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蘇武傳》中“何以汝為見”之注釋源流考略

      2016-03-15 08:39任鵬波
      課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關鍵詞:語文

      任鵬波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語文教材必修四《蘇武傳》中“何以汝為見”注釋不詳,不易理解,故本文之要義有三,其一,試分析教材“何以汝為見”注釋不甚明了之處,分析教材不予詳注之原因;其二,考察現(xiàn)今可見二十余種注釋本之不同注解意見,將其分類,并試析各自的理據(jù);其三,考察各注釋意見之源流,弄清肇始于何家,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歷史材料,并提出疑問之處若干。

      【關鍵詞】語文 教材研究 《蘇武傳》 注釋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58-02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語文教材必修四第61頁選錄《漢書》卷五十四之《李廣蘇建傳》,課文題名《蘇武傳》。該文是傳統(tǒng)名篇,刻畫蘇武守節(jié)不屈的形象。其中蘇武駁斥衛(wèi)律一段有“何以汝為見”一句,文下注釋為“即‘何以見汝為,要見你干什么?為,語氣助詞?!保ㄍ系?3頁)此句大意可以貫通,然注釋不甚明朗,不便于理解。初讀者有疑問,例如:“為什么‘為字位置有變化?是否依據(jù)何種語法規(guī)律?“何以汝為見”與“何以見汝為”是什么關系?不明此關系,則“為”字語氣用法皆見于句末,此處于句中,為什么是語氣助詞?于高級中學語文教材研究而言,已有老師注意到此注釋并且撰文,例如,《新課程學習》2014年第10期載有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第一中學潘淑麗老師《“何以汝為見”句式臆斷》一文,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趙丕杰(1990)專著《中學文言難句析疑》也談及此處,但此句法仍不明朗。本文臆測,教材編選在此處不予詳注,應當是考慮到作為中學教材,不必在此多費筆墨,選一家之言,貫通文意即可,本句句式及語法結構可不作為教學重點。然而,顧炎武說“讀九經(jīng)自考文始。”我們讀書不能囫圇吞棗,凡自不能通達之處,都細細考量,是把學問做到精深的門徑之一。故本文欲闡明此句注釋之源流,使教者明了于心,學者有所參考。

      一、現(xiàn)今所見注釋分類

      考察現(xiàn)今所見的有關本篇本句之注釋本及單篇論文、相關訓詁學專著二十余種,可見注釋意見種類大致如下:

      其一,認為“何以汝為見”即“何以見汝為”或“何用見汝為”,“為”是語氣助詞。筆者按,“為”不會用于句中起到語氣助詞的作用,故持此種意見者隱含一個論證過程,即原文刊刻傳抄中字序顛倒。持此種意見者如下:華中農(nóng)學院1983年編《古漢語知識大學語文學習輔導資料之一》第52頁“為”字條注解正用此例;趙丕杰(1990)著《中學文言難句析疑》疑此句“誤倒”,即“何以汝為見”是“何以見汝為”的“誤倒”(第215-16頁);郭建勛,胡輝杰(2012)編《中國語文》(湖南大學出版社):“為,句末語氣助詞?!比欢溲浴昂我匀暌姙椤辈恢?,應是誤寫(見第76頁);又如劉貽鋼(2004)編《大學語文》(中國鐵道出版社):“何以汝為見,即何以見汝為,意思是見你做什么?!保ㄒ姷?6頁);曲阜師范學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1979)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第二冊》:“何以汝為見,即何以見汝為,為什么要見你。為,語氣助詞?!保ㄒ姷?72頁);山東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1980)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山東人民出版社)第212頁意見同上。又如張國光,易錦海(1992)主編《大學語文導讀》(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何以,介賓結構,即以何。譯文:見你干什么。”(第96頁)

      其二,認為“何以汝為見”本自成立,“何以汝為見”與“何以見汝為”是兩個等意句式,非文字傳抄顛倒。這里又可分為兩種類型,如下:

      第一種:何以:何必,何用。為,助詞,使賓語前置。汝為見:見汝。認為,“為”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此種注釋見于張國風(2012)著《<資治通鑒>故事五百篇》(北京金盾出版社);潘淑麗《“何以汝為見”句式臆斷》(載于《新課程學習》2014年第10期)。

      第二種,以固定句式理解,即“何以……為……”為固定句式,不細加分析。依據(jù)為與“何以汝為見”類似的平行句式:“何以我為過?”(北宋李昉《太平廣記》)、“何以子為問?”(南宋李呂《澹軒集》)、“子何以此為疑哉?”(南宋朱熹《日講四書解義》)。此種意見見于張其昀(2013)著《<讀書雜志>研究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941頁。此處尚有疑問:列出的平行句式中“何以此為疑”與其他句有不同之處;另外,這些平行句式都見于北宋以后,以此論斷《漢書》句式,猶須補充《漢書》中證據(jù)。

      認為“何以……為……”是固定詞組的又如何竹(1986)編《大學語文題解》(安徽教育出版社) :“‘何以……為……是一種固定結構的詞組,相當于‘以……為何?!保ǖ?9頁)舉例即是此句。此解釋不同于張其昀著作,源流及理據(jù)暫不明。

      其三,于此句下不予注或不予明注,著眼于貫通文意即可。例如:北京外語學院漢語教研室(1979)編《古代詩文選讀》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部分:“何以汝為見:見你干什么?!庇秩缃岱蛑骶幪锼亓x等選注(1987)《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天津教育出版社)先秦、漢、魏晉南北朝部分:“何以汝為見:為什么要見你!”(第214頁);旅大師范學校中文科(1978)編著《古代作品選析》:“何以汝為見,見你干什么!”(第156頁);張建業(yè)(2010)主編《李贄全集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6冊 《藏書注》:“何以句,意即為何要見你呢。”(第302頁);中華書局 2009年出版張永雷,劉叢譯注《漢書》(節(jié)選本)于第62頁整段譯文中將其譯為“見你做什么?”

      二、源流考略

      于以上各說法,本節(jié)討論“誤倒說”與“前置說”之源流。

      其一,“誤倒說”。認為“何以汝為見”即“何以見汝為”或“何用見汝為”,“為”是語氣助詞,此種意見所依據(jù)的源頭當在唐代顏師古《漢書》注本。中華書局1962年版《漢書》(顏師古注)第54卷釋“何以汝為見”如下:“師古曰言何用見汝為也?!比欢姟稘h書》顏師古注此句下僅有“言何用見汝為也”,未明言文字顛倒,未言“為”字是語氣助詞,顏師古是唐朝人,蓋以等價句式解釋亦未可知。顏師古之說為后人因襲。例如宋元之際訓詁學家胡三省在《資治通鑒音注》此句下直接署名引用:“師古曰言何用見汝為也?!保ㄞD引自孫良明2005《中國古代語法學探究》增訂本第2版351頁。)

      清代訓詁學家王念孫繼承這一說法,又有發(fā)展。王念孫曰:“‘見字本當在‘汝字上,‘何以見汝為,猶《論語》言‘何以文為,‘何以伐為耳。若云‘何以汝為見,則文不成義矣。《漢紀·孝昭紀》作‘何用見汝為兄弟乎?‘為下加‘兄弟二字,遂失其指。然據(jù)此知《漢書》本作“何以見汝為”也。”(轉引自中華書局1983版王先謙《漢書補注》第1135頁);王念孫的按語相對于顏師古,實際上在內容上是有所增加的,用《論語》的句子對應解釋此句,實際上等同于將“為”字做了“語氣助詞”的定性?!盀椤弊肿稣Z氣助詞的注解,限于筆者閱讀視野,當肇始于王念孫。

      故現(xiàn)今各注本凡言“何以汝為見”即“何以見汝為”或“何用見汝為”,“為,語氣助詞”,其發(fā)展線索是顏師古到王念孫,再到現(xiàn)今各注本的輾轉因襲。

