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平
(江西省上饒縣中學)
談如何激活高三物理復習課
◆吳橋平
(江西省上饒縣中學)
物理是一門結(jié)合實際及實驗的學科,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一特征,可以把生活中、實驗中的實例搬到課堂教學中來,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都有裨益。
高三復習 物理素養(yǎng) 課堂教學
高三復習課很重要,上高三課的每一位教師都巴不得一分鐘能當兩分鐘用,為了增大課堂的容量,讓學生接受更多知識,老師也就在課堂上大唱主角。教師是用心是良苦,然而脫離了學生實際而且又缺少學生的參與的這種單向灌輸課堂教學方法往往不被學生認同。臺上,教師口若懸河;臺下,學生昏昏欲睡。臺上,老師激情四射,臺下,學生卻云里霧里。所以如何激活課堂,是高三老師必須要思考和去做的,基于此,我們在物理復習課部分課堂教學中作了探索,把實驗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引入課堂,并取得較好的激活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
上實驗復習課時,由于學生在新課學習時學生已經(jīng)在實驗室完成,所以接下來的復習一般方法是:教師將實驗作為一個單純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引導學生回顧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數(shù)據(jù)分析和處理、誤差分析、注意事項等。再結(jié)合一些例題加以分析,以加深學生對原理的理解。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知識講授法雖然對學生全面掌握知識有效,然而在實驗技能、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物理素養(yǎng)方面的形成卻不夠,而且課堂氣氛也非常沉悶,學生也只能拼命死背實驗了針對這些現(xiàn)狀,我們便嘗試引入部分實驗操作做演示,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開動腦筋,鞏固知識。如復習“用多用表探測黑箱”這一實驗時,在組織學生自主復習完相關(guān)知識后,我們將多用表、待測電阻兩只(20歐、10千歐)拿出,先把多用表投影到屏幕上,提醒學生觀察表盤的構(gòu)造以及刻度盤的刻度,然后教師演示測這倆個待測電阻的阻值。有些步驟自己可以故意出錯,完成后要求學生將操作過程不正確的地方指出來。這樣不僅能激活課堂氣氛,并能讓學生眼、口、手、腦并用,把背實驗知識變成主動鉆研實驗知識了??梢匀〉昧己玫慕虒W效果。
物理習題(或試題中),有些情景會結(jié)合相關(guān)物理模型。雖然有些模型生活中較常見,但學生平時往往不太注意觀察,對其中的物理現(xiàn)象了解不深,解題還有一定困難。如果講題中能給學生提供相關(guān)的物理模型進行分析,有助于學生對其中物理知識的理解到位,在教學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習題源自于物理現(xiàn)象。物理現(xiàn)象來自于生活現(xiàn)象,有些物理習題本身是一個物理實驗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教學契機,指導學生進行邊講邊演練。
學生想做這些小實驗過程中,思考著題目里的物理規(guī)律。既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又可以增強學生的物理素質(zhì),濃厚學習的興趣。
如圖所示,小鐵塊壓著一張紙條放在水平桌面上,第一次以速度、抽出紙條后,鐵塊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第二次以速度2v抽出紙條,則:
A.鐵塊落地點在P點左邊
B.鐵塊落地點在P點右邊
C.第二次紙條與鐵塊的作用時間比第一次短
D.第二次紙條與鐵塊的作用時間比第一次長
講解時,指導學生結(jié)合問題進行實驗操作,在得到實驗結(jié)果時,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這種復習效果比空調(diào)的解釋要使學生理解深刻的多。
物理習題中反映的物理過程有時比較復雜。復習課中這一問題的分析也是教學的難點。如果教學中能夠?qū)㈩}目里的情景通過模擬展示,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過程模型。正確運用物理規(guī)律來解決相關(guān)的問題。
如(2007全國卷I23)甲乙兩運動員在訓練交接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甲經(jīng)短距離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從起跑后到接棒前的運動是勻加速的。為了確定乙起跑的時機,需在接力區(qū)前適當?shù)奈恢迷O(shè)置標記。在某次練習中,甲在接力區(qū)前s0=13.5處作了標記,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標記時向乙發(fā)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區(qū)的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并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區(qū)的長度為L=20m,求:此次練習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在完成交接棒時乙離接力區(qū)末端的距離。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此物理過程,我們可以組織兩名同學模擬接力練習,按題目中意思進行運動。高中學生多次參加運動會,并經(jīng)常觀看電視轉(zhuǎn)播的田徑接力比賽,參與的熱情很高。一番模擬之后,題中的物理過程也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