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霞
(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思政部,廣東廣州510507)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設計探索
陳春霞
(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思政部,廣東廣州510507)
實踐教學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實施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實踐教學在強調(diào)堅持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實踐育人思想理念的同時,應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學生全員參與、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融入流行元素等原則,并在教學中規(guī)范管理、有序?qū)嵤⑸罨此?,以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
思政課;實踐教學;教學設計;活動項目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立德樹人的任務中占據(jù)重要位置。實踐教學是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思政課實效性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自“05方案”實施以來,實踐教學一直是各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思政課的實踐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由思政課教學部門組織的,由思政課教師實施的,課堂教學之外的社會實踐活動。根據(jù)各高校不斷的探索,較為普遍的共識是:實踐教學是為了深化思政課教學效果,探索實踐育人的機制,引導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活動,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1]。因此,在此基礎上,實踐教學設計應強調(diào)以下3大基本理念:堅持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實踐育人的思想。
(一)堅持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
思政課是全國高校統(tǒng)一開設的公共必修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多次被強調(diào)。例如,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發(fā)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教社科[2015]2號),在其內(nèi)容中專門設置獨立單元,強調(diào)要“努力強化實踐教學,建設與課堂教學相互促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體系”。并指出教育部要制定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大綱》,進一步規(guī)范實踐教學。同年,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教社科[2015]3號),在“教學管理”指標體系的“實踐教學”部分明確規(guī)定“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統(tǒng)籌思想政治理論課各門課的實踐教學、落實學分(本科2學分,專科1學分)、教學內(nèi)容、指導老師和專項經(jīng)費。實踐教學覆蓋全體學生,建立相對穩(wěn)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盵2]
由此可見,各高校應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按要求明確實踐教學的規(guī)范性,完善實踐教學制度,為實踐教學提供制度和組織保證。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整合、強化實踐教學資源,拓展實踐教學形式,推動思政課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校內(nèi)實踐與校外實踐有機結(jié)合。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實踐教學相比理論課而言,是將抽象的事物本質(zhì)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有身臨其境的體驗之后,獲得多方面的刺激和影響。因此,在活動項目設計中要凸顯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活動的方式、內(nèi)容和實效,注重分享學生參與體驗后獲得的感受,而不是簡單的為了活動而活動。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不僅重視通過活動項目的創(chuàng)新設計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溝通協(xié)作能力等,更需要重視在活動體驗與分享、教學評價及反饋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留意觀察每一個細節(jié),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從而達到思想與心靈的契合。
(三)堅持實踐育人的思想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構(gòu)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格局。《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教社科[2015]2號),在實施的基本原則中強調(diào):“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注重發(fā)揮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育人功能,創(chuàng)新推動學生實踐教學和教師實踐研修。”[3]
在這種育人視野下,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應該在充分考慮學生特點和學校特色的情況下,協(xié)調(diào)、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挖掘、拓展本地的社會實踐渠道,設計豐富多彩的校內(nèi)外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自己在活動過程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增強學生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在實踐活動中升華思想,磨練意志,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深化思政課教學的效果,全面實現(xiàn)實踐育人的目標。
