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原型解讀:《詩經(jīng)》中的葛意象

      2016-03-17 15:24:51楊玉菡
      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原型詩經(jīng)意象

      楊玉菡

      (安徽大學 文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原型解讀:《詩經(jīng)》中的葛意象

      楊玉菡*

      (安徽大學文學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葛是《詩經(jīng)》中一個重要的意象,文學內(nèi)蘊豐富,但現(xiàn)代詩經(jīng)學對葛意象的解讀并未給予充分重視。論文運用原型批評理論對《詩經(jīng)》中的葛意象進行解讀,致力于原型分析,旨在探討葛作為意象由葛崇拜(勞動對象)-葛女形象-愛情家庭-社會意義-宗教色彩演變的動態(tài)過程和規(guī)律,最終研究其對后世文學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葛;意象;詩經(jīng);原型;影響

      “原型”概念起源于榮格,真正應用于文學批評當推鮑特金、弗萊等人。原型批評,是指“在文學批評中,術語‘原型’指反復出現(xiàn)的敘述程式、行動方式、性格類型、主題和形象,這些成分在諸多作品中都是同一的,就像在神話、夢、甚至社會儀式中所表現(xiàn)出的同一性一樣。這些反復出現(xiàn)的事項被認為是人類心理中的基本和普遍的形式或模式的結果。它們在文學作品中的有效呈現(xiàn)激起注意到它們的讀者的深刻反應,因為他或她分享了作者所表達的原型”[1]。

      原型類型繁多,文學作品的意象類原型尤為突出,弗萊說:“我用原型來表示那種把一首詩同其他詩聯(lián)系起來并因此而有助于整合統(tǒng)一我們的文學經(jīng)驗的象征。”[2]中國古典文學中有許多代表性意象,如屈原之“香草美人”、莊生之“蝴蝶鯤鵬”、陶淵明之“菊”、李白之“月”等形象飽滿,即“把我們所遇到的意象擴展延伸到文學的傳統(tǒng)原型中去,這乃是我們所有閱讀活動中無意識地發(fā)生的心理過程”[2]。

      《詩經(jīng)》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傅斯年贊曰:“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個絕好寶貝,他的文學的價值有些頂超越的質(zhì)素?!盵3]《詩經(jīng)》中的原型意象乃個中妙趣之一,葛意象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種?!对娙佟分?,葛意象的出現(xiàn)共11篇,直接提到“葛”意象的有10篇,間接的有1篇,有5篇直接以“葛”來命名,這些作品中“葛”字出現(xiàn)多達16次。其中《國風》9篇,《小雅》、《大雅》各1篇。

      本文試以葛意象為例,從原型批評的角度闡釋葛崇拜(勞動對象)—葛女形象—愛情家庭—社會意義—宗教色彩的演變過程,分析其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1《詩經(jīng)》中葛意象原型分析

      1.1葛——勞動對象

      原始社會重物質(zhì)生產(chǎn),葛作為勞動人民從事生產(chǎn)的重要對象,人們自然對它心生敬畏和依賴。《毛詩正義》卷一首次提及葛:“治葛以為絺绤是也”[4]。《古義》云:“葛,草名,羅愿云:‘生山澤間,其蔓延盛者,牽其首以至根可二十步?!盵5]葛是一種藤本蔓生植物,可供食用,也可制衣,看似普通柔弱,卻承載勞動人民的希冀。

      《周南·葛覃》提到葛:“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盵4]《毛詩正義》云:“《葛覃》,后妃之本也?!盵4]直至近現(xiàn)代研究才刪除了道德教化的政治附會。高亨以為:“這首詩反映了貴族家中女奴們給貴族割葛、煮葛、織布及告假洗衣回家等一段生活情況?!盵6]余冠英則說這是抒寫一貴族女子準備歸寧(回娘家)之情的詩[7]。程俊英深表同感:“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準備回家探望爹娘的詩?!盵8]

