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西
(安徽省亳州市黌學中學)
增強課堂趣味性,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趙廣西
(安徽省亳州市黌學中學)
歷史,在初中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但是在學習歷史時有不少初中生陷入了一個誤區(qū),認為歷史講述的都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對今天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這也使得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其產生了一定的陌生感,很難將自己帶入教學情境,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而是要想辦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在教學中該如何增強課堂趣味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呢?從事歷史教學多年,在教學中逐漸摸索出了一些增強課堂趣味性的方法,對這些教學方法展開了詳細的論述。
課堂趣味性;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1.增強課堂趣味性,適用于歷史教學發(fā)展
近幾年來,教育改革的進程逐步加快,各種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xiàn)在課堂上。增強課堂趣味性,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教學所關注的焦點。學習知識,最為基礎的就是要有興趣,如果學生對一門課始終無法產生興趣,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展現(xiàn),那么這堂課就是失敗的。所以,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初中生樂于學習歷史知識,只有這樣的歷史教學才是符合當前歷史發(fā)展需要的教學。
2.增強課堂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初中歷史教學將為初中生進入高中學習打下基礎,在初中時期,教師教學時就注重增強課堂趣味性,培養(yǎng)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會使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更加容易,而且歷史課堂有趣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主動了,也能令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1.設計精彩的導語
好的課堂教學往往有一個好的開頭,如果一開始教師教學的導語就設置得不夠精彩,就算后面教師講得內容再怎么精彩,也是無法吸引學生注意的。由此可見,在歷史教學中導語的重要性,課堂導語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班上的學生在聽完課堂導語之后,就急于知道接下來教師要講的是什么樣的內容,而且導語還應該設置得有趣,這樣才能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
中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旺盛,在課堂上教師只要找準了切入點,導語設置的有趣,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出來了,學習的熱情自然就有了。比如,在講解《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出一個謎語:“保衛(wèi)莊稼,忽然病愈”(打中國古代名將各一)初中生在平時看書或看電視時,對秦漢時期與西域的關系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遇到這道題目的時候,很容易就能猜出是“衛(wèi)青、霍去病”兩人,教師就可以在這個時候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比較高的時候,將其融入歷史課堂教學中。有趣的歷史導語,不但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這種方法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加深他們對歷史知識的記憶。
2.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
初中生的思維,由于受小學教育的影響,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識較為感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配合學生的特點,將教學內容設置得較為直觀。而在教學中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抽象、刻板的歷史知識,變成具體可感的知識,刺激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
比如說,在學習《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有關的影片,將距離現(xiàn)今生活十分遙遠的歷史具象化,使學生如臨其境,通過觀看電影,了解在那個時代中國遭受到了怎樣的屈辱。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讓學生充分了解歷史知識,增強了學習興趣,又從側面增強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教育,認識到戰(zhàn)爭對人類的危害。
3.將歷史故事應用于教學之中
數(shù)千年的中國歷史,流傳下來的歷史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初中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在課堂上一不留神就會分散注意力,同時他們也對外界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顯然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向學生講述一些富含哲理的歷史小故事,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時,就可以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將《范進中舉》的故事插入到課堂之中,通過這個故事里的“范進”使學生感受在明清時期,文學發(fā)展與唐宋時期的不同之處,品味科舉對當時社會造成的影響。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既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時代變化之下文化發(fā)展的不同,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升歷史教學的質量。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對學生今后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有幫助,能夠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但是,在歷史教學中,要想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學會根據(jù)學生學習的特點,尋找多種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提升歷史教學的質量。
[1]姜興.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價值觀念的研究:以川教版八年級上冊課文《全面抗日戰(zhàn)爭的開始》為例[J].神州,2014(11).
[2]代潔.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