,敬煙,獻茶,問暖,宰羊,款待,瓦奇的分量,在手抓肉的散香里,品味高貴。
瓦特、希日格樂,承載尊雅。
布衣長袍和著舞曲,在草原上滋生愛情?;ㄐc皮靴交錯著人生的成長。
一米陽光的味道。從遠古生長,一絲清風敲響了誰家的達木嘎,黃煙凝固了誰的酣香?是漁獵人的天性吧!鑿冰獵魚的習性,豪壯了遠去的油燈。
32.仫佬族
母親,儼然不僅僅是一個名詞。
在襁褓里成長的孩提,曾了卻多少風雨的牽絆!
是盛唐的貞觀長歌嘹亮蒼穹嗎?那個著對襟唐裝的男子,舉手投足間,把歲月拉長——
“不落夫家”的習俗,延續(xù)在時間的車輪上飛逝三千的豪邁。
仫佬的一位長者,年輪比歲月清晰,額頭上頂著七彩的虹,夕陽憶舊!
《鳳凰山》,傳說了多少仫佬人的優(yōu)年?《鴛鴦石》,承續(xù)了多少仫佬人的堅貞……
僚的淵源,隨樹的自性,向天的方向靠攏——
依然走坡,依然對歌。三月節(jié),八月節(jié)。盛裝詮釋。喜悅,藏在對方的心里,恬謐地心跳……
歌卡,通往婚姻的路。頓悟真諦。
迎親的隊伍經(jīng)過村寨,一群歡呼雀躍的仫佬孩童夢里了結自己的心事。
十一個新娘?劃一的裝扮,等待新郎慧眼識別,心中的鮮花會在那個“姐妹傘”下綻放?
鱗狀花紋的袖背,曾是僚人的骨子里透出的韻。那個夏天,舞者演繹。
芳菲的天地,總是在遠點上立成閨閣的女孩,等待仫佬男子完美的心跳——
那里的擂臺賽歌,一浪高于一浪,一聲聲,醉在山寨的酒窩里,輸送一次次人生成長的給養(yǎng)。
白氽肉的香,隨村寨的炊煙,飄揚成仫佬人的驕傲。煤砂罐,一次誠摯的邀請……
狗舌糍粑,等候著佳人甜美的降臨。心在高亢!雨里,福至!
地爐,用火熱舒暖出行與歸鄉(xiāng)的愁。胸膛里,一團火的溫暖,滲透歷史行走。
舞者,凝視一朵花的魅惑,等待收割一季襲人的花香。
33.羌族
《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p>
從一個起點窺望炎黃子孫的古老部落。從生靈崇拜的角度,梯度軒升成歷史的舞者,羌笛悠揚——
羌族的祖先后裔們,幾多坎坷?幾多輝煌?幾多悲壯?幾多離合?
百余種羌支的延續(xù),在阿壩的山水流川里,頌唱古老的船歌。經(jīng)典的川江號子,搖櫓了羌族兒女的夢。
夢鄉(xiāng)。永遠靛藍。永遠撤清。永遠在羊角首飾的風景里,走成一次次的誘惑的神韻,隨年代起伏!從天空望去,那些石碉房、碉樓和梯級電站如明珠萬斛般散落在羌山的懷抱里。樓頂上供奉的白石,五神護佑,等待靜夜的來臨。
川北群山之顛。云朵飛過頭頂。
腳步輕盈的女子,懷揣著心事,下個春天,傾慕一次次羞澀。
青藏高原上的情歌,永遠嘹亮!
當河谷里紫羅蘭盛開的時候,高原上皚皚的雪界,已迷漫了男子的心懷。
大禹的子孫,用“泰山石敢當”屹立。古老的村寨,在云朵里綻放。古羌神韻,美麗了爾瑪?shù)募覉@,古樸了羌繡的姑娘。
門前的玉米,透著古香。門前的清水,透著清涼。爐中的木炭,纏繞著一次次現(xiàn)實而完美的圖騰。
那個藏在石墻上的木鎖,千年的心房,窺密了一番精窈的愛情。待嫁的新娘,藏起那一抹高原紅,在一針一線里訴說碉樓的巍峨!
岷江的水,搖曳了爾瑪?shù)膲簟?/p>
在遙遠的天際,一把深度誘惑的根埋進土里,白石傲世靈魂的天成,天神以慰籍。
一群跳薩朗的女子,歌聲穿過水流的溫床,沉思一片片夢境的陽光。羌寨,每一塊石頭就是一部史書。永遠的夢想,蘊在石樓間的小巷中……
34.布朗族
口口相傳的文化經(jīng)典。從布朗的遠古承繼。
馴服了瀾滄江的波濤,誠心的垣墻上,鐫刻古老。
頭頂著鮮艷的花朵??!是感念蒼穹的巡弋——
小乘佛教與茶樹在交錯里,成就地域特色,真切領悟。母子連名?布朗山的沉淀,木棉花的春天!
普洱茶享譽華夏。村寨里的男人女人們,笑容儼然是一朵朵雋秀的茶花??!訴說甘苦與今昔。
象腳鼓依然敲響,刀舞依然熱烈——
那個歡樂的日子,村寨的人們用心中的祈禱為鄰家少女漆齒,從此,懷春的心跳,儼然走進了男孩的心海。青銅器時代愛情的火焰,燃燒至今……
刻骨的記憶。
月亮升起,三弦響起,姑娘心儀。竹樓邊的火堆,焚燒了多少男女的心事?那個手指著圓月,心的余光卻成為主線,瞥向寨外的面龐,一念起,滄海桑田!
