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菁菁(甘肅省定西市國家農業(yè)科技園區(qū)管委會,743000)
石建業(yè)(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
設施栽培
西北半干旱區(qū)桃樹日光溫室栽培關鍵技術
馬菁菁(甘肅省定西市國家農業(yè)科技園區(qū)管委會,743000)
石建業(yè)(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
桃樹是我國北方主要栽培的果樹樹種之一,因其汁多味美、營養(yǎng)豐富、外觀艷麗而深受人們喜愛。西北半干旱區(qū)露地栽培桃果實成熟期集中在7—9月,由于桃果貯藏期較短,在冬春季沒有新鮮桃果供應市場,形成供應淡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新鮮、無污染、反季節(jié)栽培的桃果需求日益增加,這就為桃樹日光溫室栽培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西北地區(qū)冬春季陰雨天少,光照好,氣溫日變幅大,日光溫室生產的鮮桃色澤和風味優(yōu)良;秋季降溫快,容易達到桃樹需冷量要求,有利于提早促成栽培;環(huán)境污染輕,土壤和空氣質量好,易達到無公害果品生產要求;農民冬閑時間長,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開展桃樹日光溫室栽培具有獨特優(yōu)勢。水資源不足是西北半干旱區(qū)日光溫室桃樹生產發(fā)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日光溫室桃樹生長快、結果早、產量高,栽培容易,管理簡單,具有抗旱節(jié)水、省工高效的特點。但在日光溫室反季節(jié)栽培中,由于溫度、水分、光照及施肥管理不當,特別是對不同品種休眠需冷量重視不夠,給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筆者通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出適合西北半干旱區(qū)桃樹日光溫室栽培的關鍵技術,現(xiàn)簡介如下,供果農朋友們參考。
桃樹提早栽培或延后栽培要求采光好、高度高、跨度大、通風好的日光溫室,溫室容積較大,緩沖性能強,生產管理簡單。日光溫室建設參數(shù)為:方位角南偏西5~8°,標準長度60米,跨度8~10米,脊高3.8~4.5米,墻體基部厚度1.5米,墻體高度2.5米,前屋面底角75°,后屋面仰角39~41°,后屋面長1.5~1.8米,防寒溝深0.5~1.0米。由于西北地區(qū)地域不同,各地氣候條件略有差異,可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等適當進行調整。
桃樹日光溫室栽培品種選擇的依據(jù)是:需冷量低,在700小時以下;果實發(fā)育期短,要求75天以下;果實風味好,色澤濃艷且容易著色;自花結實率高或花粉量大,花粉量少的品種應配置花粉量大、能相互授粉的品種;在相對弱光條件下果實發(fā)育正常,裂果輕或不裂果;開花期至幼果期耐4~5℃的低溫;同一座溫室內應栽植3~4個品種。根據(jù)以上要求,目前應選用春雪、筑波84、早鳳王、早朝暉、雨花露、早紅珠、曙光、華光、早美、早魁和早露蟠桃等品種。
3.1 先栽苗后建溫室
在清明節(jié)前后按規(guī)劃建溫室地塊,先改土挖坑,再定植苗木,經過一個生長季節(jié)的管理,到秋季建設溫室。
3.2 先建溫室后栽苗
可分為春栽和夏栽2類。春栽于4月初直接定植成品苗。夏栽時選用營養(yǎng)袋大苗移栽法,即先將桃苗移植于營養(yǎng)袋中,在小拱棚內集中育苗,待日光溫室前茬作物收獲后,再帶土定植。
桃樹日光溫室栽培應選擇根系發(fā)達、腋芽飽滿、帶有少量花芽的優(yōu)質苗,定植行距2.0米、株距1.0~1.5米,春季地溫在5℃以上即可移栽;落葉后也可定植,但定植后40天室溫要控制在10~20℃,以利根系生長。采用80厘米×80厘米的定植溝,每株施用腐熟農家肥20千克,加拌過磷酸鈣0.5千克。
5.1 樹形培養(yǎng)
樹形選擇主干形或兩主枝開心形(Y字形),日光溫室南端以主干形為主,北端以Y字形為好。主干形干高50~70厘米,株高1.5~2.0米,著重培養(yǎng)直立的中心干,在中心干上均勻培養(yǎng)結果枝和枝組,結果枝采用長枝修剪,結果后回縮,利用再生枝構建翌年結果枝。Y字形干高30~40厘米,兩主枝呈45°角伸向行間,直接在主枝上培養(yǎng)結果枝和枝組,結果枝采用長枝修剪,不留預備枝,結果后回縮,利用再生枝培養(yǎng)新的結果枝。揭棚后的夏季修剪以摘心、疏枝為主,培養(yǎng)中長果枝或中小型結果枝組。
