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琳
2015年,影視劇和公眾號當中,最亮眼的那幾個,背后最關鍵的人物都是女性。
論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監(jiān)制甘薇,這不是她第一次做“下線”劇,但這次下線卻讓網友集體焦慮。
論正?。骸痘ㄇЧ恰罚破颂汽惥撬垩劭粗羞@個大IP,電視劇、電影、舞臺劇、游戲的版權全拿下。
論綜藝:《奇葩說》,導演牟頔,她從央視帶出來的30位小朋友聯手制作了這個近年來最有原創(chuàng)風格的綜藝節(jié)目。
公眾號:羅輯思維CEO脫不花,幕前羅胖在蹦跶,幕后掌控是她。
論網紅:吐槽到盡人皆知的小公舉Papi醬,給100萬人熬制辣味雞湯的咪蒙……
她們是產品打磨者,也是資源整合者。“內容狗”有一個共識:等啊等啊,終于等到2015年這樣一個全民精神文化需求爆炸式增長的年份,但是真正接手并服務了全網人民的卻是她們。
她們身價倍增,值得起每月2億的游戲收入(《花千骨》游戲破影視劇延伸產業(yè)產值紀錄);能在半天賣出160萬會員費,新產品付費率20%(羅輯思維收費能力是公眾號第一);能在純網平臺上得到15億點擊量(《太子妃升職記》破大陸網劇紀錄);第一季節(jié)目還未播出就收到5000萬單筆贊助費(《奇葩說》創(chuàng)造了網生綜藝廣告第一單)。
做內容哪家強?做內容女性強!先講講這幾位奇女子的故事。
爆款背后的女性
《花千骨》唐麗君
《花千骨》創(chuàng)下了中國電視周播劇的最高收視紀錄,最高收視率3.89%,出品方是慈文傳媒。
當初是唐麗君看中《花千骨》,勸說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拿下這件事的。她不是慈文傳媒的股東,甚至在承接《花千骨》的時候她與慈文傳媒的合同已經結束,但仍然把這件事承擔了下來。
你可別以為唐麗君是一個簡單的打工仔。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上海電視節(jié)是她辦的(組委會執(zhí)行副秘書長),她還是上海文廣集團(SMG,原上海東方傳媒集團)總裁助理、東方電視臺主持人管理部主任,曾獲上海市公關精英大賽大獎,曾擔任蒙特利爾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國際評委,橫跨媒體、公關和影視三界。
她還是一位媽媽。聽說女兒和同學們都非常迷《花千骨》,她開始研究這個IP,雖然這個IP很特殊,特別虐,還是師生戀。
從發(fā)現小說、購買版權、產業(yè)鏈規(guī)劃,到拍攝制作、營銷推廣、電視劇發(fā)行,再到版權統(tǒng)籌、產業(yè)鏈開發(fā)——她就那樣一口氣全部跟了下來。
《太子妃升職記》監(jiān)制甘薇
《太子妃升職記》是一位現代小哥穿越成古代太子妃,心是男身是女,竟然還和太子相愛并生下小太子,最后升職為太后的傳奇故事。元素奇多,自帶話題,讓路人迅速入坑,
監(jiān)制甘薇是樂漾傳媒董事長,前影視劇演員,樂視網老板娘,賈躍亭的太太,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媽媽。
截止到1月7號,《太子妃升職記》為樂視拉新會員人數50萬+,直接收入1000萬+。后來因為太有話題性,劇集被下架又上架。
甘薇此前監(jiān)制的劇也是神劇,比如《女人幫·妞兒》,情節(jié)包括富二代失寵、斷背、出柜等等,演員陣容有她的閨蜜應采兒、李小璐、熊乃瑾等。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妹妹”
“脫不花妹妹”,真名李天田,經歷極其豐富:17歲北漂,本來準備去美國留學,瞞著家人偷偷開始打工,17歲創(chuàng)業(yè),18歲當上了老師給職場菜鳥做培訓,甚至給前首富劉永好上過課,21歲就有了3年董事長經歷。
