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盛世儒學的智慧

      2016-03-15 23:16:05
      衡水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董仲舒盛世儒學

      周 桂 鈿

      (北京師范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北京 100875)

      盛世儒學的智慧

      周 桂 鈿

      (北京師范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北京 100875)

      儒學具有包容性、進步性、入世性,在歷代儒者的努力下,形成龐大的深刻的切實的治理社會的智慧體系。盛世時代的儒學,稱為“盛世儒學”。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盛世公認是漢唐時代。漢武帝時代,董仲舒被史家稱為“群儒首”“儒者宗”,他的思想可以稱為盛世儒學的代表。代表唐代盛世儒學的應該是魏徵。治國理政,首先是國家體制問題;制度確立以后,選拔人才,委任職務,就成為頭等大事。

      儒學;盛世儒學,治國理政;人才;智慧

      一、從儒學講起

      兩千五百多年前,中國春秋時期,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提出了儒學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論框架??鬃犹岢龅娜鍖W思想豐富多彩,德目有幾十個,其理論主要是仁與義,被稱為仁義之道??鬃右蔡岬街侨视拢缓笕宸Q“三達德”。被稱為亞圣的孟子歸納為“四善端”:仁義禮智。漢代被史家稱為“群儒首”的董仲舒歸納為“三綱五?!保壕秊槌季V、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亂世,君主要指諸侯王??鬃臃Q當時諸侯王為“斗筲之人”,氣量不大,水平不高,素質(zhì)很差。孟子更瞧不起這些當政的“君”,明確提出“民貴君輕”論斷,認為君不為民,就要批評,批評不改,就要換掉,甚至殺掉,不算篡位,而是“誅一夫”。因此,平時對他們也不必太客氣,“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也”。孟子的說法,表達了他的浩然之氣。孟子的形象,成為中國后代士人敬仰的典范。近人有稱儒生為“犬儒”的,是偏見。孟子之前的子思曾說常給國君提意見的是忠臣。對君要諫,對父“幾諫”,“三綱”說法不見于先秦儒家。關(guān)于“四端”與“五常”差別不大,“五?!敝皇嵌嗔艘粋€“信”??鬃訉ⅰ靶拧绷袨橐坏履?,但他對此并不簡單絕對肯定,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靈活權(quán)變。春秋時代,殉難是信的表現(xiàn),管仲沒有殉難,孔子表揚他??鬃又鲝垺案笧樽与[”“子為父隱”,隱就違背信。孟子說得更直接明白:“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绷x,指合理。只要合理,就不必守信。言必信,行必果,那是小人的信條。春秋戰(zhàn)國是亂世,社會秩序很亂,情況瞬息萬變,很難守信。因此,亂世無法守信是普遍現(xiàn)象,無法要求人們守信。漢朝建立統(tǒng)一穩(wěn)定政權(quán),社會就需要守信,維護共同的安居樂業(yè)。這時的統(tǒng)治者成為社會秩序的代表,一般情況下,維護統(tǒng)治就是維護平民的安定生活。只有當百姓無法正常生活,統(tǒng)治者無法統(tǒng)治的時候,人民才需要推翻這種統(tǒng)治。平時的當政者是社會秩序的代表,才稱為“綱”的君。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都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穩(wěn)定秩序。三綱五常,成為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專制制度的核心價值觀傳承了兩千多年。

      儒學產(chǎn)生于亂世,諸侯分裂割據(jù),士人走向決定諸侯國盛衰興亡,入楚楚重,出齊齊輕。儒生也因此有了浩然正氣。在秦統(tǒng)一中國以后,強調(diào)以法治國,相信實力,不重視道德,而儒家主張德治,于是釀成焚書坑儒大禍。儒家不能與時俱進,當政者偏信實力與法令,矛盾導致兩敗俱傷,秦因此很快被推翻。

      漢朝統(tǒng)治者繼承秦朝制度,對他的缺陷進行改革,使?jié)h朝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這主要得益于儒家的智慧。陸賈向劉邦提出文武之道,下馬治天下,叔孫通、賈誼、公孫弘、董仲舒都為漢朝當政者出謀劃策,為鞏固漢朝江山作出重要貢獻。從此以后,歷代統(tǒng)治者都采取德法并行的辦法來治天下。以后歷代儒家仍然與時俱進,根據(jù)不同時代的社會問題,提出各種理論,為統(tǒng)治者服務。并且吸收包括外來的佛教思想,融入儒學,發(fā)展儒學。儒學具有包容性、進步性、入世性,在歷代儒者的努力下,形成龐大的深刻而切實的治理社會的智慧體系。

      二、盛世儒學

      孔子創(chuàng)立儒學以后,在兩千多年中,儒學不斷豐富、發(fā)展。儒學的基本精神是不變的。儒學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在不同情況下,會有各不相同的表現(xiàn)。在盛世時代的儒學,稱為“盛世儒學”。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盛世公認是漢唐時代。漢武帝時代、唐太宗時代都是盛世。

