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涂嶺蒙古族小學李龍花
合理利用多媒體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涂嶺蒙古族小學李龍花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直接影響著數學教育價值、目標與內容,同時也在不斷改變著數學的教學方式。如何利用多媒體這把利刃打造高效數學課堂呢?在教學中,可從巧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巧用多媒體,優(yōu)化探究過程;巧用多媒體,體驗知識生成做起。
小學數學多媒體高效課堂情境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由于受教學媒體的制約,教師往往只能通過講解、練習、鞏固的形式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影響。而多媒體技術能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于一體,為教學活動帶來豐富、直觀的教學體驗,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和課本控制的單一傳遞模式,實現(xiàn)了小學生、教師、信息之間的多向交流,使小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豐富的感性體驗,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異常高漲。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適時地把多媒體運用到課堂中,讓數學課堂更高效。
數學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值得教師精心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節(jié)課的開始階段教師如果要能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集中到課堂上來,那么這節(jié)課一定是一節(jié)高效的數學課。因此,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把學生的視、聽覺等神經調動起來,讓學生自覺、亢奮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在教學“分數大小比較”時,教師可運用動畫展現(xiàn)“唐僧師徒分西瓜”的故事來導入新課。屏幕上首先出示唐僧師徒在荒郊野嶺徒步而行,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們口干舌燥、眼冒金星。此時,孫悟空說:“師傅,天太熱了,我去找點解渴的東西來”,說完,一個筋斗云就不見了。不一會兒,孫悟空抱著一個又大又圓的西瓜回來了,說:“只有一個西瓜,師傅和沙僧吃1/5,八戒吃1/4,我吃1/6”。八戒一聽就立刻瞪起眼睛,很不高興地說:“好你個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怎么也得給我1/8或1/7,你自己卻最多!”話音剛落,悟空便大笑道:“呆子!”這時,教師抓住時機提出問題:“悟空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西游記》是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的故事,所以一下子就被生動的畫面、富有個性的人物對話所吸引,老師一提出問題,同學們便爭著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傻!”“他也真呆,自己分得最多還怨別人!”等等。緊接著,教師追問:“到底1/8、1/7是不是比1/4多呢?你能幫他進行大小比較嗎?”此時學生躍躍欲試,教師再趁機而入,因勢利導,揭示課題。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小學生在快樂、和諧的情境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自從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就打破了傳統(tǒng)的、單調呆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多媒體以其獨特的鮮明生動的音像等三維效果優(yōu)化著整個教學過程,引導著學生把一個個抽象的數學知識用動態(tài)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親身感受著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學生通過觀察與比較,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地深刻地、從質地里去學習數學知識,優(yōu)化了知識探究的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之一,利用多媒體制作“分月餅”的故事,可直觀展示分數的基本性質的要義。中秋節(jié)到了,猴王做了三塊大小一樣的月餅分給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塊,分給大猴子一塊。二猴子見到說:“太少了,我要兩塊?!焙锿跣χf:“我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庇谑呛锿醢训诙K月餅平均分成了八塊,二猴子拿到了兩塊月餅高高興興離開了。三猴子看到大猴子、二猴子都拿到了自己要的月餅,于是它更加貪婪了,說:“我要三塊月餅才夠飽?!焙锿跣α诵Π训谌龎K月餅平均分成了十二份,于是三猴子也拿到了它心怡的三塊月餅。這時教師趁機提出問題:“三只猴子誰吃月餅多呢?”伴隨著課件的演示,生動而又形象的故事更加吸引著學生,抽象的數學知識也變得更加形象與生動,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了分數基本性質的核心內容。
生活情境和已有經驗是學生學習新知的基礎與憑借,數學新知的構建必須依靠學生自身的已有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虛擬的場景,讓學生在自己的熟悉的生活情境里學習數學,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引導學生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數學的規(guī)律。
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這樣一個情景:小東一家有3口人,爸爸、媽媽和小東。一天,媽媽買了10個梨回來,媽媽先拿出1個梨,讓小東平均分成3塊,每人1塊;接著,又讓小東把剩下的9個梨平均分成3份,也是每人1份。緊接著,圍繞問題展開討論:①這兩次分有何共同點、不同點?②在兩次中,分別可以把什么當作單位“1”?③如果用分數表示,兩次分配中什么是相同的?④每人分到的是多少?如何用分數表示?⑤如何直接將10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這樣不僅順利地將具體形象的事物轉化成數理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體驗到了知識的形成,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調動了其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給數學課堂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