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
周末的早晨,陽光溫暖。我把穿了幾天的校服換下來,拿給媽媽洗。
要洗的衣服不多,又是夏天,媽媽就用手洗。媽媽先把校服浸在水里。校服的質(zhì)量不好,很容易褪色,水被染成了藍色。把校服擰干,校服就變成了一大坨,全部皺在一起。媽媽照她的經(jīng)驗在水里放了一點鹽,又浸泡了一會兒。
過了半個早上,媽媽終于把校服洗好了,太陽開始變得炙熱,只見媽媽的頭上已經(jīng)冒出了汗珠,衣服也被水濺濕了,她并沒有在意這些,而是把校服端到四樓晾曬。
曬衣服的架子是用木頭做的,沒想到把衣服搭上去會染色,我的校服上有一塊白色的地方被染成了黃色,穿起來顯得有些難看,也讓人覺得有點兒別扭。媽媽見了,心里很不安,老是念叨著:“怎么正好染到這塊白色的料子上呢?真是難看極了。”
挨到星期三傍晚,媽媽迫不及待地叫我把校服脫下來,決定把校服上黃色的污漬洗掉。她用水洗了很長時間,但效果不是很明顯。衣服上黃色的污漬怎么去掉呢?媽媽又去“請教”百度。取檸檬水浸泡、涂牙膏、打一層厚肥皂等方法被媽媽一一搜出。清洗時,媽媽在臟處均勻地涂上一層牙膏,用毛刷輕輕刷上幾分鐘,再用肥皂搓洗。校服慢慢變得干凈了,在水的浸泡下就像新的一樣。為防止衣架褪色再次染到衣服,媽媽用晾衣架把衣服倒掛著晾曬,這樣就不會再染上這種黃顏色了。
如今,每次穿起這件特別干凈清爽的校服,我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媽媽幫我洗校服的情景。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她)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耳畔似乎響起閻維文的歌聲,我回過神兒來,微笑著在電腦上敲下一行小字:愛可以有千千萬萬種,母親的愛,是最無私的那一種。洗校服的記憶,是一首動人的愛之歌。
(指導老師 ?李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