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霞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圖書館,黑龍江 大慶 163319)
·圖書館學研究·
論高校圖書館館員文化的民主性與時代性
楊文霞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圖書館,黑龍江 大慶 163319)
高校圖書館是中國傳統(tǒng)精神文化的聚集地,博大精深的代言詞,孕育思想的復雜性。高校圖書館獨立而又有個性,立己立人,既有對傳統(tǒng)文化的表達,也有自我文化意識的保留。探討高校圖書館員文化民主性與時代性,與其審美求真的態(tài)度在圖書館工作中的體現,以及多元文化調和中體現文化精神的審美意識等,力求對圖書館員文化意識進行探源,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有文化的圖書館員。
圖書館文化;民族性;時代性
高校圖書館是中國傳統(tǒng)精神文化的聚集地,博大精深的代言詞,孕育思想的復雜性。高校圖書館獨立而又有個性,立己立人,既有對傳統(tǒng)文化的表達,也有自我文化意識的保留。[1]研究高校圖書館館員文化的民主性與時代性,就是要完成一個中國人的修養(yǎng),打通文化結構上的不同,為全民素質教育起到推介作用。圖書館,特別是高校圖書館面對的讀者群既穩(wěn)固又集中,在素質教育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圖書館員知識的民主性和時代性就會在既定規(guī)劃中完善一種推介的作用,成為圖書館思想、素質、形象的代言人。
(一)安逸與尋真在圖書館館員中的境況
圖書館工作環(huán)境相對安逸,這是不爭的事實。競爭力度不強,表現趨于平靜。即便是近年來引進競爭機制,但由于圖書館工作的性質特點,進入圖書館工作的館員,猶如進入一個避風港。長久的安逸,引發(fā)圖書館建設的思考成為被動性的。隨遇而安,或者隨波逐流,或者就是你分配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思想遲鈍而僵化。在大闊步改革和建設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時候,那也是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圖書館與社會之間的一種比拼,個人的機制特性還沒有完全激發(fā)出來,為完成而完成,為工作而工作,缺少改革的精神。
(二)學科知識的掌握被環(huán)境控制
現代圖書館員的文化結構都是多層次的,知識的儲備和含量也頗高。但是一旦被安逸的環(huán)境驅使,不能運用所學知識改變現狀的文明,守著浩瀚的館藏知識,卻抑制了民族的文明。這樣再過幾年,專業(yè)荒廢,圖書館學又不甚鉆研,守攤現象又再次回升。隨著圖書館自動化建設的進程,圖書館自助服務模式的形成,圖書館員貌似從煩瑣的手工服務中解脫出來,然而一方面脫離了基礎服務的服務范疇,另一方面過于依托計算機,專業(yè)知識被抹去,圖書館員知識智慧界定在畢業(yè)文憑中。
(三)屏蔽了自身知識結構的多層次,抑制了民族文化的彰顯
中國民族的文化意識一直影響讀者和圖書館員的審美取向。以“和”為貴的思想理念,讓圖書館員在管理中是被動的。只要讀者遵守圖書館管理的一切規(guī)章制度,就壓抑住自身的文化知識,大多圖書館館員不會用知識服務知識,讓自身掌握的成熟知識成為廢棄物,在知識的運用上忽然變得茫然而無知。
(四)優(yōu)質服務亟待提升
什么是優(yōu)質服務?其前提就是規(guī)范圖書館員的語言和行為。這種職業(yè)制度內的行為準則,也受館員自身教育的影響,更受其素質的影響。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有文化的人和有知識的人,有的時候并不等同。民族文化的深層意識還沒有完全應用到管理之中。一個有知識的人,他的行為準則并不一定符合社會的規(guī)范,比如撕書、偷書、惡意相向、損壞公共財物等。
意識形態(tài)中,文化身份都具有時代性。由于國情、現代社會結構、意識需求等諸多隱形因素的影響,一個圖書館員如何在圖書館中確定文化身份,是管理的前提和服務的前提。圖書館員的文化身份是界定圖書館服務的發(fā)展方向,也是在加快圖書館深層服務領域中的一個介入點。就如企業(yè)文化一樣,圖書館文化首先就是圖書館館員文化身份的確定。
(一)個人文化價值的實現是圖書館工作環(huán)境給予的
把“我”置身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中,館員往往會忽略自我,而沒有特殊的價值、特殊的規(guī)范和特殊的準則。一切都基于一個水平線上的工作要求,也忽略了道德底線的作用。一個人長期生活在模擬結構中,他周遍的環(huán)境往往就成了他的參照系統(tǒng)。特別是在自覺和不自覺地受環(huán)境影響后,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取向和價值的認定模式。群體的價值悖謬對個人的影響更多,一些人甚至是放棄個人的文化思想,在圖書館管理中只能是機械地完成,表面達到既定的標準。[2]
(二)個人的文化觀念勢必成為一個負級的增長態(tài)勢
消融自我的人格獨立有著雙重的認同。一方面,便于管理,有著一定的團隊精神,圖書館呈現和諧發(fā)展的局面。另一方面,深層次的東西不足,服務趨于表象。即便是集體合作完成一項任務時,也會有著主體感覺的失落,價值的公允度不足。
(三)時代信息的濃郁必然偏離最初的文化堅守
圖書館既是一個封閉的社會團體,又不可能與社會完全規(guī)避。時代賦予圖書館的責任和擔當都要通過圖書館員來實現和完成。但一些館員堅守著職業(yè)道德底線,一些敷衍趨勢,不能安于現狀。這與以往安于現狀的圖書館員又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他們的文化結構與圖書館管理是相沖突的,自我表現夸張,不屈服制度的約束。如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的人,所掌握的知識的界面不同,所掌控的時代特性也有著明顯的差異。這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讀者群帶來的時代信息,二是管理層帶著各自的時代特性。在千差萬別的自我意識里,文化敷衍時代,或者時代改變文化,人的動機、目標及價值都被時代特性所制約。一方面,圖書館員要表現自我的價值意識;另一方面,又要面對一日具新的讀者群的需求。
(四)館員文化的民主性與時代性的實現
1.融會貫通,加強學習的主動性與工作中的闡述性。宣傳民主文化傳統(tǒng)性的同時,在滿足讀者精神生活的前提下,如何把知識作為一個加強民族素養(yǎng)建設的一個甬道,讓中華道德形象更趨于完美,這是時代賦予圖書館的又一個歷史使命,讓世界了解中國,中國必須先了解世界。
2.規(guī)避自我知識的狹隘性,為時代發(fā)展服務?!吧峒簽槿骸保乱杂诉M而育智,讓圖書館成就自我也成就了圖書館事業(yè)。在工作中不避重就輕,不藏奸?;杀粍拥墓ぷ鞲臑榉e極主動的服務,由單純的收藏改為推介性服務。
3.開發(fā)館員的知識結構,更好為讀者服務。了解館員知識的民主性上的差異,可以在公德、文化、民族、修養(yǎng)上找到不足,在加強自身的職業(yè)道德建設的同時,開發(fā)館員的知識結構,更好地為讀者服務。讓圖書館館員工作成為一種“境界”,即道德完善的大同世界。圖書館員要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做一個有文化的圖書館員。
[1]陳矯.淺談圖書館的文化本質[J].今日湖北(下半月),2011,(1)∶148-149.
[2]陳美娜,程航.淺論高校圖書館的文化價值表現[J].南北橋,2015,(3)∶1.
〔責任編輯:席書濤〕
G251.6
A
1002-2341(2016)01-0101-02
2015-10-11
楊文霞(1968-),女,黑龍江密山人,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國民意識與文化素養(yǎng)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