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華
羅榮桓元帥經常告誡家人,一個革命者想的應該是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因為地位不同了、身份變了,要求額外的照顧和特殊的享受,搞特殊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羅榮桓遠在湖南老家的女兒給他寫信,字里行間流露出爸爸當了大官、一家人可以進京享享福的想法。羅榮桓提筆回信:“你爸爸20余年來是在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職業(yè),而不會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沒有財可發(fā),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國家規(guī)定之待遇外,一無私有。你弟妹們的上學是由國家直接供給不要我負擔,我亦無法負擔。因此陳卓(女婿)等來此,也只能幫其進入學校,不能對我有其他依靠?!绷_榮桓的信件對女兒的思想震動很大,也影響了她的一生。
羅榮桓常常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來教育子女,教育他們作為干部子女不能搞任何特殊化。1947年7月,羅榮桓從莫斯科治病回到哈爾濱,全家被安排住在哈爾濱市區(qū)一處很寬敞的獨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將這處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處房子住。
一次,羅榮桓到時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政治部主任譚政家去,見他家住的是一處二層小樓,就跟他說:“跟你們搭個鄰居怎么樣?你家住樓上,我們住樓下。歡迎嗎?”譚政起初還以為是句玩笑話。但沒過兩天,羅榮桓一家卻真的搬來住了。羅榮桓對家人說:“住的房子大小,看來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們是黨的干部,要時時想到生活在基層的人民大眾,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樓越來越高?!绷_榮桓還說:“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適的生活,講究吃穿,貪圖享受,就要變壞的?!?/p>
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在彌留之際囑咐愛人:“我死以后,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彼€交代子女說:“我沒有遺產留給你們,沒有什么可以分給你們的。爸爸就留一句話:堅信共產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干革命。”羅榮桓一生清苦,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yè)業(yè)為黨和人民工作。這不僅是他給予子女的精神財富,更是他給予全黨的精神財富。?
(摘自《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 / 陳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