是誰守在布朗姑娘的身旁?以花為媒。
三次婚典,延續(xù)未來的希望。
自編的彩花,染紅的雙頰,感性的通透。
在“有酒必飲,飲酒必醉”的邏輯里,翡翠酒在懸鉤子里濾練。似有茅臺鎮(zhèn)的風味,香飄萬里——
酒香?茶香?煙香?土香?韻味品嘗。
干欄式的竹樓上,多少代人用堅守的規(guī)程前行。古老與先進完美的銜接,演繹華夏民族的傲骨。
甩、宰、索、綴。長刀舞、甩棍舞、拳術舞。铓鑼響起,曲調(diào)悠遠,即興是一次次魅惑的詮釋。
圓圈舞。眼神與心得交流。
健美剛勁。輕柔微曼。
祭寨神、洗牛腳。節(jié)日誰曾領略?蘇瑪里,布朗人迎接太陽真誠的走向……
35.撒拉族
無數(shù)次的追問。無數(shù)次的搜尋。在厚重的撒拉典籍里,光亮照進我的內(nèi)心,皈依平靜。
深夜夢里的長者告訴我:他們是烏古斯汗之孫。我便不停地奔跑,沿小積石山周圍,沿黃河流經(jīng)的區(qū)域。醒來已是清晨
黃河的水依然是徹底的黃。流淌著自己的思想。黃河谷地上流源的璀璨。撒拉人們,抓住黃河石的靈魂,在一幅幅天然畫卷上,饋贈藝術——
駱駝泉,遠途遷徙的紀念。駱駝舞,新娘新郎的期盼。
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回旋中,我想讓自己投在其中,在山的起伏與湖的波瀾里,領味久遠。但,生活就是生活,只有偶爾的幻想撫慰躁動的思緒。我愿身在其中。
從青海湖的鏡底望眼欲穿,一個六角星符號,走出一段蒼勁的歷史。
小積石山娓娓道來的神話,傳承撒拉族人的輝煌。
山依然是山,湖依然是湖。被山巒隱蔽的靈魂,始終沉靜在山峰的背后;被湖水淹沒的靈魂,始終沉眠在波濤的地層。
一切的想象在撒拉花兒里釋放。婉轉含蓄般悠揚!
“鐵出爐家,人出舅家”的禮儀,在女子蓋頭起落的年輪里,長了歲月。
一個形似馬蹄的口弦,正在一個撒拉女人的身體里綻放。她的思想,回歸到婚禮現(xiàn)場,曾經(jīng)的“擠門”“對委”“哭嫁”“擺針線”,在一雙新筷揭開面紗的那刻,真正成為了撒拉女人——
一個養(yǎng)蜂的漢子,從高原的錯落村莊里,勾起一天的黎明。
曾經(jīng)的土司已經(jīng)東遷——
風貌如故的籬笆樓,在孟達歷史的烽火中,堅挺了滄桑與流觴!
36.毛南族
阿難的山地上,孕育著土著的文明。一次次沐浴,一次次成長。茅難山上,以聰明和勤勞奠基山麓的神明,修養(yǎng)前進的路。
傳說一束花的瑰麗啊!河池上,口口相傳著一個個經(jīng)典的神話,羅海歌羞紅了春的晚霞。
一個少女曼紗走來——
面容里靦腆著深邃,步履用輕盈詮佐,聆聽窗外那魅惑的民歌,翩翩起舞。
總能以民歌魅惑炊煙的速度。緩緩裊起——
那個男子的眸子里,手中編織的不是“花竹帽”,而是捧著孤寂的心,羨聽心跳的距離。
就站在對面,丟失了一次邂逅,拾起光陰,前進的路上,瞥見一絲美麗……
龍、鳳、麒麟、仙鶴、壽松,在編織與雕刻里呈現(xiàn)。
銀器修飾了毛南人的夢,拉長了古與今的長度,不再割裂,整體流嵐。
詩真、樂善、舞美——
木面舞上,陽剛與陰柔,伶俐著天籟的悟性!那片故鄉(xiāng)的云,飄過誰的頭頂,遮去炙熱,留下清涼!
清明節(jié)的“趕祖先圩”,元宵節(jié)的“放飛鳥”,祭祀用膜拜的厚度,俯視石條路的考量。
曬臺上的女孩,放走了一直豢養(yǎng)的鴿子,心靈隨鴿子的飛向,旋在村寨的上空,記載著勞作的辛勞。
梯田的漣漪,宛似飄帶的美,牽扯著農(nóng)家的樂。分龍節(jié)上,毛南兒女不再孤默。右開襟上衣上的花邊,是女子青澀的情,映成緋紅。
歷史和時間總是行走成一段段感人的路。
演繹是一劑良藥,在醫(yī)治誰的心痛?盤古的傳說,傳誦成恢弘的海浪,鋪就一層層浪花,行走的貝殼,親吻著毛南的灘涂,聆聽洗衣女子的歌聲,癡醉了愛情的行程。
37.仡佬族
云貴高原上綻放一朵云的美麗。
佇立在酒香的醇粹里,無再惆悵。一首不老的情歌,爬上仡佬女子的心頭,隨大街的景色移動。
稻香誘人。仡佬孩童的笑聲穿越天際,蓑羽鶴的飛翔里,惦念一次次農(nóng)耕的歷程。那些傳唱的小調(diào),沐浴了誰的光芒?橫吹的簫,滄桑了多少人間物語的流連。
今晚的葦絮,滾燙時光的櫥窗,嗩吶催生此起彼伏的舞曲。八仙樂曲,以獨特的方式期待聆聽云朵的溫柔。隨性的腳步,在三言詩里詮佐生命的前景。
如元曲,在古道上迎向西風,鑼鼓不再孤單。
山鳴谷應的石工號子,豪放而粗獷。
采砂女,泥濘了自己的路。藤帽、皮帽、鐵錘、尖鉆、油燈、背簍都成為工具,占領男子的心跳。
花木蘭的織布機,轉動成金戈鐵馬,沙場秋點兵!季節(jié)變淺。染了秋的顏色,分明是楓葉的紅——
羊麻筒裙掩飾了青春的曲線。粉黛的暖色,在鉤尖鞋痕跡上,撫慰土壤的溫綿——
三月,春筍成為竹海,風聲陣陣。
八月,八仙曲高唱。
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歸來,春物復蘇,祭祖。
高臺舞獅,專注絲刀在颯爽的紅纓中,滑舞。
屬于女人的寨門,喜悅穿梭世界的角落,一群手執(zhí)木片圍“打”新郎的女子,用竹掃帚的心,憐憫了一對新人。新娘被“抱”上馬背,新郎執(zhí)韁引路而歸。一次人生的真正檢閱。
仡佬天書驚醒。安睡的年代,仡佬語如油燈,散在角落里,等待風塵的清掃,一遍遍撫摸祖先的信奉,一次長久的生命旅行。木屋里德神臺,虔誠了山里人的寂寞。
入夜、花燈初上。遠處圍山寨的小伙子,目送愛情的起落。愛在路上——
38.錫伯族
大興安嶺。獵者的姿態(tài),留守東麓的漢子,翹盼美人的歸來,蒼松在松嫩平原上筑成墻垣,立于歷史河畔。
縮影一代代經(jīng)典人生。
嫩江河畔,隨記憶在長河落日圓的氛圍中,聆聽金戈鐵馬的古語。
漁翁,蓑衣長了心志,一張大網(wǎng)撲來,顛沛了錫伯人的身軀。成就西遷節(jié)的典故。
伊犁河谷,茂密了錫伯兒女的馳騁。
夢回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牽絆,察布查爾的箭射去蒼松般的鄉(xiāng)愁,風沙彌漫了大渠,惦念回望。
酥油飄香的季節(jié),奶茶成為尊貴的象征。瑞獸的圖騰,供奉一次拈香的記憶。東布爾的彈撥里,摔跤比賽蓬勃了夏天的滑翔。
向天起誓的男子,食指替代了愛情的航向,上升成永恒。一個典故,收藏了多少女子的心事,蔚藍天空下,癡情了花草。
瑪肯的演奏,即興了少婦的向往。長裙里,裹著優(yōu)美的曲線,滲透天籟,回響。
抖肩與鴨步交合著貝勒恩,提升憧憬。
鍋底黑也成為節(jié)日!心儀的戀人喲,越黑越眷戀是愛的詮釋?還是羞澀化成奔放的佐證?
