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總工會主席 溫祥華
以職工需求為導向 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探索“互聯網+”時代服務職工新路徑
□江蘇省蘇州市總工會主席 溫祥華
近年來,伴隨著蘇州職工隊伍的代際更替,80、90后已經逐步成長為產業(yè)工人的主流群體,他們對于互聯網的認知更深入、接受速度更快速、運用網絡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愿望更強烈。全總改革試點方案提出,要適應“互聯網+”發(fā)展,打造全國工會系統服務職工網絡載體,推動網上網下互動融合,這為工會組織探索“互聯網+”時代服務職工新路徑,指明了努力方向。
今年年初以來,蘇州市總工會以打造“黨政滿意,職工滿意”工會組織為目標,按照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的部署,以職工需求為導向,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初步構建了以會員數據庫、“蘇工惠”手機APP、蘇州工會微信公眾號為主體的數字化工會服務體系。
為加強“互聯網+”服務職工體系建設工作,蘇州市總工會在綜合借鑒北京、上海、廣州、寧波和省內兄弟市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蘇州市實際,印發(fā)《蘇州工會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和會員普惠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圍繞技術、資金、平臺搭建、安全管理、協作單位間合作方式等重大事項,確定了實施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堅持群策群力,統籌協調推進、精心組織實施,定期召開協調會,及時通報各協作單位工作進度,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推動項目建設取得預期效果。
提高認識,明確工作目標。圍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江蘇省委和蘇州市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立足蘇州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產業(yè)工人需求實際,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強化依托現代網絡技術手段積極轉變工會工作方式、完善普惠職工工作機制、提升工會服務職工效能的工作理念,有針對性地解決工會工作影響力不夠強、聲音不夠響、職工群眾滿意度不夠高等問題,切實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凝心聚力,實現強勢推進。建立實名制的工會會員數據庫,是構建“互聯網+”服務職工體系的基礎性工作。我們通過層層召開會議、舉辦專題講座等,幫助各級工會提高認識、找準定位、明確目標,形成了全會一盤棋、抓好構建“互聯網+”職工服務體系的共識。為加快工作進程,克服畏難、觀望情緒,蘇州市總工會組建多個工作指導和督查小組,督促各地工會倒排工期、細分任務,切實做到舉全會之力,按期保質地實現各個階段性目標。
強化考核,確保取得實效。為進一步激發(fā)各地工會推進會員實名制數據庫建設的積極性,蘇州市總工會在年初出臺的工會目標管理考核辦法中,明確將各地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和會員普惠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單列為專項考評事項,在總分中權重達40%。相關職能部門也相應將會員實名制信息采集數列入全年工會組建和發(fā)展會員預期目標任務分解表。在嚴格考核的基礎上,蘇州市總工會從工作機制、獎勵機制等多方面強化保障,確保工作順利實施。
工會組建和會員發(fā)展是開展工會各項重點工作的基礎,構建一個數據真實、分類準確、廣泛覆蓋的工會會員實名制信息管理平臺,是健全完善“互聯網+”服務職工體系的前提。
在工會組織、會員實名制數據庫系統建設中,會員實名制信息采集是重點、難點。為又好又快做好采集工作,蘇州市總工會堅持“三個注重”,確保工作達成預期目標,為進一步做好服務職工各項工作奠定基礎。
注重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啟動之初,蘇州市總工會制定并下發(fā)了蘇州工會信息管理平臺數據采集工作意見、信息采集任務分配表、工會組織架構樣表、工會會員實名制基本信息登記表、工會會員所在單位基本信息登記表和工會會員身份證復印件采集流程等“四表一意見一流程”,幫助基層企業(yè)工會準確采集、規(guī)范填報。
注重抓好培訓指導。多次組織業(yè)務培訓,明確任務要求,講解操作方法,幫助基層工會負責人掌握采集工作的程序、時序和要點。為確保數據安全,蘇州市總工會在市總層面建立健全數據移交保密制度的同時,幫助基層工會建立專門的數據傳遞通道,由專人對數據進行嚴格審核,確保涉及工會會員切身利益的核心數據不發(fā)生泄露風險。
注重抓好督查服務。蘇州市總工會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均分片包干聯系和服務相關市、區(qū)、局(公司)和直屬單位工會,重點到千人以上會員單位查閱資料、分析對策、提出要求、解決困難,面上引、個別點、隨時答,確保中間層次工會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采集工作,努力保證所采集信息的準確度、完整度、匹配度符合相關技術要求。截至6月底,全市共計采集1106209名會員信息,其中身份證號碼、身份證有效期起止日期和手機號碼“三齊全”的信息385572名。
建立工會會員實名制信息管理平臺,有助于有效整合工會內部資源、充分利用各類社會資源;有助于依托現代網絡技術,有針對性地提供形式新穎、內容實際的普惠服務,能夠更好滿足廣大職工特別是新生代職工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在推進會員實名制信息采集的同時,蘇州市總工會堅持需求導向,積極開發(fā)全新服務項目,讓普惠工作更加貼近工會會員,實現了會員服務工作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
協調多方關系,為整合資源和開展網絡服務打好基礎。蘇州市總工會理順“數據采集與軟件設計、會員普惠”“縣級市與城區(qū)、直屬單位”“行政機關與企事業(yè)單位”“工會組織數據與軟件開發(fā)數據”等幾個方面的關系,既確保了數據庫建設和服務項目開發(fā)的同步協調推進,又充分調動起了協作各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堅持需求導向,實施精準幫扶,推動會員服務轉型升級。蘇州市總工會依托工會會員實名制信息管理平臺,以《蘇州市工會會員特殊困難救助辦法》《蘇州市工會會員大病補助辦法(暫行)》的實施為契機,經過前期網絡技術手段篩選、比對,確認上年度蘇州市區(qū)符合工會集中醫(yī)療救助標準的會員共4942人,共發(fā)放救助金444.58萬元;確認在今年5月1日后首次確診患有規(guī)定病種的大病補助會員1名,已發(fā)放一次性補助金5000元。事實證明,信息化建設為我們更好實施兩個《辦法》提供了技術“紅利”,使患重病、受意外傷害及家財損失的在職會員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工會組織“娘家人”的幫助,實現了從“工會有什么送什么”傳統服務向“職工缺什么幫什么”現代服務的轉型,工會工作在職工群眾中的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不斷完善手機APP、會員卡等網絡直達式服務載體,初步構建了會員普惠長效常態(tài)工作體系。工會會員實名制信息管理平臺一期建設全面推開后,蘇州市總工會與協作單位聯手,繼續(xù)配齊配強技術力量,于“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前夕在蘇州銀行手機APP上正式上線蘇州工會會員服務頻道--“蘇工惠”,隨后開展了慶“五一”、迎“端午”節(jié)日限時搶購以及會員專享高收益理財產品搶購等活動,得到了會員的熱情參與,贏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也促進了新一輪會員實名制信息采集工作的實施。目前,“蘇工惠”共設專享保障、幫扶服務、教育培訓、專項服務、文化生活、消費優(yōu)惠等6大普惠服務項目,會員可通過社??虞d會員信息,實現工會服務的線上線下互動,并持卡在總工會特約服務單位享受消費優(yōu)惠,進而使“普惠+特惠”的“互聯網+”服務職工理念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