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國
(湖北文理學院文學院,湖北襄陽441053)
漫議趙麗小說《壽宴》的優(yōu)長與瑕疵
張治國
(湖北文理學院文學院,湖北襄陽441053)
《壽宴》是一篇總體上成功但又瑕瑜互見的小說。其突出優(yōu)點有三:一是故事精彩。通過一場非同尋常的鄉(xiāng)村壽宴,濃縮了世間萬象,折射出人情冷暖,既引人入勝,又耐人尋味;二是主題深刻。對壽宴中浮顯的當下諸多世事病象、怪象,傳達出政治、道德、文化等多向度的社會批判;三是構思精巧。采用“人像展覽式”結構,將眾多人物集中于農(nóng)家場院,透過人物“表象”揭示世事“真相”,并據(jù)此展開道德拷問。小說的瑕疵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不可靠敘述造成了人物臧否的背離和消解;二是過多閑筆式的描寫阻滯了敘事節(jié)奏,影響了敘事的流暢度。
趙麗;《壽宴》;創(chuàng)作得失
現(xiàn)供職于湖北襄陽市南漳縣文聯(lián)的趙麗,是近年來在湖北文壇嶄露頭角并逐漸在全國產(chǎn)生影響的青年鄉(xiāng)土小說家。從2010年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至今,趙麗奉獻給讀者的作品數(shù)量也許不算多,但卻以較為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較高的審美品位贏得了人們的喜愛,也得到了省市政府和文藝機構的褒獎。如中篇小說《壽宴》[1]先后獲得襄陽市文聯(lián)第二屆文學大賽一等獎,以及襄陽市政府第七屆“孟浩然文藝創(chuàng)作獎”;短篇小說《乳香》先后獲得襄陽市文聯(lián)第三屆文學大賽二等獎,以及湖北省政府第六屆“湖北文學獎”。
趙麗小說語言清麗、文筆優(yōu)美,善于通過細膩的描寫呈現(xiàn)自然山水、田園鄉(xiāng)村的醉人詩意;她的小說剪裁得體、技法嫻熟,善于通過細節(jié)勾勒與心理刻畫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與精神世界;趙麗小說故事精彩,構思精巧,意蘊豐富,善于通過鄉(xiāng)村日常生活的敘事反映時代變遷、人情冷暖,彰顯批判精神與人文關懷。這些特點在其代表作中篇小說《壽宴》里都有出色的表現(xiàn)。
如上所述,《壽宴》的優(yōu)點頗多。然限于篇幅,筆者僅擬從精彩的故事、深刻的主題、巧妙的結構等三方面扼要加以論述。
小說是敘事的藝術,敘事的質量十分重要,決定了文本能否吸引讀者有興趣完成閱讀,以及能否實現(xiàn)作家通過故事向讀者宣達某些價值觀的創(chuàng)作預期。從敘事角度考量,《壽宴》無疑是成功的:小說以新世紀商業(yè)化浪潮下城鄉(xiāng)融合為背景,講述了地處偏遠的鴉雀嶺村農(nóng)民董豁子在自家場院舉辦五十五歲生日壽宴的故事。與習見的波瀾不驚的程式化農(nóng)村壽宴相比,董家的壽宴故事有著太多的“不尋?!薄5谝粋€不尋常,是這場壽宴是與董豁子的大女兒甜甜有著特殊關系的男人郝遂愿安排的。圍繞著這個重要的壽宴關系人,小說引出了一段極傷風化的男女孽情,也引出了商界與官場的奇妙交集。第二個不尋常,是前來參加壽宴的賓客,不僅有本村的全體村民,還有縣里的秦副書記。一個縣委領導,“給一個平頭老百姓做壽,這是鴉雀嶺村百年沒遇過的盛事”[1]。然而,在出人意料的高規(guī)格農(nóng)家壽宴背后,卻隱藏著鮮為人知的秘密交易。第三個不尋常,是秦副書記來董家,不僅僅是喝酒祝壽、談笑打牌,還以官方名義召集鎮(zhèn)長、村長開了一個現(xiàn)場辦公會,“商量怎樣為企業(yè)排憂解難”[1]。最后他當場拍板、一錘定音,以政府買單的方式,給予賈家經(jīng)濟補償,幫董家要回了六畝田地,可謂一舉多贏,皆大歡喜。第四個不尋常是,辦壽宴請廚子通常要付工錢,但沒想到四個師傅主動上門,都聲稱免費幫忙。第五個不尋常是,前來參加壽宴的村民,都想借此機會親近攀附董家人以求獲得某種利益,同時又被不可告人的想法“搗鼓得心里難受”[1]。小說寫的這場農(nóng)家壽宴故事,如同一幅城市化、商業(yè)化時代背景下的城鄉(xiāng)浮世繪,濃縮了光怪陸離的世間萬象,折射出令人唏噓的人情冷暖,既引人入勝,又耐人尋味。