她創(chuàng)辦的中國軟實力研究中心,客戶來頭都不小。她有蒙牛集團連續(xù)六年軟實力建設項目總負責人、蒙牛商學院創(chuàng)建人、新希望集團新興業(yè)務戰(zhàn)略顧問、中糧集團客戶之聲管理審計項目負責人等名銜。
當時羅振宇和申音一拍兩散,要尋找一位羅輯思維的最高管理者,三顧茅廬,非要請她過來?,F在脫不花是CEO,負責羅輯思維的一切,制止羅胖異想天開的胡鬧。
脫不花是個優(yōu)秀的咨詢人。她的客戶能買得起瑪莎拉蒂,她自己卻買不起,這讓她有些不甘心。她想做一些具體的事情。
《奇葩說》的導演牟頔
《奇葩說》是一款成熟的綜藝節(jié)目。所謂成熟,不是不需要改變,它第二、三季的賽制和思路也在調整。也不是因為它的工作人員有多老,相反,它是一群平均年齡24歲的小朋友制作的。
是因為它的初心很明確。牟頔老大從從第一天開始就極其了解這個節(jié)目要呈現的是什么,要貫徹的是什么:不把價值觀強加在觀眾身上,帶著尊重的心去讓奇葩們秀出自我。
牟頔是85后,在央視制作過《喜樂街》等節(jié)目,是央視最年輕的導演。2014年,她去找已經離開央視進入愛奇藝的馬東,想把節(jié)目的網絡版權賣給他,卻被馬東說服一起創(chuàng)業(yè)做《奇葩說》?,F在她是估值20億元的米未傳媒的三位合伙人之一。
女人做內容,為什么強?
1.這個產業(yè)里,女生本來便多
在很多人眼中,做內容,是一種相對文雅、輕量級的工作狀態(tài),所以這個產業(yè)里女生更多。
《創(chuàng)業(yè)邦》編輯部對一些行業(yè)內公司做了調查,這類公司通常男女比例類似,有些女生會稍多。由于有很多女性在做這一行,能做出爆款的頂尖女性自然會多。
2.女性創(chuàng)作者的觀眾大多是女性
追星狗,CP粉,大多是女性;看《杉杉來了》《何以笙簫默》等IP劇的,大多也是女性。
其實有很多作品,剝離開附加在它們上面的話題性,核心題材就是霸道總裁,從灰姑娘的故事,到現代戲,甚至清宮戲等。
女性創(chuàng)作者對霸道總裁的拿捏更到位。比如男生會覺得,第一次看霸道總裁和穿越劇覺得好玩,第二次看就十分無聊。但是最熱衷于消費這些題材的女性觀眾就會多次消費,二、三線城市工作輕松帶帶孩子的女性會連續(xù)看三遍《甄嬛傳》。而且霸道總裁的核心不是有錢,而是專情,這是很大一部分男性創(chuàng)作者沒有體察到的。
3.因為能感知到觀眾心理,反而敢嘗試不拘一格的創(chuàng)新
舉例來說,《太子妃升職記》劇組的“窮”眾所周知——“太子妃劇組到底有多窮”這個話題在微博上的閱讀量是1.1億。
后來甘薇澄清,劇組其實不窮,投入2000萬,每一集的制作成本將近60萬,很多雷人的衣料其實特別貴,1000多塊一米。
“徐克拍《青蛇》的時候就把風格全改了,演員全穿帶紗的衣服,也穿的是涼鞋,觀眾都能接受。我們也想做一個這樣的嘗試?!彼_實是有目的性地去做“時尚古裝劇”。
而觀眾顯然不會因為非主流、完全和歷史無關的穿著而罷看,正相反,他們甚至不會介意劇中錯亂的時代感,介意的只有搞笑和感情線。女性創(chuàng)作者更清楚觀眾介意什么,不介意什么,就會做一些可控范圍內的創(chuàng)新,甚至將其變成話題。
這個產業(yè)在迎接更多女性進入,而這些榜樣級女性與她們一手做出的爆款,甚至會讓人認為,在事業(yè)型女性和家庭型女性之間,還有一種創(chuàng)作型女性。她們既能助推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同時還能兼顧家庭和生活。她們不僅是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掌舵人,還是可愛的妻子和母親。她們長期承包我們的精神世界,同時也能照顧到作為社會基本單元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