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兒
你就得聽我的
“你給我放下,你再不給我放下,我就用手抓你臉了,你就得聽我的!”我去班里巡視環(huán)境,還未進門,就聽到一個具有威懾力的命令聲傳了出來!我趕緊進門,發(fā)現(xiàn)對人發(fā)號施令的是一個僅有3歲的小男孩,但他表現(xiàn)出來的氣勢卻活脫脫像一個小大人。
他對一個個子比他高很多的男孩說:“這是我的車,你不能拿!他也不能拿,你們都不能拿!”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著所有人。
這個霸道的男孩叫大寶,平時在班里就喜歡霸占著玩具,不讓別人玩,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歡他。
中午吃飯時,大寶在飯桌上炫耀:“我們家什么都有,有好多車,誰聽話,我就讓誰去我家!”
另一個男孩說:“我們家也有車,你們也可以去我家玩!”
大寶指著那個男孩說:“只有我可以邀請大家玩!”接著他又對其他人說道,“我讓你去,你也去,就是不讓他去!”
男孩不屑一顧:“我才不想去你家呢,因為你老是說別人!”
到盛飯時,大寶霸占著土豆燉牛肉那道菜的公勺不放。一個女孩說道:“你不能霸占著勺子!”大寶說:“我就是要吃這道菜,誰都不許盛!”女孩不同意:“本來應(yīng)該大家一起吃!”大寶這時突然伸出另一只手,迅速在女孩臉上劃了三道指甲印,女孩“哇”地哭了起來。
我立即上前檢查女孩傷口,并告訴大寶:“我剛才看到你抓傷她的臉,現(xiàn)在她受傷了,你需要道歉!”大寶說:“我就抓她!”
不管我說什么,大寶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我覺得應(yīng)該讓大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孩子若常以命令口吻與人溝通,用強硬方式讓別人服從,不考慮他人感受不會分享,久而久之就會遭到群體的排擠。于是,我決定去孩子家,了解下大寶為什么會這么強勢。
兩種極端的教育方式養(yǎng)成了“小皇帝”
當天下午,我來到大寶家中。大寶媽媽很熱情地招呼我坐下。大寶爸爸在蹺著二郎腿玩手機,見到我來了,對大寶媽命令說:“你沒看見來客人了嗎?還不趕緊去倒茶!”
大寶媽臉色一僵,眼睛45度角朝地上看,低著頭,鼓著氣。這個表情實在太熟悉了,我想到了大寶生氣時就是這個表情。
我趕緊說:“不用了,我就坐一會兒!”大寶媽被我叫住了,大寶爸卻似乎對大寶媽很不滿:“客人說不用,你就不倒了?你有沒有腦子?還不快去!”爸爸完全不介意在我這個外人面前“號令”自己的妻子,看來他平時基本上都是這樣和妻子說話。這種說話方式不跟大寶命令別人時一模一樣嗎?
大寶媽端來一杯茶,我說:“謝謝!今天我主要是想分享一件事,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是不是大寶怎么啦?”大寶媽急切地問道。我分享了上午大寶與別的孩子的沖突,聽完后,拿著茶杯的爸爸顯得很激動,不敢相信地看著我:“我們家孩子怎么會被排擠,交不到朋友呢?”
我用手指著他大聲喊道:“你把茶杯給我放下!”大寶爸一愣,捏緊了杯子,氣憤地說:“還沒有人敢這么跟我說話!我尊重你是我孩子的老師,你怎么能這么沒禮貌呢?!”