《壽宴》借助一場耐人尋味的壽宴故事所表達的主題嚴肅而深刻。它揭示了時代變革對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的極大沖擊,尤其表現(xiàn)出經(jīng)濟大潮語境下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的價值觀對淳樸鄉(xiāng)村民風的腐蝕,對正常人際關系的侵染,對承載民族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明的公序良俗的敗壞,對人們美丑認知判斷的扭曲,隱含了作者對當下諸多不良現(xiàn)象的社會批判意味。批判主要從三個向度展開:首先,是對異化的官商關系的政治批判。秦副書記與郝遂愿的關系,表面上是服務與被服務的政府官員與企業(yè)家的關系,但實際上兩者卻是一種利益輸送的權錢交易關系:郝遂愿到縣里投資辦廠,為秦副書記帶來了“招商引資”的政績,秦則投桃報李,為郝在縣里的一切事務提供便利,還把縣里最大的渡假村項目交給郝來做,郝則利用自己在省城官場建立的人脈,為秦的工作調動充當政治掮客。這種異化的官商關系,不僅導致權錢交易、權力尋租的官場腐敗,也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商業(yè)秩序。
對郝遂愿與董甜甜不倫關系的關系展示,表現(xiàn)出作者對男女畸形戀情的道德批判,批判是雙向的:有婦之夫的郝遂愿與其他女子同居生子,違背了婚姻道德。他能夠給予董甜甜金錢與物質的滿足,卻不能也不愿給予甜甜合法的妻子名分,這給對方及其家人造成了極大的精神痛苦。而對于董甜甜的遭遇,作者盡管給予了某種程度的同情,但對她的自甘墮落依然持批判態(tài)度。她的痛苦一方面來自于表征著萬能金錢的男人郝遂愿,另一方面,也是更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她自己貪圖享樂,執(zhí)意要做“這輩子生來就是郝家的人”“一竿子撐到底”[1]的依附行為所致,這是她不自尊自愛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對當下人們畸形價值觀念和趨利心理的文化批判,是小說社會批判的另一個重要內容。眾所周知,包二奶是一種社會丑惡現(xiàn)象,為世俗所不容;女性給人當二奶極不光彩,常遭世人輕賤,也牽連家庭受辱。然而在小說中,讀者看到的情形卻相反:包二奶的郝遂愿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歡迎和追捧,得到了秦副書記的高度贊揚,享受到了極高禮遇。村里人覺得“董家出了個董甜甜,也算是董家的祖墳上長了棵彎彎樹,鴉雀嶺飛出一只金鳳凰”[1],男男女女們對穿著時尚的董甜甜極其艷羨;大家覺得老董家“姑娘女婿開著小車子從省里回來,還把縣領導搬來來拜壽,這就叫體面”;老人們看到了壽宴的場面,“才知道董豁子這輩子劃得來,就嘆自己命薄,兒女沒孝心,沒過一個像樣的生,這輩子算瞎混”[1];就連身為村干部的馬村長也認為“現(xiàn)在董家不再是過去的董家了,不光在鴉雀嶺村,在全縣都算得上有頭臉的門戶了”[1]。凡此種種,反映了人們的一種普遍文化心理:金錢和財富,以及它們所表征的體面的物質生活,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和生活是否幸福的主要甚至唯一標準。這種文化觀念,已經(jīng)拋開了所有關于道德的考量,也取消模糊了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界限。這種只看重結果、不關注是非美丑、“笑貧不笑娼”的畸形文化心理和拜金主義的價值觀,對良好的社會風氣造成了嚴重的侵蝕。
總之,多向度的社會批判,表達了作者“申說自己的‘真理’,從而維護正義”[2]的明確宗旨,也賦予了小說較高的認識價值和思想深度。
