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法律援助社團運行發(fā)展及對策研究

      2016-03-15 13:33:01郭輝
      關鍵詞:法律援助法學社團

      郭輝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高校法律援助社團運行發(fā)展及對策研究

      郭輝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法學教育必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在實現(xiàn)對弱勢群體司法救助功能的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但從目前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運行情況來看,因受法律定位模糊、財力物力保障不足、自身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其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應采取相應對策,以保障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功能的充分發(fā)揮,促進其健康發(fā)展。

      高校;法律援助社團;法學實踐教育

      法律人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必須具備將理論知識活用于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的能力。為適應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需求,從20世紀中葉開始,許多國家的高等院校法學院設立了以培養(yǎng)法學學生實踐能力為主,輔之解決貧弱人口法律救濟不暢的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并開設法律診所教育課程,這種教育模式被稱為“法律診所教育”或“診所式法學教育”。本課題以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律幫助中心這個高校法律援助機構作為主要研究載體,探討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在彌補現(xiàn)行課堂教育模式(重理論、輕實踐)不足方面所體現(xiàn)的價值,并通過實地調查,分析匯總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壯大及功能充分發(fā)揮的制約因素,再采用比較法,借鑒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先進制度和經驗,提出較為可行的對策建議,以促進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功能的充分發(fā)揮。

      一、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在法學實踐教育中的價值

      一般認為,法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系統(tǒng)掌握法學專業(yè)知識,具有相關知識背景,知識面寬,社會適應性強,實踐能力突出的高級專門人才。因而,實踐教育是法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認為,高校法律援助社團于法學專業(y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

      法學專業(yè)學生并非天然、全體對法學專業(yè)知識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報考法學專業(yè)有各種原因,比如,有的學生根本不喜歡法學專業(yè),由于家長或其他社會因素而選擇了該專業(yè)。就這些學生的培養(yǎng),初始的教學方法不是讓學生掌握多少法律知識,而是讓他們產生學習法律的興趣。如果按傳統(tǒng)的教師授課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培養(yǎng),不給他們接觸社會、實踐練習的機會,他們會覺得法學知識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學習法律的興趣。據(jù)了解,筆者所在學院法律幫助中心的學生有的之前也存在類似情況。這些學生在法學理論知識課堂上,經常看武俠小說、上網聊天或睡大覺。后來,他們加入了法律援助社團,遇到了實際案件和當事人咨詢的法律問題,為了能夠給出完美的答復,就與其他同學一起查閱資料,復習已往知識,對案件進行分析探討,逐漸培養(yǎng)起了學習法律知識的濃厚興趣。

      (二)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理論應用實踐的能力

      法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從目前我國法學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途徑看,我國絕大多數(shù)法學院校采取的是課堂授課的教育方式,其結果是,有的學生因理論過于抽象而喪失了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有的學生盡管掌握了深厚的理論知識,但不能用理論指導實踐,遇到實際問題不能通過法律思維予以解決。與傳統(tǒng)理論教學模式不同,法學實踐教育重點培養(yǎng)的是學生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自我學習知識的能力。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學生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案件,案件的解決,需要學生將所學的抽象知識、掌握的具體法律條文結合案件事實進行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一個訴訟案件,面對的是五花八門的訴訟材料,哪些材料可以作為證據(jù),哪些材料排除在證據(jù)之外,訴訟過程中舉證的先后順序,開庭過程中具體的程序步驟,法庭辯論中針對對方當事人的陳述予以怎樣的抗辯,援引法律條文之間的取舍等,均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實踐練習才能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使所學知識真正被活用到司法實踐中。沒有經過案件實習鍛煉的法科畢業(yè)生,即使掌握了豐富的法學知識,也未必能打贏訴訟官司。豐富的、真實的、復雜的、動態(tài)的法律援助案件培養(yǎng)了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意識,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提升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洞察力。

      (三)拓展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

      一個好的法官、檢察官、律師及其他法律工作者,除了具備深厚的法學功底和司法實踐技能外,尚需掌握高超的人際交往藝術、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非凡的口才技能以及一定的統(tǒng)籌方法等。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學生在接受處理案件的過程中,上述技能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和鍛煉。經常性的普法宣傳活動能夠鍛煉學生待人接物和組織溝通能力;案件接待工作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和溝通對話能力;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對學生查閱資料、分析案情、語言文字表達、法律知識運用能力進行了充分的鍛煉;庭審活動鍛煉了學生臨場應變技能和法庭辯論技巧。同時,法律援助實踐經歷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工作謹慎的態(tài)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強化學生的法律職業(yè)道德操守意識,堅定學生司法公正、司法為民的信仰。