      詩中的女主此刻正在準備歸寧,她內(nèi)心充滿了興奮和期盼。詩中詳實地再現(xiàn)了勞動女子耕葛織葛的全過程:首章以葛覃起興,描繪葛的生長環(huán)境與勢頭,“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次章女郎割葛、蒸葛、織葛,最后裁剪制衣,“是刈是濩,為絺為绤,服之無斁”。末章主旨浮現(xiàn),道出歸寧女郎內(nèi)心的愉悅。

      《魏風·葛屨》描繪葛的語句是“糾糾葛屨,可以履霜”[4]?!陡饘铡奉}目中亦直接點明“葛”意象,細析可知此詩含怨刺之情。

      舊說此詩主角是媵妾,“《葛屨》,刺褊也?!盵4]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云:“儉,美德也,何可刺?然儉之過則必至于嗇,嗇之過則必至于褊,今不惟嗇而又褊矣,故可刺?!盵9]地主階級認為婢妾縫裳乃分內(nèi)之事,“夫履霜以葛屨,縫裳以女手,若在士庶之家,亦何足異?”[9]《紅樓夢》中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補雀金裘”即可見一斑:病重的丫鬟晴雯為主子寶玉補老祖宗所賜之衣,強撐一夜補完后,“嗽了幾陣……便不由自主的倒下了”[10]。這便是終局。“勇”字雖力穿七札,令人動容,但也足見封建社會奴婢之地位。

      現(xiàn)代以其為女奴。高亨認為:“這是女奴不甘主人的虐待,唱出這首歌予以諷刺?!盵6]程俊英評:“這是一位縫衣女奴諷刺所謂‘好人’的詩……塑造了兩個階級對立的形象,一個是受凍挨餓,瘦弱的縫衣女形象;一個是衣飾華貴、態(tài)度傲慢、心胸狹窄的貴族婦女形象,反映了當時兩個階級地位與生活的懸殊?!盵8]的確,全詩像一個鏡頭,雖是白描,但功力甚深。開章是對女奴做葛屨和縫裳的細節(jié)還原,詳細道出“葛”這種勞動對象在早期人民物質(zh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次章抒情,運用對比手法,顯示女奴之困和主人之安,強烈的諷刺之情溢于言表;利用細節(jié)描寫,以穿葛凸顯女奴的窮苦。如此,葛由勞動生產(chǎn)對象成了一種飽含生命力量、寄寓勞動情感的文化形象。

      1.2從勞動之草到葛女形象

      葛是原始生命和生活的體現(xiàn),而葛與衣食相關,研精覃思,聯(lián)想到早期社會中的主要勞作者——女性。女性是采葛之主角,葛從勞動之草的意象衍化為“葛—女性”的意象。

      1.2.1直接摹葛女之狀

      《王風·采葛》提及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4]

      《正義》將此詩附會于政教,以為“懼讒”[4],即“事雖小,一日不見于君,憂懼于讒矣”[4],鄭箋曰:“以采葛喻臣以小事使出”[4]今人深以為謬,多主戀歌之說。高亨云:“這是一首勞動人民的戀歌,它寫男子對于采葛、采蒿、采艾的女子,懷著無限的熱愛。”[6]程俊英也同意此說法:“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詩。一個男子,對采葛織夏布,采蒿供祭祀,采艾治病的勤勞的姑娘無限愛慕,就唱出這首詩,表達了他的深情。”[8]本文取相思戀愛說。

      詩中直接摹寫葛女形象,葛因此成為女子的代名詞。一位男子在唱情歌,詩歌重章復沓,旋律動人。他十分想念采葛的那位情人,度日如年。時間以月、季、歲在推演,感情也層層遞進,語言優(yōu)美婉轉(zhuǎn)如彈丸,情感真摯動人。詩歌采用夸張的手法, 以三月、三秋、三歲表現(xiàn)時間之長,襯托思念之深,葛女的情人形象呼之欲出,詩中的時間相對法也成為了經(jīng)典,被后世所效仿?!耙蝗詹灰姡绺羧铩弊冏髑槿碎g思念的呢噥。詩中對少女采葛的勾勒,令人足之樂之舞之蹈之,開啟葛女文學先河。