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提高教學效果,教學活動項目設計中應注重以下幾大原則:
(一)注重加強頂層設計的原則
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系統(tǒng)性要求將各門課程的學分和學時進行整合,圍繞實踐教學目標,制定貼近學生實際,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實踐教學方案。并且要求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的不同,每個學期設計的項目也不雷同,以免學生喪失興趣,影響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因此,加強實踐教學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任課老師必須對思政課有清晰的了解,才能針對課程內(nèi)容的需要,在合適的專題中嵌入實踐項目,既要做到每門課程、每個模塊和專題之間活動不重復,又要做到活動項目能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既要做到活動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要做到參與活動之后能引起學生的思考。
因此,實踐教學絕不僅僅是組織幾次大規(guī)模的校園活動,開展幾次轟轟烈烈的討論,做幾次大型報告就可以了。這些活動看似效果顯著,實則參與的學生有限,并且普遍關注的學生人數(shù)較少,長此以往,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誤解,從而失去參與的興趣。要想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就必須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利用校內(nèi)外多種途徑、多種渠道開展教學??梢圆捎们榫皠”硌?、主題分享會、知識搶答、辯論賽、小組討論、班級論壇等形式,也可以采用微信、微博、微視頻等形式,還可以采用社會調(diào)查、親身體驗等形式[4]。
同時,頂層設計的實踐教學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學期都會在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的前提下,不斷地更新、完善,剔除反響不太好的活動,優(yōu)化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新增緊跟教學內(nèi)容和社會熱點的活動。并且在設計實踐活動項目時,也要充分考慮到我院作為團屬高職院校的特色,以及歷奇教育作為我院品牌培訓項目在全國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所以,在實踐活動中,嘗試融入歷奇教育的元素,結(jié)合歷奇教育方式來設計活動,既能順利完成實踐項目,又能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更能形成我院思政課教學的特色和品牌。
(二)注重學生全員參與的原則
學生是實踐育人的對象,也是開展實踐教學的主體。實踐教學作為思政課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必須要有足夠的覆蓋面,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且,實踐教學的學分要求也決定了其應當面向全體學生,并能保證全體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
經(jīng)過不斷的嘗試和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jié),我們在實踐活動的設計中,逐步改良實踐活動,使其能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和覆蓋面。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第一,設計的活動要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參與。例如,結(jié)合央視“中國成語大會”設計的“成語猜猜看”活動,要求每個小組的每位成員都必須輪流上臺進行成語的猜寫;第二,將評分標準與學生的參與情況硬性掛鉤。例如,結(jié)合我院歷奇教育特色設計的“紅色歷奇”活動,要求每個小組在規(guī)定的周次內(nèi),利用課余時間參觀廣州的紅色景點,并且將小組同學是否全部參與作為評分標準之一;第三,將常見的活動形式進行改良,使其受眾面更廣。例如,我們嘗試將辯論賽改良,不僅僅是每個班挑選4人進行論辯,還要求班級的每個小組都參與。首先各小組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開篇立論”,然后互相挑選小組進行“攻辯”,再進入各小組“自由辯論”階段,最后再由每個班推選一個小組“總結(jié)陳詞”。這樣就改變了以往辯手在臺上辯論,而部分同學漠不關心的局面。改良的辯論賽使得整個班級的凝聚力一下子被提升,活動場面也異常熱烈;第四,教師和組長雙重監(jiān)督。課外完成的項目中,按照組員的參與程度和貢獻程度,每個組長在每次活動后必須給組員評分,這些分數(shù)會和任課老師的分數(shù)結(jié)合,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主要來源。在每學期的期末調(diào)查問卷中,學生評分最高的實踐項目往往也是覆蓋面最廣的活動,可見,實踐活動的全員參與不僅僅是任課教師的期望,更是每個學生內(nèi)心中真誠的渴望。
因此,高校應將全員參與原則放在實踐教學的首要位置,不斷豐富實踐教學形式,不斷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在實踐活動中磨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深化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目標。
(三)注重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的原則
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活動設計上,要按照系統(tǒng)論的要求,結(jié)合不同課程的教學目標,從整體、系統(tǒng)的高度出發(fā),處理好差異性與統(tǒng)一性、獨特性與一致性的關系。同時,設計的活動既要結(jié)合學生特點、學校特色和時代發(fā)展,更要兼顧主干課程的內(nèi)容、邏輯體系與教學要求。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時,安排實踐教學內(nèi)容就要考慮這門課是學生進入大學后的第一門思政課,學習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這就要求其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是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及法律規(guī)范意識的樹立。同時,要考慮實踐活動應當由簡到難,不能一開始就讓學生產(chǎn)生畏難心理,影響后續(xù)活動的開展。并且設計的實踐活動既要緊跟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生活實際,也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和思考。因此,經(jīng)過總結(jié)完善,本門課程一般以安排4項實踐活動為佳。在2015級學生中分別安排的是“大學寄語”、“愛我中華”、“感動瞬間”、“法律小品”。其中,前3項主要側(cè)重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情感、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第4項則是側(cè)重于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
