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恒,劉 亞
(湖南工業(yè)大學 體育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8)
里約奧運周期世界羽壇競爭格局分析
羅 恒,劉 亞
(湖南工業(yè)大學 體育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8)
運用文獻資料、錄像觀察、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分析里約奧運周期內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和奧運會羽毛球賽事情況,揭示世界羽壇競爭格局。結論:里約奧運周期內,我國羽毛球隊的統(tǒng)治力急劇下降,世界羽壇進入“戰(zhàn)國時代”;西方羽毛球復蘇,亞歐競爭差距呈縮小之勢;單項競爭“群雄爭霸”,呈多極化發(fā)展之勢。
奧運周期;世界羽壇;競爭格局
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結束至2016年里約奧運會為里約奧運周期,在4年的奧運周期內一共舉行了4次世界羽毛球重大單項賽事,2013-2015年舉行了第20屆、第21屆、第22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我國羽毛球隊分別獲得了2金、3金、3金的成績,傳統(tǒng)強項女子單打連續(xù)三屆無緣冠軍;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我國羽毛球球隊僅收獲了2枚金牌和1枚銀牌。自1992年以來,中國女雙從未缺席過奧運會羽毛球女雙決賽,更是從1996年壟斷了該項目的金牌,然而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我國女雙和女單項目顆粒無收,同時3枚獎牌的成績更是創(chuàng)造了我國羽毛球隊奧運會歷史上的最差成績。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包攬羽毛球項目的全部5枚金牌,到2016年里約奧運的3枚獎牌,這說明在里約奧運周期內,有“夢之隊”之稱的中國羽毛球隊的統(tǒng)治力出現(xiàn)了嚴重下降。在2014年世界羽聯(lián)調整了奧運會羽毛球參賽資格后,面對世界各國強隊和高手挑戰(zhàn)的情形下,回顧和梳理里約奧運周期世界羽毛球發(fā)展過程及其發(fā)展趨勢,對于展望下一個奧運周期我國羽毛球隊的發(fā)展方向,規(guī)劃和備戰(zhàn)2020年東京奧運會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里約奧運周期世界羽毛球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我國羽毛球隊的發(fā)展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梳理與世界羽毛球相關的現(xiàn)有研究成果,以“世界羽毛球”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wǎng)(CNKI)檢索了2012年-2016年期間的相關文獻,獲得相關文獻21篇,其中具有高度相關的5篇;在新浪體育網(wǎng)站查閱了第20屆、21屆、22屆羽毛球世錦賽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羽毛球賽的比賽成績,并閱讀相關的羽毛球專著。通過對現(xiàn)有文獻的梳理,掌握世界羽毛球相關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為本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2.錄像觀察法
觀看2013年-2016年間的第20屆、21屆、22屆羽毛球世錦賽及2016年里約奧運會羽毛球賽的錄像,并分析和記錄各國參賽運動員的戰(zhàn)術安排及場上表現(xiàn),對里約奧運周期世界羽毛球的發(fā)展趨勢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EXCEL辦公軟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對世界各國在里約奧運周期內的世界羽毛球大賽的獲獎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更好的了解里約奧運周期世界羽毛球的競爭格局及發(fā)展的方向。
