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婕
當一聲啼哭劃過長空,一位小天使從天而降,從此改變了你,也改變了你的生活。他的天真無邪讓你沒有理由不去用自己的生命愛他、呵護他;同時,你也習慣了他對你的依賴和順從。但不知從何時起,你說話他總會頂嘴;你讓他往東,他卻偏偏要往西。這些讓你覺得他好像不再需要你了,他的反叛讓你覺得傷心。也許,你會使用更加強硬的方式去對待他,這時,你們之間的矛盾也就產(chǎn)生了。
寶寶爭辯、頂嘴,到底是為何?
父母們都十分愛自己的寶寶,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們,但這種愛,有時反而阻礙了寶寶的成長。當寶寶兩三歲時,由于自我意識的增長,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
*媽媽給寶寶喂飯,笑著哄寶寶說:“等我們吃完了再去玩,好嗎?”可寶寶卻生氣地把椅子往后一推,頂嘴道:“為什么?我不!我要現(xiàn)在就去玩!”
*寶寶想要學騎馬,但是媽媽卻擔心會有危險,不讓他學,媽媽說:“我生下了你就要對你負責?!倍鴮殞殔s反駁說:“某某某的父母也生了他,怎么他們就允許他騎馬呢?”
*媽媽看見屋子里很亂,讓寶寶把地上的玩具撿起來,寶寶卻說“憑什么讓我撿,我偏不”,然后當著你的面把玩具擺得更亂,甚至到處扔。
遇到上述情況的時候,你的心里是否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交織在一起:你明明那么愛他,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他,但他卻永遠不明白,永遠跟你頂嘴,甚至做一些讓你傷心的舉動;生氣、煩惱一起涌上心頭,你是否想去狠狠地罵他一頓,甚至揍他一頓,以泄自己的心頭之火?
第一反抗期,自我意識急劇增長
其實,2~3歲的寶寶頂嘴是一個很常見的現(xiàn)象,這個時期的寶寶正處于“第一反抗期”,他們雖然從年齡上看還并不成熟,但自我意識卻急劇增長。這時候的寶寶,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獨立地去做一些事情,不喜歡父母對他們的束縛;追求行為上的獨立,不再想要按父母的意愿去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情。
這種思想的超前性形成了對父母權威形象的挑戰(zhàn),而正是這種對立狀態(tài),使得幼兒與父母之間有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從而引起了寶寶的爭辯。如果在第一反抗期,父母不能正確地指引寶寶以一種友好、平等、相互交流的方式對待矛盾,給予他們一些私人空間,那么在十年以后,也就是青春期的時候,他們的叛逆就會顯得十分嚴重。
專制對待寶寶的爭辯,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在對待寶寶爭辯、頂嘴的問題上,有不少父母采取了專制的作風,一味地抵制寶寶的叛逆行為。然而,他們并不知道,這樣下去,只會給寶寶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1.使寶寶的逆反心理更嚴重。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寶寶犯了錯誤,他們會試圖找出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護,其實只是想要得到父母的原諒,但大多數(shù)父母卻覺得寶寶在推卸責任,“敢做卻不敢當”,便會加以批評。父母一味的批評,會讓寶寶覺得父母根本不愛自己、不相信自己;而對于父母的這種“蠻橫”做法,他們雖不敢言,心里卻不服。
小貼士:當寶寶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時,父母要先告訴他“我知道你這么做是有原因的”“我原諒你了”,然后再對他提出改進的要求。
2.使寶寶形成認識障礙。
在日常生活中,寶寶雖然做了一些不合時宜的事,但更多時候,他們犯錯誤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并沒有認識到這是個錯誤。這時父母如果簡單粗暴地阻礙寶寶的行為,不給寶寶爭辯的機會,不讓其通過“辯”來分清是非,寶寶就會摸不著頭腦,漸漸地對事物缺乏深刻的認識,無法舉一反三,出現(xiàn)更多同種類型的錯誤。
3.扼殺寶寶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想要頂嘴辯解的寶寶總是很聰明的,他們喜歡觀察環(huán)境中的各種事物,并且想要表達自己獨特的看法,顯示了不惟命是從、求是明理的思想特質。然而父母“不許頂嘴”的高壓會使寶寶產(chǎn)生唯唯諾諾的心理,他們不敢再表達自己的思想,創(chuàng)造性被扼殺。
爭辯,好處多多
2~3歲的寶寶已經(jīng)開始與父母爭辯,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這是人類心理發(fā)展的必要過程,而父母們除了對此感到詫異以外,也應當意識到,這種爭辯現(xiàn)象其實有著諸多好處:
爭辯可以促進智力發(fā)展
事實上,爭辯是一件集體力、腦力和口才于一體的活動。寶寶若想要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就必須仔細地觀察周邊環(huán)境、獲取對手的信息,然后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和思維邏輯,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而這些,都將大大刺激寶寶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智力發(fā)育。
爭辯使寶寶形成獨立的人格