      二、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發(fā)展壯大的障礙因素

      與其他依托高校校園為生存空間的學生社團機構不同,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存續(xù)、發(fā)展和壯大需要走出校園,到校園之外尋找真實的案件以供教學使用,需要一定的財力保障和必要的物質支持,需要具有奉獻社會、服務大眾精神的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等等。這些因素成為制約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存續(xù)和發(fā)展的重大阻礙。

      (一)法律地位模糊,影響功能發(fā)揮

      依據(jù)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成為獨立的法人必須具備的條件是: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以及進行法人登記等。目前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多為隸屬于高等院?;蚋叩仍盒V蟹▽W院(法律系)的組織,缺乏獨立的主體資格。只有高等院校才屬于獨立的法人單位,隸屬高校的法律援助機構不屬于獨立的組織,且因高校法律援助機構一般沒有進行工商登記,故而在法律地位上很難將其歸入社會團體類型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qū)、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币罁?jù)該條規(guī)定,公民作為民事訴訟的代理人必須經社區(qū)、有關單位或相關社會團體的推薦,但是受限于高校法律援助機構法律地位的模糊,很多基層法院及對方當事人對高校法律援助機構推薦的訴訟代理人不予認可。他們認為高校法律幫助中心不是社會團體,不能推薦相關人員參加訴訟。與之相對應的是,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存在的活力源泉就是用真實的、復雜多變的案件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鍛煉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如果法律援助社團人員千辛萬苦完成一個案件的前期準備工作,而最終卻因為法律援助社團地位的不明確致使無法出庭,不能進行實戰(zhàn)檢驗,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當事人的權益也無法得到維護,使之不再相信高校法律援助社團,最終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工作將無法開展。

      (二)財力物力保障不足,無法全面開展工作

      財力物力保障不足是制約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發(fā)展壯大的重要因素。高校法律援助社團正常運轉需要一定的資金費用,比如,學生外出尋找案源的交通費、食宿費,高校教師及學生出庭辦案的交通費,以及資料打印費、書籍購買費,等等。高校法律援助的無償性與高校法律援助社團運行的費用需求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法律援助之所以稱之為“援助”,在于該項活動的開展是一種免費的、無償?shù)乃痉ǚ?,是一種公益性的活動,高校法律援助機構在開展活動時不能從當事人處收取報酬,無法獲得收益。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繼續(xù)存續(xù)發(fā)展,需要高等院校以及地方政府不斷投入財力和物力,而高校自身和地方政府對高校法律援助社團這種實踐機構的資金投入是有限的,導致高校法律援助社團運行過程中資金短缺;另一方面,與高校其他社團機構相比,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運行需要較大比例的資金支持,沒有資金,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就無法正常運轉。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律幫助中心能夠運行開展工作,離不開兩個方面的支持,一是學校財力、物力的支持,二是中央彩票公益基金①的支持。

      (三)服務人員稀少,高能力人員缺乏

      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運行發(fā)展需要一大批具有法學專業(yè)知識背景、時間充裕、富有愛心和責任心的教師和學生。目前我國多數(shù)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并不是學校強制設立的高校學生實習機構,也不是高校必須設立的實踐教學單位。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多屬于有責任心、有服務意愿的教師和學生自愿參加而組成的松散學生社團組織類型。由于高校法律援助社團服務的無償性,同樣的勞動付出無法換回同樣的報酬,導致很多教師不愿參加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社會律師更不愿加入。付出與收益不成正比導致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教師稀缺,具有較高業(yè)務水平的教師更是鳳毛麟角,從而也導致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是很理想。就學生來講,參加法律援助社團的本科生中多為大一或大二的學生,大三大四學生基于考研、司法考試、找工作的壓力,一般不愿再參加法律援助社團,這樣能夠真正進行案件討論并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生少之又少。