      1.2.2間接描葛女之像

      《唐風·葛生》提及葛:“葛生蒙楚,蘞蔓于野……葛生蒙棘,蘞蔓于域?!盵4]《正義》認為此詩“刺晉獻公也。好攻戰(zhàn),則國人多喪”[4]。古人認為“喪”在此是“棄亡”意,表達妻子對丈夫征役棄亡不返的怨思。程俊英卻認為前人解讀之烘托渲染,其實皆為空語,毫無事實,實乃“一首婦人悼念丈夫的詩。詩句悱惻傷痛,感人至深,不愧為悼亡詩之祖”[8]。本文以女悼夫之說較為合理。詩的前兩章以葛、蘞起興,葛生延而蒙楚,蘞生蔓于野,二者均有所依靠,間接摹葛女之像,比喻自己夫亡而孤獨無所依托,人比黃花瘦,內(nèi)心凄凄慘慘戚戚。在藝術上,全詩籠罩著悲涼的意境和凄慘的氣氛,言短情長,葛女的哀婉情思清晰可見,葛隱喻女性的意義也一覽無余。

      可見,詩中的葛承擔著象征女子的作用。由勞動之草到葛女,形象在悄然演化中。

      1.3從葛女形象到愛情家庭

      采葛織葛象征著女子的心靈手巧;葛田成為男女唱和情歌之地;葛更以其糾纏繁茂的特點成為女子依附男子的代表?!对娊?jīng)》的許多婚戀詩均源自葛,葛女愛情模式已可概見?!对娊?jīng)》中的葛女根據(jù)所處環(huán)境可分為熱戀和家庭兩種類型。

      1.3.1熱戀中的葛女

      從上文可知,《王風·采葛》中葛寓意女子,“彼采葛兮”表明葛女未婚,在葛地里與情人相戀約會;“一日三秋”體現(xiàn)了葛女的熱戀狀態(tài)。

      余冠英說:“這是懷人的詩……歌謠多半是歌唱兩性愛情的?!盵7]令人不禁想到《衛(wèi)風·氓》:“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盵4]相愛的時光美好而又短暫,一段戀情最美好朦朧的階段莫過于相思。全篇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同時又通過對男性心理活動的刻畫,展現(xiàn)了愛情中的葛女善良、多情又勤勞的淳樸本性,把愛與情的感情熔鑄于敘事議論中,使作品具有抒情的感人力量。本詩作為中國古老的敘事詩的經(jīng)典代表,以其重疊復沓之態(tài),升華了愛情的主題。

      1.3.2家庭中的葛女

      《國風·邶風·綠衣》提及葛:“綠兮衣兮,綠衣黃里……綠兮衣兮,綠衣黃裳……綠兮絲兮,女所治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盵4]

      《正義》云:“作《綠衣》詩者,言衛(wèi)莊姜傷己也?!盵4]今人以為此說未足語于斬斷轇轕者也,殊失其旨意。余冠英指出:“詩人睹物懷人,思念故妻”[7]。高亨認為:“這是丈夫悼念亡妻之作。”[6]程俊英認為:“這是詩人睹物懷人思念過去妻子的詩?!盵8]生死不論何如,男主人公已將哀悼之情和盤托出。前文指出《葛生》中是女子懷念男子,而本詩則是男子思念女郎,對比中彰顯葛在女子愛情中的地位。它不像《葛生》、《葛覃》那般直接道出“葛”,而是間接以葛的另外一種形式寫出“葛”意象,即“絺”代表“細葛布”;“绤”代表“粗葛布”,交代已婚葛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表達男子對葛妻的思念。

      此詩睹物思人,寫平常人平常事,以妻子留下的葛衣這一細節(jié),聯(lián)想到妻子一針一線,為他付出的辛勞,再憶及妻子對其生平勸告和關愛,抒寫對妻子的懷念,真摯感人。由此,葛由生產(chǎn)作物再發(fā)展為女子形象,接之成為愛情代表,愛情延伸至家庭,葛意象的演化逐層遞進。

