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工會學院教授 楊冬梅
“全面二孩”考驗女職工權益保障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工會學院教授楊冬梅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5年12月27日審議通過、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中規(guī)定:“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標志著中國已經開啟“全面二孩”時代。
在新的計劃生育背景下,如何在現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過程中,依法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完善女性生育保障機制,是當前工會女職工工作面臨的重要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女職工的特殊保護問題。1949年制定的《共同綱領》以及歷次憲法都對女職工的特殊保護作了原則性規(guī)定?!稇椃ā返?8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yǎng)和選拔婦女干部”。根據《憲法》的原則要求,國家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有關女職工特殊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更加關心和重視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不僅頒布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的專門法規(guī),而且在其他法律法規(guī)中也涉及到女職工勞動保護的內容??偟膩砜?,有關女職工勞動保護的立法,是對女職工的特殊保護,這是根據女職工身體結構、生理機能的特點以及撫育子女的特殊需要,在勞動方面對婦女特殊權益的法律保障。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有的地方提高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的水平,如山西等省立法將女職工更年期也納入勞動保護的范圍?!渡轿魇∨毠趧颖Wo條例》規(guī)定,“經二級醫(yī)療機構確診為更年期綜合征的女職工,經治療效果仍不顯著,本人提出不能適應原勞動崗位的,用人單位應當安排其他適合勞動崗位”。
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對女職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將更為嚴重。即便在只生一孩的時期,除月嫂、家政等從業(yè)者多為女性外,企業(yè)不愿意多招女性,女大學生普遍比男生找工作困難。當前,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女性就業(yè)必然更為艱難。“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意味著女性在生育上將花費更長的時間。因此,人力資源市場存在用人單位降低女性用工比例的風險,女性可能面臨更加嚴重的性別歧視。
影響女職工職業(yè)發(fā)展。職業(yè)女性在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工作效率往往會不及男性。二孩政策出臺后,符合條件的女職工普遍擔心生育二孩會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收入待遇降低、失去晉升機會。女性的職業(yè)發(fā)展空間將更為狹小。
女職工“四期”保護力度有待增強。過去,有些用人單位尤其是中小非公企業(yè)對女職工經期、孕期、產假期和哺乳期內的待遇存有死角?!叭娑ⅰ闭邔嵤┖螅⑴毠さ脑衅?、產期、哺乳期“三期”保護力度并未增強。女職工生育二孩時平均年齡較大,客觀上需要更多的休息和調理時間,而按照目前法律規(guī)定,二孩母親相關保障措施沒有提高,因而使女職工無論在身體、心理和哺乳等方面都面臨很大挑戰(zhàn)。
女職工經濟收入降低?,F行的生育休假制度缺少對生育二孩女性的保護,生育津貼水平普遍較低,女職工在產假期間的所得多數低于在職期間的工資。如有的女職工生育二孩后,原來的崗位被調換,收入大幅降低。
女職工權益保護涉及很多問題,從目前來看,最需要重視的有以下幾個問題。
要注意二孩政策給女職工權益保護帶來的疊加效應
女職工權益保護問題并非始自今日,而是一直存在的問題。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許多法律法規(guī),工會、婦聯(lián)等社會組織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叭娑ⅰ闭叩娜鎸嵤?,實際上是加劇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的問題。它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包括打算生育二孩的女職工,同時也將對很多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女職工帶來影響。用人單位在女性就業(yè)、晉升、收入等方面,條件會更加苛刻。因此,解決“全面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后的女職工權益保護問題,不僅需要出臺具體的保護生育二孩女職工的問題,同時也要就整個女職工勞動保護問題作出整體性安排。
需要在國家層面對女職工生育作出安排
在生育二孩問題上,社會上有這樣一個誤區(qū),即生育二孩只是女職工及其家庭自己的事情,是一件僅僅對自己和家庭有利的事情,所以,你要生得起就生,生不起就不要生。生了二孩,影響了工作和生產,用人單位當然不予支持。這種觀點是非常片面和狹隘的。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希望通過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耙缓⒄摺钡健岸⒄摺钡淖兓侵塾谖覈娜丝诮Y構變化趨勢、社會經濟發(fā)展客觀需求而作出的重大決策,事關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建設,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大業(yè),因此,需要在國家層面制定相關政策,同時完善立法,以保證“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例如,全國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就提出,應當提高產檢、生產費用等報銷比例,同時盡快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等法規(guī)的修訂工作,依法增設二孩育兒假、二孩子女補助金等,減輕二孩母親育兒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緩解維護女職工孕期、產期、哺乳期“三期”權益與企業(yè)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切實保護生育“二孩”女職工的勞動權益
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女職工最希望能出臺延長產假政策,其次是能獲得鼓勵性政府補貼等。因此,應進一步完善女職工生育保護的立法,完善制度保障,使女職工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更加符合新的生育政策及女職工的現實需要。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全國修訂計生條例省份數量已經達到26個,同時,這些省份均取消了“晚婚假”,所有省份均對女性產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延長,其中,重慶女性可享受“超長產假”福利,最長可休至子女一周歲。15個省份相對延長了婚假時間。另外,此次各個省份在新修改的計生條例中對配偶的陪產假、護理假方面均有明確表述。最少的護理假為7天,最長的則達到了30天。同時,男性陪產期間的工資待遇也明確了相關的政策保障措施。根據相關規(guī)定,男性在休假期間工資照發(fā),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下一步,還可選取試點,探索適合不同行業(yè)的女職工“三期”的用工方式,滿足女職工的特殊需求。健全并提高生育保險,提高女職工生育福利待遇,使女職工生育期間的基本經濟收入和醫(yī)療需求得到保障。同時,還應加大執(zhí)法監(jiān)管,消除就業(yè)性別歧視,在落實《就業(yè)促進法》的同時,盡快制定《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就業(yè)歧視監(jiān)管機制,加大對就業(yè)性別歧視行為的查處力度,切實保障女性平等就業(yè)權利。
調動用人單位維護女職工權益的積極性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為女職工提供帶薪產假和哺乳假,生二孩,必須給女職工第二次產假,客觀上導致用人單位勞動力成本增加。例如,受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及民眾風俗習慣等多因素的影響,各地都呈現女性生育高峰。近日有媒體報道,山東一所學校在編教師125人,其中女教師96人。今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后,有30多名女教師有生育打算,學校面臨無人可替的局面。因此,必須采取適當措施,降低用人單位損失。有專家提出,可以通過社會保險統(tǒng)籌等方式分擔女性生育成本,或者“政府不妨規(guī)定企業(yè)每有一個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就獲得一個減稅額度,以補償女性在這段時間的效率減損”等,以調動用人單位維護女職工權益的積極性。
充分發(fā)揮工會在女職工生育權益保護中的作用
在生育女職工權益保護方面,長期以來,工會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面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的新情況、新問題,工會還需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首先,工會可以通過女職工專項集體協(xié)議等載體,切實做好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工作。圍繞女職工孕期、產期和哺乳期保護,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有毒有害工種防護,生育保險,婦科疾病普查等,與企業(yè)簽訂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其次,進一步加強“愛心媽咪小屋”等女職工衛(wèi)生服務性陣地的建設,聯(lián)合專業(yè)心理疏導及咨詢機構,開辟女職工心靈驛站、心理健康工作室等,為女性排解壓力和困惑提供良好的平臺,提供涵蓋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服務管理。第三,參與有關保護女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出與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相適應的相關立法建議,從根本上保護女職工的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