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利
(廣東省湛江衛(wèi)生學校,廣東 湛江 524037)
單味中藥抗流感病毒研究進展
唐言利
(廣東省湛江衛(wèi)生學校,廣東 湛江 524037)
傳統(tǒng)中藥抗流感病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由于中藥方劑中藥物品種多,有效成分復雜,作用機制不明確,再加上由此引發(fā)的藥源性肝腎損害,極大地限制了使用范圍。本文對近五年以來抗流感病毒單味中藥活性成分、作用機制等做歸納總結,為篩選抗流感病毒天然來源單體活性成分做參考。
單味中藥抗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動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經常發(fā)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fā)生大范圍流行。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變異較小,通常只引起流感的局部爆發(fā)。型流感病毒的抗原穩(wěn)定且致病力較弱,很少造成流行。流感病毒會引起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全球每年有25~50萬人死于流感或流感病毒感染引發(fā)的并發(fā)癥。
目前,市面上抗流感病毒的藥物只有兩類。一類是M2離子通道阻滯劑(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阻斷流感病毒M2蛋白的離子通道,從而抑制病毒復制,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另一類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作用機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細胞釋放和入侵鄰近細胞,減少病毒在體內的復制,對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由于全球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對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耐藥,故此類藥物在臨床上很少使用。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毒株對奧司他韋也出現一定程度的耐藥性。因此開發(fā)新的抗流感藥物迫在眉睫。
傳統(tǒng)中藥抗流感病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醫(yī)藥類書籍記載了大量抗流感病毒方劑。但由于中藥方劑中藥物品種多,有效成分復雜,作用機制不明確,再加上由此引發(fā)的藥源性肝腎損害,極大地限制了使用范圍。如何打破瓶頸?通過青蒿素抗瘧疾研究的成功,我們可從中得到這樣的啟示:研究中藥抗流感病毒單體活性成分,闡明作用靶點及其機制。
近些年來,很多研究學者對單味中藥及所含單體活性成分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及機制進行了大量的探究和報導。本文對近五年以來抗流感病毒單味中藥活性成分、作用機制等做歸納總結,為篩選抗流感病毒天然來源單體活性成分做參考。大量實驗研究表明,抗流感病毒藥多屬清熱藥。因此以下內容分為清熱藥和其他類藥。
清熱藥中具有較強及肯定抗流感病毒的藥物主要是板藍根、金銀花、黃芩等。
1.1板藍根
板藍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干燥根,主要功效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等。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發(fā)熱頭痛、肝炎、水痘、流行性感冒、咽炎等。楊子峰等[1]研究結果顯示,板藍根多糖,在體外對多種亞型的甲型流感及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為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從而阻止病毒感染。孫東東等[2]通過考察板藍根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活性,發(fā)現板藍根有效組分Ⅱ-Ⅸ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提示其中化合物CB可作為抗病毒的主要有效及指標性成分。
1.2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用于治療癰腫疔瘡、喉痹、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等。金銀花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綠原酸。沈霞等[3]研究發(fā)現,綠原酸與神經氨酸酶的結合作用力值低于奧司他韋,而高于扎那米韋。同時,分子對接表明,綠原酸與組一型神經氨酸酶的兩個活性腔都有作用力的發(fā)生,更進一步證明了綠原酸有作為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的抑制劑的可能性。包信通等[4]研究發(fā)現,金銀花對甲型流感病毒造成的小鼠肺損傷的肺指數抑制率達到了17.51%,病理切片也顯示給予金銀花后小鼠肺損傷的范圍明顯縮小、程度減輕。金銀花水提物對甲型流感病毒H1N1株有顯著抗病毒效果且某些樣品作用優(yōu)于利巴韋林[5]。
1.3黃芩
黃芩苷是從黃芩中提取的多酚羥基黃酮類單體。研究發(fā)現,黃芩苷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實變以及纖維蛋白的沉積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能與其抑制TGF-β1、MMP-9基因及蛋白表達相關[6]。黃芩苷還可以通過下調TLR7/My D88信號通路,降低病毒感染所致小鼠肺組織病理損傷和炎癥反應[7]。劉曉婷等[8]通過觀察黃芩苷對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人肺癌細胞株(A549細胞株)的作用,發(fā)現黃芩苷在一定濃度下有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病毒在感染的A549細胞內生物合成而發(fā)揮抗病毒作用。
1.4半枝蓮
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等功效。黃酮類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趙鐵華等[9]研究結果表明,適宜劑量下的半枝蓮總黃酮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感染及其導致的死亡表現了一定的治療或(和)拮抗作用并且其藥效表現了劑量相關特征。
2.1桂枝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具有發(fā)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之功效,臨床常與麻黃配伍用于感冒、發(fā)熱、頭痛等表證的治療。劉蓉等[10]研究結果顯示,桂枝揮發(fā)油、桂皮醛治療給藥能明顯降低模型小鼠肺組織血凝滴度,表現出較好的抗H1N1流感病毒作用,抗病毒機制與調控小鼠血清細胞因子IL-2、IL-6、TNF-α分泌水平及提高外周血T細胞亞群的比例有關。
2.2雞血藤