      1.4從愛情家庭到社會意象

      愛情產(chǎn)生家庭,家庭組建社會,因而社會現(xiàn)象多借用“葛”這一意象來表達。葛,成為一個社會符號,蘊意豐富。

      1.4.1流浪符號

      《王風·葛藟》提及葛:“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盵4]

      《正義》曰:“棄其九族者,不復以族食族燕之禮敘而親睦之,故王之族人作此詩以刺王也。”[4]諷刺之義畢現(xiàn)。今人則取流浪之意,高亨評道:“這是一首流浪他鄉(xiāng)的乞人歌?!盵6]程俊英言:“這是流亡他鄉(xiāng)者求助不得的怨詩?!盵8]

      《王風·葛藟》乃流浪者之哀鳴。春秋時期,由于鎬京淪陷、連年戰(zhàn)亂、自然災害、賦役沉重、農(nóng)奴逃亡,社會上出現(xiàn)了大批流民。這些流浪者漂泊他鄉(xiāng),遠離親人,饑寒交迫,在屈辱和冷遇中艱辛的生存。這首詩的作者亦在逃亡,所到之處滿目瘡痍,惘惘凄茫的心情,時時流露在詩中。詩句以“綿綿葛藟,在河之滸”起興?!豆{》云:“葛也藟也,生于河之厓,得其潤澤,以長大而不絕……無恩于我,亦無眷顧我之意?!盵4]因葛藟乃蔓生,綿長不絕,可以其纏繞狀傳達無限的哀思糾結意,葛意象進一步升華成為流浪的符號。

      《邶風·旄丘》提及葛:“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jié)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4]

      《正義》解釋此詩:“責衛(wèi)伯也。”[4]意為黎國流亡君主怨衛(wèi)伯不肯相救。今人以為對象不同,程俊英言:“這是一些流亡到衛(wèi)國的人,盼望貴族救濟而不得的詩。那時人民因為受不了本國統(tǒng)治者的殘酷剝削、壓迫,或因戰(zhàn)爭的緣故,紛紛逃亡別國?!盵8]

      詩以葛起興?!办盖鹬鹳?,何誕之節(jié)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前高后下之山為旄丘,鄭箋云“土氣緩則葛生闊節(jié)”[4],喻草木旺盛仍吝于助人?!办盖鹬鹳?,何誕之節(jié)兮!”點明流浪之旨。恰如高亨所言之凄:“流離,即黃鸝、黃鶯。離即古鸝字。冬天過去,春天又來,作者見到小黃鶯,同時感到自己像小鳥一般,寄居異國?!盵6]寄人籬下之感,怕也是花濺淚、鳥驚心,身世漂泊無助之感躍然紙上。葛顯見已經(jīng)逐漸成為流浪詩歌的代表意象,成為一個流浪符號,反映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1.4.2諷刺符號

      《齊風·南山》提及葛:“葛屨五兩,冠緌雙止”[4]。

      《左傳·桓公十八年》:“公會齊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車?!盵11]襄公與妹妹文姜通奸,派彭生殺死其丈夫桓公,這件丑事引起人民的憎恨,作詩表諷刺?!墩x》曰:“作《南山》詩者,刺襄公也?!盵4]由于此詩背景鮮明,古今均認為是諷刺襄公荒淫之詩。

      詩以南山雄狐起興,比喻襄公荒淫無恥。緊接著提到葛意象:“葛屨五兩,冠緌雙止?!辈扇‰[晦象征的筆法對國君的丑事加以諷刺。葛屨即麻、葛等制成的單底鞋。“五兩”是成雙的鞋子。以偶數(shù)之葛鞋比喻夫妻和諧,暗諷齊襄公與妹通奸并指使殺人的惡行。鄭箋云:“葛屨五兩,喻文姜與侄娣及傅姆同處?!盵4]既進行了強烈的諷喻,又不直白突兀。葛的這一諷刺意象愈發(fā)爐火純青。