5.2 采用“兩輕一整”修剪技術
在冬季覆膜前、開花期和果實采收后分3個階段進行修剪。在冬季溫室加溫前以輕剪?;橹?,短截主、側枝延長頭,疏除競爭枝、直立旺枝,處理過密枝、多杈枝、重疊枝。開花期輕剪,根據(jù)樹勢和成花量短截成花過多的結果枝,回縮開花過多的結果枝組,較露地多留30%花芽。果實采收后以樹體整形和平衡樹勢為主,按整形要求疏除或回縮影響樹體結構和內膛光照的大中型枝組、徒長枝、過密枝,及時進行拉枝、扭梢、抹芽、摘心。
5.3 應用多效唑控制樹體生長
當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葉面噴多效唑200~300倍液,或在休眠期于樹冠下土施多效唑7~12克/米2,然后灌水,可達到控制營養(yǎng)生長、增加葉面積、促進花芽發(fā)育、誘導提早落葉、促進果實膨大的效果。
5.4 利用干旱脅迫控制樹勢
適度干旱缺水能有效減緩營養(yǎng)生長,促進花芽形成。具體方法是:控制灌水,使桃樹缺水至萎蔫點,然后澆水,經過1~2個循環(huán)的干旱脅迫,就能達到控制營養(yǎng)生長的效果。
6.1 肥水管理
每年10月中下旬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10000千克,施肥時在樹干兩側40~50厘米處挖溝施入,施肥后覆土。入冬前澆好封凍水,花期一般不澆水,果實膨大期和硬核期各澆1次水。結合澆水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株追施復合肥或果樹專用肥100~150克。忌施氯肥,桃樹對氯離子反應敏感,施用后會使根系腐爛、葉片枯黃、植株衰弱。坐果后至果實成熟前各噴施1次0.2%磷酸二氫鉀溶液,坐果期和幼果生長期各噴施1次0.2%硫酸鉀溶液,以提高果實品質。
6.2 枝條管理
桃樹進入盛果期后,枝條管理主要是冬季修剪與生長期管理相結合。開花后疏除剪鋸口處的萌蘗和過密萌芽;花后20天疏除未坐果的枝條和過密結果枝,并對新梢摘心,促進坐果和果實發(fā)育;果實硬核期疏除過密和過強的新梢,對其他新梢連續(xù)摘心;果實著色期摘除影響果實著色的擋光葉片;果實采收后對果枝適當回縮,通過整枝和化學調控,使結果部位控制在1~2米內;7月下旬至8月下旬,拉枝開角緩和樹勢,開心形主枝角度開至60°,在保持原有樹形的基礎上適當疏除過密枝,開心形留2~4個主枝,主干形留8~10個主枝,對保留的主枝重回縮,一般在距主干20~30厘米處留1~2個分枝縮剪。
6.3 花果管理
(1)輔助授粉。采用毛筆或香煙過濾嘴的一頭,逐花點授,盛花期后用雞毛撣子滾動授粉即可?;蛘咴陂_花前3~5天,日光溫室每333米2放1箱蜜蜂,用蜜蜂幫助授粉。
(2)人工疏果。第1次于果實長至豌豆粒大小時進行,第2次于生理落果后進行,視不同品種、果實大小不同區(qū)別選留,大型果長果枝留3~4個,中果枝留2~3個,短果枝留1~2個;中型果長果枝留4~6個,中果枝留3~4個,短果枝留2~3個;小型果長果枝留5~8個,中果枝留4~5個,短果枝留2~4個。疏果時,著重疏除病殘果、畸形果、雙果等。
(3)化學控制。日光溫室桃樹7月中旬后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生殖生長,每年根據(jù)樹體生長情況靈活使用化學控制措施。具體方法是7月上中旬噴施1%多效唑1次,10~15天后若新梢沒有停長,可再噴1次;對個別旺長樹可連噴3次,每次間隔10~15天。
6.4 溫濕度控制
冬季扣棚時間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扣棚后白天用保溫被遮光,使溫室內保持較低溫度,夜間揭開保溫被保持更低的溫度,用人工促成方式打破休眠。溫室內溫度在0~7.2℃下保持600~1200小時后,即可升溫。升溫第1~2周,溫度控制在5~20℃,濕度80%~90%;第3~4周溫度控制在7~25℃,濕度60%~70%;第5~7周為花期,溫度控制在10~22℃,濕度50%~60%;第8周以后溫度控制在10~28℃,濕度65%左右;硬核期至著色期溫度控制在15~30℃,濕度55%~65%。夜間溫度過低或遇雪天白天打不開保溫被時,溫室內溫度接近0℃時要點燃熱風爐或液化氣等加溫;當夜溫穩(wěn)定通過10℃時,不再覆蓋保溫被,夜溫穩(wěn)定通過15℃時可撤除棚膜。
6.5 病蟲害防治
在日光溫室條件下,桃樹病蟲害較輕,主要有蚜蟲、紅蜘蛛、潛葉蛾、桃黑星病、桃細菌性穿孔病等,分別用阿維·吡蟲啉、齊螨素、滅幼脲3號、甲霜靈·錳鋅、多菌靈等防治。特別應注意避免在高溫時用藥,應用煙劑制品時要掌握好劑量和悶棚時間,防止發(fā)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