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晨/文
紅門情緣記全國首批消防宣傳大使施佳
陳 晨/文
施佳的外公曾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戰(zhàn)士,從小在外婆家長大的施佳是聽著外公講他在戰(zhàn)場上的故事長大的,在外公的潛移默化下,施佳從小就是一個“制服控”,只要看到身著軍裝、警服的人,尊重、親近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她夢想著自己長大后也能穿上制服,當一名軍人或者警察。高中畢業(yè)考大學的時候,她填報的志愿大多是軍事和警察院校,最終如愿被浙江警官學院錄取。在警院,施佳認認真真地接受了三年的準軍事化訓練,立正稍息、擒拿格斗、射擊查緝,樣樣都十分用心地學,她滿心希望將來畢業(yè)后能當上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然而,臨畢業(yè)前,施佳才知道,浙江警官學院招收的非本省學員,學校根本不會推薦到公安部門工作,工作還得自己找。但上海的公安部門除了接收公安部直屬院校的畢業(yè)生外,其他兄弟省市的警校畢業(yè)生幾乎沒有可能在上海直接從警。
笑容可掬的施佳正為居民們宣講消防知識。
眼看做警察的希望破滅了,但施佳不死心,她還是想去穿制服的部門工作,于是她順從自己內心的意愿,考進了上海市公安消防總隊南匯支隊防火處,做了一名文職人員。文職人員屬于合同制職工,待遇比不上現(xiàn)役人員,但施佳覺得自己每天踏入消防支隊的大門,都是滿心歡喜的,她喜歡看到英姿勃勃的消防戰(zhàn)士們,她喜歡感受威嚴神圣的戰(zhàn)斗氣氛。
剛剛工作時,消防支隊組織所有官兵參加軍事化訓練,文職人員也不例外。施佳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文職人員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每一次,她都要求自己做得像一名真正的戰(zhàn)士。而三年警校的正規(guī)學習也讓施佳在支隊的訓練中得心應手,她軍姿標準、訓練有素,多次得到領導的好評。
領導交給施佳的工作是整理支隊的文書檔案。施佳看到舊倉庫里滿屋子的文書檔案堆積如山,亂作一團,已經(jīng)裝訂成冊的檔案也規(guī)格不一,封面上大多是手寫的字,有的大有的小,看起來既不整齊也不美觀,查閱起來也十分不便。
施佳是個喜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的人,看到這種局面,她就琢磨著怎樣把這些文書檔案整理得整整齊齊。施佳在進消防支隊前,曾經(jīng)在法院實習過,覺得法院的檔案管理就非常規(guī)范有序,很值得借鑒。于是,她按照文書整理的規(guī)范標準,把每一本資料都按照統(tǒng)一的規(guī)格、統(tǒng)一的封面裝訂成冊,封面一律用電腦打字。消防支隊每年產(chǎn)生的文書資料有幾百個案卷,包括公共安全開業(yè)檢查、審核、驗收、火災、行政處罰等等。施佳定定心心,一本一本都整理得干干凈凈,然后又建立了電子檔案手冊,實現(xiàn)檔案電子信息一體化管理,這樣一旦需要查閱,很快就能查到。領導看到施佳整理的文書資料后,大大地表揚了施佳,說她做工作善于動腦子,整理的文書資料規(guī)范有序,方便查閱。
2009年,南匯消防支隊搬到臨港新城后,有了更大的空間可以存放檔案。施佳就建議領導購買一批專門的檔案柜。施佳把一本本檔案分門別類地排進新買的柜子里,看著那些檔案材料在柜子里整齊劃一,規(guī)范有序,就像看著一支站得整整齊齊的隊伍,她的內心充滿著成就感。她覺得盡管自己不能像戰(zhàn)士們一樣從事一線的防火救災工作,但能夠做一些與消防相關的輔助工作,也感到很開心。
在南匯消防支隊工作了七年,施佳立足本職崗位,干得有聲有色。除了做好檔案管理員,她還擔任過“慶八一”基層文藝展演的主持人。其間,她以自己的踏實和責任心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贊賞,榮獲先進個人一次,嘉獎一次,突出貢獻獎一次,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在南匯消防支隊時,施佳深深地愛著這個集體,愛著消防工作。因為熱愛著,她就不知不覺地將這種熱愛傳染給自己深愛的人。當時她正在跟自己的高中同學李杰熱戀,李杰從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畢業(yè)前夕,施佳竭力鼓動李杰去考消防兵。起初李杰還有些猶豫,施佳笑著對他說:“你就當是幫我圓夢吧。”辦公室的同事給施佳潑冷水,說:“你讓你男朋友去考消防兵,一旦他考上了,你們就不能經(jīng)常在一起,你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施佳信心十足地說:“有!只要他考上,我都支持!”
