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廣東湛江全市將退塘還林1500畝
記者從湛江市林業(yè)局了解到,2016年湛江市在南三島、雷州東部兩地建立示范點,開展退塘還林,然后在示范點基礎上總結經(jīng)驗,進行推廣。據(jù)悉,2016年南三要退塘還林500×667 m2(畝),雷州1000× 667 m2,全市年內將退塘還林1 500×667 m2。
據(jù)了解,目前全市地方、雷林和農(nóng)墾分別占森林的比例為81%、12%和7%。市林業(yè)局副局長蔡俊欣說,退塘還林的突破要靠三方積極配合推進。湛江市是全國海岸線最長的地區(qū),共有109萬畝防護林。由于開發(fā)蝦池,臺風和青枯病等因素影響,損失了五六萬畝。近年來,通過生態(tài)修復工程,改良樹種,引種臺灣相思、大葉相思等樹種,解決青枯病問題。同時,加快修復臺風中損害的防護林。從2015年開始,每年種植2萬多畝的防護林,共修復、重建了3萬多畝防護林。
由于各種原因,湛江市沿海不少地方開發(fā)養(yǎng)蝦池,養(yǎng)蝦效益是種樹的幾十倍,以至群眾退塘還林積極性不高,執(zhí)行難度大。目前,湛江市財政對退塘還林的農(nóng)戶給予補助。蔡俊欣介紹,由于防護林主要是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投資期長,效益低,所需資金缺口較大,希望加大鼓勵機制,調動群眾退塘還林的積極性,讓林權人積極參與。
“先易后難,做好規(guī)劃,有序推進,逐步恢復”,蔡俊欣透露,由于退塘還林涉及到多方面,錯綜復雜,目前只有退一塊就種一塊,以點帶面,逐步推進。2015年,東海林場開始退塘還林幾十畝,打響了全市退塘還林第一炮。2016年4月,在南三島召開了全市退塘還林動員大會,向沿海很多村莊群眾宣傳退塘還林的重要意義,并商討了退塘還林的補償辦法。目前,南三和雷州已經(jīng)出臺了退塘還林的實施方案,方案正有序實施,各部門也正按計劃抓緊完成任務。
據(jù)了解,湛江市通過退塘還林,結合沿海基干林帶改造提升工程,作為改善和修復近海海岸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工程。造林樹種主要以木麻黃、濕地松、加勒比松、相思、銀葉、福木、水黃皮、欖仁和海桐等為主。至2035年,改造沿海基干林帶面積13.5萬畝,退塘還林7 500×667 m2。5年內,改造沿海基干林帶面積3.45萬畝,退塘還林3 000×667 m2。(www.bbwfish.com)