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qū)農牧業(yè)和交通運輸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包頭 014040)
論犬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王卓
(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qū)農牧業(yè)和交通運輸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包頭 01404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xù)提高和家庭規(guī)模的縮小,飼養(yǎng)寵物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作為飼養(yǎng)歷史久遠且飼養(yǎng)量巨大的寵物,犬的傳染病防治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犬類疾病大部分為傳染病,包括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以及寄生蟲和真菌感染等。針對不同性質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本文總結了幾種犬常見的傳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犬;傳染??;防治措施;
犬的常見傳染病有: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犬冠狀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傳染性肝炎,其中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的感染在臨床尤為常見,其傳染發(fā)病迅猛,死亡率較高,是困擾廣大犬類飼養(yǎng)者的主要傳染病。
犬瘟熱是由犬瘟熱病毒(CDV)引起的,感染肉食獸中的犬科(尤其是幼犬)、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動物的高度接觸傳染性、致死性傳染病。
1.1癥狀
犬瘟熱的潛伏期隨傳染源不同,長短差異較大。來源于同種動物的潛伏期3~6 d,來源于異種動物,潛伏期有時可達30~90 d。50%~70%的CDV感染呈現(xiàn)亞臨床癥狀,表現(xiàn)倦怠、厭食、發(fā)熱和上呼吸道感染。自然感染早期發(fā)熱常不被注意,表現(xiàn)結膜炎,于咳,繼而轉為濕咳,呼吸困難,嘔吐,腹瀉,里急后重,腸套疊,最終因嚴重脫水和衰弱而導致死亡。
犬瘟熱的神經癥狀通常在7~21 d出現(xiàn),也有一開始發(fā)熱時就表現(xiàn)出神經癥狀。幼犬的化膿性皮炎通常不會發(fā)展為神經癥狀,但鼻部和腳墊的表皮角化可引起不同類型的神經癥狀。犬瘟熱的神經癥狀是影響預后和感染恢復的最重要因素。由于CDV侵害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部位不同,臨床癥狀有所差異。大腦受損表現(xiàn)癲癇、好動、轉圈和精神異常;中腦、小腦、前庭和延髓受損表現(xiàn)步態(tài)及站立姿勢異常;脊髓受損表現(xiàn)共濟失調和反射異常;腦膜受損表現(xiàn)感覺過敏和頸部強直。咀嚼肌群反復出現(xiàn)陣發(fā)性顫搐也是常見癥狀。
犬瘟熱的眼睛損傷是由于CDV侵害眼神經和視網膜所致。眼神經炎以眼睛突然失明,脹大,瞳孔反射消失為特征。炎性滲出可導致視網膜分離。慢性非活動性基底損傷與視網膜萎縮和瘢痕形成有關。
1.2病理變化
CDV為泛嗜性病毒,對上皮細胞有特殊的親和力,因此病變分布非常廣泛。新生幼犬感染CDV通常表現(xiàn)胸腺萎縮。成年犬多表現(xiàn)結膜炎、鼻炎、氣管支氣管炎和卡他性腸炎。表現(xiàn)神經癥狀的犬通常可見鼻和腳墊的皮膚角化。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大體病變包括腦膜充血,腦室擴張和因腦水腫所致的腦脊液增加。
1.3診斷
該病病型復雜多樣,又常易與多殺性巴氏桿菌、支氣管敗血波特氏桿菌、沙門氏菌以及傳染性犬肝炎病毒、犬細小病毒等病原混合感染或繼發(fā)感染,所以診斷較為困難。根據(jù)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流行病學資料僅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通過下述方法進行。
1.3.1病毒分離與鑒定組織培養(yǎng)分離CDV可用犬腎細胞、犬肺巨噬細胞和雞胚成纖維細胞等。剖檢時直接培養(yǎng)病犬肺巨噬細胞,容易分離到病毒。另外,取肝、脾、糞便等病料,用電子顯微鏡可直接觀察到病毒粒子,或采用免疫熒光試驗從血液白細胞、結膜、瞬膜以及肝、脾涂片中檢查出CDV抗原,也可在肺和膀胱黏膜切片或印片中檢出包涵體。
1.3.2其他血清學診斷包括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等方法。犬瘟熱ELISA試劑盒是檢測CD最為簡便,快速的方法。
1.4治療
感染CDV早期應用特異性犬瘟熱病毒單克隆抗體或大劑量高免血清,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當出現(xiàn)神經癥狀時,應用特異性犬瘟熱病毒單克隆抗體仍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也可使用病毒唑(利巴韋林)、雙黃連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犬感染CDV后常繼發(fā)細菌感染,可根據(jù)病情應用抗菌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喹諾酮類、普康素等進行治療,以減少死亡,緩解病情。王畔新等(2000年)報道,用速高捷療治療有神經癥狀的犬瘟熱病,總有效率達86%。
犬細小病毒(CPV)感染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犬的一種烈性傳染病。臨床表現(xiàn)以急性出血性腸炎和非化膿性心肌炎為特征。
2.1臨床癥狀
CPV感染在臨床上表現(xiàn)各異,但主要可見腸炎和心肌炎兩種病型。
2.1.1腸炎型自然感染潛伏期7~14 d,人工感染3~4 d。病初48 h,病犬抑郁、厭食、發(fā)熱(40~41℃)和嘔吐,嘔吐物清亮、膽汁樣或帶血。隨后6~12 h開始腹瀉。起初糞便呈灰色或黃色,隨后呈血色或含有血塊。胃腸道癥狀出現(xiàn)后24~48 h表現(xiàn)脫水和體重減輕等癥狀。糞便中含血量較少則表明病情較輕,恢復的可能性較大。在嘔吐和腹瀉后數(shù)日,由于胃酸倒流入鼻腔,導致黏液性鼻漏。
2.1.2心肌炎型多見于28~42 d齡幼犬,常無先兆性癥候,或僅表現(xiàn)輕度腹瀉,繼而突然衰弱,呼吸困難,脈搏快而弱,心臟聽診出現(xiàn)雜音,心電圖發(fā)生病理性改變,短時間內死亡。
2.2病理變化
2.2.1腸炎型自然死亡犬極度脫水、消瘦,腹部卷縮,眼球下陷,可視黏膜蒼白。肛門周圍附有血樣稀便或從肛門流出血便。有的病犬從口、鼻流出乳白色水樣黏液。血液黏稠呈暗紫色。小腸以空腸和回腸病變最為嚴重,內含醬油色惡臭分泌物,腸壁增厚,黏膜下水腫。黏膜彌漫性或局灶性充血,有的呈斑點狀或彌漫性出血。大腸內容物稀軟,醬油色,惡臭。黏膜腫脹,表面散在針尖大出血點。結腸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充血。
2.2.2心肌炎型肺臟水腫,局部充血、出血,呈斑駁狀。心臟擴張,左側房竇松弛,心肌和心內膜可見非化膿性壞死灶,心肌纖維嚴重損傷,可見出血性斑紋。
(編輯:晏兵兵)
S858.292
B
1006-799X(2016)09-0092-01
王卓(1982-),男,內蒙古包頭人,助理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