于是,2008年6月,李杰帶著施佳的夢想,成了一名光榮的消防戰(zhàn)士。施佳和李杰成婚后,施佳也就成了一名軍嫂。
盡管當初是自己鼓動愛人去考消防部隊的,但當愛人真的去當兵了,施佳才算真正體會到軍嫂的艱辛和不易。
最痛苦的當然是聚少離多引起的孤獨和無助。2011年12月,施佳的父親在一個冬夜里遭遇交通事故猝然離世。喪父之痛讓施佳整日以淚洗面,她多么希望這個時候愛人能夠陪伴在身邊,給她安慰,讓她依靠。但是,軍人自有軍人的紀律,當時李杰正在基層中隊擔任指導員,幫著施佳料理好父親的喪事后,李杰就匆匆返回了部隊,無數(shù)個夜晚,施佳只好一個人悄悄地流下孤獨的眼淚。
結婚前夕,施佳和李杰準備購買婚房。施佳看著人家購買婚房都是小兩口同進同出,有說有笑,有商有量,只有自己來來去去都是孤孤單單一個人,房子看得好不好也沒有人可以商量討論,最后還得自己一個人拍板拿主意。
有時候,生病了,住院了,施佳多么希望愛人能夠陪陪自己,但是身為軍嫂,她知道自己不能要求得太多,她默默地克服著病痛帶來的痛苦,對著愛人的電話也常常是報喜不報憂,她不想讓愛人因為牽掛自己而分心。
讓施佳痛苦的還有對愛人的擔憂。消防工作是一項高危職業(yè),消防員在出警時受傷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李杰每次出警,施佳都會很擔心。她對李杰說:“你去出警,回來就跟我通個電話,再晚,我都會等你的電話。”很多時候,通電話也不方便,施佳就只能在網(wǎng)站上知道愛人的情況。在消防支隊工作的時候,施佳每天早上一到單位,就先打開網(wǎng)站看看愛人所在的消防支隊有什么動態(tài),搜集愛人在支隊網(wǎng)站上發(fā)布的每一篇信息報道。知道昨晚一切平穩(wěn),她懸了一夜的心也就放下了。
愛人不在身邊,施佳就自覺地承擔起了替李杰盡孝、照顧李杰家人的義務。李杰的外公、外婆年紀大了,住進了養(yǎng)老院,施佳一有空就去看望他們,給他們帶喜歡吃的東西,幫他們打掃打掃衛(wèi)生。李杰的媽媽患了眼疾,動了手術后,施佳盡心盡力照顧婆婆,還服侍婆婆洗腳;李杰的爸爸住院了,施佳就每天把可口的飯菜送到醫(yī)院去。逢年過節(jié),施佳都會給李杰的家人送去禮物,她把對丈夫的愛都給了他的親人。
盡管有牽掛有擔憂,但施佳始終沒有后悔當初鼓動愛人去當兵,也始終以愛人是消防戰(zhàn)士為榮。而李杰,也始終沒有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他以自己的努力讓妻子以自己為榮。在部隊,李杰先是擔任了青浦消防支隊金澤中隊的指導員,六年后,轉到青浦消防支隊擔任防火監(jiān)督員。其間,他還榮立了三等功。
最讓施佳深為自豪的是,李杰在擔任青浦消防支隊金澤中隊指導員期間,曾經(jīng)成功地指揮撲滅過一次運載著易燃、有毒液體的油罐車的自燃火災事故。那是2013年5月12日上午11點左右,一輛運載27.5噸易燃、有毒液體的油罐車在滬渝高速上突發(fā)自燃。李杰接到火警后,帶著戰(zhàn)士們第一批趕到現(xiàn)場?,F(xiàn)場火勢嚴重,明火從油罐車的底盤向上包圍整個槽罐,車的12個輪胎全部燒毀變形,靠近底盤的油箱受熱開裂,汽油漏到地面。司機告訴消防隊員,車上共有27.5噸烴類液體,這種物質易燃、易爆,可致人呼吸困難。若槽罐爆炸,高速公路橋梁可能受損??吹竭@種情況,李杰迅速指揮消防隊員按照平時“槽罐類車在高速公路上的火災應對”訓練科目開展處置:從該路段沿線一條小河取水,制造滅火泡沫;在70米外設置警戒隔離;用消防水槍、炮噴灑兩種泡沫,控制槽罐周圍的火勢。青浦消防支隊練塘中隊、朱家角中隊、松江消防某中隊等100多名消防隊員隨后趕到,大家齊心協(xié)力,一起撲救,火勢迅速得到控制,30分鐘后,明火熄滅。隨后,李杰又指揮消防隊員不斷用水澆淋罐體,讓其降溫冷卻。經(jīng)過仔細檢查,罐體一處部位損壞,烴類物質外溢,消防隊員立即想法取材堵住了泄漏點。最終,油罐車所屬公司派出一輛空車到場,將事故車輛運載的烴類液體轉移。下午14時左右,整個事故處理完畢,沒有人員在事故中傷亡。李杰在現(xiàn)場救援中指揮若定、措施得當,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
