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盼寧
下了一夜的瓢潑大雨,早上醒來,雨依然執(zhí)著地下著,只是不再那么急,那么大了。我吃過早飯,撐著小傘,下樓準備坐班車上學,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雨傘上,像是在演奏著動聽美妙的音樂,花草被雨水洗刷得更加美麗、油亮。我一邊走著,一邊欣賞著美麗的雨景。
不知不覺中,我走到了小區(qū)門口,眼前的一切令我驚呆了:門口就像發(fā)了洪水似的,積了半尺多深的水。我左看看右看看,附近都沒有“橋”,我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拎起褲腿蹚水走了過去,結果當然慘不忍睹——我的鞋子和襪子都濕透了。我在心里不停地埋怨:老天爺呀,你為什么要下這么大的雨呀?討厭死了!
到了班級,我悄悄地來到老師的身旁,對她說:“老師,我們小區(qū)門前積了好多水,我是蹚水過馬路的!”老師聽完,連忙低頭看了看我的鞋子,說:“孩子,那你的鞋一定濕透了吧?多涼?。〈┪业男?!”說完就從講桌底下拿出一雙淺黃色的鞋遞給我。我不好意思地說:“不用了,老師,我的腳丫很臟的!”老師一邊摸著我的小辮子,一邊笑瞇瞇地說:“別客氣,老師不嫌棄你,腳下別涼著,否則會感冒的,快穿上吧!”我只好脫下濕淋淋的鞋子和襪子,穿上了老師那雙干爽漂亮的鞋。雖然鞋子很大,但是那里卻盛滿了愛,我的心里也暖洋洋、熱乎乎的。
一雙鞋子傾注了老師對我的愛;一雙鞋子溫暖了我潮濕的腳;一雙鞋子啟迪了我懵懂的心靈。我會像老師愛我那樣把愛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教師評點】
文章開篇寫下了一夜的大雨,而且早上還在下,為后文“我”蹚水后鞋襪浸濕,老師借鞋埋下伏筆,十分巧妙。結尾用排比句抒發(fā)感情,既概括了文章的內容,又升華了主題。
董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