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麗
杭州市腫瘤醫(yī)院 310002
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宮麗
杭州市腫瘤醫(yī)院 310002
◎ 壓瘡(pressure sores)又稱壓力性損傷,是位于骨隆突處,由醫(yī)療或其他器械導致的皮膚和/或軟組織局部損傷。一般表現(xiàn)為完整皮膚或開放性潰瘍,可能會伴有疼痛感。損傷是由強烈和/或長期存在的壓貨壓力聯(lián)合剪切力導致。軟組織對壓力或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會受到微環(huán)境、營養(yǎng)、關注、合并癥以及軟組織情況的影響。
◎ 根據(jù)有關文獻報道,一般醫(yī)院壓瘡的發(fā)生率為2.5-8.8%,脊髓損傷患者壓瘡發(fā)生率為25-85%,且8% 會導致死亡。老年住院患者壓瘡發(fā)生率為10-25%。每年約有6萬人死于壓瘡合并征。
◎ 局部組織持續(xù)受壓
1、臥床病人長時間不改變體位,局部組織受壓過大
2、使用石膏繃帶、夾板固定,襯墊不當,松緊不適宜
◎ 潮濕對皮膚的影響
皮膚經常受汗液、尿液、滲出液等刺激,使皮膚抵抗力下降,皮膚組織破損。
◎ 全身營養(yǎng)不良
1、全身營養(yǎng)不良和水腫病人,皮膚變薄,抵抗力減弱
2、營養(yǎng)攝入不足,蛋白質合成減少,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萎縮
3、受壓處缺乏肌肉和脂肪組織保護,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
◎ 1期:指壓不變白紅斑,皮膚完整
局部皮膚完好,出現(xiàn)壓之不變白的紅斑,深色皮膚表現(xiàn)可能不同;指壓變白紅斑或感覺、皮溫、硬度的改變,可能比觀察到皮膚改變更先出現(xiàn)。此期的顏色改變不包括紫色或栗色變化,因為這些顏色變化提示可能存在深部組織損傷。
◎ 2期:部分皮層缺失伴真皮層暴露
部分皮層缺失伴真皮層暴露。傷口床有活性、呈粉色或紅色、濕潤,也可表現(xiàn)為完整的或破損的漿液性水皰。脂肪及深部組織未暴露。無肉芽組織、腐肉、焦痂。該期損傷往往是由于骨盆皮膚微環(huán)境破壞和受到剪切力,以及足跟受到剪切力導致。該分期不能用于描述超市相關性醫(yī)療黏膠相關性皮膚損傷或創(chuàng)傷傷口。
◎ 3期:全層皮膚缺失
全層皮膚確實,??梢娭?、肉芽組織和邊緣內卷??梢姼夂?或焦痂。不同解剖位置的組織損傷的深度存在差異;脂肪豐富的區(qū)域會發(fā)展成深部傷口??赡軙F(xiàn)潛行或竇道。無筋膜、肌肉、肌腱、韌帶、軟骨和/或骨暴露。如果腐肉或焦痂掩蓋組織缺損的深度,則為不可分期壓力性損傷。
◎ 4期:全層皮膚和組織缺失
全層皮膚和組織缺失,可見或可直接觸及到筋膜、肌肉、肌腱、韌帶、軟骨或骨頭。可見腐肉和/或焦痂。常常會出現(xiàn)邊緣內卷,竇道和/或潛行。不同解剖位置的組織損傷的深度存在差異。如果腐肉或焦痂掩蓋組織缺損的深度,則為不可分期壓力性損傷。
◎ 不可分期:全層皮膚和組織缺失,損傷程度被掩蓋
全層皮膚和組織缺失,由于被腐肉和/或焦痂掩蓋,不能確認組織缺失的程度。只有去除足夠的腐肉和/或焦痂,才能判斷損傷是3期還是4期。缺血肢端或足跟的穩(wěn)定型焦痂不應去除。
◎ 深部組織損傷:持續(xù)的指壓不變白,顏色為深紅色,栗色或紫色
完整或破損的局部皮膚出現(xiàn)持續(xù)的指壓不變白深紅色、栗色或紫色,或表皮分離呈現(xiàn)黑色的傷口床或充血水皰。疼痛和溫度變化通常先于顏色改變出現(xiàn)。深色皮膚的顏色表現(xiàn)可能不同。這種損傷是由于強烈和/或長期的壓力和剪切力作用于骨骼和肌肉交界面導致。該期傷口可迅速發(fā)展暴露組織缺失的實際程度,也可能溶解而不出現(xiàn)組織缺失。如果可見壞死組織、皮下組織、肉芽組織、筋膜、肌肉或其他深層結構,說明這是全皮層的壓力性損傷(不可分期、3期貨4期)。該分期不可用于描述血管、創(chuàng)傷、神經性傷口或皮膚病。
◎ 壓瘡的預防
壓瘡預防的關鍵是消除其發(fā)生的原因,做到“六勤一好”,即勤翻身、勤觀察、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營養(yǎng)好,同時,要嚴格細致控制皮膚受壓情況,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和潮濕刺激,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進營養(yǎng)的攝入。