塔拉依舞春。散落著思緒里的魂。海蘭格格,還有幾人會這樣輕喚——
旗袍,唯美女性的魅力。
察布查爾,一個起點。
正房西屋墻上,海爾堪神佑錫伯人,走向嘹亮。
射箭,原野飄零后的洗滌,搖曳了世紀的步伐,箭鄉(xiāng)的成長,用醇香計量!
行走在路上。一次命運的較量,戰(zhàn)勝自我,成造捻圣的相望,暮雨下,一片彩虹,映紅了錫伯人的心房。
落日,朝霧,火光,炊煙,茯茶,奶子,歌聲,帳篷里的啼哭——一個小錫伯人降生,一個未來的神箭手。
39.阿昌族
阿露窩羅節(jié)正在舉行。
窩羅臺坊的頂端,一張昂挺聳立的滿弦弓箭正顯示自己的張力,似一舉射下毒焰灼人的假太陽,民樂安詳!遮帕麻和遮米麻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績,在阿昌人的歷史里久久傳唱——
站在歲月的河畔,領略過往的年載,是滄桑與豪壯鋪就的路,依稀狂奔!這塊神圣的地域,在筒裙的惟美里旋轉。心與心的距離,如此的貼近……
永遠的村寨。永遠的三月簫。永遠的潑水節(jié)。
“水上荷花水下藕,無聲練成一條心?!?/p>
纏白包頭的小伙,正以自己的方式,尋找心儀的姑娘——
曾經(jīng)多少心事,都在一路揮灑。
太陽從清晨的縫隙里灑落,一個少年望著一線陽光,在遠古的森林里若有所思的坐著,就那樣坐著,無聲無息?;蛟S,他在聆聽大自然的物語!
起始都在一念之間。阿昌人們以“中午從早上開始”的勇氣,擔起日旋地轉的前進。坐地日行八萬里。
煮酒論英雄的年代。他們在淳樸的火把節(jié)里完成自我成長。
在繁雜的書堆里,我將自己掩埋其中,搜尋與之相關的文字。猛然抬頭的瞬間,一個個與刀有關的村寨立在面前。每把刀都是一部典籍。繞指柔般纏在漢子的腰間,不動聲色的靜臥著……
一道火光,從每個人的心底迸發(fā)出來,戶撒刀淬煉出爐!
在下個季節(jié),帶著想象行走。別夢依稀。村寨依舊。
看老人真誠的笑容:就在寨燈初上的時刻,你將待為上客——
藏之于甕中的燒酒,酒香飄過村寨,與過手米線的味道相撞,醉了一地清涼!
40.普米族
祖先們千年的遷徙——
從青藏高原走來,映在瀘沽湖的魅影,搖曳了遠古的燈火。
普米的鍋莊舞,弦樂奏起。一陣清麗的山歌,從遠山顛傳來,從木楞房探出頭的女子,鮮花在酒窩里開放。
聆聽著《直呆喃木》、《白狼歌》,足以品讀金沙水拍的源頭。那個懸掛在墻上的牛骨,呵護著一方的安寧。
曾經(jīng)的文字,譜寫成一部豐韻的普米詩。刻劃,一種升騰的價值,在華夏歷史里抒寫著輝煌。
牛角酒。天香茶。佐證普米人的淳樸。
火塘,映亮了普米人的臉龐。這時,一個普米女孩擠坐在老者的身旁,等待著成丁禮的開始。
此年,13歲成為一個分界點。裙子成為舞典的起始。那道橫繡在裙中的紅彩線,是每個普米女人回歸的路。魅惑的留存。
炊煙相望的村寨,是擎天柱(木楞房中的一方柱,傳說為神仙所在的地方)的力量?
那夜,相愛的普米青年,完成“搶婚”前的誓言,以“不落夫家”與“三回九轉婚”的代價,品味真誠愛情的程式,領悟情路的馨香!
