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茂莉 趙立靜
(燕山大學 文法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
政務微博的表象化傾向及矯正
魏茂莉趙立靜
(燕山大學 文法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摘要:政務微博作為“問政于民,服務于民”的新型平臺,在塑造和傳播政府形象、增進政府與百姓之間的互動交流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起步時間晚、理論不成熟等原因,政務微博在興起和發(fā)展的同時一些表象化傾向開始呈現(xiàn)。分析政務微博的表象化傾向,諸如形式大于內容、官僚主義作風等現(xiàn)象,提出矯正措施,力求打造實用微博,創(chuàng)辦陽光政務。
關鍵詞:政務微博;表象化;官僚主義;陽光政務
微博即微博客,其特點是只限140個字符,只能記錄片段化的內容,可插入聲音、視頻、圖片等多媒體,可瀏覽、評論、轉發(fā),主要通過用戶關系網(wǎng)絡進行傳播。用戶發(fā)布一條信息,其他用戶既可以瀏覽又可以評論還可以轉發(fā),因此微博傳播速度很快,影響范圍極廣。
政務微博則是由政府等機關部門開設的微博,主要用于互動百姓、反饋民聲和傳達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等,能夠及時了解民情和搜集反饋意見,其顯著特點在于微博的政務性。截止到2015年6月底,中國微博用戶規(guī)模已達到2.04億,新浪認證的政務微博為145 016個,其中政務機構官方微博108 115個。微博是新生事物,政務微博更是處于嘗試階段。從2009年下半年“桃源網(wǎng)”的首現(xiàn)到現(xiàn)在,它已擁有五年的發(fā)展歷程,在這五年里其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開辟了政府公布信息的新渠道,而且大大縮短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為群眾和政府展開直接交流搭建了可信賴的平臺。盡管如此,政務微博在發(fā)展過程中依舊有一些表象化問題需要我們反思。
1政務微博表象化及其原因分析
1.1政績觀錯位
政務微博的表象化首先表現(xiàn)為政府只是順應潮流開通微博,以“別人開所以自己也要開”的心理跟風,未能把握住政務微博的真正內涵。目前,大部分政府機構都已開通政務微博,但就眼下成效來看,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一些政務微博雖已開通許久,但卻是“門可羅雀”,無論是轉發(fā)量、關注數(shù)還是粉絲都屈指可數(shù),淪為可有可無的擺設,對此人們評論說,“當前政務微博群體中80%患上了‘癡呆癥’,既‘盲’又‘聾’,自言自語”。2014年就有一些不作為微博因開通之后長期不用或雖有更新但速度極慢而登上“癡呆癥”評選的黑名單。其次,政務微博的建立和運行都缺乏規(guī)范。目前政務微博的建立基本上都處于自發(fā)狀態(tài),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規(guī)范,也沒有完善的考核要求。無規(guī)矩難以成方圓,政務微博缺乏完善的運行機制只會導致信息更新不及時和對用戶意見難以及時有效的回復,從而不利于微博的健康發(fā)展。謝爾·以色列曾在《微博力》一書中對以Twitter為代表的微博做過這樣的分析,他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當談話公開,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你的交談內容,這樣任何人都可以對你說的話做出反應(或者說,將其轉發(fā))時,Twitter才會發(fā)揮它最大的功效。”[1]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開通政務微博的目的是為了改進傳統(tǒng)政務的缺陷,拉近與老百姓的距離,如果微博問政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即使表面功夫再花哨,也難以令老百姓滿意。
1.2官僚思想根深蒂固