◎ 美國皮膚護理規(guī)程
1、評估壓瘡危險因素
2、評估皮膚是否完整及其皮膚動態(tài)變化
3、每2h翻身1次
4、保持床頭低于30°角
5、降低身體與床、椅之間解除表面的壓力
6、將肢體放置在特殊位置以支撐身體穩(wěn)定
7、保持皮膚清潔、光滑、干爽
8、避免骨突出處受壓
◎ 常用壓瘡預防與護理方法
1、充分認識壓瘡的好發(fā)部位、內外原因,以及各個分期的特點
2、從頭到腳皮膚檢查
一視:查看皮膚顏色和完整性及滲出液
二觸:觸摸皮膚彈性和壓瘡周圍水腫范圍
三量:測量皮膚變色區(qū)域或水泡或壓瘡面積及深度。
四斷:判斷壓瘡分期情況
五錄:記錄在專用表格上
3、勤翻身是預防壓瘡最有效、最關鍵的護理方法。一般沒1-2h翻身一次,如果發(fā)現(xiàn)皮膚變紅,則應每1h翻身一次,左右側臥、平臥、俯臥等交替進行,并用軟枕、氣枕、水枕、起點圈、海綿圈等墊在骨突出部位,以減輕壓力。坐輪椅的病人,可在足底放置一個海綿墊,臀部下放置軟枕或海綿墊,每15-20min變換重心1次,避免病人長時間坐輪椅。
4、正確進行按摩
平臥時,將手放入臀下,掌心向上向下均可,按摩皮膚5min,每20min充分一次。左、右側臥時,側身要側到位,半平半側應用軟枕支撐腰背部,對皮膚顏色、溫度、質地正常的受壓部位,可用 50%紅花究竟倒入掌心,兩側由輕到重再到輕地按摩5-10min。如果發(fā)現(xiàn)皮膚變紅,則不宜進行皮膚按摩,可采用懸空壓紅部位,半小時左右皮膚顏色可恢復正常。
5、床褥、床單干燥
臥床病人的床褥要透氣,軟硬適中,吸水性好,可采用卵窩形的氣墊床、高密度海綿床等。床單應為純棉,并且保持平整、干燥、清潔,及時更換床單,以避免損壞皮膚。
6、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每天溫水擦浴1-2次,擦洗時采用刺激性低的清潔劑,動作要輕柔。對易出汗的腋窩、腹股溝部位,可用小毛巾隨時擦拭。為防止皮膚損傷,可在局部撲嬰兒爽身粉。大小便失禁者,及時洗凈肛周皮膚,涂上嬰兒護臀粉,防止肛周和會陰部糜爛、濕疹。熱敷時,水溫應在50°,并根據(jù)皮膚情況更換位置,防止燙傷,熱敷時間一般為30min;冰敷時,放置時間不可過長,以10-30min為宜。
7、加強營養(yǎng)
給予病人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鋅元素的飲食;食用植物油、新鮮蔬菜和粗纖維食物等,以潤腸通便;多飲水或果汁,以免答辯干燥;必要時,可少食多餐,以利消化吸收;伴有消化不良、長巖、腹瀉、便秘的病人,宜多食用酸奶。同時,還要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控制糖尿病等壓瘡易發(fā)危險因素。
8、可疑的深部組織損傷
在取得病人及家屬同意的前提下,明確可能存在的深部傷害,并進行謹慎處理。早期可使用水膠體敷料,使表皮軟化,自溶性清創(chuàng),同時,密切觀察傷口變化。嚴謹強烈和快速的清創(chuàng)。
9、保持室內通風
病人的居室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確保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并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高熱易導致褥瘡迅速擴大或愈后復發(fā)。
10、健康教育管理
對病人及家屬或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管理,主要內容包括壓瘡形成原因、危險因素;全身營養(yǎng)的重要性及營養(yǎng)計劃的執(zhí)行;皮膚清潔干燥的重要性及皮膚護理要點;臥位放置及翻身技巧,以及減壓墊的作用。
11、心理護理
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狀況,隨時進行評估,并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輕松,以促進康復。
R473.6
A
1672-5018(2016)09-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