天上的繁星,嵌在墻上,給普米人帶來吉祥。經(jīng)堂的壁畫,與“宗巴拉”(指灶神)護佑前行的腳步,傳說著一段段歷史的歌謠。
逐水草而遷徙的蹤影,在腦海里的草原上圖騰。
篝火——鍋莊舞——
一位長者,虔誠地演唱。一次次文化的傳承。酥油茶,香飄千里。
一片森林的守護。參天古樹,從唐宋遺風走來。詮釋著古今的風骨。
端陽節(jié)里,盛裝的普米姑娘采擷屬于心中的鮮花。悠揚的四弦琴,收獲著心事。
曾經(jīng)的馬幫,穿透了誰的思想,塵埃落定……
41.塔吉克族
帕米爾高原上的守望。是哪位公主的皇冠,遺失在生命的盡頭,流落了王子的深情。
期待下一次闌珊的啟封。
王冠——奏響歷史的聲樂,成就帕米爾的壯瀾。
部落首領散失了權力,來自竭盤陀國的問候。在大唐霓裳曲的曼妙里,飄香瓜果,石頭城是塔什庫爾干漢子迎娶妃子的辛香。是西域傳來的胡曲嗎?塔吉克人們身心的疑問,凝固了時空的追溯,翹盼一次次沙漠的漲潮——
紅紗裹住服飾的魅力,留下長長的睫毛和俊妙的笑容,留守幾個世紀的瑰麗。銀首飾在姑娘的胳膊上訴說塔吉克風情。等候機會吐露藏在開襟秀服里的秘密。
額前帽檐上脆響的飄鈴,藏不住塔吉克女孩的心事。隨記憶風干,留下眼神里炊煙的高度。
回莊的舊歷。是“蔥嶺守捉”戍所的驕傲。
戴黑絨圓高統(tǒng)帽的老漢,抱著孫子,喜悅從門前的渠首里窺視。一次誠懇的攝影,一次火焰的跳躍,一次細雨的纏繞,一次生命代價的考量——
半牧半居生活是二份之一的誘惑。
懂得蓑羽鶴的理想。
帕米爾高原上,塔吉克人用獨有的方程,掂起乞脫乞迪爾愛脫節(jié)日的火炬,傳遞生命。
延續(xù)——本身就是美好的堅持。鍋里熱騰騰的蒸氣,是塔吉克漢子在前進的路上灑下雨露,成長著一種歷練。
白色坎肩,在塔吉克老人身上,生出一米陽光。
喜悅用滿嘴的鑲牙誠摯地表達。土坯房里,一只貓竄出綠光,亮成一條山路,崎嶇了心腸,酣暢了心靈。
胡楊以不歇息的晨步,霧雨漫過入云的山棱,卷成吊橋下潺潺水聲,搖撼了塔吉克老漢的青春。身后流下串串足跡,被塔克拉瑪干的沙海掩逝,水晶般潔凈。
42.怒族
怒江,古老了一段永久的傳說。
以花木枯榮為時序,以結繩刻木傳遞消息,以刀耕火種為耕作方式——
長衫,承載了豪邁的韻;長裙,羞澀了委婉的美。那些珊瑚、料珠、貝殼穿成的首飾,隨女子清脆的笑聲搖蕩著歲月。
以物易物,黃連與食鹽一次次交融。那個腰佩砍刀、肩挎弩弓的男子,分明就是一個歷史的獵手,等候歲月在夕陽的柔曼里,收割自己的幸福。
史前的繪畫,縮短了洞穴與崖面的距離,粗獷的線條是勾勒自然圖騰的最佳程式,領略怒族兒女恢弘的情懷。
古老的《婚禮歌》,傳承了多少怒族兒女的情事?是步驟的驅使?是古來的序例?“哦得得”里,穿透喜悅——
橫亙于怒江上的溜索,擺渡了多少年輪?
千腳落地房,就靜靜地立在那里,無言的訴說著主人們的往事。如怒族老者,神態(tài)里流淌著古今的歲月,記載日月輪回的瞬間——
用笊籬濾咕嘟酒的女人,在醇甜的酒香里,恬美的笑容醉了賓客。怒寨的歌舞,行走在一碗同心酒中,分明是一次仙女的盛會……
以動物行走作為鼓點,起舞。琵琶女那緋紅的臉頰,與晚霞映成一色,收獲秋的金黃。悠揚的葫蘆笙,穿透深遠的夜,渡口在幾片蛙聲的凝叫里睡去。
是原始崇拜的力量吧!
又是三月,阿茸(傳說中的仙女)在鮮花叢中,接受膜拜。
“達變”、“擬力”,彈奏了多少男女的心聲?
怒家兒女勤勞與豪放的健步在歲月的長河中觸摸了成長的靈魂,從心間伸出一條寬廣的路,延向遠方——
43.烏孜別克族
圓形拱式頂樓,支撐了烏茲別克男子的夢想。阿拉伯伊斯蘭風格的庭院,恬美了古麗的心程。
是蒙古金帳汗國的后裔嗎?絲綢之路,拉長了烏茲別克的歷史,熔融了華夏民族的雪絮!經(jīng)商的天性,流暢生息開來?;ú輬D案,是民居雕塑的經(jīng)典。
都瓦是一種儀式,匯集了虔誠。
鞠躬后的擁抱,真誠了抓飯的馨味。碎肉美了巴郎的笑容。無邪的眼神,典答純真。
斜格乃交錯著前進的動力。
熱瓦甫留下的后韻,內(nèi)涵是素養(yǎng)的延續(xù)。
墻上的都塔爾,目視女子的心事。自彈自唱是一次生命的交響,彈響了,欣慰了。
聆聽英雄史詩的特色。《阿勒帕米爾》走上頂峰,角逐下次路途的借口。
靈巧的雙手,豐富了男人的手帕,繡花的記憶,高超了騎射的腳步。惦念曖昧與幸福?;鄙希ɑ荃r艷,羞澀的烏茲別克姑娘,在帽檐上蕩出開朗。
花紋馬靴,風韻在花色頭巾里綻放。
裙裾飄起的瞬間,藝術交融在絲綢的炫舞里,回放成鏡頭,魅惑著胡楊女人的心。
狐裘不暖?冬的問候。悸動著靈躍著,放飛路途的馳騁。
袷袢,不再是維吾爾的專利?!岸淦ぁ泵背蔀橄笳?。
沸騰的奶茶,酥油香飄來的方向,一個烏茲別克姑娘,低頭想念郎君,手里的繡花活計,寄托懷情的芬芳——
那仁面里,鋪滿真誠。賽馬、唱歌、叼羊、摔跤,從原始的元素里典雅時尚,如奧林匹克圣火,傳遞著族人的豪放。
素麥萊克,是交融的思緒流暢成歌舞,全村的老少,不再孤寂,釋放生命的元素,從邏輯起點上徜徉到射線的距離——
最后一個駝客的夢想,誰在牽引?
44.俄羅斯族
18世紀的歷史拐點。華夏的版圖上開始蜿蜒足跡。帶上大列巴上路。
曾是歸化的村落。在十月革命的風雨里,重拾山河的壯觀,引領一次長久的軌安。
園藝與養(yǎng)蜂在長城內(nèi)外的莽莽騰野上瘋長。伊犁河與特克斯河岸,飄逸的長發(fā)輕盈了水的潺聲,對望鐘情。
十字,人生的岔口。
哈爾濱大街,沐浴晨光的俄羅斯族少女,仰圣索菲亞教堂的鐘聲,宣經(jīng)布道的祈禱,是和平鴿翔天的臂膀。
巴楊,悠揚了莫斯科的念想。郊外,優(yōu)美的愛情已煉成鋼鐵,《飛去的燕子》里,婚禮中歡快一次次深度誘惑。舞蹈也在煽情。
天鵝湖,少女的純粹。天地炫藍。踢踏著一個個魅力,口哨成就了復活節(jié)上火焰的跳躍。三角琴毅然在奏響。
踏青在春游的路上,小伙子愛情燃燒成史詩,多彩的服飾是裙裾的炫耀,承載馬褲的特色。
是莫斯科古鎮(zhèn)的套娃嗎?文化沉淀了童話,雕刻以繪畫青睞了向往與追求,曾經(jīng)豐華了風情。
黑列巴的香味參滲了牛奶的香味??嗍且环N姿態(tài)的守衛(wèi)。
那個木刻楞里的毛爐,溫暖了誰的心扉?古雅成為典藏,桂冠——神像前的信物,姿幽著,豪放一生。
帕斯喀節(jié)上,彩蛋——生命昌盛的佐證。耶穌的復活。圣誕前夜,平安果撐起心的夜明,故訴著一次次圣誕老人的降臨。長筒襪里,夢鄉(xiāng)添滿了希望。煙囪里,雪姑娘的青春常在!
