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戩 王宇晗
·康復醫(yī)療·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通過盆底肌肉訓練的臨床康復效果考察
孫志戩 王宇晗
目的探究盆底功能障礙性患者通過盆底肌肉訓練的臨床康復效果。方法7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體操訓練,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體操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盆底肌肉訓練。觀察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復情況,對比分析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及臨床總有效率。結(jié)果實驗組患者治療顯效7例,有效2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0%;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4例,有效1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0%。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祻陀柧毢?兩組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且實驗組患者改善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通過盆底肌肉訓練可以改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的盆底肌力,提高患者的臨床有效率,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盆底功能障礙;盆底肌肉訓練;臨床康復效果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婦科中的一種常見病,病因主要是盆底保護系統(tǒng)遭破壞,從而使盆底組織功能異常。易發(fā)人群包括產(chǎn)后及絕經(jīng)期女性,尤其以中老年女性最為常見。其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一組盆腔支持結(jié)構(gòu)缺陷或退化、損傷及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活健康[1]。目前手術治療已成為臨床上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療效確切、并發(fā)癥少的特點,在臨床上應用廣泛[2]。但是,康復護理也已成為術后恢復必不可少的方式,本文主要探究盆底肌肉訓練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的臨床康復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本院治療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實驗組患者年齡(44±11)歲;對照組患者年齡(43±12)歲。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體操訓練,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體操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盆底肌肉訓練。采用法國 PHENIX 盆底肌肉康復系統(tǒng)進行盆底肌肉訓練。主要操作為: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在患者陰道內(nèi)放置探頭,叮囑患者進行提肛以及收縮陰道的動作,如此重復,同時記錄患者盆底肌收縮以及舒張時的肌電圖值。2次/周,20~30min/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后的臨床總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療前后盆底肌力。
1.4 療效評定標準[3]經(jīng)康復訓練后,患者的盆底肌肉能夠完全收縮,并且持續(xù)對抗≥5 s即為顯效;患者盆底肌肉也能夠完全收縮,持續(xù)對抗2~4 s,即為有效;患者患者的盆底肌肉完全不收縮或僅能收縮1次,同時持續(xù)時間≤1 s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盆底肌力檢測指標[4]:根據(jù)患者肌肉收縮質(zhì)量、收縮次數(shù)及收縮時間分為 0~5 級,肌力 < 3級為表現(xiàn)異常。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經(jīng)過康復訓練后,實驗組患者治療顯效7例,有效2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0%;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4例,有效1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0%。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康復訓練前后盆底肌力比較 康復訓練前,兩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3級??祻陀柧毢?兩組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且實驗組患者改善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康復治療前后盆底肌力比較[n(%)]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婦科中中老年女性患者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主要對女性患者的膀胱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影響排尿過程,臨床主要表現(xiàn)包括盆腔器官脫垂、大小便失禁、陰道松弛以及性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zhì)量[5]。
盆底功能性障礙患者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方式對盆底功能障礙性患者進行治療,其中盆底重建術是一種最常見的手術方式,主要是通過對于松弛的組織進行懸吊、修補,并采用對人體無傷害的材料代替原有的病損組織,重建盆底組織架構(gòu)。具有術后控尿效果好,不易復發(fā)的優(yōu)勢,近年來已得到患者與醫(yī)生的逐漸認可[6]。
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盆底肌鍛煉、生物反饋療法以及電刺激療法,臨床上對于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礙性疾病通常以盆底肌肉訓練為主。盆底肌肉訓練能夠提高肌肉活力、修復受損的盆底肌肉群、改善陰道松弛、在不同程度上緩解尿失禁。隨著女性患者的年齡增長,其盆底肌肉也會越來越松弛,會引發(fā)更嚴重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因此盆腔肌肉訓練對患者越來越重要[7]。
本實驗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經(jīng)過康復訓練后,實驗組患者治療顯效7例,有效2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0%;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4例,有效1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0%。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祻陀柧毢?兩組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且實驗組患者改善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盆底肌肉訓練能夠提高盆底肌肉活力,有效提高臨床有效率,對盆底功能障礙性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康復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洪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康復治療的評價.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chǎn)科,2016,8(8):1-2.
[2]朱小秀.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康復鍛煉的護理.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2,30(5):195-196.
[3]鞠慧影.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采用盆底肌肉訓練的康復效果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1):45-46.
[4]Unger CA,Weinstein MM,Pretorius DH.Pelvic floor imaging.Obstetrics & Gyne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1,38(1): 2343.
[5]單詠梅.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的臨床治療觀察.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4):65-66.
[6]米建鋒,梁桂玲,勞東玲,等.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聯(lián)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220例療效觀察.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8):19-20.
[7]賴曉嵐,陳茜,楊衛(wèi)萍.產(chǎn)后婦女盆底肌力情況及康復效果分析.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4,35(3):28-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125
2016-10-19]
123000 遼寧省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