(一)中國隊的統(tǒng)治力急劇下降,世界羽壇進入“戰(zhàn)國時代”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隊首次包攬了羽毛球項目的全部5枚金牌,同時也是自羽毛球運動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后,首次有國家包攬該項目的所有金牌。古語有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羽毛球隊遭遇“滑鐵盧”。在里約奧運會上,中國羽毛球球隊僅收獲了2枚金牌和1枚銀牌。盡管中國隊依舊位于獎牌榜榜首,但由表1不難看出,中國隊的“統(tǒng)治地位”在里約奧運周期內出現(xiàn)了急劇下滑,獎牌數(shù)由8枚直線下降到3枚,而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則呈異軍突起之勢,由廣州世錦賽的0枚獎牌和1枚銀牌到里約奧運的1金1銅和3枚銀牌的成績,展現(xiàn)出了強勁上升勢頭。老牌勁旅韓國、丹麥、印尼以11枚、9枚、7枚的總獎牌數(shù)位居獎牌榜第2、3、4名,依舊保持著對中國隊的威脅。此外,印度、西班牙、泰國等新銳球隊在世界羽壇的地位將逐步上升,西班牙連續(xù)三次世界大賽收獲1枚金牌,保持著對女單項目的統(tǒng)治地位。2016年里約奧運會,共有9個國家分享了羽毛球項目的獎牌,其分布更為廣泛,這些國家的出色表現(xiàn)大大削弱了中國隊的整體實力,中國羽毛球“夢之隊”的美名已不復存在,世界羽壇真正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戰(zhàn)國時代”。
表1 2013年-2015年3屆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羽毛球賽獎牌分布情況[8]
(二)西方羽毛球復蘇,亞歐競爭差距呈縮小之勢
現(xiàn)代羽毛球運動起源于英國,20世紀上半葉,羽毛球運動在歐美迅速發(fā)展。英國、丹麥以及美國等國家的羽毛球運動技術水平進步很快。[2]但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羽壇進入了“亞洲時代”,以至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亞洲選手一直占據(jù)了世界羽毛球的優(yōu)勢地位,從而形成了“亞強東弱”的競爭格局。由圖1可知,歐洲國家所獲獎牌比例由10%上升到里約奧運會的近30%,共獲得了1金、1銀、2銅的佳績。西班牙小將馬林連續(xù)兩屆世錦賽奪得女單冠軍,并在里約奧運會獲得的了個人第一塊奧運金牌。此外,傳統(tǒng)強隊丹麥隊也展現(xiàn)了復蘇勢頭,男雙、女雙以及男單項目都具有較強的奪金實力,1994年出生的小將阿薩爾森成長速度較快,并在里約奧運會銅牌爭奪戰(zhàn)中戰(zhàn)勝林丹,獲得了個人第一塊奧運獎牌。另外英國男雙組合在里約奧運會表現(xiàn)驚艷,收獲一枚銅牌,也創(chuàng)造了英國在該項目上的最佳戰(zhàn)績?,F(xiàn)在的歐洲球員身材勻稱,諸如馬林、阿薩爾森以及伊萬若夫等球員,技術和步法已經(jīng)完全亞洲化,從打法的先進性來看,不僅消除以往的劣勢,而且大有取而代之的勢頭。可見,在里約奧運周期內,以丹麥、西班牙、英國為首的西方羽毛球整體呈現(xiàn)了復蘇之勢,亞歐競爭差距逐漸縮小,在下一個奧運周期,歐洲羽毛球將對中國,乃至亞洲羽毛球的霸主地位產(chǎn)生較大的沖擊。
圖1 2013年-2015年3屆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羽毛球賽亞、歐國家所獲獎牌情況[3]
(三)單項競爭“群雄爭霸”,呈多極化發(fā)展之勢
1.女子單打格局
女子單打是我國的傳統(tǒng)強項,在1983年-2011年間舉辦的17次羽毛球世錦賽上,我國獲得了其中的15女單枚金牌,僅有的兩次失手還要追溯到1993年的伯明翰世錦賽和1990年的哥本哈根世錦賽。[4]然而進入里約周期后,面對世界各國強隊和高手挑戰(zhàn)的情形下,中國女單顯得有些猝不及防。由表2可知,在2013年-2105年三屆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羽毛球賽中,中國隊只收獲了17枚獎牌中的2枚銀牌,占總獎牌數(shù)的13%,位列獎牌榜第4位,爭金實力下降明顯。在里約奧運周期內,西班牙和泰國隊瓜分了女單項目的4塊金牌,其中西班牙的小將馬林,以其“蠻不講理”的男性化打法連續(xù)兩屆榮膺世錦賽冠軍,在里約奧運會半決賽中以2:0擊敗了中國女單頭號種子李雪芮,決賽中以2:1凈勝13分的優(yōu)勢戰(zhàn)勝了印度小將辛杜,成為了史上第二個贏得奧運單打冠軍的非亞洲球員。此外,辛杜、內瓦爾領銜的印度女單也展現(xiàn)了不俗的實力,共收獲2銀2銅,以4塊獎牌的成績位列總獎牌榜第一位,占總獎牌數(shù)的27%。近年來1995年出生的日本小將奧原希望表現(xiàn)搶眼,接連奪得2015年世界羽聯(lián)總決賽和2016年全英公開賽的女單冠軍,并在里約奧運賽場上收獲一枚銅牌??梢?,里約奧運周期內,中國女隊的領先優(yōu)勢蕩然無存,西班牙在女單項目上異軍突起,印度、日本、泰國以及韓國的上升勢頭強勁,90后運動員成為了羽毛球女子單打項目競爭的主角。
表2 2013年-2015年3屆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羽毛球賽女單獎牌分布情況[5]
2.男子單打格局