圣靈——圣母瑪利亞——耶穌——
嫻熟的手指上,音樂如黑森林的曼妙,《卡拉布什卡》,變奏了世紀的經(jīng)典。以音樂與舞蹈為生命?!稘O夫之歌》的惆悵,愛情是主題續(xù)載!
用圣水洗禮心靈,禮儀的吻別與握手,交際花的笑容滲透了萬水千山的跋涉,讓春芽復蘇——
45.鄂溫克族
大興安嶺的守護者。
銅石器的碰撞,在貝加爾湖畔發(fā)出一聲脆響。
樺樹皮屋里的熱氣,迎面散發(fā)出來,我想:這是熱情的力量。
圓錐形的帽子在馴鹿場上跳躍,鹿成為森林之舟。
遠處的草原上,一曲“斡日切”(意為天鵝舞),圖騰了婦女們的夢想?;┌澹阂渤晌枵?。
敖包會上,犴骨筷。鹿角盅。樺皮桶。與生活有關的名詞制造,都被派上用場。我傾心其中,看敬火如神的俗式——
在米闊魯節(jié)上,一匹馬從視野中躍過。
古老的言語詞匯,在信奉薩滿教的時光里沉淀下來,以文言或詩的方式——
日觀太陽,夜觀星斗。把“找狍子,打犴鹿”刻在時間緯度上,來回丈量。
我堅信:世界永遠是平的。躺在希楞柱里,近的可以觸摸到天上的星星,額爾古納河右岸,松樹的香味襲來。
我曾聆聽訥河靜躺留給河床母親的溫情,在夜的陪伴下,母親撫摸歲月洗禮后的兒女,指引前行的路。這里,是鄂溫克的故鄉(xiāng)。
“聽不到那流水一樣的鹿鈴聲,我一定會耳聾的?!?/p>
清晨,一只小鳥從森林上空飛過,寂靜被迅速打破。一抹圣光籠罩著鹿群,那是神靈賜給這塊土地和人們的禮物。
“我的身體是神靈給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還給神靈?!?/p>
夜:雪走路的聲音。雪依然在下。人們早已看不清“撮羅子”(氈包)的面目,白是最純潔的心情。往日矮小的“馬架子(土坯房)”,也隨一片雪掩去。一個刺繡的姑娘,正在父親狩獵來的獸皮上飛針走線……
46.德昂族
以濮人為原點,歷史從哀牢國的塵埃里散落開來。
就在瀾滄江怒吼的那刻,曾經(jīng)傣族土司的屬民自我的走向未來。豐碑在人們心中早已豎起。等待千萬次的追尋與膜拜。肅穆是惟一的措辭與注解。
男女相錯的人群,在象腳鼓與水鼓的鼓點中起舞。手勢婉轉,腿腳翻騰。一個托腮的小女孩,坐在不遠處,若有所思或凝神貫注。一個舞蹈家的夢想從此植根于此。小女孩跑開了,留給大地一個曼妙的影子。
舞曲還在繼續(xù)。
串姑娘、吹蘆笙、贈腰箍,愛情的表達方式,在德昂人的思考和激情中沉淀。扎紅十字線的茶包,躺在幸福里,算計著自我的價值。
女人們,腰箍已是一種美,以多為榮。在這個世界上,智慧總在生活的某個角落閃現(xiàn)。五色的絨球,已在歲月的項頸前,炫彩奪目。
以屬相為姓氏。以“阿”“立”相稱。
遠處的茶山,早已郁郁蔥蔥。一曲古歌,正在茶園的深處飄來。煨茶相待的禮儀,從濃釅中走出。在牛眼杯中窺探世界的一切。而我,正在茶香的寧靜里,仰脖將時間喝進嘴里,細嚼慢咽……
聆聽佛音后的潑水節(jié),令手持鮮花的長者主宰。
銀匠,高尚的稱謂。
手鐲、排扣、項圈、煙斗,銀飾風生水起——
陶匠,藝術的象征。
罐、花瓶、紡輪、土碗,陶瓷典雅華美——
芭蕉葉包住了多少糯米的心事,蠢蠢欲動的為燒白柴節(jié)獻舞!
我聽到的葫蘆笙里,一段愛情故事正在纏綿。在依山而立的竹樓里,一個愛笑的姑娘,講述著諸葛孔明與德昂阿諾的情事……
47.保安族
從低矮的土木房里,一路走來。不再遠去!用流動的水,純潔思想!
大禹治水的源頭。敲打著保安人的心岸。積石山,奇險俯視歸一的鄰緣。村陌山泉側耳理療兒女的心事!