政務微博為官民溝通提供了相對對等的平臺,但某些微博依舊留存“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把廣大民眾定位為被管理者,以自己為管理者的姿態(tài),把傳統(tǒng)官場的作風帶入微博。遇事推諉、辦事拖拉、服務意識差等現(xiàn)象在微博中時有出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主義作風也同樣暴露于微博中?!懊撾x實際,脫離群眾,當官做老爺?shù)墓ぷ髯黠L和領導作風”是最典型的官僚主義。這種現(xiàn)象在微博中依舊存在,從針對政務微博的問卷調查來看,大部分人認為當下政務微博很多時候不接“地氣”,把“我們要做的”和“群眾想要的”完全割裂開來,僅僅把微博當成了一種信息發(fā)布的工具。有的微博只是簡單堆砌文件,把領導的要求、意見傳達下去便不再理會;有的敷衍回答,絲毫不把群眾的問題放在眼里,對群眾的疑問愛搭不理?!案吒咴谏系淖藨B(tài)”“冷冰冰的語言”以及“‘縮寫版網(wǎng)站’[2]敷衍了事”令很多民眾失望。開展政務微博的目的在于問政于民、查漏補缺、改善行政,但實際操作起來如果流于形式、說套話、放空槍,就會引發(fā)民眾的不滿。由于微博并不需要加好友,簡單的關注與被關注就可以把微博發(fā)布的影響范圍成幾何級地倍增,所以政府的任何一個“任性”舉動都會成為損害政府形象的導火索,從而失信于民。假如只是敷衍了事、打打官腔,那人民群眾還能信任政府嗎?政務微博如果不是用來為人民服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政務微博中的官僚主義現(xiàn)象是政務微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絆腳石,必須引起重視。
政務微博是連接政府與民眾的一條重要紐帶,是政府與民眾交流思想的傳送帶,擔負著連接橋梁與工具作用。因此,政務微博的表象化傾向應引起各界的重視,尋根探源,盡快找出解決之道,擺正官員的政績觀,根除官僚主義思想。
2政務微博表象化矯正措施
與傳統(tǒng)媒體平臺相比,政務微博有其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它是“手機短信、社交網(wǎng)站、博客和IM即時通訊軟件等四大產品優(yōu)點的集成者”[3],既可以拉近政府與百姓之間的心理距離,又能夠提升民眾積極參與政治的熱情,真正實現(xiàn)了百姓當家做主。但政務微博存在著上述問題,要使其真正成為連接政府和民眾不可或缺的橋梁與紐帶,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努力。
2.1規(guī)范微博運營,避免形式主義傾向
政務微博越來越貼近生活、貼近大眾,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當前,缺乏專門的政務微博管理機構,缺少專門人員管理微博。因此,加強對微博的管理,完善其運行機制是當務之急?!艾F(xiàn)代法治國家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媒介環(huán)境,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架起暢通無阻的橋梁,形成良性互動,以維系民主與法治?!盵4]政務微博是底層民眾與政府互動的有利橋梁,如何讓這個橋梁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需要彼此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強政務微博系統(tǒng)內部的相互協(xié)作,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其次,增強政務微博的信息發(fā)布能力,爭取做到及時、準確、無誤;再次,規(guī)范微博運營,真正做到為民所想、為民所用、為民謀利益。如2015年3月,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廳官方微博@山東環(huán)境發(fā)布的一條關于對造假生產商進行集中整治的微博,使人民群眾及時了解整治情況,發(fā)揮了政務微博的平臺價值。
2.2服務態(tài)度親和,杜絕官腔現(xiàn)象
政務微博代表的是政府的臉面,說話不僅要準確、威嚴,還要時刻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把話說得太僵硬,也不能拿冷冰冰的言語與民眾溝通,服務態(tài)度要親和、有力、真誠?,F(xiàn)在很多政務微博開通后,不知道該如何發(fā)布信息、如何回應民眾反映的問題,以致出現(xiàn)了許多混亂現(xiàn)象。政務微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會說話”。網(wǎng)絡的透明度和開放性使政府的一言一行都處在人民的監(jiān)督中,若政府機關總以高高在上的“官老爺”自居,那么民眾只會遠離它。政務微博帶有特殊的政治性,所發(fā)布的信息不能像普通微博那樣隨意,它代表的是政府的顏面。當然,網(wǎng)民的態(tài)度對微博的走向也有很大的影響,微博評論多少都會帶有網(wǎng)民的主觀判斷,不乏支持與批評,這就要求黨政干部一定要從容淡定、心態(tài)平和,盡量不與網(wǎng)民產生沖突,更不要置之不理。而官腔官調、高姿態(tài)的話語會嚴重損害政務微博的影響力和形象,失去人民大眾的信賴。
2.3加強互動溝通,及時解決問題
