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萍
(河北省遷西縣林業(yè)局,064300)
河北遷西老齡板栗園更新技術
李艷萍
(河北省遷西縣林業(yè)局,064300)
板栗樹是典型的深根性喬木樹種,壽命長,樹冠高大。自然生長的板栗樹,樹高可在10米以上,20世紀70年代以前栽植的板栗樹都屬于這種類型,這些樹均已進入老年階段,效益不高,管理難度大,主枝主干破損嚴重,木質腐朽,每年修剪均有摔傷人的事情發(fā)生。但由于這些老齡栗園都栽植在土層較厚的溝谷和緩坡地帶,增產潛力很大,因此改造利用好這些老栗園是非常必要的。在生產實踐中,我們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并積累了很多經驗,取得了可喜成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 選用優(yōu)良品種
選擇經過省級以上技術部門的鑒定,抗旱、抗寒、抗逆以及高產優(yōu)質、在生產中廣泛得到果農和市場認可的優(yōu)良品種。
1.2 接穗采集、保存和高接
接穗采集,配合冬剪,從生長健壯、抗病蟲的優(yōu)良品種樹上采集接穗,將接穗剪成長15厘米,取工業(yè)用蠟處理接穗,當蠟液溫度在80~85℃時,對接穗進行蠟封處理,蘸蠟的時間越短越好。石蠟的溫度始終保持在80~85℃,溫度過高,易燙傷接穗芽;溫度過低,溶蠟在接穗表面過厚,易出現(xiàn)裂痕脫落。將蠟封的接穗每100條捆成1梱,做好標記,裝在塑料袋內,每袋裝3000~4000條,扎嚴袋口,放在地下窖內,溫度保持在5~6℃下,隨時備用。大樹高接部位較高,春季風大,接穗易失水,蠟封接穗可有效保持接穗水分,提高成活率。在河北省遷西縣嫁接時間在4月中下旬板栗樹發(fā)芽前,展葉后嫁接的新梢生長衰弱,結果晚。
1.3 高接
鋸除高接樹過多的輔養(yǎng)枝和無效枝,整出砧木樹形,從主側枝的前端3~4年生處剪掉,在余下的枝干兩側每隔30~50厘米處輪替嫁接接穗,10年生的栗樹一般嫁接10~20個接穗。
高接采用插皮腹接,接穗削面要平滑,長度6~7厘米,接穗削好后立即插到砧木的接穗槽中。在華北南部栗產區(qū),最上端的接穗要接在枝干的南面,前面要留出60~70厘米的活支柱,以便接穗成活后綁縛新梢。如果接在枝干的北面,南面的韌皮部極易受日灼。接穗成活后要保留多于接穗1~2倍的萌蘗,以保持樹上與樹下的平衡,減少新梢被風吹折,分散樹體養(yǎng)分。使嫁接新梢生長量在50~60厘米,不但嫁接當年結果,第2年樹勢生長中庸,產量也比接穗用量少和不留萌蘗的樹高30%~50%。在大樹高接中,凡是接穗用量過少,砧木回縮過重的樹,嫁接當年枝條生長量達到1.5~2米,第2年抽生的結果枝全在枝條頂端,樹冠高,產量低。
嫁接后所留下的較大的鋸口,都要涂抹油漆或843殺菌劑,避免腐爛。嫁接后的活支柱,第2年一定要從接口以上去除,以便接口盡快愈合。
1.4 高接后管理
當接穗新梢長到30~40厘米時,把其綁縛在活支柱上,同時進行新梢摘心去葉處理,增加分枝量。對于成活后就出現(xiàn)雄花的新梢,無論枝條長短,從雄花以上4~5片葉處摘心。
發(fā)現(xiàn)病蟲為害及時噴藥防治,在金龜子和栗實象甲發(fā)生嚴重的栗園,接穗套塑料袋,接穗成活后將塑料袋頂端撕開1個口,避免新梢日灼。
有些老化栗園嫁接改造在經濟上已不合算,應采取更新辦法進行改造,為了保持一定的生長效益能力,更新前應培育好接班樹,待接班樹結果后,逐年砍掉老樹,培育接班樹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幾點:
2.1 培育根蘗苗
一般老栗園由于樹體老化,基部易萌生根蘗,這些根蘗由于借助母樹龐大的根系,生長旺盛,樹體生長快,易成形。選擇好根蘗苗進行培育,并適時進行嫁接,很快結果。達到一定程度時,砍掉母樹,達到更新的目的。
2.2 栽植接班樹
老栗園一般樹下空間較大,老齡樹枝梢萎縮,樹下有一定光照條件,在園內栽植幼樹或其他栗園間伐的小樹,新栽樹必須高標準整地,挖大坑,為新樹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立地條件,栽植時施足底肥,讓幼樹盡快成長,及時嫁接優(yōu)良品種,使幼樹盡快結果,形成接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