      諷刺之葛還可見《小雅·大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盵4]

      《正義》曰:“作《大東》之詩者,刺亂也。時東方之國,偏于賦役,而損傷于民財,此譚大夫作是《大東》之詩告于王,言己國之病困焉?!盵4]東方各國在西周的殖民統(tǒng)治下苦不堪言,程俊英亦感:“這是東方諸侯國的臣民諷刺周王室只知搜刮財物、奴役人民,雖居高位,卻不能解除東方人民的苦難的詩。”[8]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運用了葛的諷刺意象,反映了西周貴族對東方各族的盤剝和奴役?!凹m糾”表示纏結貌?!皩铡奔葱?,“葛屨”即由葛制成之鞋。鄭箋云:“由此財盡,衣屨不備,糾糾然夏日之葛屨,公子以貧乏,故謂其可以履冬日之霜寒也?!盵4]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評《大東》:“(二章)杼柚其空,唯此一語實寫正旨?!盵12]東方小國備受周王室欺凌壓榨,織機布帛空蕩蕩,人民賴以御寒的衣物都無法供給,只剩下單薄的葛麻草鞋,如此慘狀,真叫人心生戚戚,諷刺之情溢于筆尖??傊鹨呀?jīng)逐漸成為諷刺詩歌的代表意象,成為一個諷刺符號,具有社會色彩。

      1.5從社會符號到宗教祭祀

      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祭祀詩均保存于《詩三百》中,表現(xiàn)為樂、舞、歌詩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形式。《詩經(jīng)》中葛意象的篇目因其特殊的意象內(nèi)涵,在宗教祭祀詩歌中別具一格,因而研讀關于葛的祭祀詩,有助于了解原始社會宗教祭祀和文化發(fā)展軌跡。

      《大雅·旱麓》提及葛:“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4]

      《正義》云:“作《旱麓》詩者,言文王受其祖之功業(yè)也?!盵4]程俊英則將其視為一首“歌頌周文王祭祖得福,知道培養(yǎng)人才的詩”[8]。

      此詩為頌詩。最后一章提及葛:“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鄭箋云:“葛也藟也,延蔓于木之枝本而茂盛。喻子孫依緣先人之功而起?!盵4]以葛藟的綿延之態(tài)比喻老天賜予的綿延之福。又以疊字增加詩歌韻味,葛藟“莫莫”與榛楛“濟濟”,使得祭祀祈福的色彩更為濃厚,贊揚文王提拔人才,福澤綿厚。序言“世修后稷、公劉之業(yè)”,以葛綿長狀喻先人之佑深厚。葛在此作為一種祭祀祈福符號,宗教特色彰顯得入木三分。語簡而意盡,于葛祈福尤得其要,真圣人之言也。

      再如《周南·樛木》提及葛:“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葛藟荒之……葛藟縈之?!盵4]

      《箋》云:“木枝以下垂之故,故葛也藟也得纍而蔓之,而上下俱盛。興者,喻后妃能以意下逮眾妾?!盵4]古人作后妃逮德之說,略顯重膇。而程俊英則認為:“這是一首祝賀新郎的詩。詩中以葛藟附樛木,比喻女子嫁給‘君子’?!盵8]不論何如,這都是一首祝賀祈福詩。此詩每章均提及葛。以葛起興,纏綿糾纏的葛藟依托于茂密高大的喬木,象征著祈禱君子福澤綿延。鄭箋云:“所以得樂君子者,以內(nèi)和而家治,則天下化之,四方感德,樂事文王,而此為福祿所安也?!盵4]葛完成了社會意象符號至宗教祈福的過渡,具有無法比擬的內(nèi)蘊。

      2《詩經(jīng)》中葛篇目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我國乃詩歌的國度?!对娊?jīng)》是源頭。后世之詩或多或少存有《詩》之遺風。本文探討的葛意象便是其中的代表,諸如《采葛》中的葛成為愛情的代名詞,“一日三秋”已經(jīng)成為一個固定成語……古書中用例甚夥,姑舉其一二。

