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蘋
(甘肅省永靖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永靖 731600)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治
陳金蘋
(甘肅省永靖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永靖 731600)
某規(guī)模化豬場育肥豬發(fā)生一起以體溫升高、咳嗽、氣喘、急性死亡為主癥的疫病,為了給該豬場確定致病原,并提供合理的治療方案,本研究結合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病變、涂片鏡檢、細菌分離培養(yǎng)等資料確診該案例為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通過采取系列防治措施,控制了該病的蔓延。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診斷;藥敏試驗;治療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又稱壞死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以急性出血性纖維素性肺炎和慢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胸膜炎為主要特征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呼吸道傳染病[1.2],各種日齡的豬只均易感,以2~5月齡的育肥豬多發(fā)[3]。該病是目前危害我國養(yǎng)豬業(yè)較為嚴重的主要細菌性傳染病之一,APP為革蘭氏陰性桿菌,有莢膜、菌毛、鞭毛等,目前已知該菌共有15個血清型,各血清型的特異性均較強,不同血清型之間毒力差異較大,各血清型間無交叉保護作用或交叉保護作用較弱[4],增加了該病防控的難度。2016年8月,XX省某規(guī)模化豬場的育肥豬發(fā)生一起疑似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感染病例,本研究結合臨床診斷和實驗室診斷對該病例進行了確診,通過采取系列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現將整個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2016年8月,某規(guī)?;i場60~90日齡育肥豬突然發(fā)病,病豬初期食欲減退,精神沉郁,體溫高達41 ℃以上,隨后出現呼吸困難,劇烈咳嗽,發(fā)病后2~4 d死亡。該豬群進行了豬瘟、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口蹄疫等基礎免疫,未進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相關疫苗的免疫。
主要表現為患病豬食欲廢絕,體溫升高,精神沉郁,喜歡躺臥,喘氣,呼吸極度困難,嚴重咳嗽,腹部、雙耳及四肢皮膚發(fā)紺,部分豬鼻孔流血。
剖檢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呼吸系統,胸腔內充滿積液,肺臟表面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物,肺臟出血、充血、不同程度壞死,鼻腔、氣管、支氣管中充滿大量泡沫狀分泌物,喉頭有血性液體,心包內有出血點。
結合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剖檢等臨床特征,初步診斷為疑似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感染。
將采取到的病死豬肺臟組織涂抹在載玻片上,經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陰性短桿菌。
無菌采取病死豬的肺臟組織病料劃線接種于添加NAD的鮮血瓊脂平板,37 ℃培養(yǎng)24 h后可見針尖大小、邊緣整齊、光滑、圓形菌落,周圍呈現明顯的β溶血現象。分離株菌落經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兩極著色明顯的革蘭氏陰性小球桿菌,有莢膜、無芽孢。分離菌株的菌落特征和菌體形態(tài)均與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菌落特征和菌體形態(tài)一致。
結合臨床特征以及涂片鏡檢、細菌分離培養(yǎng)等實驗室診斷結果,確診該案例為豬傳染性胸膜肺炎。
8.1 藥敏試驗
采用K-B藥敏紙片法測定菌株對17種常見藥物的敏感性,結果表明分離菌株對環(huán)丙沙星、諾氟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紅霉素、頭孢噻吩、頭孢噻肟、頭孢唑林、頭孢拉啶、頭孢克肟等10種藥物高度敏感,對土霉素、青霉素、阿米卡星等3種藥物中度敏感,對鏈霉素、四環(huán)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等4種藥物耐藥。
8.2 治療方法
將整個豬舍以及全部飼養(yǎng)用具均進行徹底消毒,對發(fā)病豬全部隔離飼養(yǎng),并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頭孢噻肟和氟苯尼考作為治療藥物。治療藥物的使用方法如下:病豬按3 mg/kg體重的劑量肌肉注射硫酸頭孢喹肟注射液,每日1次,連用3 d。按0.5 g/kg的添加劑量將氟苯尼考粉加入飼料中,混合均勻,全場飼喂,連用5 d。
8.3 預防方法
加強飼養(yǎng)管理。豬舍通風換氣,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溫濕度恒定,保證豬群營養(yǎng)均衡,強化日常消毒工作。藥物治療結束后,利用分離菌株制備自家滅活苗,對全群豬進行免疫接種。
采取以上綜合防治措施后,此次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自用藥第2 d開始未出現豬只死亡,用藥結束后病豬食欲增強,腹式呼吸減輕,至疫苗免疫后7 d患病豬群食欲、精神狀態(tài)均恢復正常。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fā)生并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但外界環(huán)境因素突變、飼養(yǎng)密度過大、飼養(yǎng)管理不當等均能導致該病的暴發(fā)。雖然藥物治療可在該病的防控中發(fā)揮良好的效果,但由于臨床中抗生素的大量濫用,細菌耐藥性越來越嚴重,本病例中的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致病菌對鏈霉素、四環(huán)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等4種藥物已經產生耐藥性,對土霉素、青霉素、阿米卡星等3種藥物的敏感性也大大降低,表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耐藥性已比較嚴重,應引起重視。另外,發(fā)生細菌性傳染病時應通過藥敏試驗篩選出高敏藥物,避免盲目用藥,且有計劃的交替使用高敏用藥,可在減少耐藥菌株產生的同時提高疫病的治愈率,本病例通過藥敏試驗篩選出了10種敏感性藥物,根據該結果選擇頭孢噻肟和氟苯尼考作為治療藥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由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型眾多,且各血清型之間交叉免疫保護性較差,選擇疫苗對本病進行預防時應選用與該地區(qū)流行菌株相同血清型菌株制備的疫苗,或選擇多價疫苗,本病例中使用由分離菌株制備的自家滅活疫苗進行預防免疫,保證了血清型的一致性,取得了良好的預防效果,同時為臨床相似病例的預防治療提供了借鑒與參考。
[1]施雷,李郁,魏建忠,等.安徽地區(qū)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5,37((12)):922-925.
[2]劉國信.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綜合防控[J].肉類工業(yè),2016(6):51-53.
[3]張東超,楊寧寧,林靜,等.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6,43(6):1604-1609.
(編輯:張淑鳳)
S858.28
B
1006-799X(2016)20-0062-01
陳金蘋(1980-),男,甘肅永靖人,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預防,疫病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