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
在一個女性熱衷的敘事圈套里,隱藏的社會基因時而突顯或變異。
《羋月傳》雖評價不高,但收視盛況空前的程度一點也不遜于鄭曉龍的上一部大熱作品《甄嬛傳》?!读d月傳》為什么這么紅?
《羋月傳》要看啥?還不是看宮斗!《甄嬛傳》的宮斗,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女性的爭風吃醋。你看斕曦演的沈眉莊,一入宮,得到雍正賞識,立馬就遭到了其他后妃的嫉妒與暗算。怎么了?姐妹淘就不能變閨蜜以和為貴?不!大臣玩明的,內(nèi)宮玩陰的,三千佳麗,盡是背地里捅刀子的毒婦,沒法子,弱肉強食,溫柔賢淑一點的早早出局。到最后,就是幾個最狠最毒辣的娘們在那斗法,電視劇達到高潮。
我們知道戲劇要有沖突,善惡分明這么演容易出戲;但另一方面,戲劇也需要接受,需要觀眾認可。警匪片沒有沖突嗎?黑幫片沒有沖突嗎?怎么偏偏《甄嬛傳》創(chuàng)下收視奇跡?這顯然和觀眾的口味有關(guān)。
那么,我們就要問了,中國人怎么就這般熱衷于宮斗?從古典時代的權(quán)力斗爭到特殊時期的階級斗爭,跟天斗跟地斗,狠斗私字一念間,好不容易改開安定了,武俠片打打殺殺,商戰(zhàn)領(lǐng)域爾虞我詐,職場小說辦公室里上司與下屬斗、同事與同事斗,又情場小說正房偏房小三小四……拜托,累不累啊諸位?這些糟心事生活中攤上一件就能讓人頭大如斗,可是正如魯迅所犀利指出的,麻木的看客需要一點刺激。在我們周圍,這些看客,女性所占的比例恐怕要更高一些,因為家庭婦女群體的存在,她們的最愛——電視節(jié)目——也要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
從六六曾經(jīng)大熱的婆媳劇,到今天《羋月傳》的宮斗劇,時代背景變了,人物關(guān)系變了,但其中一以貫之的,就是東家長西家短,在家庭內(nèi)部的鉤心斗角?,F(xiàn)代婆媳劇一夫一妻,老公是夾芯板兩頭受氣;在古代,一夫多妻,就更麻煩了。正宮娘娘面對各路嬪妃,真有高處不勝寒如履薄冰之感,時刻準備著被人干掉。這是殘酷的女性競爭法則:上位與下位。上位的時候提防下位上位,下位一旦上位成功,又要和前任一樣提心吊膽。然后,攻防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什么損招都用上了。劉邦的糟糠之妻呂氏和小三戚夫人之間,就有深仇大恨,最后戚夫人得了什么樣的結(jié)局?
呂后先是下令砍掉戚夫人的雙手雙腳,又把她漂亮的眼珠子挖了出來;還不夠,又毒啞她,不讓她說話,又叫人用煙把戚夫人的耳朵熏聾。最后,命人把慘不忍睹的戚夫人扔進了茅廁里。曾經(jīng)漂亮迷人的戚夫人,就成了一個肉團,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這么殘忍,連呂后自己的兒子劉盈都看不下去。本來這樣見不得人的事你呂后就藏著掖著吧,不,她偏不,還要到處顯擺,叫劉盈去廁所參觀她的戰(zhàn)利品。劉盈年紀輕見識短哪見過這個,就問母后大人:“這是什么啊?”呂后答:“賤人?!眲⒂ⅠR就秀逗了,活了24歲追隨乃父而去,可見呂后下手之狠毒。
時過境遷,羋月所處的時代早已日月?lián)Q新天。羋月的原型是秦宣太后,她死的時候是公元前265年,距今2200多年。經(jīng)過了阮玲玉新女性時代的洗禮,可是我們看,我們民族的心理,似乎并沒有發(fā)生大的改變。骨子里還是那一套,婦女都頂半邊天了,到頭來,社會上和諧安定,熒屏上“腥風血雨”,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在一個女性熱衷的敘事圈套里,隱藏的社會基因時而突顯或變異,內(nèi)斗內(nèi)耗,樂此不疲。什么時候,這樣的電視劇才能少一些、冷一些。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家和萬事興。(支點雜志2016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