      “誤倒”之說略顯倉促。古籍刊刻傳抄往往有文字上的脫訛衍舛,然而必得仔細考量原句是否可通,是否是習而不察之另一說法之后,再謹慎下此結論。于《漢書》一書,此種說法是否可見他例?顏王二學者均為提及。張其昀(2013)著《<讀書雜志>研究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941頁論及與此句類似的平行句式,卻各例均出北宋之后,說服力不足。論證“誤倒說”,筆者臆斷,其徑有三:《漢書》確無類似平行句式,而“為”常用句末作語氣助詞;顏師古注文本意如何;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互參證。

      其二,“前置說”。認為“何以汝為見”本自成立,“何以汝為見”與“何以見汝為”是兩個等意句式,非文字傳抄顛倒。何以:何必,何用。為,助詞,使賓語前置。汝為見:見汝。認為“為”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此說姑且稱為“前置”說。此說并非趙丕杰(1990)著《中學文言難句析疑》中斷言“不是什么提賓句式”,亦不必如潘淑麗老師《“何以汝為見”句式臆斷》中再次做出判斷。此說法語出有本,亦須仔細考量。

      此種意見的代表學者是楊樹達先生。楊樹達《漢書窺管》(2006 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六:“樹達按,顏王說皆非也,《荀子·禮論》篇云:‘故人茍生之為見,若者比死;茍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與此句例同。此‘為字與《左傳》‘固敗是求‘唯余馬首是瞻之‘是字用法相同?!我匀隇橐娧院斡靡娙暌病!保ǖ?26頁);又,楊樹達《詞詮》卷八“為”字條第十六個義項:“句中助詞,賓語倒裝時用之?!币美涑陨稀盾髯印ざY論》篇例句外,還有《不茍》篇:“唯行之為守,唯義之為行?!币约啊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拔┺那镏疄槁牎!保ā盀椤弊肿髻e語前置的標志的定性為《漢語大字典》接受,并直接用《詞詮》用例。)

      “前置說”亦有疑問。楊樹達先生所列有關“為”字提賓的例句,都有“之”字在前。“之”字與“為”字的關系如何?《漢語大詞典》“為”字條亦接受“為”字提賓意見,但闡釋為“與‘之相配合,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笨磥怼昂我匀隇橐姟迸c這一句法環(huán)境并不吻合。故須考察是否有單獨以“為”做提賓標志的大量例句。以楊樹達先生所列“是”字用法看,“是”皆有復指功能,而“之”亦有此功能,如“何罪之有”等等,故疑“之為”提賓,重在“之”,而不在“為”。

      參考文獻:

      [1]楊樹達.漢書窺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

      [2]王先謙.漢書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班固.漢書[M].顏師古注.中華書局,1962.

      [4]楊樹達.詞詮[M].北京:中華書局, 1954.10.

      [5]趙丕杰.中學文言難句析疑[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0.10.

      [6]潘淑麗.“何以汝為見”句式臆斷[J].新課程學習,2014(10).

      [7]張其昀.《讀書雜志》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0.

      猜你喜歡
      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紙懇切書,一段語文情
      語文的“理”性
      美讀讓語文閱讀充滿活力
      語文的使命
      語文的重建
      蒙城县| 常山县| 阿拉善右旗| 宁陕县| 台东县| 太白县| 连州市| 屏山县| 眉山市| 祁门县| 腾冲县| 库车县| 东安县| 洛扎县| 河西区| 宽城| 裕民县| 浦东新区| 喀喇| 肇东市| 文成县| 克什克腾旗| 陇南市| 荥阳市| 津南区| 芦溪县| 内黄县| 凤阳县| 邳州市| 金山区| 紫金县| 岑巩县| 北川| 呼伦贝尔市| 灯塔市| 南丰县| 黑河市| 高邑县| 嘉义市| 腾冲县|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