微博問政的最基本形式是互動與交流,而缺少對話的微博,會漸漸失去生機與活力,最終成為“一潭死水”。因此,提高政府部門的網(wǎng)絡互動溝通交流能力是實現(xiàn)微博問政功能的重中之重。政務微博不需要發(fā)布轟轟烈烈的大事件,只要兢兢業(yè)業(yè)地做好日常運營就是它的價值所在。例如,2015年春季,濟南部分地區(qū)因施工降壓停水,濟南市政務發(fā)布平臺官方微博@微博濟南與水務集團積極配合,共同參與到水供應的施工過程中,同時積極對市民的供水疑問提出解答,保證供水信息快速傳遞給市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政府部門應該放低姿態(tài),對網(wǎng)民的疑問給予足夠的重視,改變官方話語體系,告別官腔官調,真正做到“讓人民群眾走進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走進人民群眾的內心”[5],讓政務接受公民的監(jiān)督。微博問政的目的就是幫助公眾解決問題,公眾關注政府的官方微博,也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幫助。政務微博若僅僅是為了了解民意而開通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及時與民眾互動,了解他們的訴求,才能落實問題,滿足要求,從而令社會更加和諧。
2.4打造實用微博,創(chuàng)辦陽光政務
要想實現(xiàn)政務微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就必須打造陽光政務,及時、準確、高效地發(fā)布與人民群眾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政務信息。完善政務微博的運行機制,做到發(fā)布及時、處理及時、反饋及時,使微博更具生機與活力,更好地為人民辦事。目前,微博辦事已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成為網(wǎng)民與政府溝通的便利渠道。應該做好政務微博的規(guī)范工作,擴大政務微博的覆蓋面,注重實效,把微博真正用到實處,全力打造為民服務的新平臺。鑒于微博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廉、透明度高的優(yōu)勢,應推動“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積極使用微博”[6],引導民眾關注政務微博,構筑微博互動群體,提升微博服務質量。除此之外,還應該把政務微博納入政府的績效考核之內,加強對微博運營團隊的培訓,規(guī)范黨員干部正確使用微博,明確負責人,建立專門機構實行24小時不間斷動態(tài)管理,并建立第三方的監(jiān)督評估機制。政務微博已成為政府與民間社會溝通互動的新渠道,它與社會發(fā)展相得益彰,要加強對政務微博的組織和領導建設,打造實用微博,創(chuàng)辦陽光政務。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中指出:“開通政務微博、政務微信要加強審核登記,制定完善管理辦法,規(guī)范信息發(fā)布程序及公眾提問處理答復程序,確保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安全可靠?!盵7]這一文件的發(fā)布,明確了政務微博的重要角色地位。時代在前進,傳統(tǒng)媒介作用范圍畢竟有限,若能對政務微博合理規(guī)劃、明確職責,將其實實在在打造成為一個傳遞政府聲音、為民排憂解難的平臺,必將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謝爾·以色列.微博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4.
[2]尹安學,李燁池.學者稱八成政務微博“又聾又啞”政府人員無暇更新[N].羊城晚報,2011-11-20.
[3]紀珊珊.傳播學視野下的微博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1.
[4]劉景東.從公共領域建設看微博參政[J].中國信息界,2011,(9):39.
[5]劉國鋒.微博的兩會作為及發(fā)展前景[J].中國記者,2010,(4):29.
[6]陳彤.政務微博:推動社會服務創(chuàng)新的網(wǎng)絡平臺[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1,(12):26.
[7]王兆豐.新媒體時代基于政務微博平臺建設服務型政府淺議[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4,(5):41.
責任編輯:盧宏業(yè)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6341(2016)02-0044-02
作者簡介:第一魏茂莉(1991—),女,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學原理。
收稿日期:2016-01-06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