結構巧妙,是《壽宴》藝術上的一大亮點。與老舍的經(jīng)典劇作《茶館》頗有相似之處,《壽宴》采用的是濃縮型極強的“人像展覽式”結構:它以參加董豁子的生日宴會為敘事驅動力,以前半天的生日準備為序,以正式宴客的那一天為集中的敘事時間單元,將眾多的人物集中到董家門前的場院里,對他們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進行細致的刻畫,展開對他們相互關系及其背后故事的講述,并據(jù)此展開深刻的道德拷問和人性批判。
借助人物刻意偽裝的表演來展示世事“表象”,又通過人物關系的呈現(xiàn)和背后故事的講述揭示世事“真相”,是《壽宴》敘事上的精彩之處,也是小說巧妙藝術結構的生動體現(xiàn)。例如小說關于秦副書記及其與郝遂愿關系的描寫,就是較為典型的例子。不請自到的秦副書記是壽宴上出現(xiàn)的級別最高的政府官員,被村民們引為鴉雀嶺村百年未遇的“盛事”榮光。然而,“祝壽”這個原本只體現(xiàn)尊老敬老人情世故的平常之舉,卻被秦副書記賦予了崇高的政治意義。他在席間向壽星董豁子敬酒時聲稱,自己此番前來,是體現(xiàn)縣委、縣政府對投資商的重視與尊敬,表達“為本縣的招商引資工作立下汗馬功勞”的壽星夫婦的感謝,營造“重商、親商、安商”[1]良好氛圍。然而,在這冠冕堂皇的言辭背后,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個人交易。這從他與董豁子的“女婿”郝遂愿的關系可以見出。如前所述,秦副書記與郝遂愿,本應是正常的官商關系,但從小說末尾所寫的郝遂愿接聽的那個神秘電話——內容是郝向省委要好的某個領導講述秦副書記在縣里各方面關照自己的“義氣”,轉達秦欲調動工作的意愿——來看,兩者則是一種利益輸送的權錢交易關系。通過這對人物關系,作者巧妙地把官商勾結、官場腐敗的嚴重社會問題暴露在世人面前,引起人們關于官商關系、吏治等問題的諸多思考。
小說中的人物,除了上述政府官員秦副書記、著名企業(yè)家郝遂愿、傍大款的二奶董甜甜,還有村委會的馬村長、婦女主任夏繼翠、進城當保姆的清兒,董豁子的小女兒、自尊自強的城市打工妹董珍珍,以及鴉雀嶺村的男女老少。盡管在人物數(shù)量和人物職業(yè)身份的涵納性上《壽宴》無法與《茶館》相比,但人物之間所存在的復雜關系:如血緣關系、兩性關系、鄰里關系、干群關系、官商關系等等,卻為作者從多個層面展示新世紀商業(yè)化時代的面貌,解剖、探尋城鄉(xiāng)融合背景下社會生活的諸多病象、怪象與癥結,提供了多元化視角,同時也“在可然律提供的空間里”[2]為作者展開多向度社會批判提供了堅實的依據(jù)。
從總體上看,《壽宴》是能代表趙麗小說創(chuàng)作水平的一篇成功之作,但若從更高藝術質量標準予以嚴苛,的確也能找到一些瑕疵,在筆者看來,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不可靠敘述造成了對人物臧否的背離和消解。小說采用的是“非人格性”[3]的第三人稱敘述方式,即全知全能的敘事視角。它能給讀者一種保證和承諾:作品的敘述是真實可信的、毋庸置疑的,因而這是一種可靠敘述。然而作者并未將之貫穿到底,而是在文中出現(xiàn)了不可靠敘述??煽繑⑹雠c不可靠敘述的分野在于:“當敘述者的講述或行為與作品的規(guī)范(即隱含作者的規(guī)范)相一致時,我們稱其為可靠敘述者,反之則為不可靠敘述者”[4]。作者的敘述在總體上是可靠的,但個別地方卻使用了不可靠敘述,造成了文本情感表達的內在分裂、作者人物臧否的背離,也在某種程度上動搖了文本敘事的真實性。
如小說第二節(jié)關于董珍珍的兩段文字。第一段是寫董珍珍的美麗,用郝遂愿跟在她后面走路時難以自持的失態(tài)來反襯董的秀色可餐,刻畫郝對董垂涎欲滴的骯臟心理。對于這一點,因為前文有郝遂愿與董甜甜非正常關系的交代,在邏輯上具有可信性。然而,作者在敘事時卻用了“據(jù)說”一詞——這就意味著,這段內容的真假是不確定的——因而敘事就成了不可靠敘事,這就造成了對郝遂愿這個人物負面評價的消解。