男單金牌被認為是羽毛球五個單項中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因為它代表一個國家在羽毛球項目上的最高水平。近年來,男子單打已發(fā)展成我國羽毛球隊的重點奪金項目。在2006—2013年的間的6次世錦賽和2屆奧運會中,林丹7次折冠,其中2010年的世錦賽冠軍被隊友陳金奪得。由表3可知,里約奧運周期內,我國頭號男單選手諶龍已成功接棒林丹,連續(xù)兩次摘得男單世界錦賽桂冠,在里約奧運會上,以僅丟一局的高姿態(tài)奪得個人首枚奧運金牌,展現(xiàn)出了超高的競技狀態(tài)。馬來西亞名將李宗偉首次在世界大賽上戰(zhàn)勝林丹,但卻不曾想在決賽時以0:2敗給了諶龍,再度與冠軍失之交臂。連續(xù)四次世界大賽闖進決賽,四次都是收獲了1枚銀牌,也因此成為了球迷心中的“無冕之王”。此外,丹麥小金童阿薩爾森實力不容小覷,22的歲年輕小將接連戰(zhàn)勝了斯科特-埃文斯和英國選手拉吉歐申,并在銅牌爭奪戰(zhàn)中戰(zhàn)勝林丹,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收獲了一枚銅牌,上升勢頭強勁,在下一個奧運周期將對中國隊男單的領先優(yōu)勢產(chǎn)生較大沖擊。另外,日本的小將桃田賢斗、印度的蘇吉亞托以及越南選手阮天明都有較強沖擊獎牌的能力,在過往的三屆世錦賽上也都有獎牌入賬??梢姡澜缒袉纬尸F(xiàn)出中國、馬來西亞、丹麥“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
3.女子雙打格局
在1983年-2015年的羽毛球世錦賽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國在女子雙打項目上共獲得19次冠軍,展現(xiàn)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的絕對優(yōu)勢地位。由表3可知,中國女雙隊伍在里約奧運周期內的4次大賽上共取得了3金1銀1銅的佳績,但遺憾的是未能在里約奧運會上奪得獎牌。受傷病和兼項等因素的困擾,中國隊放棄了原有的兩對冠軍組合,派出了于洋/唐淵渟和駱贏/駱羽去沖擊里約奧運的女雙獎牌,但因于洋/唐淵渟配對時間較短,兩人的配合和戰(zhàn)術思想很難達到較高的契合度,而另一對雙胞胎組合則由于自身打法單一,并不具備超強的實力,所以結果也在情理之中。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日本“松糕”組合松友美佐紀/高橋禮華晉升為新科奧運冠軍,其連貫性和節(jié)奏的一致性非常高,接連戰(zhàn)勝韓國的鄭景銀/申升瓚和彼得森/朱爾奪得冠軍,打破了中國隊在女雙項目上的壟斷格局。此外,韓國隊的鄭景銀/申升瓚上升勢頭強勁,里約奧運會的銅牌爭奪戰(zhàn)中,以耗時39分鐘直落兩局,戰(zhàn)勝中國隊的于洋/唐淵渟奪得一枚銅牌??梢?,隨著中國隊的冠軍組合于洋/王曉理、田卿/趙蕓蕾因傷病等原因相繼拆對,中國隊的優(yōu)勢已不復存在,世界女雙呈現(xiàn)出日、韓、丹、中、印尼5國運動員群芳爭艷的格局。
4.男子雙打格局
從當今世界羽毛球5個單項最高水平的角逐來看,速度快、觀賞性強且實力最為接近的莫過于男雙。世界優(yōu)秀羽毛球男子雙打運動員彼此間打法迥異、實力接近,互有勝負。[6]由表2可知,在2013年-2015年的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上,共有三個國家獲得了男子雙打的冠軍,7個國家分享了男雙獎牌,總體上呈現(xiàn)出群雄爭霸的格局。印尼組合阿山/塞蒂亞萬在里約奧運周期內勇奪兩枚世錦賽金牌,被視為里約奧運男雙金牌最有力的爭奪者。然而在里約奧運小組賽接連敗給日本的遠藤大由/早川賢一和中國的劉小龍/邱子瀚,無緣八強。丹麥老將鮑伊/摩根森受傷病等因素的困擾,連續(xù)兩次世界大賽無緣四強,爭金能力大打折扣。在里約賽場上,馬來西亞的吳蔚升/陳蔚強表現(xiàn)搶眼,以兩個2:1的比分相繼淘汰了韓國的李龍大/柳延星和中國組合柴彪/洪偉,最終收獲了一枚銀牌。男雙一直是中國羽毛球隊的軟肋,隨著12年倫敦奧運會男雙冠軍“風云”組合蔡赟/傅海峰的拆隊重組,中國隊男雙水平更是處于弱勢。但就是這么一支不被看好的隊伍,在里約奧運會上表現(xiàn)神勇,張楠/傅海峰在1/4決賽中挽救3個賽點,戰(zhàn)勝韓國強檔金基正/金沙朗挺進四強,最終摘得男雙桂冠。此外,傳統(tǒng)的雙打強國韓國隊依然保持著較強的獎牌競爭力,共獲得了1金1銀3銅的成績??梢?,男子雙打呈現(xiàn)出中、韓、印尼、馬來西亞四強爭霸的競爭格局。
5.混合雙打格局
在已舉辦第1屆至第19屆羽毛球世錦賽中,混合雙打是5個單項中奪冠國家數(shù)最多的一個,共有6個國家曾問鼎金牌,且各國的實力相差不大,尤其是中、韓、丹、印尼4國勢均力敵,競爭激烈。[7]然而,進入里約奧運周期以來,韓國和丹麥的在混雙項目上爭金實力稍有下降,都只獲得1枚銅牌(表3),丹麥更是在15年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上兩度無緣八強。印尼和中國旗鼓相當,分獲兩枚金牌,但中國整體實力占優(yōu),獲得了15枚獎牌中的9枚。里約奧運會,中國隊派出了12年倫敦奧運會和14年世錦賽該項目的冠亞軍得主張楠/趙蕓蕾和徐晨/馬晉,兩對組合雙雙闖入4強,但均都無緣決賽,只收獲1枚銅牌。印尼組合艾哈邁德/納西爾在里約奧運周期內共獲得2枚金牌1枚銅牌,在里約賽場上更是以場均只失24.8分,一局未丟的超高競技狀態(tài)奪得冠軍。此外,馬來西亞吳柳瑩/陳炳順在里約賽程上表現(xiàn)搶眼,以2:0淘汰徐晨/馬晉晉級決賽,但是最終由于實力懸殊,不敵艾哈邁德/納西爾,收獲一枚銀牌??梢?,里約奧運周期內,中國與印尼的混雙優(yōu)勢較為明顯,馬來西亞、韓國以及丹麥各占據(jù)一席之地。