是誰從那個游弋的夢里驚醒?在馬背上馳騁自己的視界——一路狂奔……
用勤勞譜寫壯歌——
油香、馓子、錁錁、涼面,用西涼的風朔過歷史,定格在保安人的笑容里,用陽光的高度體檢一絲可口與清涼。
從了解的深度走向,領悟保安人的山水情。
原始木制背桶,壓彎了多少少女的眉梢,又舒展了多少通往前方的橋?不再寂寞。
郎加部落的恩情,滋長了保安人的身事,坎坷的云煙消逝在蒼茫里。
干河灘——梅坡——
略顯滄桑的保安刀,仍顯緋紅的嬌艷。身后,卻用歷史鋪就。
水的源頭,一次次膜拜。滌去散落的塵,成章的故事,傳唱。
全羊席——在一次次深度達的誘惑里,領受獷美的神情。鬧婚宴上,青布坎肩的男子,忘了女方的“規(guī)程錢”,成了花臉,嬉戲中,新娘啟程,另一種生活,記憶瘋長。
熊熊的篝火,濃濃的茯茶,漂亮的新娘,吉祥的主人,歡快的舞者,心悅的歌者。
長筒馬靴的跨越,繡花鞋的飛奔,騰起山巒的傲骨。
圣紀節(jié)上,老人們虔誠的禱告。
你聽,是動聽的花兒嗎?讓青春與爛漫交織成舞曲,婆娑成美麗的花,朵朵爭春般的俏。一朵花,開在去往春天的路上——
掀起你的蓋頭來——
即興吟唱在絲竹樂的宮殿里遨游——
48.裕固族
豐富了河西走廊的生活。
堯呼爾,一次深情的呼喊,源自大自然最純粹的守望。
回鶻的歷史,已安逸地躺在檔案館里,聆聽世間的佛音。
那個帶頭面的女子,藏了一個山丘隆起的心事,在城市的今天,向街巷的情歌傾訴——
一念間,無鏃箭成就了一段姻緣,而三頭妖的禍事卻從未升起。戴頭面歌喲!蕩漾了,凌亂了一段承襲的往事!新娘喲!看你的笑容里,已藏了多少甜蜜與歲月的撩撥!捻一桿線,拾一捆柴,成為放牧的主人。
六弦的天鵝琴,在惟美的故事里悠揚。食不果腹的小伙,在彩虹與駿馬的畫卷里馳騁,天鵝仙女的步吟,托起了少年偉岸的夢——
喇嘛在逐水草而居的寺廟里,虔誠的默念,深邃的眸子里透著普照眾生的佛光,在河西走廊上穿梭,歷史從此定為溫潤的美玉,流傳著戰(zhàn)爭的神話。
戰(zhàn)爭與遷徙成為裕固先民的回憶。一杯濃茶的時間,時光就從固定的模式里逃走。一支被稱為“黃番”的隊伍在康熙年間完成歷史的東遷,后裔的腳步,仍在抑揚中行走。
漢族的小調(diào),回族的“少年”。藏族的山歌。蒙古族的拳曲。揉碎并沉淀成唱敘的傳奇,聆聽潮起潮落的史海鉤沉!
或勇敢?或悲壯?或勞苦?或欣慰?
一念的穿梭。兩只小鳥從明花(地名,為鄉(xiāng))飛往友愛(地名,為鄉(xiāng)),嘰喳著村莊的變遷,從夢醒到下個天明……
或許,在水草豐美的草場上,《突厥語大辭典》被無瑕地傳承。
清晨,《黃戴成》《薩頂瑪可》穿越布谷鳥的鳴叫,柔軟的心,穿過絲線的順滑。
帳篷,把虛情假意遮在門外,酥油炒面奶茶的香溢,陶醉了慕名的游子。咦!一只待宰的羔羊,在主人的心里已化成十二等禮物。幾個裕固漢子,正在猜拳的你來我往中,酒香彌漫開來。酒酣后,豐腴了路人的行程!
49.京族
以海為生。
源自越南涂山的遷徙,成為海神的兒女,在江平鎮(zhèn)成就了三島文明。
歷史,是一曲婉轉的歌。
誰染了黑齒?誰戴著斗笠?誰結了砧板髻?
是南越國的先民?是交趾郡的后生?是駱越的親人?
我愿搜尋屬于京族兒女的一切,聆聽抵抗外侮的偉大訴說,領略口頭文學帶來的歡快,在海港的夜里,將一陣海風揣進懷里,在唱哈節(jié)上起舞。
海是永恒的背景。
我把心封閉在那個意象濃烈的島上。一把獨弦琴,一支竹竿舞,一曲《棹船調(diào)》,通宵達旦,直到漁家出海的下一刻。
聽海風時如獵豹撕扯,時如天兔溫順。驀然,眼前,牡蠣爬滿海灘,一個戴金色的斗笠的女子,彎腰撿起一把歲月,把笑容映進浪花里,訴說五百載的悠揚。那塊菱形的遮胸布,與旗袍風行了誰的雙眼?
海,靜時,平的一望無際,像男人的胸膛,容得下足夠的歲月坎坷,容得下足夠的島嶼花香。
鉆進京族人的瓦房,品嘗鯰汁與米乙的特味,清香與香脆蔓延開來。
一對情侶說著悄悄話,唱著對歌,一陣幸福襲來——
遠處,漁家出海,歌聲飄來:“潮漲潮落不離海,風吹云走不離天;大路不斷牛蹄印,海上不斷釣魚船。”
突的,一只海鷗,以海面為起點,翅膀成就深遠的叫聲,一昂首就跳躍了生命的蒼穹??罩?,飄過一支羽毛,迎著海風飄離……
傍晚的海水,麥芒一樣的光亮,黃昏的羞色印在海面上,汽笛聲想起,如歸家的游子,心情急切而平靜!
我愿以此為圓心,站在擋沙護岸的紅樹林旁,遠離城市的躁動與輕慢,站在偌大的哈亭外,靜聽南海的波濤,為自己點一盞心燈。
50.塔塔爾族
該是在鄂爾渾葉尼塞碑文上呈現(xiàn)的季節(jié)了。
北方突厥的力量,在昆侖神的庇護下,成了“達旦”的稱謂。
一個部落,隨日出月升的梯度潛行。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吆呼了河水的顫聲,累了心頭的那抹綠意,在被征服的歲月里,俄羅斯成就了山鷹的驕傲。
融合是進步的腳步在笙歌的菩提下生根,韃靼、蒙古、欽察、保加爾,交際花的魅力,鑿出一束溫柔的光芒,在夜的夢想里,囈語著號子聲——
撒班節(jié)上,圣輝的象征。
春天里,小花帽與白襯衣的相間里,甜蜜了愛情。
在縐邊長裙與齊腰背心的舞美下,山花燦爛了塔塔爾女子的夢。
收割愛情的種子。
在最盛大的節(jié)日里,手捧姑娘的花蕾,搖曳著爛漫的風箏線。故鄉(xiāng),在云的召喚下,雄偉成游牧時的駝峰。
帽檐下飛出的笑,影藏了一生的典故。舞者,以羞澀的姿態(tài),占據(jù)辮子的芳香。
曾經(jīng)的戰(zhàn)、和,憂傷了多少豪氣。
一輪皓月的原則,龜兔成為賽跑的距離。塔塔爾族的心底,一直留藏著伏爾加河上的傲骨。
鏡子里,有一部歷史。
老人的紋路,隨歲月清洗,留下河床的文弱,在游牧的歷史里守望遠去的羊群。回眸一望的男孩,從山的偉岸中讀出神圣的力量。
經(jīng)商成為一種勝利凱歌的佐證,詮釋權力的角逐,在輝煌的唐史里,做了一個殘缺而美麗的注解。
拖著長裙飄去的女子,心事隨著裙裾的皺褶疊起,瘋長在別人的季節(jié)里。
塔塔爾女人,漂亮的酒窩里永遠承載著一個謎。
51.獨龍族
土司,在遙遠的年代作福。獨龍人以納貢煎熬黑色的年月,扛著肩膀和信仰前行。
人類驕傲夠了??棠居浭?,結繩計時。
沿江而居,撐起刀耕火種的時代。獨龍?zhí)簼u成清貧的象征:白天的衣服,夜晚的被子。
一個臉部紋路清晰的老人,著傳統(tǒng)的裝束,講述曾經(jīng)的苦難——
一個獨龍漢子,在江畔捻起一撮細沙,落地無聲。微風與逝水淹沒了過往。
歷史是一門藝術。用悲憤記錄傷痛,用高亢承載翱翔。而我,被一紙厚厚的書頁擠壓。站在萬物有靈的世界里沉思!
