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國需
一家三代都愛讀《山海經(jīng)》
●豐國需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得主、著名故事作家豐國需
在微信上看到《山海經(jīng)》雜志發(fā)布征集舊書啟事,不由打開了我記憶的閘門,想起了很多往事……
我是《山海經(jīng)》主編陳德來老師引我走上故事創(chuàng)作道路的。1974年,在陳老師的精心輔導下,拙作《漁場新苗》參加了在臨安于潛舉辦的“杭州市革命故事賽講會”,從此,愛上了故事,愛上了民間文學。
記得好像是在1980年的年底,我在《浙江日報》上看到了一則啟事,說是我省民間文藝研究會要創(chuàng)辦一本民間文學刊物,向全社會廣泛征集刊名。我當時十分興奮,因為當時民間文學的發(fā)表園地很少,有一本新刊物問世,而且又是本省的刊物,感覺格外親切。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也撰了個名去應征了。
記得我撰的名是《錢江潮》,既大路又大興。等到刊名征集的結果出來,《山海經(jīng)》三個字使我眼前一亮,服氣得五體投地。不知是參與征名的緣故,還是陳老師對我的厚愛,我收到了一期《山海經(jīng)》的創(chuàng)刊號,從此,閱讀《山海經(jīng)》成了我業(yè)余時間的一種享受。并且慢慢地從讀者成為作者,幾十年來,參與了無數(shù)次《山海經(jīng)》所舉辦的各類活動,與《山海經(jīng)》結下了不解之緣。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那本《山海經(jīng)》的創(chuàng)刊號找不到了。但是,1997年,我父親去世后,我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居然發(fā)現(xiàn)了一本1981年的《山海經(jīng)》合訂本,那是一本縮印本,含創(chuàng)刊號在內(nèi)。我當時十分激動,一方面自己那本創(chuàng)刊號找不到了,可卻在父親的遺物里得到了彌補,另一方面想不到父親他也喜歡看《山海經(jīng)》……
那年,我兒子剛上初一,從那時起,我便有意識地引導兒子也看《山海經(jīng)》,一家三代人都成了《山海經(jīng)》的忠實讀者。
如今父親作古已近20年,但他留下的那本《山海經(jīng)》合訂本,我依然還保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