      (四)家長、學校對學生參加高校法律援助社團持保守態(tài)度

      高校法律援助社團除了法學實踐教育功能外,還具有司法救助貧困弱勢群體的功能。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實踐教學中的每個案例均為實際發(fā)生的案件,參與法律援助社團活動的師生要參加案件審理的整個過程,包括從案件的接收、回訪、做筆錄、進行證據(jù)調查到幫助當事人立案、撰寫開庭資料、參加法庭審理、提交上訴材料等必備程序。因此,社團師生要經常離開校園去工作,出于保護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的考慮,很多學生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參加法律援助社團;一些高校因擔心學生發(fā)生事故、影響學校教學等也不太支持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工作。因此,高校法律援助社團處于自我生發(fā)、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既缺乏人財物的保障,也缺乏制度政策的支持。

      (五)社團組織不穩(wěn)固,社團內部管理有待加強

      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主體是學生,這一特性決定了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必須建立完善的組織管理制度以保障學生安全和當事人權益的實現(xiàn)。作為一種自治和自律性的組織,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存在著學生管理懈怠,組織紀律松散,社團人員變動頻繁,結構不穩(wěn)固,援助案件回訪不及時、后續(xù)跟進不積極、案件保管不規(guī)范,援助資金使用缺乏有效監(jiān)督、辦案補貼發(fā)放不及時等現(xiàn)象。

      三、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發(fā)展的對策

      在法學教育應用性、實踐性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法律援助工作如何走出困境,同步實現(xiàn)優(yōu)質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與優(yōu)質法律援助服務的開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明確訴訟主體地位,避免出庭身份尷尬

      實踐中,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因自身沒有資金,沒有依法進行社團登記而被認為不具有推薦公民參加訴訟的資格。為了維護當事人權益,使法律援助人員有資格作為受援人員的代理人,解決援助人員訴訟地位不明確的問題,法律或相關司法解釋應明確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可以推薦內部工作人員作為訴訟代理人。這樣的規(guī)定,一方面能切實維護當事人權益;另一方面也能真正實現(xiàn)法律援助人員實踐培訓的目標。

      (二)加強政策資金支持,為社團發(fā)展提供物質保障

      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功能是多重的,在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高校法律援助的施行還有助于扶助貧困群體,對那些打不起官司的人實施了免費司法救助。因而,為了推動高等院校法律援助機構的發(fā)展,國家或地方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支持,劃撥專項經費給具備法律援助條件的高等院校,支持其建立法律援助中心。除了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外,還應從政策上給予支持,并鼓勵更多知名高校設立法律援助社團機構。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律幫助中心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2件,其中審結51件,挽回當事人經濟損失160多萬元,接待咨詢1 000多人,而中央公益彩票基金提供基金僅為7萬多元。同時,參加高校法律援助實踐活動、進行法學實踐教育的學生達到了200多人。①從上述數(shù)字可以看出,設立高校法律援助社團是一項投入少、社會效益高,有益于維護貧苦弱勢群體利益、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公益性事業(yè)。

      高校法律援助辦案補貼低不能吸引優(yōu)秀教師參與法律援助案件,這一方面降低了法律援助案件的辦案質量,不利于受援人利益的維護,另一方面也制約了高校實踐教學課程的效果。目前,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律幫助中心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主體仍為在校教師,在校教師盡管專業(yè)基礎知識牢固,但訴訟技巧欠缺。只有加大辦案資金補貼力度,才能吸引社會律師主動加入到法律援助事業(yè)中來,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當事人,從而達到法學實踐教學目的。因而,政府和高等院校應當拿出部分專項資金支持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建立和發(fā)展。

      (三)開設診所教育課程,法律援助與診所教育結合

      為了實現(xiàn)法學實踐教學目標,高等院校法學院應該開設法律診所教育課程,將法律援助活動與法學實踐教育相結合。高等院校首先將法律診所定性為選修課程,遴選或外聘數(shù)名具有律師資格的教師任教,以法律援助接受的案件作為教學對象,按照學生的不同興趣劃分學習小組。開設法律診所教育課程,將任課教師的勞動成果計算為課時量,可以積極吸收辦案教師,彌補法律援助人數(shù)的不足;同時,按照課時量的多少發(fā)放課時津貼,可以彌補法律援助辦案補貼低的缺陷。以法律援助接受的真實案件作為診所教育實踐課程的教學對象,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發(fā)揮實踐教學的作用。開設診所教育課程,按照教學紀律要求學生參加活動,還可以約束當前高校法律援助學生紀律差、隨意請假的現(xiàn)象。加強高等院校法律診所教育,針對不同學生設立不同的診所教育課程,積極吸收有意愿的學生參加法律援助,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措施。[1]

