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趙永清
?
地方應用型本科土木類教師“雙師雙能”轉型探究
張潔趙永清
(湖南科技學院 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結合地方應用型本科土木類專任教師的特點和社會對土木類學生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的需求,闡述了地方應用型本科土木類專任教師“雙師雙能型”轉型的必要性,并提出提高引進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待遇;成立高校自身的檢測中心、監(jiān)理公司和設計院;鼓勵青年教師去當地建筑企業(yè)兼職;允許土木類教師在高校當地注冊職業(yè)資格證書并在注冊企業(yè)兼職等建議,以落實土木類專任教師雙師雙能型轉型和達到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求的土木類專業(yè)技術人才的目的。
地方應用型本科;土木類教師;雙師雙能
根據教發(fā)[2015]7號文件的決策部署,目前已有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積極向應用型本科高校轉變,伴隨這一轉型發(fā)展的需要,首當其沖的便是專任教師自身的轉型,由原先單一的理論教師向目前廣泛倡導的“雙師雙能型”教師轉變,尤其是土木類行業(yè),更需要一線的專任老師具備“雙師雙能”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培育出來的學生既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又具備良好的工作實踐能力。
“雙師型”教師這一概念,首先是在《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意見》中提出來的,旨在引導職業(yè)教育中教師向“雙師型”轉變,從而培養(yǎng)出能迅速勝任今后的職業(yè)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的教學目的。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是極強的實踐性的學科,要想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應用型人才,必須先擁有一支數量可觀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方能保證一方面勝任理論教學,另一方面可以游刃有余的對學生進行技能指導,讓學生既掌握專業(yè)理論知識,又能掌握施工一線的相關技術能力。
故而在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下,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更應積極思考土木類教師“雙師雙能”轉型探究,以適應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隨著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持續(xù)推進,近年來,不少教育工作研究者對地方應用型本科土木類教師“雙師雙能”轉型探究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1-7],然而,“雙師雙能”轉型過程中還存有不少問題和困難,如: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相對于綜合性大學來說,教師待遇不高,地理位置相對偏遠,這造成了在引進教師時,那些既有深厚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行業(yè)經驗的資深“雙師雙能型”教師不愿前來這些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為了彌補教師資源不足的問題,只好大量引進青年教師,而絕大部分青年教師幾乎是剛從高校走出來就直接走上了講臺,缺乏行業(yè)相關經驗和技能,僅僅具備專業(yè)的基本理論素養(yǎng),不利于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培養(yǎng)。
盡管現在很多地方應用型高校為了彌補在引進“雙師雙能型”教師資源的不足,積極將這些青年教師送到行業(yè)里去鍛煉,希望這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雙師雙能型”教師,然外部企業(yè)畢竟不是自己內部的企業(yè),部分企業(yè)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并沒有真正讓這些青年老師學到相關現場的一線的經驗和技能,僅僅給這些青年教師一些現場觀摩的機會罷了,很難收到預期目標。
為了盡可能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實踐技能,學校自身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如在校外建立實訓基地,在校內建立各類實驗室等,這在有限資源的前提下,確實培養(yǎng)了青年教師的部分實驗能力,可是土木和工管有很強的實踐性,很多技能和技術必須去了現場,才能學得會,這些模擬實驗充其量是讓大家熟悉一下現場施工工序罷了,熟悉一下簡單的材料性能,離現場真實建筑物受力性能具有極大地區(qū)別,很難讓這些青年老師真正掌握現場的建筑物的真實情況。此外由于學校資源限制,很難購置那些費用昂貴的實驗設備,如一臺1″級的精密全站儀動輒數十萬,一臺高精度電子水準儀亦到了10萬以上,大部分地方高??紤]的購置成本基本上是廉價的2″級全站儀和普通水準儀代替,更別說數百萬的整套GPS設備了,這樣那些精密的控制測量技術和變形觀測技術在硬件上已無法讓教師學會,從而難以滿足這一方面的雙師雙能型教師轉換的需要。
國家盡管鼓勵教師向雙師雙能型轉變,然在注冊時卻異常嚴格限制,無法讓教師注冊到公司中,成為公司中的一員,這讓那些老師難以與公司走到一塊,只能逐漸放棄注冊工程師資格考試,局限在校內里理論研究,越來越脫離于社會實踐需求,致使雙師雙能型轉變缺乏必要的平臺,僅僅淪為了一句空頭號召而已。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應用型本科土木類教師在“雙師雙能型”轉變的過程中,還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第一,提高引進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待遇。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地理位置偏遠的現狀,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客觀的事實,這個相對于大城市的綜合性大學已處于劣勢,但是為了引進那些經驗豐富、理論深厚的雙師雙能型資深教師,只好在待遇上稍加改善,如,改善住房環(huán)境,提高教師食堂用餐補貼標準,增加一些合理的獎金,提供一些必要的科研實驗室和附近兼職的機會,讓他們覺得學校把他們當作自己人進而知恩圖報和學有所用發(fā)揮他們的專業(yè)特長,從而引導他們長期留下來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應用型人才做貢獻,并且還可以帶動部分青年教師的“雙師雙能型”轉變。