門租(民間曲調(diào))世代流傳。門租哇(民間歌手)交替輪換。高歌一曲吧!以獨龍的力量,每一曲都可成為經(jīng)典。
遠處:說婚人提著茶壺,背著茶葉茶缸向一戶人家走去……
以傳統(tǒng)的方式充當男女的情使,獨龍?zhí)海闪硕ㄇ樾盼?。一抹羞澀的笑,正飛向男子的心窩——
一碗同心酒,一曲獨龍舞,火塘里,一對新人的笑容,映在幸福的火苗里燃燒。入夜后,酒碗在火塘的竹架上,沸騰著父母的心事。
星星眨眼睛的季節(jié),怒江與獨龍江靜若處子。我的身軀,正依偎在遠方的草原。一個頭戴鮮花帽的女子,手腕上的藤箍發(fā)出耀眼的光亮,靈巧的小竹筒點綴耳垂的美,步履輕盈的奔跑,笑聲穿過云際,穿過時空,凝成一縷相思——
怒江進入秋天,唱響了獨龍人尚未命名的頌歌,顯然,大地上的一切都豎起了耳朵,用自認美麗的外表蟄伏——
曠野上,我迎風站立。用清冷的目光看獨龍江靜默的波濤——
形而上的天宇。形而上的紅塵。形而上的河谷。在歷史的時空卷軸上,掬一捧江水,注進我的心頭。捧一把泥沙,獻給獨龍人家。
我從夢里醒來,盡收眼底的獨龍人們,勞作,經(jīng)商,奔波,與繁華都市的人們無異。
一個婦女,正講述“黛墨青紋”的來歷。我苦思冥想,或許她就是獨龍江最后一個紋面的女人。
52.鄂倫春族
山嶺上的人。以馴鹿為生。
在集體狩獵的快慰中,迎接雪橇飛奔的未來。森林,屏障。結局的寒冷。熊皮手套上,握住的是,人性的皮鞭,揚長而進。
興安嶺,歷史的界限。
仙人柱——撮羅子——稱謂里雅俗共賞。圓錐型的房屋,豪邁了鄂倫春的冰雪,潔白如世間的美好。
奧倫,儲藏的奧秘。典雅了誰的夜空?一聲野獾的嚎叫,劃破夜空,映著雪的白,窗花散落。
熟睡的孩子,咀嚼著牙齒,咯咯的響聲甜了鄂倫春母親的笑容。打盹的少女,暖烘烘的土炕,寧靜的雪夜,偶爾的犬吠,和諧了那彎遙遠的月,玉兔逃出了月界,鉆進仙人柱,聆聽大地的呼吸。
神話。歌謠。諺語。故事??诙鄠?。
樺皮船,搖曳了誰的夢?從元谷的楓溪里,雪落平了。整個世界的琴聲,深遠著鄂倫春的風韻,不再沉寂。
什么時候,我將心靜靜地默在那個木質(zhì)的村莊,甜酣著誘惑的韻味?那個夜晚,月亮多圓?。?/p>
鹿的性靈。
鄂倫春,如狍皮的品性耐磨著,持久著。
陽光在冰舞。滲透一股勻熱的目光,醉人的景象。
皮衣的原始起點。引發(fā)開來,皮草妖艷了女人的火熱。飄雪的天空,穿狍皮的男孩,捧著小臉,思索著什么?
誰用秀色的翠音演奏了“朋奴化”?誰又用青春的力量敲響了“文土文”?歡歌甜了懷春的夢幻。
鄉(xiāng)村是一部交響樂。阡陌在雪花里成長。
月圓。月缺。天文的魅力。
是生根的記憶,流連著往返的星程。
密塔哈——鄂倫春女人的絕技。用心縫制著男人們的驕傲。山的頭頂,生輝。
53.赫哲族
《烏蘇里船歌》的號子里,“魚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的調(diào)子,成為永久經(jīng)典回蕩。三江平原上的“赫尼哪”,點絳成舒展而優(yōu)美的漁歌。
以捕魚為生,是惟一的守望。
富庶與沃野,史前溯源的敖其鎮(zhèn),“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里”。狩獵成習性,了卻時速的洱源。
撮羅安口,窩棚的暖冬,火焰上烤熟心事,在沸騰的空氣里,珍稀皮革記事的歷史。
“夏捕魚做粉,冬捕貂易貨”。紅松林里,傲立雪霜的野性,東北土地上,飛雪一片溫柔的心海。
魚皮部與使犬部,流傳著“說胡力”,民歌是遙遠雪岸的風光,悠揚而潔醇。情歌嘹亮。
天鵝歌舞的曼妙,空康吉與口弦琴的交錯,靈境了山間的野性。無數(shù)次聆聽即興的奏響,陶醉了深沉的尋芳。
拉拉飯是特色的佐證,莫溫古飯里,靜謐的美在原始森林的徒步中,領略無數(shù)次閱兵般的驕傲。剎生魚是啟程前心與心交融的典范。
烏日貢,吟游了赫哲的思緒。窗花已逝的年代,繡娘般承載崇拜后的變遷。日月山川的寧靜,駐守了誰的家園?