第二段的文意緊承第一段,寫郝懷著明顯的占有目的,向董甜甜拋出了邀她到自己公司擔任要職的橄欖枝,企圖故伎重演,引誘董珍珍就范。沒想到董珍珍不僅對他嗤之以鼻,還對他的齷齪心理進行了言辭激烈的嘲弄,以至于“郝遂愿明顯受挫”[1]?!?lián)系小說下文的敘述:董珍珍既不到郝遂愿省城的集團公司任職,也不聽從父母的安排到郝出資興辦的縣果汁加工廠上班,而是“一個人跑出去打工”[1]——董珍珍對郝不懷好意職位許諾的拒絕是可信的。作者這段敘事的本意是寫董珍珍的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并對這種精神表達肯定和贊美。然而,和第一段一樣,由于使用了“據(jù)說”一詞,使得敘事變成了不確定的不可靠敘事,從而導致對董珍珍這個人物正面評價的消解。
《壽宴》的另一個瑕疵,表現(xiàn)為缺乏節(jié)制的描寫阻滯了敘事節(jié)奏、影響了敘事的流暢度。可從兩個層面來看:一是景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場景描寫等不同類型描寫的間距過密,描寫面面俱到,顯得羅嗦、累贅。例如小說結尾處的兩段文字。前段寫景(太陽、樹木、山風、落葉),后段寫物(場院里的小雞與狗)。[1]從小說起承轉合的結構意義上看,在前后兩段敘事之間插入寫景的描寫是十分必要的,能起到場景轉換的過渡作用,從而避免兩個內容不同的敘事轉換與承接的突兀。問題是寫得太細,也看不出這些描寫對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有什么特別的隱喻或象征意義,因而若將這些文字刪除,并不會對小說的敘事邏輯有任何的影響。從第二個層面來看,作者沒有妥善處理描寫與敘述的關系。小說是敘事藝術,描寫為敘事服務,敘事才是重點。因而,作家對描寫的處理,應該以有利于營造氣氛、演繹情節(jié)、刻畫人物為尺度,而不是憑個人興趣,或因自己擅長而率性為之。如果放任描寫的無節(jié)制泛濫,必然會阻礙敘事的行進,拖慢敘事節(jié)奏,影響敘事接受者的閱讀興趣。例如小說第二節(jié)的開頭[1],洋洋灑灑四段文字基本都是描寫,涉及到景物、環(huán)境、場面等,其中只有個別地方包含著敘事成分,而小說的故事敘述直到第五段“治調主任張本金的老婆也來了”[1]才真正開始。這些沒有特別修辭意義的描寫文字,對小說的敘事造成了明顯的阻礙,影響了作家故事講述的流暢度。
盡管《壽宴》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谮w麗在小說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績,我們有理由期待她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時也祝愿這位襄陽本土作家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1]趙麗.壽宴[J].芳草,2012(5):1-10.
[2]李建軍.論小說修辭的理論基源及定義[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56-60.
[3]徐岱.小說敘事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315.
[4]韋恩·布斯.小說修辭學[M].華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273.
(責任編輯:倪向陽)
I207.425
A
2095-4476(2016)12-0051-03
2016-09-12
2015年湖北省重點(特色)學科湖北文理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開放基金項目(2015023)
張治國(1964—),男,湖北棗陽人,湖北文理學院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當代文學,襄陽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