      漢武帝時代,董仲舒被史家稱為“群儒首”“儒者宗”,他的思想可以稱為盛世儒學的代表。真正的哲學,就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董仲舒的政治哲學就是漢武帝那個盛世時代精神的精華。董仲舒哲學思想主要保存在《漢書·董仲舒?zhèn)鳌匪珍浀摹顿t良對策》中,這是董子三次應對漢武帝的三次策問。與皇帝對話,當然要特別用心準備。他“三年不窺園”,很可能就在對策之前發(fā)生。另外,他退休以后,仍然專心于著述?,F(xiàn)存有《春秋繁露》一書?!妒酚洝贰稘h書》還有一些董子的資料。漢代著作中也還散見董子閃光的思想瑰寶。在《鹽鐵論》中,在桓譚《新論》中,以及緯書中,都有董仲舒思想的痕跡。在王充《論衡》中更為突出。王充認為董仲舒“策文最善”(《佚文》),“策既中實,文說美善”(《別通》),“董仲舒雖無鼎足之位,知在公卿之上”(《別通》),“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超奇》),將周文王、孔子、董仲舒三者思想相傳承,實際上認為他們是一脈相承的圣人。王充認為,董子論“君臣政治得失,言可采行,事美足觀”,可以與經(jīng)傳并列,“雖古圣之言,不能過增”(《案書》),古代圣人說的話,也不能超過他。王充在《論衡》中62次講到董仲舒,幾乎都是高度贊揚的話,其評價僅次于孔子。認真閱讀《論衡》的人都不會認為王充與董仲舒是針鋒相對的,事實如此而已。而在非常時期,王充是大法家,由于《問孔》《刺孟》,又是不贊成天人精神感應的。董仲舒為群儒首,又講天人感應。有人就從儒法對立的觀念出發(fā),從對天人關(guān)系的不同觀點出發(fā),就不看事實,而斷定他們是針鋒相對的。從觀念出發(fā),不從事實出發(fā)來研究學問的方法,是馬克思主義一直反對的。這種思維方法也可以稱為唯心主義的。古人說:一犬吠影,百犬吠聲。一只犬見到影子,就以為是賊,吠起來;許多犬沒見到影子,只是聽見吠聲,都跟著吠起來。如果有這種學風,那就可以肯定搞不好學問,也得不出有價值的學術(shù)成果。

      如果董仲舒是漢代盛世儒學的代表,那么,代表唐代盛世儒學的應該是魏徵。我們可以從《貞觀政要》看到唐太宗君臣討論治國理政所表達的智慧,其中就有《君道》,“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這是傳統(tǒng)的民本觀。許多人雖會說民為邦本,思考問題、作出決策時,卻沒有先存百姓。一些人從政當官,并沒有想為人民服務,只想為人民幣服務。有的人無德無才,卻能青云直上,只是會受賄行賄。他們弄到很多錢,卻花不了,只是增加了罪行;他們占了很多豪華別墅,卻住不上,住到監(jiān)獄里去。因此他們走的是歪門邪道,最后落入罪惡深淵。

      魏徵還主編《隋書》,以隋朝興亡的經(jīng)驗教訓為新當政的唐朝統(tǒng)治者提供借鑒?!岸氖贰笔钦軐W家、政治家、史學家共同創(chuàng)造的政治智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這也包括魏徵主編的《隋書》。

      更重要的是魏徵還為唐太宗主編了《群書治要》。他將唐代以前的典籍收集整理出來,然后將其中對唐代的治國理政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內(nèi)容選擇出來,匯編成書,供唐太宗參考。其主要內(nèi)容按經(jīng)、史、子、集分類。經(jīng)類首先是《周易》,他選取其中部分內(nèi)容。為什么選這些內(nèi)容,而不選另一些內(nèi)容,說明魏徵針對盛世所存在的社會問題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向決策者提供參考。《群書治要》所選錄的內(nèi)容,史類約占一半,包括《左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等。這些是史家總結(jié)出來的特別有價值的政治智慧。從他對史事的取舍,也可以知道他對盛世社會問題的認識,以及儒學是如何解決的。當然,在諸子中,不限于儒學。其他各家有價值的主張,也給予關(guān)注。說明儒學具有開放性,有很大的包容性。

      唐代宗寫《帝范》,武則天寫《臣軌》,也是為盛世君臣定規(guī)矩,對于后代也有啟發(fā)意義。

      三、高明決策

      高明決策,需要三個條件:一要了解歷史,提高素質(zhì),借鑒古圣先賢的智慧,這是通古;二要熟悉社會,知曉時代特點,與時俱進,因地制宜,這是達今;三要集思廣益,將眾人的智慧匯集起來,形成切實可行的最佳方案,又能在實行中不斷及時修正方案,使失誤減到最小。