事后,記者對在這次火災撲救中擔任指揮員的李杰進行了采訪報道,這篇報道施佳一直珍而重之地收藏著,李杰在現(xiàn)場救援中的勇敢和鎮(zhèn)定至今讓她驕傲。她覺得這是她作為軍嫂最為榮耀和最有價值的時刻。
結婚六年,施佳和愛人一直過著聚少離多的日子,她默默承受著屬于軍嫂的孤獨,默默地承擔著作為軍嫂的義務,但她始終無怨無悔,因為這一切都是緣于她對消防事業(yè)的理解和熱愛。
2013年7月,施佳考入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泥城鎮(zhèn)安監(jiān)隊。這個安監(jiān)隊雖然只有17名工作人員,但承擔的工作范圍很廣,包括安全生產(chǎn)管理、消防拆違、危險化學品管理、特種設備、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等等。施佳一到這個單位,立馬身兼數(shù)職,兼任了宣傳、出納、后勤等好幾項工作。
剛剛開始做宣傳工作的時候,施佳按照領導的要求,每天按部就班,寫好動態(tài)信息,上報給鎮(zhèn)政府傳媒辦。由于工作責任心和新聞敏感性都比較強,所以施佳采寫的宣傳報道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量都頗受好評。其間,她一共撰寫消防宣傳報道51篇,微博54條,其中99%都被泥城黨建網(wǎng)錄用,被《臨港泥城報》采用6篇,被浦東新區(qū)安監(jiān)局官網(wǎng)采用5篇,被《安全生產(chǎn)報》錄用6篇,被《東方城鄉(xiāng)報》采用1篇。
當時泥城安監(jiān)隊正在創(chuàng)建黨建示范點,施佳就想,要創(chuàng)建黨建示范點,宣傳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宣傳手段要有創(chuàng)新,現(xiàn)在是自媒體時代,通信這么發(fā)達,是不是可以搞一個公眾微信號,以新的形式增強宣傳效果呢?她把這個設想跟領導一說,領導很支持。施佳說干就干,公眾微信號很快就創(chuàng)辦了出來,這還是鎮(zhèn)上第一個用于宣傳的公眾微信號。施佳是這個公眾微信號唯一的責任編輯、攝影記者以及公眾微信號維護人員。為了做好這個公眾微信號,施佳給自己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每天都要到上海消防、浦東消防、消防政工等網(wǎng)站和公眾微信號上瀏覽,收集合適的內容,及時把內容轉發(fā)到泥城安監(jiān)隊的公眾微信號上。在施佳勤勤懇懇地維護下,泥城安監(jiān)隊的公眾微信號做得圖文并茂、風生水起,內容也非常豐富,有安全生產(chǎn)的法律條文、動漫畫、實體案例、安全生產(chǎn)注意事項等等,一時間,這個公眾微信號廣受好評。
有了這個公眾微信號,施佳覺得自己的新工作與消防工作重新緊密地結合了起來,她可以利用自己的宣傳陣地,更好地為消防工作服務。
她還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先后在浦東新區(qū)“最美家庭故事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在浦東新區(qū)“我心中有個夢演講比賽”中榮獲優(yōu)秀獎,在浦東新區(qū)“安全知識競賽”中榮獲三等獎,在浦東新區(qū)南匯地區(qū)“消防知識競賽”中榮獲二等獎,在泥城鎮(zhèn)“我心中的核心價值觀”征文比賽中榮獲二等獎,在“我心中的核心價值觀”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并榮獲2015年度先進個人和2015年度“優(yōu)秀信息員”。在剛剛過去的5月,施佳參加了東方財經(jīng)頻道的《正青春》欄目錄制,以消防宣傳大使的身份,給觀眾講解消防知識。