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莖,具有補血、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等病癥。龐佶等[11]研究發(fā)現,雞血藤水提物A.E.在MDCK細胞(犬腎細胞)中對流感病毒A1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能夠明顯降低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的死亡率、肺指數、肺病理切片壞死和浸潤的程度,說明雞血藤的提取物含有潛在的抗流感病毒的天然成分值得進一步的研究開發(fā)。
2.3甘草
甘草酸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調節(jié)和抗病毒感染等多種生理活性。陳秀秀等[12]研究結果顯示,甘草酸單用抑制了病毒感染誘導的小鼠炎癥因子IL-6和TNF-α的表達,使小鼠的肺部炎癥減輕,表明甘草酸對流感病毒感染性肺炎具有顯著抑制活性,甘草酸和利巴韋林聯(lián)用對感染H1N1亞型流感病毒小鼠具有協(xié)同保護作用。
2.4臭靈丹
臭靈丹為菊科六棱菊屬藥用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作用,被廣泛用于治療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等病癥。王玉濤等[13]研究發(fā)現,臭靈丹對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的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5露兜簕
露兜簕為露兜樹科露兜樹屬植物,具有平肝清熱、去濕利尿、發(fā)汗解表、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風濕痹痛等病癥。田瑜等[14]研究發(fā)現,對露兜簕中單體咖啡??鼘幩犷愄烊划a物3-O-咖啡??鼘幩徇M行結構修飾,衍生物B4具有較好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2.6毛秔子梢
毛秔子梢為豆科秔子梢屬植物,用于治療前列腺炎、乳腺增生、痛經等病癥。杜昕等[15]從毛秔子梢95%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10個化合物,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5對A1(H1N1)型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NA)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的抑制活性最強。從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到,黃酮類衍生物和苯并吡喃類衍生物均具有顯著NA抑制活性,可作為一種潛在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2.7老鼠簕
老鼠簕為爵床科老鼠簕屬藥用紅樹林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胃痛、咳嗽、哮喘等癥。陳艷萍等[16]從老鼠簕葉中分離得到5個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的病毒抑制效果較好,化合物1為苯并噁嗪酮類生物堿。
以上是筆者對近五年單味中藥抗流感病毒的歸納總結。目前的實驗研究主要集中在藥物篩選上。抗流感病毒單體有效成分及作用機制也取得一定成績,但還沒有發(fā)現明確的安全有效的單體化合物及相應的作用機制。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期待下一個抗流感病毒的“青蒿素”的問世。
[1]楊子峰,王玉濤,秦笙,等.板藍根水提物S-03體外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實驗研究[J].病毒學報,2011,27(3):218-223.
[2]孫東東,嚴世海,陳建偉,等.板藍根有效組分的抗病毒活性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29(1):53-55.
[3]沈霞,羅旋,李娜.金銀花抗流感病毒H5N1的分子機理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2,33(9):1247-1248.
[4]包信通,郭承軍,王鋒.金銀花對流感小鼠肺損傷保護作用初探[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3):583-584.
[5]王變利,高燕,趙秀香.金銀花水提物體外抗病毒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42(8):1495-1497.
[6]王富科,萬巧鳳,顧立剛,等.黃芩苷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組織病理改善及其作用機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26(1):251-254.
[7]Wan Q,Wang H,Han X,et al.Baicalin inhibits TLR7/MYD88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ion to suppress lung inflammation in mice infected withinfluenza A vi?rus[J].Biomedical Reports,2014,2(3):437-441.
[8]劉曉婷,張沂,顧立剛,等.黃芩苷體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2015,32(4):229-233.
[9]趙鐵華,鄧淑華,楊鶴松,等.半枝蓮總黃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藥效學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4,30(1):147-148.
[10]劉蓉,武志強,何敏,等.桂枝揮發(fā)油與桂皮醛對病毒性肺炎小鼠細胞因子及T細胞亞群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18):139-143.
[11]龐佶,郭金鵬,金敏,等.雞血藤水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5,25(4):488-490,493.
[12]陳秀秀,周紅霞,亓文寶,等.甘草酸聯(lián)合利巴韋林體內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J].藥學學報,2015,50(8):966-972.
[13]王玉濤,李菁,夏曉玲,等.臭靈丹抗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的藥效學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2(2):282-284,289,385.
[14]田瑜,高麗,李永勝,等.露兜簕單體化合物結構修飾及生物活性研究[J].中草藥,2015,46(8):1133-1139.
[15]杜昕,宣碧霞,沈征武.毛秔子梢中天然高活性的神經氨酸酶抑制成分的研究[J].化學學報,2015,73(7):741-748.
[16]陳艷萍,譚道鵬,曾琪,等.老鼠簕葉化學成分及其抗流感病毒活性[J].中藥材,2015,38(3):52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