壑的拷問?收起一片寧靜的湖色,給風景皚皚的黑土地,雪是嬌靜的闡明,等候瑰麗與魅惑。
是野玫瑰生香的季節(jié)。凝守跳神的歸罔。情意綿綿的男女,用愛情的美魅穿梭面條的長度,定格婚禮。
走向現(xiàn)代的神往,飛舞的雪花與冰,女子飛眼的速度,幸福了男子的一生。
長白山的翠松,將少女的心事守護。雄雞銜花的彩繡里,舒展一幅長長地畫卷?!逗照苋说幕槎Y》,即將納福的史事里,追尋意義上的盈滿。
冰雪晶瑩了世間,鎖大江的豪邁,一次次跋涉——
54.門巴族
酒歌——“薩瑪”。
情歌——“加魯”。
藏域的灑脫。
高原上,哈達傳遞問候。是鍋莊舞的衍續(xù),是門巴老人在喇嘛教的虔誠里,跨越自我。從門巴語的傳遞中,徑向趨悠漫長。
竹藤是門巴人生命的根。編織著夢想,編寫前進的曲調(diào),步履該是多么的輕盈??!清秀典雅!
青藏的蔚藍與紫紅的臉頰里,無不領略世界屋脊的絢韻。“門隅”這個字眼,從雅魯藏布江的源頭奔放。
翻身農(nóng)奴——歷史的主人——
曲科節(jié)——薩嘎達瓦節(jié)——主巴大法會——達旺大法會——
竹筒酒里透著甜蜜的愛情,水靈的新娘緋紅了腮,羞澀了心。吉祥的酥油燈——香甜的酥油茶——醉人的格?;ā?/p>
門巴女人的高亢里,藏了溫柔。一個秘密的傳說,留下了千言萬語的蜃夙!
洛薩——門巴的新年,門巴人的信念。盛裝的舞者,謙遜的姿態(tài)望守心夜的蒼穹。
那個射箭的少年,嫻熟在眼神與矢地的距離中穿梭。定格在某一個點上,測量成長的速度。
不再過往,不再渺茫。慶賀聲里,石頭也成玩物,投擲到遠方,瞥見勝利的曙光。
白氆氌圍裙在少女的身上跳躍成火焰,燃燒心事。紡線在手與心的角逐中,情在瘋長。
倉央嘉措,喜馬拉雅的驕子,用生命垂范。門巴情歌從這個起點,傳誦成格魯派的象征。吟唱雪域蒼茫,高歌情感的徜徉。一次歷史的挑戰(zhàn),成就萬千詩行。門巴的驕傲。
果諧舞,鍋莊舞的孿生姐妹。從夢源里出發(fā)。魅惑中圣火燃起,一路飛奔而來。
舞的民族。歌的使者。
55.珞巴族
曠野就是珞巴人的故鄉(xiāng)。
藏地:一串音符正在起舞。與鬼通話的巫師正在做法事。遙遠的轉經(jīng)筒,還在自轉。
在這樣一個年輪里,抒寫已變得奢侈。豪華如舊。
大自然,從雅魯藏布江的豪氣里流淌。原始部落的圖騰,是一個山巔的高度。
一個自我的年代。神話永遠至歸于神話本身,別無其他。而在一個深而又深的歲月里,《九個太陽》的傳說,正火一般的速度蔓延……
一個珞巴小孩在野地里調(diào)皮的玩耍。我回到了我的童年,以一種苦澀的記憶……
一個男人狩獵回來,將笑容抗在肩膀,向族人炫耀。如同高原,心懷理想。自語地講述《阿巴達尼的四個兒子》,一臉慷慨——
那些略顯粗糙而笨重的木質(zhì)農(nóng)具,早丟在時間的風里,揚起了歲月的塵埃。在人們過往的吊橋上,珞巴人復雜的腰飾在山澗起舞。清脆的歌喉早已依偎在大山的草叢里,等待女族長的耳鼓響起——
我被耳鼓從夢里警醒,接受權威的訓導,自我檢討。還給族長必要的自豪。該如何聆聽藏地的福音?以一個游子的姿態(tài)!
斜跨竹簍的女子,一臉欣喜。一個男子,用堅實襯托石木碉房的久遠。
人站在橋頭。笑容也正站在橋頭。峽谷一片墨綠。偶爾的無名小花,爭奪者各自的領地,肆意綻放——
藏歷的洞更谷乳木,是年節(jié)歡快的樂章,馴牛舞在珞巴人的思想里通宵達旦。竹口弦的旋律,站在遠古。
我依然在夢里:一場幸福的博弈,輸贏已不重要。珞巴漢子,仰起喉嚨,將明天的太陽從黑夜里叫醒。
一個穿階邦草裙的姑娘,正從藤網(wǎng)橋上走來……
56.基諾族
彩云之南。我面對野象谷的畫面,一夜未眠。興奮是唯一的注解。
基諾山,望不穿心思的茶園,采茶姑娘的笑聲隨茶香飄來。女子的尖頂帽,在陽光下肆意的跳躍,直到暮色悄悄地降臨——
古老的戀愛程式,在三元一次方程的構架后成立。巴漂(秘密約會)—巴寶(公開戀愛)—巴里(請求同居),接下來的時光,由無量山注目佐證。
紡錘在每個婦女的手里與心里穿梭,白如蠶絲的紡線早已凝就。一批砍刀布即將在村寨串行,月亮花徽的上衣和筒帕落成誰家的姑娘?
這里,屬于西雙版納。基諾舞跳起的時候,孔雀是否還會以開屏的驕傲遙相呼應?
看著芭蕉葉,我想起了鐵扇公主,那把可大可小的扇面,長了誰人煽風點火的能耐?火焰山,遠在吐魯番靜躺,火焰早已熄滅。只是,心的熱度依然——
與扇子有關,我想起了三國,想起了羽扇綸巾的孔明。一笑定三國!
咦!基諾山的人們,信奉諸葛?與扇子有關?
寨子里。一個老嫗,食土成癮?;蛟S,在刀耕火種的舊事里,砍地、燒地、搭窩棚、播種、管理,辛勤勞作卻收獲甚微。從此,膠泥土成了食物。
太陽與月亮,晝與夜的光芒。
在這個世界的一隅:依然狩著獵。依然采著野菜。因為基諾山上:沒有肉吃的男人害羞,沒有菜吃的女人害羞。
喜挑花的女子,善雕刻的男子,早已上場。絲線仍留在原地,在芭蕉樹下等待一盞米酒,傾倒在它的懷抱!有酒就有歌,有歌就有舞。太陽鼓已經(jīng)擂起,誰來領舞?
不知名字的樂器,正在通宵達旦的奏響——
老人已經(jīng)睡去。青年還載歌載舞。歸鄉(xiāng)的游子在火把節(jié)上忘乎所以。
而我:仍在夢里,騎著一株承載風霜雪雨的麥子,麥芒指向茶園,一路進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