由于在消防宣傳工作中表現(xiàn)突出,施佳被評為全國首批消防宣傳大使。看到上海市公安消防總隊下發(fā)的紅頭文件上赫然寫著自己的名字,施佳在欣喜之余,又深感自己做得還很不夠,她想,“消防宣傳大使”這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應該是一份責任,我應該做些什么才能無愧于這個稱號呢?
經(jīng)過一番琢磨,施佳再一次給自己布置了新任務,她要以“消防宣傳大使”的身份開展消防宣傳工作,這一次,她的宣傳陣地從虛擬世界走到了廣場上。
2016年3月20日,泥城鎮(zhèn)雷鋒廣場上人頭攢動,這里是泥城鎮(zhèn)每月一次的學雷鋒日。施佳身披“消防宣傳大使”的彩帶,笑容可掬地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她用本地話向過往的老百姓親切地打著招呼,以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向他們宣傳消防知識。碰到年輕人,施佳就讓他們掃一掃安監(jiān)隊的公眾微信號;碰到老年人,施佳就和他們拉拉家常,告訴他們一些防火安全知識以及一旦遇到火災后逃生手段,臨別還贈送一些印有火警“119”及消防安全知識的小禮品,樂得老百姓連連說:“謝謝妹妹,你下個月再來這里跟我們講講,你講的我們聽得懂,我們要聽?!?/p>
做了消防宣傳大使,施佳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常常會想自己所在的地區(qū)有哪些消防安全隱患,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堵塞這些漏洞,遇到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情況,家里還有一個消防專家可以請教,更幸福的是,李杰已經(jīng)從基層中隊轉到青浦消防支隊防火處工作,他們終于可以過上周末夫妻的生活。
做了消防宣傳大使,施佳也對自己的個人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忙里偷閑,刻苦自學,拿下了華東政法大學的本科文憑和法律學士學位,以及其他諸多專業(yè)技能證書,還考上了上海財經(jīng)大學MPAcc碩士研究生。她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著各種養(yǎng)分,不斷地充實著自己,她覺得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讓自己的消防宣傳大使工作做得更好。
施佳說,她的青春歲月,都與消防工作交織在了一起,她把她的青春都獻給了紅門,她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施佳說,她有一個夢,她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撐起一把安全傘,盡她所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筑起一道安全墻,盡她所能最大限度地守護人民安居樂業(yè)。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