我緩緩地說:“真是抱歉,看來這種說話方式是讓人受不了。換作您的孩子對您說這樣的話,您是不是會打他了?”“孩子他媽都不敢,他哪敢這么和我說話!”“他現(xiàn)在是不敢,因為力量不夠,不代表他將來長大了不敢!”大寶爸明顯愣了一下。我加重語氣說:“這樣的說話方式,成人都忍受不了,更何況孩子,這就不難說明為什么您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排擠?!?/p>
父親恍然大悟,把蹺著的二郞腿放了下來:“那我該怎么做?”“先改變你自己的語言方式,包括對妻子、對孩子的態(tài)度?!蔽艺f。
“我這人就是急脾氣,孩子不聽話,我語氣就硬了點?!备赣H的態(tài)度緩和了一點,但依然不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看來只能從媽媽身上下手?!按髮殝?,大寶平時聽話嗎?”大寶媽看了大寶爸一眼說道:“孩子在家什么都指著我,他爸也不幫他,一急起來就大吼!”“那你是怎么做的呢?”大寶媽說:“那能怎么辦呢,他嚷嚷幾聲,我就幫他全做了,這不得趕著上學嗎?”“你幫大寶全做了,那他做什么呢?”大寶的一切,媽媽都替他全盤包辦,孩子會覺得這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氖?,不懂感恩,加上學會了爸爸命令的口氣,久而久之就成為一個霸道的“小皇帝”。
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
我對大寶媽媽說:“從今天開始,你應(yīng)該培養(yǎng)大寶的自理能力了,有些事情是孩子自己能完成的,就盡量不要插手,比如讓他自己穿衣服?!?/p>
第二天,大寶賴在床上,沖媽媽喊:“媽媽你幫我穿衣服!”大寶媽說:“你長大了,可以自己穿!”大寶不依:“不,我就要你幫我穿,你必須幫我穿!”大寶媽把衣服鋪開,放在床上:“我們一起穿好不好?把胳膊伸進來,火車進山洞嘍,嗚……”大寶來了興致,開始試著用手往里面鉆。
穿到一半,大寶又開始耍賴:“媽,你給我穿!”大寶媽為他鼓勁:“加油,大寶,你一定可以的,就差一點了?!笔艿焦膭畹拇髮毩ⅠR變得不一樣了,鼓足干勁,終于穿好了衣服。大寶媽欣喜地說:“大寶,你看,你可以自己穿衣服了,真棒!”這句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感染到了孩子,大寶又得到了力量,開始理袖子:“你看我都可以自己穿衣服了!”
接下來的刷牙洗臉,大寶竟然也主動要求自己做,而且做得很好!
大寶媽打電話給我:“大李老師,我永遠忘不了,當我說‘大寶你可以’這句話時,大寶那放光的眼睛?!贝髮殝尣挥勺灾鞯乜蘖似饋?,“我從來沒想到,他竟然因為一句話就能這么開心,以前都是我錯了!”“能意識到問題就好,重點是找對方法并且堅持下去。”大寶媽說:“以前都是我太縱容孩子了,孩子是好孩子,都是我的錯。”
原來,大寶媽媽就是被父母罵大的,特別憎恨這種教育方式,因此有了孩子后,看到大寶爸罵孩子,她就特別不忍心,想給大寶更多的彌補,結(jié)果卻害了他。
我說:“或許你只是想盡辦法,將你的童年陰影在孩子身上得到彌補!”大寶媽又一次頓悟:“謝謝大李老師指點,我會努力修復(fù)自己,繼續(xù)按照你的方法去做的。”
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每天早上必定因為孩子遲到怒吼的父親,看到孩子在短短一天里變化如此之大,內(nèi)心深受觸動。
他決心試著改變自己對家人非打即吼的溝通方式。于是他拿出本子和筆,伸出滿是厚繭的手,一筆一畫記錄下自己平日的言行。他分成了兩欄,在過去那一欄,寫下了他所有不適合的言辭,比如:“你再不給我過來,我就走了!”在未來這一欄,寫下了與之對應(yīng)的合適措辭,比如:“請你過來,你需要快一點!”一連寫了整整一本,對于這個大男人來說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寶爸絞盡腦汁記錄了他從早到晚生活中的全部言行,尤其到了未來這一欄,大寶爸查了不少資料,翻了不少書,甚至拉下臉求教大寶媽。夫妻倆共同規(guī)劃未來,這一刻是他們有孩子后最和諧的一刻。寫完后,大寶爸將本子掛在墻上,反復(fù)練習。
第三天一大早,大寶爸和大寶媽共同實踐他寫的內(nèi)容:“大寶早上好,請你自己穿衣服,我們一起來……”這個早上一切都進行得特別順利!
快放學時,大寶爸拉著我的手說:“大李老師,我發(fā)現(xiàn)你說的是對的。這父母改變了吧,孩子也跟著改變!從今天起,我保證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多陪孩子。我這人說話一諾必踐!”我笑著點頭:“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教育任何時候都不晚,如果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下決心去改變,一定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