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時,安排實踐教學內(nèi)容就要考慮這門課是讓學生系統(tǒng)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順利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以設計實踐活動就必須要面向社會現(xiàn)實,針對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在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分析,真正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使得實踐教學能夠達到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學目的。經(jīng)過總結(jié)和完善,本門課程一般安排5項實踐活動。在2015級學生中分別安排的是“紅色歷奇”、“憶往昔·看今朝”、“創(chuàng)意無限”、“成語猜猜看”、“知識競賽”。把課程中的重難點與社會問題結(jié)合起來,通過實踐活動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從而使學生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中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具有敏銳的分析判斷能力。
(四)注重融入流行元素的原則
很多學生先入為主地認為思政課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我們更要竭盡全力地將思政課與時代發(fā)展緊密結(jié)合起來,體現(xiàn)實踐教學的與時俱進,在思政課中融入當前流行元素。
第一,活動設計引用流行元素。在實踐活動中,允許學生自行思考,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去表現(xiàn)主題。比如,用手機拍微視頻,用脫口秀去演繹等。鼓勵學生在微信、微博中發(fā)布參與活動的過程及感悟,同時再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轉(zhuǎn)發(fā)、宣傳。第二,課堂案例引用流行元素。例如,將流行的影視作品作為案例闡明教學內(nèi)容。電視劇《瑯琊榜》熱播之后,專門設置討論活動——《瑯琊榜》與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分析劇中人物角色、故事情節(jié)與當前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第三,老案例引用流行元素做新詮釋。例如,在思政課中,我們常常會引用馬克思在“千年思想家”評選活動中位居第一。在這個案例中,參考引用清華大學女博士哲不解曾經(jīng)寫過的文章中提到:如果馬克思能發(fā)表獲獎感言,那一定是“感謝BBC,感謝我的老婆燕妮,感謝我的朋友恩格斯”。把這句話作為導入,請學生分析“為什么馬克思之所以能成為馬克思,燕妮和恩格斯功不可沒?”通過分析、討論、講述,使學生感受真實的馬克思。
這要求任課教師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喜好,切實把握學生學習和思想中問題,合理安排實踐教學內(nèi)容,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同時又不能單純地為了形式而形式,而是通過各種教學方法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
為保證項目實踐教學落到實處,教師在實踐教學項目過程前反復討論實施細則,活動過程中注重規(guī)范管理,活動結(jié)束后注重教師總結(jié)及活動成果的展示,以保證實現(xiàn)實踐教學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從實踐項目中受到啟發(fā)。
(一)實踐教學項目的實施
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有序開展,教師們基本遵循“課前布置—課中強化—課后完善—小組展示—教師總結(jié)—成果宣傳”的步驟。
1.設計學生感興趣且有展開空間的項目或話題
任課老師在課程開始前經(jīng)過反復商討和模擬演練,結(jié)合每個模塊和專題的重難點內(nèi)容,設計實踐活動項目,并仔細推敲活動操作細則,制定活動目標,要求每位任課老師必須自己首先對活動項目有清晰的定位。例如,在2014年的《基礎》課中,講到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tǒng),弘揚中國精神”時,結(jié)合當時流行的“我和國旗合個影,我為祖國來點贊“活動,組織學生利用周末和節(jié)假日時間開展同樣的活動,并通過分享了解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而在2015年同樣的內(nèi)容中,開展的則是”愛我中華“活動,學生通過自選一首歌曲完成歌詞的重新編寫,并唱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以獨立小組或小組聯(lián)合形式開展活動項目
思政課堂往往是大班教學,人數(shù)一般在80~100人。為了將實踐教學落到實處,覆蓋到全年級同學,一般采取的辦法就是成立學習小組。每個大班通常成立10個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任課老師在課前將實踐活動項目布置下去,組長負責帶領小組完成任務,并在活動中起監(jiān)督作用。在課程開始時,任課老師會強調(diào)活動的要求及細則,并隨時了解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疑問。同時,也會根據(jù)活動的難易程度,在課堂中留出適當?shù)臅r間供各小組商量、討論。例如,在《概論》課中實施“紅色歷奇”項目時,各小組要利用課余時間參觀廣州的紅色景點。任課老師不能保證跟隨每一個小組出行,因此,組長成為總負責人,同時每個同學都有具體分工。
3.小組活動展示,并由任課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分
根據(jù)實踐活動項目的難易程度不同,留給學生的準備時間為1~3周不等。每個小組按照既定的要求展示完畢后,將由任課老師和各小組分別進行評分。例如,在《基礎》課的“愛我中華”活動中,根據(jù)打分項目,要求教師和各小組互評,評選出最受大家歡迎的改編曲目,并給獲勝小組獎勵小禮品。這樣能激發(fā)更多的同學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努力創(chuàng)新。其中涌現(xiàn)出很多優(yōu)秀作品。