第二,成立高校自身的檢測中心、監(jiān)理公司和設計院。鑒于外部企業(yè)多數情況下不愿真正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客觀現象,應用型本科高校完全可以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檢測中心、監(jiān)理公司和設計院,給在校的青年教師提供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程平臺。當然需要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教師只能以教學為主,以不影響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在本地區(qū)范圍內服務社會,加快青年教師“雙師雙能型”轉化。
第三,鼓勵青年教師去當地建筑企業(yè)兼職。除了繼續(xù)在校外建立實訓基地和在校內建立相應的實驗室外,還應當鼓勵有專業(yè)技術特長的青年專業(yè)教師在空閑時間里多去本地區(qū)工地現場走走,甚至去當地公司兼職,與他們融為一體,在施工現場上學習最新技術和經驗,進一步提升這類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技術滿足最新施工技術的需要,同時還可以接觸自己不太擅長的其他專業(yè)技術,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專業(yè)技術和施工經驗,提升“雙師雙能型”的能力。此外,還可以給其他年青教師學習現場技術的機會。
第四,允許土木類教師在高校當地注冊職業(yè)資格證書并在注冊企業(yè)兼職。在國家注冊資格審查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特殊考慮教師這一特定人群,土木類專業(yè)教師只要能保證正常的教學需要,不影響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可以允許這類人群將他們的職業(yè)資格證書注冊在他們的本地區(qū)的有關企業(yè),并在注冊公司兼職,也只有這樣當地公司才可能將這些青年教師當作公司的一員,才會真正去培養(yǎng)他們成為行業(yè)中精英,為他們公司服務和創(chuàng)造效益,不然,非親非故的背景下,很少會有公司愿意培養(yǎng)一個沒有任何行業(yè)經驗的青年教師為公司的骨干,最多就是給這些青年教師一些觀摩機會罷了,這不利于青年教師的雙師雙能型轉化。相反,國家在資格審查時對這一類青年教師特定人群適當放寬,允許其在當地企業(yè)注冊相關職業(yè)資格證書,讓他們一方面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一方面給他們進一步提升業(yè)務能力的機會,將有效的落實國家所鼓勵的雙師雙能型轉變,讓更多青年教師轉變?yōu)殡p師雙能型教師,這對社會急迫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地方應用型本科土木類教師只有成功轉變?yōu)殡p師雙能型教師,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出適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才能培養(yǎng)出為國家建設提供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文章正是基于這個目的,對地方應用型本科土木類教師“雙師雙能型”轉型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擴寬雙師雙能型轉變的途徑,給今后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專業(yè)“雙師雙能型”轉型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1]謝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fā)展背景下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9): 125-126.
[2]郭秋蘭,李小勇.基于工作崗位的土建類專業(yè)“雙師型”教師建設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6):197-199.
[3]秦捷.地方本科高校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研究[J].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2016,(2):135-137.
[4]董君,齊琳.關于建設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必要性[J].職教論壇,2009,(20):55-56.
[5]阮建湊,陳穎.應用型本科“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2):30-32.
[6]張莉.高校工程類“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路徑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5):55-56.
[7]肖平平.應用型高?!半p師雙能”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6,(8):118-119.
(責任編校:何俊華)
2016-06-20
湖南省教育廳教改課題資助項目(湘教通(2014)101-478)。
張潔(1989-),女,湖南永州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工程造價。趙永清(1985-),男,湖南永州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
G647.2
A
1673-2219(2016)10-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