      (四)規(guī)范自身建設,穩(wěn)定社團組織

      建立法律援助申請審查制度,確保受援對象是符合條件的司法弱勢群體;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分派管理制度,由專人統(tǒng)一調度案件,將不同性質的案件分配到不同專業(yè)或擅長的司法救助人員手中;強化法律援助人員的責任心,對法律援助人員進行遴選和考察,對那些辦事不認真、可能存在損害當事人利益的法律援助人員取消其法律援助的資格;設置案件回訪管理制度,回訪的主要內容包括法律援助人員是否收取受援人員錢財、是否辦事認真、是否具備專業(yè)化知識等;建立專門的案件檔案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避免法律援助基金用在其他地方;建立法律援助人員崗前培訓制度,充分發(fā)揮高年級學生的傳幫帶作用,等等。

      (五)擴大宣傳途徑,多渠道吸收案件

      為了更好的發(fā)揮高校法律援助社團的功能,應該使更多的人知道法律援助的基本條件及性質,使貧弱群體得到更有效的法律援助。要注重媒體作用,在地方報紙或電視臺進行宣傳;要進行重點地方宣傳,在火車站、小區(qū)、工廠礦山等人口密集地方做活動;充分利用法定節(jié)日,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法治宣傳日等特殊節(jié)點進行特色宣傳;與周邊法院、司法局、監(jiān)獄等部門建立聯(lián)系,為貧弱群體提供救助。“不僅讓學生學習如何接待當事人,還讓他們走出去,與社區(qū)法律援助工作者一道配合合作一些具體的事情?!盵2]

      總之,高校法律援助社團與診所式教育的結合,既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幫助學生積累社會閱歷和經驗,鍛煉學生法律實務技能,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等,也有助于社會貧弱群體獲得質量可靠的法律服務,為化解社會矛盾,建立平安、和諧社會提供保障。我們應該從既有的法律援助社團教育實踐中總結經驗、分析利弊,探索適合高校本科生培養(yǎng)的實踐教學方法。

      [1]郭輝,李冰.高等院校法律碩士司法實踐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

      [2]宮曉冰.外國法律援助制度簡介[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216.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Operation of College Legal Aid societies

      GUO Hui
      (The Central Institute For Correctional Police,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

      Legal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College legal aid societies not only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judicial assistance to vulnerable groups,but also help to develop students’interest in law learning,to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to broaden the horizons of their knowledge.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legal aid socie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ecause limited to the fuzzy legal position of the community,the lack of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their own imperfections and so on,the functions of colleges legal aid societies can not be fully played.Therefore,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erfect the functions of the legal aid socie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egal aid societies; Practice of law education

      G455.7

      A

      1673-2022(2016)04-0015-04

      2016-09-22

      2016年度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校共青團課題研究資助項目——“高校法律援助社團對法學實踐教育的功能、發(fā)展障礙及消解研究”(2016LX025)。課題負責人:郭輝;課題組成員:李冰,董健,曹海清,付瑩雪。

      郭輝(1979-),男,滿族,河北唐山人,副教授,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民商法學。

      猜你喜歡
      法律援助法學社團
      繽紛社團
      江西在全國首推法律援助“全省通辦”服務
      農村百事通(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44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2021年4期)2021-03-23 07:55:52
      法律援助是農民工的剛需
      最棒的健美操社團
      軍事文摘(2017年16期)2018-01-19 05:10:15
      K-BOT拼插社團
      中學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51
      論有效辯護在法律援助中的實現(xiàn)
      法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9
      做大做強做優(yōu)法律援助事業(yè)
      中國司法(2013年10期)2013-01-30 08:17:48
      永新县| 政和县| 新龙县| 青河县| 汉寿县| 中牟县| 荥阳市| 花莲市| 南陵县| 富宁县| 锦州市| 蚌埠市| 东乌珠穆沁旗| 青阳县| 襄汾县| 博湖县| 墨江| 广昌县| 南安市| 西华县| 饶平县| 称多县| 鹤山市| 肃宁县| 罗平县| 射洪县| 田林县| 天水市| 新巴尔虎右旗| 呼和浩特市| 昭通市| 郴州市| 三明市| 海兴县| 土默特右旗| 重庆市| 隆德县| 绥德县| 南漳县| 石林|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