當寶寶能為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據(jù)理力爭,說出自己的看法時,這就表明寶寶的自我意識正在覺醒,他正在嘗試著走自己的路。同時,他也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當時的想法到底是對是錯,是好還是壞,為他以后處理同類事情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
爭辯讓寶寶更自信
當寶寶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受,而非人云亦云的時候,父母不應該因為寶寶的“不聽話”而感到沮喪;相反,這種爭辯會讓寶寶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視、被關注,會讓寶寶變得自信、開朗。在爭辯中,寶寶會逐漸懂得應該怎樣表達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爭辯的勝利,無疑會讓寶寶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讓他們更加自信地面對以后的生活。
使寶寶學會處理分歧和沖突
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分歧、矛盾和沖突,在爭辯的過程中,寶寶可以學會怎樣對待不同的見解和看法,學著與人交流意見、處理不同的看法等等,使其更好地適應生活。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
其實,真正良好的家庭氛圍,應該更多地體現(xiàn)其民主平等的一面。爭辯有利于情感、思想的交流,在爭辯中,家庭成員間感到彼此重視,形成和諧的家庭氣氛。所以,允許寶寶適度爭辯,更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寶寶不懂爭辯,父母應及時引導
有的寶寶一直過于言聽計從,從來不懂得爭辯。這時,父母不僅不應該為“我家寶寶真聽話”而高興,反而應當及時引導和鼓勵寶寶爭辯。以下是引導、鼓勵寶寶爭辯的幾種方法:
Method 1:常帶寶寶出門玩耍。
當寶寶長期呆在家里,沒有外在的新異刺激,沒有小伙伴,人就會變得孤獨、不自信。因此,建議父母在有時間的時候,多帶寶寶出去走走,開闊寶寶的視野。
Method 2: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
2~3歲的寶寶十分喜歡提出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有些問題會讓父母覺得很無聊,有些問題會讓父母覺得很可笑,甚至還有些問題讓父母摸不到頭腦??墒?,作為父母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這時候爸爸媽媽應該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當寶寶與你有不同看法的時候,不要嫌煩而不去理睬,而是要在你知道答案的情況下耐心解答寶寶的問題,在你不知道答案的時候,與寶寶共同去探尋問題的答案,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這樣便能讓寶寶更加敢于提出問題、敢于爭辯。
Method 3:給寶寶一些獎勵。
在寶寶提出問題后,對于他的不同看法要及時給予肯定,在表揚的同時,送給寶寶一個擁抱、一個親親,強化他們的爭辯行為。在以后的成長中,他就會敢于提出自己的質疑,敢于獨立思考。
爭辯,也要有“度”
凡事要適可而止,同樣,爭辯也要有一定的尺度。當寶寶的爭辯“過度”,或者爭辯的方式、內容不合理時,父母要及時糾正。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父母就不可以坐視不理、一味遷就:
1.當父母和寶寶逛街時,寶寶看見許多玩具都想買,爸爸媽媽不給買就撒潑打滾。面對這種情況時,大多數(shù)父母都會礙于面子而采取妥協(xié)的態(tài)度。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況是一定不可以妥協(xié)的,如果父母順從了寶寶的無理要求,也就是從側面強化了寶寶“撒潑打滾”的行為,以后再遇到類似情況時,他還會用撒潑打滾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愿望。
2.有的寶寶與父母爭辯時不講禮貌,甚至出言責罵父母或者說臟話,這種情況是萬萬不可取的。要讓寶寶明白,爭辯是要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前提下進行的,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爭辯的良性作用。與此同時,作為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平時在家里也要注意言行舉止文明。只有父母和寶寶共同約束,才能促進進步。
爭辯,見證了寶寶如一只雛鳥般漸漸羽翼豐滿、踏上新征程的過程。無論我們多么愛自己的寶寶,多么不想讓他們受到傷害,他們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懷抱,踏上自己的路。明智的父母通常不會強迫寶寶一味順從,而是為寶寶的爭辯創(chuàng)造出一種自由、平等的氛圍。在爭辯的過程中,不存在誰勝誰負,只要給寶寶一個表達想法的機會,給他一個自由的空間,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就可以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而父母呢,也可以從寶寶的想法中很好地了解他各方面的發(fā)展情況,以便給予正確的指導。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機會,讓寶寶和父母在爭辯中共同成長。作為父母,我們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