表3 2013年-2015年3屆世錦賽和里約奧運會羽毛球賽各單項獎牌分布情況
里約奧運周期世界羽壇競爭格局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我國羽毛球隊的統(tǒng)治力急劇下降,世界羽壇進入“戰(zhàn)國時代”;西方羽毛球復蘇,亞歐競爭差距呈縮小之勢;單項競爭“群雄爭霸”,呈多極化發(fā)展之勢。里約奧運周期內,中國在女單項目上的領先優(yōu)勢蕩然無存,西班牙異軍突起,印度、日本、泰國以及韓國的上升勢頭強勁;丹麥的男單上升勢頭強勁,呈現(xiàn)出中國、馬來西亞、丹麥“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中國女雙“一枝獨秀”的局面已不復存在,呈現(xiàn)出多國運動員群芳爭艷的格局;馬來西亞男雙異軍突起,與中、韓、印尼呈現(xiàn)出四強爭霸的格局;中國與印尼的混雙優(yōu)勢較為明顯,馬來西亞、韓國以及丹麥各占據(jù)一席之地。
[1]國際羽聯(lián).國際羽聯(lián)官方網(wǎng)站[EB/OL].[2015-08- 17].http://www.bwf badminton.org/.
[2]肖 杰.羽毛球運動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2-8.
[3]國際羽聯(lián).國際羽聯(lián)官方網(wǎng)站[EB/OL].[2015-08-21].http://www.bwf badmint on.org/.
[4]林 清.2013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競爭格局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1):71-74.
[5]國際羽聯(lián).國際羽聯(lián)官方網(wǎng)站[EB/OL].[2015-08-17].http://www.bwf badminton.org/.
[6]黃 海.世界優(yōu)秀羽毛球男子雙打運動員技戰(zhàn)術運用的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5:3-4.
[7]李 軍,李 蓉.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競爭格局與中國羽毛球隊備戰(zhàn)策略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14,33(7):584-587.
[8]國際羽聯(lián).國際羽聯(lián)官方網(wǎng)站[EB/OL].[2015-08-21].http://www.bwf badminton.org/.
責任編輯:李珂
Analysis of World Badminton Competition in Rio Olympic Period
LUO Heng,LIU Y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
In 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video observation,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Rio Olympic cycle in the world badminton championships and Olympic badminton tournament,it revealled the world badminton competition.The result showed that China badminton team's dominance declined sharply and the world badminton enter the"Warring States period"in Rio Olympic cycle;Western Europe badminton got recovery and competition gap was narrowed;the individual competition was"Warlords hegemony"as well as multi polar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was showed.
Olympic period;world badminton;competition pattern
G847
A
1674-117X(2016)06-0117-05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6.022
2016-11-18
羅 恒(1990-),男,湖南郴州人,湖南工業(yè)大學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體育管理學;劉 亞(1989-),女,湖南郴州人,湖南工業(yè)大學碩士生,研究方向為運動人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