      就寫作手法而言,《葛生》《綠衣》成為后世悼亡之濫觴。潘岳與妻子楊容姬有琴瑟之好,妻亡后作《悼亡詩》三首,真乃情深之子。其二有言“凜凜涼風起,始覺夏衾單”[13];亦作《楊氏七哀詩》“展轉(zhuǎn)獨悲窮,泣下沾枕席”[13]。白首追憶,臨文凄慘,不知淚下之滂沱也。元稹愛妻韋叢早逝,《全唐詩》卷四百四記錄了元稹抒情名作《遣悲懷三首》:“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盵14]凄婉動人,濃郁生情,“字字看來皆是血”,皆得《詩經(jīng)》悼亡之神韻。

      以藝術形式為例,吳闿生《詩義會通》評《大東》:“而文情俶詭奇幻,不可方物,在風雅中為別調(diào)。開辭賦之先聲。后半措詞運筆,極似《離騷》,實三代之奇文也。”[15]浪漫與現(xiàn)實的交織,影響了屈原騷賦的創(chuàng)作。

      從本文的大量材料出發(f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葛意象歷經(jīng)多年方蕆事。葛由上古時期生產(chǎn)生活的勞動之草到成為葛女形象的代表,又以其綿長之態(tài)體現(xiàn)男女愛情之纏綿,愛情組成家庭,葛象征家庭和美,進而又具有流浪和諷刺的社會意義,最后從人類古老的宗教儀式上說,葛象征著祭祀祈福。同時,葛成為原型意象之代表,以其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對后世文學發(fā)展也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1]艾布拉姆斯.文學術語手冊[M].北京:外國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12,13.

      [2]葉舒憲.神話——原型批評[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155,157.

      [3]傅斯年.《詩經(jīng)》講義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

      [4]《十三經(jīng)》著述整理委員會.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30,360,266,267,400,230,117,264,265,153,154,156,340,343,779,782,1002,1008,41,42.

      [5]夏傳才.詩經(jīng)學大辭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804.

      [6]高亨.詩經(jīng)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141,103,37,102,54.

      [7]余冠英.詩經(jīng)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5,77,24.

      [8]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154,112,182,39,110,55,342,343,419,8.

      [9]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 [M].北京:中華書局,1986:242.

      [10]曹雪芹,高鶚.紅樓夢:三家評本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49.

      [11]《十三經(jīng)》著述整理委員會.十三經(jīng)注:疏·春秋左傳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213.

      [12]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M].顧頡剛標點.北京:中華書局,1958:223.

      [13]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8:636,637.

      [14]彭定求.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2003:4509.

      [15]吳闿生.詩義會通[M].北京:中華書局,1959:171.

      (責任編輯葉桂郴)

      * 作者簡介:楊玉菡,女,安徽合肥人。碩士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4859(2016)01-0136-05

      猜你喜歡
      原型詩經(jīng)意象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包裹的一切
      詩經(jīng)
      天津詩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12:1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8期)2019-08-22 08:45:00
      《哈姆雷特》的《圣經(jīng)》敘事原型考證
      論《西藏隱秘歲月》的原型復現(xiàn)
      劍南文學(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42
      原型理論分析“門”
      人間(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08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平乐县| 武隆县| 太和县| 大荔县| 马山县| 昌江| 崇左市| 桐庐县| 千阳县| 聂荣县| 广汉市| 清流县| 常宁市| 耒阳市| 巴彦县| 东源县| 辽阳县| 皮山县| 河源市| 南昌县| 赤水市| 蒙阴县| 林周县| 富阳市| 义马市| 沁源县| 新宁县| 山丹县| 新郑市| 太湖县| 昭苏县| 东明县| 丰原市| 河间市| 敦煌市| 中宁县| 西城区| 阜新市| 洪洞县| 淮南市|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