4.教師總結(jié),并將優(yōu)秀作品進行宣傳
教師對各小組學生的活動項目參與過程、分享展示進行總結(jié),包括自評、他評及教師點評。這個過程起到教學相長、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通過學院、部門的網(wǎng)站、微信、微博以及學校的多媒體平臺宣傳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例如,在《基礎》課中,要求學生選擇憲法或者是日常生活接觸的法律法規(guī),根據(jù)法律知識點自行編排一個法律小品或普法宣傳劇,每個班級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通過學院的多媒體平臺進行循環(huán)展播。
(二)實踐教學的總結(jié)與反思
通過實踐教學的活動項目,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潛能,讓學生從“聽”到“做”來完成學習,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提升。同時,為了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優(yōu)化實踐教學項目,還需要進一步總結(jié)實踐教學。
1.逐步形成實踐教學的品牌項目
各高校不斷地探索實踐教學,篩選實踐教學項目,好中選優(yōu),結(jié)合各自學校的特色,重點打造幾項實踐教學項目,逐漸形成各自的經(jīng)典實踐教學項目。以經(jīng)典的實踐教學項目打造、帶動實踐教學品牌的形成,并最終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2.逐步推進實踐教學的資源共享
加強與各高校的聯(lián)系,了解兄弟院校實踐教學的開展情況,借他山之石,琢自家之玉。借助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網(wǎng)站的建設,整合各高校優(yōu)質(zhì)網(wǎng)絡教學資源,建立共享資源庫,總結(jié)、凝練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同時,建立思政課主題學習網(wǎng)站和微信公眾賬號學習平臺,宣傳和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3.逐步編寫實踐教學項目操作指導書
在實踐教學中,為了優(yōu)化項目操作,規(guī)范項目管理,科學項目評價,應當進一步細化各種實踐教學項目的操作流程、實施細則等內(nèi)容。在實踐項目開始前,要求學生認真了解實施方案,按照細則和規(guī)范開展活動;在實踐項目開展中,實施動態(tài)管理和監(jiān)控,確保學生參與活動的安全和活動的覆蓋面;在實踐項目結(jié)束后,合理地給學生評價,引導學生反思,并對活動項目進行總結(jié)。
實踐教學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要結(jié)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又要結(jié)合思政課的教學內(nèi)容,把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結(jié)合起來,講明白講清楚。既要重視課堂教學,又要注重學生參與實踐,達到知行合一,使學生真正從中受益。
[1]顏加珍.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2):69.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的通知[EB/OL].[2015-09-16].http://www. 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9/t20150923_210168.htm l.
[3]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的通知[EB/OL].[2015-07-30].http://www.moe.edu.cn/srcsite/ 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 l,.
[4]湯儷瑾.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具體環(huán)節(ji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66.
[責任編輯:謝 華]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Desig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Chun-xia
(Guangdong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0507)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The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ould lay emphasis on upholding the equal importance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ory teaching,adhering to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and the concept of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practice;meanwhile,the principles of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full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combining with course contents and integration of popular elements should also be focused;and standard management,orderly implementation,and deepening reflection should be adopted,so a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design;practice project
G712
A
:1009-5446(2016)04-0045-05
2016-07-22
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2014-2016年度課題(QN201407);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2013-2015年度校級資源建設項目(X201309B02);廣東省高校思政研究會2015年度課題(2015SZY096)
陳春霞(1986-),女,河南信陽人,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思政部講師,主要從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