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輝,田樹科
?
項目教學法在汽車電器設備與電路分析課程中的應用
馬世輝,田樹科
(河南工學院 汽車工程系,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闡述了項目教學法的含義,詳細分析了項目教學法在汽車電器設備與電路分析課程中具體的應用過程,包括如何確定教學項目及任務,學生實施任務的過程,以及如何對學生的實施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反饋。通過項目驅動教學,使課程內容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綜合能力。
項目教學法;汽車電器設備與電路分析;教學模式
汽車電器設備與電路分析作為汽車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其教學效果對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汽車電器設備與電路分析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很強,電路分析很抽象,要求學生有比較扎實的電工電子基礎理論知識。
傳統(tǒng)的教學中雖然已經(jīng)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有一定的實踐教學內容,但理論課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學生被動聽講、死記硬背。同時,實踐環(huán)節(jié)少,而且和理論環(huán)節(jié)不能很好地銜接,實踐環(huán)節(jié)一般滯后于理論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總是對所學內容理解得模模糊糊。教學過程中,課堂缺乏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持續(xù)降低,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挫傷,最終導致一部分基礎理論知識不扎實的學生陷入一種“不懂—不想聽—更不懂—更不想聽”的惡性循環(huán)中[2]。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實現(xiàn)課程的教學目標,而項目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融入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并利用圖書、網(wǎng)絡等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項目教學法就是師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所進行的教學活動[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計劃,確定相應的項目及任務,然后將這個任務交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個人或團隊的形式,按照實際工作的流程,制定相應的計劃,最終完成整個項目。整個項目以鍛煉學生處理問題的各種能力為重點。
2.1 確定項目及任務
在職業(yè)教育中,項目是指針對某項教學內容而設計,由學生自己完成,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工作任務[4]。汽車電器設備與電路分析這門課可分成9個項目,分別為:項目一對汽車電器設備的總體認識,項目二汽車電源系統(tǒng),項目三起動系統(tǒng),項目四點火系統(tǒng),項目五照明信號系統(tǒng),項目六儀表系統(tǒng),項目七汽車空調系統(tǒng),項目八輔助電器,項目九整車電路分析。其中每個項目又可分為多個任務,比如項目一對汽車電器設備的總體認識,可分為三個任務,分別為:任務一汽車電器的組成與特點,任務二常見的熔斷器和斷路器,任務三汽車電氣系統(tǒng)常用的維修工具;項目二汽車電源系統(tǒng)可分為:任務一蓄電池的構造及原理,任務二蓄電池虧電嚴重故障診斷與排除,任務三發(fā)電機的構造及原理,任務四發(fā)電機不發(fā)電故障診斷與排除,任務五充電指示燈常亮故障檢修等。每個任務的完成時間不統(tǒng)一,可以是半個學時也可以是多個學時。
2.2 學生實施任務計劃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項目中的具體任務,將學生分組。比如一個班有30個學生,可以分成5組或6組,確保每組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有一套設備及工具。每個小組中確定一個組長,組長確定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分工,按照已確定的工作步驟和程序開展工作。在實施任務時,學生應先熟悉相應電器的結構及原理,根據(jù)維修手冊進行理論分析,然后按照制定的計劃實施。如果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有任何的問題或建議,隨時跟老師進行溝通,由師生共同討論,解決項目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最終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逐步應用到各個任務中。
2.3 對學生實施情況進行評價
實施項目教學,教師及時客觀的評價非常重要。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目標的實現(xiàn)度,以及是否對下一步教學進行調整等,都需要以對學生實施情況的客觀評價作為基準。只有通過對學生實施情況做客觀的評價,教學活動才能得到改進和完善。
由于學生數(shù)量多,只依靠教師完成項目教學的評價工作需要時間較長,效率較低。為避免這種情況,就需要學生參與進來。具體方案為:先由學生對工作過程及結果進行自我評價,由各小組組長總結匯報給教師,教師再結合實際情況對各個小組進行評價。采用這種評價方式,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下面以項目二汽車電源系統(tǒng)任務五充電指示燈常亮故障檢修為例,探討一下項目教學法在汽車電器設備與電路分析課程中的應用。
3.1 任務的確定
充電指示燈常亮有可能由以下故障引起:(1)線路故障;(2)發(fā)電機或電壓調節(jié)器故障;(3)繼電器盒故障;(4)發(fā)電機皮帶斷裂故障。
只有在了解了蓄電池的拆裝、發(fā)電機故障檢修、繼電器盒以及簡單電路分析以后,才能進一步分析充電指示燈常亮故障。這是汽車電源系統(tǒng)項目的最后一項任務。
3.2 任務的執(zhí)行
首先由教師講解電源系統(tǒng)的電路,然后將班級分成5個小組,每小組推舉出一個組長。組長給每個成員分配任務,然后根據(jù)每人的分工進行故障的檢測,共同討論分析引起故障的原因。任務結束后向教師匯報故障分析的情況。
3.3 對學生的評價
項目完成后,學生把自己的分析結果和實際故障進行比較,自我評價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的表現(xiàn),由組長總結并反饋給教師,教師再結合各小組的實施情況進行點評。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不理解的情況,應親自給學生做示范,并隨時與學生進行溝通,直到學生掌握。
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汽車電器設備與電路分析課程的教學中,使課程內容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在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把枯燥、抽象的汽車電路分析過程,轉化為有趣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工作過程。通過實際工作聯(lián)系所學知識,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完成崗位的實際工作,促進了個人技能的提高;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了團隊協(xié)作和溝通能力,最終提高了個人的綜合能力。
(責任編輯呂春紅)
[1] 張建峰,耿麗,王承梅.應用型本科《汽車電器設備原理與檢修》課程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7):225.
[2] 楊年炯,張成濤.《汽車電器設備》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6):71-72.
[3] 趙志群. 職業(yè)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fā)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 教育部職成司.面向21世紀的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016-06-12
馬世輝(1983―),男,河南新鄉(xiāng)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汽車電氣研究。
G642
A
1008–2093(2016)05–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