      治國理政,首先是國家體制問題。中國從秦漢時代開始實行的是郡縣制,這個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制。中央集權(quán)制是精英施權(quán)制。精英施權(quán)是普遍性的,號稱民主性國家,人民也沒有當家作主,每個平民都作主,國家機構(gòu)就根本無法運轉(zhuǎn)。所謂投票選舉的民主制,多數(shù)人的意見也未必正確,選出來的人未必合適?,F(xiàn)在中央集權(quán)是精英群體為人民謀利,而古代郡縣制,是精英群體為皇上江山謀利,江山鞏固,人民因此能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古今制度有相通之處,許多人對制度化的優(yōu)劣過度夸大了。

      制度確立以后,選拔人才,委任職務,就成為頭等大事。先秦儒家提出尊賢使能的原則是對的,如何落實,卻少有辦法。秦獎勵耕戰(zhàn),主要從戰(zhàn)爭立功者中選拔官員,辦法是有了,還不太恰當。打仗勇敢,不一定就有治國理政的能力。前者面對的是敵人,后者面對的是人民。對象不同,辦法也不一樣。前者用武,后者用文,文武之道不能亂用、錯用。正如韓非所說,不能用木匠當醫(yī)生,將人體視為木料,隨便砍斫。到了漢代,選拔人才就有了多種方式,有舉孝廉,有對策,有巡視考察,有推薦自薦,還有花錢買官。也有讓大官的兒子一人入仕,所謂任子。漢代選人的辦法多種,每一種剛實行時都有優(yōu)勢。時間一長,弊端就出來了。社會穩(wěn)定以后,就成了官員互相推薦對方的兒子、親屬任官。從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比較合理,雖有弊病,不斷改善,延續(xù)了一千多年。不斷改換朝代,也沒有把這種制度換掉。這種體現(xiàn)身份平等與機會平等的制度受到西方人的高度贊揚,他們引進改造后形成了公務員考試制度。中國人廢除了科舉制度,再從西方引進考公務員制度,實際上是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中國幾千年文化積淀,形成許多政治智慧,可以整理出來。結(jié)合實際需要,再創(chuàng)造切實可行的新智慧、新制度。不要都等著出口鍍上洋金以后,才轉(zhuǎn)內(nèi)銷售。

      現(xiàn)在有一些中國人雖然當了大官,甚至成為學界權(quán)威,卻對本民族文化了解甚少。凡事以西方文化為準,為治學宗旨,貶斥中華文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令世人難以理解。

      盛世存在許多社會問題,例如貧富兩極分化,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凡事講排場、重面子、好攀比,拉關(guān)系,任人唯親,官二代、富二代因此而飛黃騰達,名門望族橫行鄉(xiāng)里……諸多不合理現(xiàn)象,逐漸腐蝕社會,導致長堤毀于蟻穴;到崩潰時,誰也挽回不了。儒家有些智慧值得重視,例如以“調(diào)均”政策來縮小、防止貧富兩極分化等。用考試代替推薦官員,以尊賢使能,取代任人唯親,上層嚴于修身,防止面子工程等等。這一切從上到下、逐級改革,穩(wěn)定秩序,鞏固政權(quán)才能實現(xiàn)。

      (責任編校:衛(wèi)立冬 英文校對:吳秀蘭)

      Wisdom of Confucianism in the Prosperous Times

      ZHOU Guidian
      (College of Philosophy & Soci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Confucianism, which is inclusive, progressive and easy to go into the society, has formed a huge and profound system of wisdom in the practical governance of the society with the efforts of the Confucianists of the past. Confucianism in the prosperous times refers to the Confucianism i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which are acknowledged as the most famous prosperous tim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In the times of Emperor Hanwu, Dong Zhongshu was called “the leader of Confucian scholars” and “the master of Confucian scholars” and his thought could be called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nfucianism in the prosperous times. Wei Zheng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nfucianism in the Tang Dynasty. Governing a country should first establish state system and after it, selecting talents and appointing them to an office should become the number one problem.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in the prosperous times; governance of a country; talents; wisdom

      B222

      A

      1673-2065(2016)05-0014-03

      10.3969/j.issn.1673-2065.2016.05.004

      2016-10-09

      周桂鈿(1943-),男,福建長樂人,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朱子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副院長、衡水學院特聘教授。

      猜你喜歡
      董仲舒盛世儒學
      春秋決獄與法律解釋——以董仲舒春秋決獄案例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問題研究述評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9:00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盛世盛開盛唐花
      春秋“王魯”說芻議:以董仲舒為中心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4:52
      儒學交流在路上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盛世
      當代音樂(2018年4期)2018-05-14 07:46:22
      宋代儒學對漢唐儒學的突破
      什么是儒學之本
      學習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16
      盛世國慶
      句容市| 囊谦县| 江源县| 宁夏| 玛沁县| 乾安县| 广灵县| 开封市| 乳山市| 大关县| 延安市| 文登市| 永嘉县| 东海县| 永泰县| 长泰县| 青田县| 邵阳县| 东乡县| 无锡市| 鄂托克旗| 容城县| 南皮县| 铁岭县| 凉城县| 山西省| 苗栗市| 宣威市| 奎屯市| 清涧县| 新乐市| 云龙县| 望谟县| 永州市| 屯留县| 大足县| 枣阳市| 衡水市| 泾阳县| 盐源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